為什麼有人說養中蜂小箱產量高?應該怎麼養?

用戶69330833


中蜂確實小蜂箱更利於蜂群繁殖,可能會高產。



因為中蜂繁殖能力比意蜂低,過大的蜂箱及蜂巢脾中蜂是很難護住,難以清理,更難以維持蜂巢溫度的,這樣蜂群易得蜂病蟲害,不利於蜂群發展。

蜂箱大,蜂巢脾肯定也得大,這大的蜂巢脾蜂巢房就會多些。就得要更多的工蜂才能護住巢脾,否則空著的是浪費也是為蟲害病菌創造條件。我們知道,如果能集中產出整張子脾,工蜂集中撫育照顧會容易得多,蜂王在一張子脾上產子也方便快捷。但中蜂王只有意蜂王產子量的一半,中蜂王想要在三五天產滿一張子脾就完全不可能了。這樣就會造成蟲卵脾和封蓋子脾混合在一起,有的在出幼蜂,有的在孵化,工蜂撫育難,蜂王產子難。影響產子量也加大工蜂撫子難度。


用小蜂箱小巢脾,工蜂就能保持密集,集中撫子,蜂王也能產出大的子脾來。蜂巢空間小了,工蜂也便於維持蜂巢溫度,清理乾淨蜂箱裡的每個角落,避免蜂病蟲害的發生了,這樣就能撫育出健康的幼蜂,蜂群發展就快了。

而且也能產出完整的蜜脾,蜂蜜質量好取蜜容易點。

所以養中蜂最好是用中蜂標準蜂箱,用小點的蜂箱,更容易養好。意蜂的大蜂箱大蜂巢脾對於初養中蜂人來說,真的不合適。


追花精靈


一、野性足,戀巢性差,一有不適馬上分蜂。

二、怕冷怕熱,且追蜜源性強,同時又不耐顛簸。

三、喜新厭舊。經過一年的養殖,蜂箱中會產生了大量的舊脾,而中蜂喜好新脾,對於舊脾則是咬了另外造脾,這就造成了蜂箱中有大量的蠟屑出現,給巢蟲繁衍提供環境,進而危害蜂群,引發中蜂逃群。

四、產卵能力差,需要補充幼蟲和新蜂王,否則也會引發逃群。

五、中蜂喜遷途追逐密源及趨暖避寒避暑。

小箱利於管理和觀察,散熱性好,出現分蜂現象不會馬上影響其它蜂群。而操作過程中也不會驚擾其它蜂群。小箱也便於就近分散的密源。因此小箱比大箱好管理,逃蜂少,自然產量高。

因此養蜂人勤學習勤觀察勤思考,並注意以下幾點,養好蜂應該不難。


第一:中蜂有戀子的習慣。中蜂分蜂順序是老王分走,留下新王,但是如果蜂群中的新王遇到其他原因,例如陰雨連綿一直沒有交尾導致產卵延遲,在外界沒有蜜源的情況下,蜂群中沒有幼蟲,蜂群必然逃跑,所以我們應該給蜂群餵養飼料和補充幼蟲脾來進行預防。過箱時一定要給蜂箱中補充幼蟲脾,可以使用老箱中的幼蟲脾經過捆綁的方式放入活框箱,有了幼蟲中蜂自然就會安靜下來。

第二:選擇優質的蜂王,如果中蜂中出現產卵能力差的蜂王,會引起中蜂逃群。

第三:經過了一年的時間飼養,蜂箱中產生了大量的舊脾,對於中蜂而言,最好能夠定期給蜜蜂更換舊脾。

第四:及時補充輔助飼料,防止缺蜜飛逃。在夏季的時候我國有大量的缺蜜時間,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補充,中蜂自然會飛逃。


第五:勤觀察但避免頻繁開箱檢查、巢門不要開得太大、分蜂時蜂脾捆綁鬆散或者折磨過多造成大量幼蟲死亡都是造成蜜蜂飛逃的原因。

第六:對於胡峰等敵害的侵擾以及箱內不清潔引發巢蟲都是造成蜜蜂逃群的因素。我們在為蜜蜂抵禦外界敵害的同時還要注意蜂箱內部的清潔,蜜蜂患有疾病沒有得到治療或者沒有被發現都會逃群。

第七:中蜂實際上並不適合轉場放蜂,有的蜂農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蜂蜜的產量,由於在路途中搖晃震動,蜂箱中溫度過高,最後造成蜜蜂逃群,所以中蜂轉場放蜂還是要快而穩。並且不能過於頻繁。

