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养中蜂小箱产量高?应该怎么养?

用户69330833


中蜂确实小蜂箱更利于蜂群繁殖,可能会高产。



因为中蜂繁殖能力比意蜂低,过大的蜂箱及蜂巢脾中蜂是很难护住,难以清理,更难以维持蜂巢温度的,这样蜂群易得蜂病虫害,不利于蜂群发展。

蜂箱大,蜂巢脾肯定也得大,这大的蜂巢脾蜂巢房就会多些。就得要更多的工蜂才能护住巢脾,否则空着的是浪费也是为虫害病菌创造条件。我们知道,如果能集中产出整张子脾,工蜂集中抚育照顾会容易得多,蜂王在一张子脾上产子也方便快捷。但中蜂王只有意蜂王产子量的一半,中蜂王想要在三五天产满一张子脾就完全不可能了。这样就会造成虫卵脾和封盖子脾混合在一起,有的在出幼蜂,有的在孵化,工蜂抚育难,蜂王产子难。影响产子量也加大工蜂抚子难度。


用小蜂箱小巢脾,工蜂就能保持密集,集中抚子,蜂王也能产出大的子脾来。蜂巢空间小了,工蜂也便于维持蜂巢温度,清理干净蜂箱里的每个角落,避免蜂病虫害的发生了,这样就能抚育出健康的幼蜂,蜂群发展就快了。

而且也能产出完整的蜜脾,蜂蜜质量好取蜜容易点。

所以养中蜂最好是用中蜂标准蜂箱,用小点的蜂箱,更容易养好。意蜂的大蜂箱大蜂巢脾对于初养中蜂人来说,真的不合适。


追花精灵


一、野性足,恋巢性差,一有不适马上分蜂。

二、怕冷怕热,且追蜜源性强,同时又不耐颠簸。

三、喜新厌旧。经过一年的养殖,蜂箱中会产生了大量的旧脾,而中蜂喜好新脾,对于旧脾则是咬了另外造脾,这就造成了蜂箱中有大量的蜡屑出现,给巢虫繁衍提供环境,进而危害蜂群,引发中蜂逃群。

四、产卵能力差,需要补充幼虫和新蜂王,否则也会引发逃群。

五、中蜂喜迁途追逐密源及趋暖避寒避暑。

小箱利于管理和观察,散热性好,出现分蜂现象不会马上影响其它蜂群。而操作过程中也不会惊扰其它蜂群。小箱也便于就近分散的密源。因此小箱比大箱好管理,逃蜂少,自然产量高。

因此养蜂人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并注意以下几点,养好蜂应该不难。


第一:中蜂有恋子的习惯。中蜂分蜂顺序是老王分走,留下新王,但是如果蜂群中的新王遇到其他原因,例如阴雨连绵一直没有交尾导致产卵延迟,在外界没有蜜源的情况下,蜂群中没有幼虫,蜂群必然逃跑,所以我们应该给蜂群喂养饲料和补充幼虫脾来进行预防。过箱时一定要给蜂箱中补充幼虫脾,可以使用老箱中的幼虫脾经过捆绑的方式放入活框箱,有了幼虫中蜂自然就会安静下来。

第二:选择优质的蜂王,如果中蜂中出现产卵能力差的蜂王,会引起中蜂逃群。

第三:经过了一年的时间饲养,蜂箱中产生了大量的旧脾,对于中蜂而言,最好能够定期给蜜蜂更换旧脾。

第四:及时补充辅助饲料,防止缺蜜飞逃。在夏季的时候我国有大量的缺蜜时间,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补充,中蜂自然会飞逃。


第五:勤观察但避免频繁开箱检查、巢门不要开得太大、分蜂时蜂脾捆绑松散或者折磨过多造成大量幼虫死亡都是造成蜜蜂飞逃的原因。

第六:对于胡峰等敌害的侵扰以及箱内不清洁引发巢虫都是造成蜜蜂逃群的因素。我们在为蜜蜂抵御外界敌害的同时还要注意蜂箱内部的清洁,蜜蜂患有疾病没有得到治疗或者没有被发现都会逃群。

第七:中蜂实际上并不适合转场放蜂,有的蜂农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蜂蜜的产量,由于在路途中摇晃震动,蜂箱中温度过高,最后造成蜜蜂逃群,所以中蜂转场放蜂还是要快而稳。并且不能过于频繁。

第八:转场时蜂巢放置注意环境因素。避免蜜蜂蜂门正对光线直射的地方,蜜蜂有向光性,容易引发蜜蜂追逐光线。

引发中蜂逃群的原因还是与养蜂人的关系最大,毕竟中蜂是野生蜂种,我们除了给中蜂提供生存的环境,还要给中蜂提供模拟的野生条件,加上一些必要的人工干预,这样我们的中蜂养殖才可以成功。


农民工王二


蜂巢也是根据饲养的蜜蜂品种不同,有所差异的。相比较意蜂蜂箱的尺寸比较固定,使用的是标准十框箱的尺寸,宽410mm长510mm,高260mm。

现在在中蜂箱式养殖的时候,很多朋友就是采取的意蜂箱养殖,另外一种就是题中所提到的小箱养殖,它的尺寸是长355 mm宽375 mm高235mm。中蜂除了箱式养殖,更多的朋友采取的是木桶式养殖,木桶养殖也分为立式养殖和卧室养殖。

对于题主的问题,有人说养中蜂小箱的产量高?应该怎样养?这个报道我也曾经看到过,说小箱养中蜂的产量比标准意蜂箱增产2 到3倍。说句实话,我本人并不支持这个观点,蜜蜂想产量高,必不可缺的一个因素就是蜂群蜜蜂要有一定的数量,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蜂王会不断的繁殖幼蜂。特别是南方地区春季回暖早,繁殖蜜蜂的期间长,如果蜂