第八:轉場時蜂巢放置注意環境因素。避免蜜蜂蜂門正對光線直射的地方,蜜蜂有向光性,容易引發蜜蜂追逐光線。

引發中蜂逃群的原因還是與養蜂人的關係最大,畢竟中蜂是野生蜂種,我們除了給中蜂提供生存的環境,還要給中蜂提供模擬的野生條件,加上一些必要的人工干預,這樣我們的中蜂養殖才可以成功。


農民工王二


蜂巢也是根據飼養的蜜蜂品種不同,有所差異的。相比較意蜂蜂箱的尺寸比較固定,使用的是標準十框箱的尺寸,寬410mm長510mm,高260mm。

現在在中蜂箱式養殖的時候,很多朋友就是採取的意蜂箱養殖,另外一種就是題中所提到的小箱養殖,它的尺寸是長355 mm寬375 mm高235mm。中蜂除了箱式養殖,更多的朋友採取的是木桶式養殖,木桶養殖也分為立式養殖和臥室養殖。

對於題主的問題,有人說養中蜂小箱的產量高?應該怎樣養?這個報道我也曾經看到過,說小箱養中蜂的產量比標準意蜂箱增產2 到3倍。說句實話,我本人並不支持這個觀點,蜜蜂想產量高,必不可缺的一個因素就是蜂群蜜蜂要有一定的數量,在蜜蜂的養殖過程中,蜂王會不斷的繁殖幼蜂。特別是南方地區春季回暖早,繁殖蜜蜂的期間長,如果蜂巢內蜜蜂容量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就會頻繁的產生分蜂現象,這種現象特別是在木桶式養殖中,非常常見。

使用小箱確實是在保暖,管理等各方面有一些優勢,但是它的容量小,相對的採集量也不會多,因為沒有過多的地方盛放下蜂蜜,後期蜜蜂會產生怠工的現象。算是像標準箱一樣,可以增加基箱,產量也會受制於一個條件,那就是蜜蜂的數量,標準箱可能有100個人幹活,而小箱可以有60個人幹活,一個流蜜期可以長達20天到30天的時間,從蜂巢內的容積,蜜蜂幹活的數量等方面來看,小箱並不佔優勢,要比標準箱產量增高2至3倍基本上沒有可能。

蜜蜂的產品量和很多因素有關,一群蜜蜂比如說有2萬隻,蜜期控王產卵和不控王產卵,產量差距就會在一倍以上,因為控王后,會有更多的蜜蜂投入生產當中,所以產量會提高。而不控王的蜂群卻需要留下很大一部分蜜蜂撫育飼餵蜜蜂,採集的蜜蜂少產量自然而然就會降低。

但是控王又根據地區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說根據外界的蜜源情況,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一年只有一兩季大蜜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控王。如果一年有多季蜜源或流動養殖的就又不太適合了。

所以說蜜蜂的產量高低,情況很複雜,想要靠單一的一個實驗來表明是不準確的。至於說如何養殖和正常的養殖沒有什麼區別。



農事一鍋燴


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蜂種,但目前市場上的蜂產品絕大多數來源於意蜂,因為中蜂基本上不產花粉、蜂膠和蜂王漿(極少),而且蜂蜜的產量也很低。

但是中蜂的蜂蜜是相對價格要高一些的,銷路也是比較好的,意蜂主要賣給加工廠的

具體要怎麼養殖,幾句話說不完的!有需要可以私信我



與人為善87468


小箱產量高不高這個只是小因素之一,想要產量高有更重要的其他因素。

外部因素:1、蜜源要好且多,沒有蜜源一切都是空淡,2、蜜源來了,天氣要好,天天下雨,蜜蜂不能出去採蜜,這兩點相當重要。當然蜂箱擺放位置也是有一定影響的,要背風向陽,乾燥安靜,人/畜/車影響小的地方。

內部因素:1、要養強群,養強群要蜂王好,2、要在蜜源來之前培養採集蜂多的強群,3、人為管理蜂群,蜂病預防,越冬越夏管理等。

這些才是提高蜂蜜產量的決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不是說不重要,只是相對上面提到的這些可以忽略不計。


路上菜籃


廉石莊蜜蜂養殖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c20db9e07e6494399002d109588e163\

廉石莊蜂蜜-家聰Bee


只要出糖高就是好蜂


逍遙14237


我家是養蜜的,管它中蜂還是意蜂,能出糖就是好蜂


卓記搞野


謝謝!前幾年也發現,現在要大膽改小。


純正萬花蜜


我也不懂,計劃年後養幾桶研究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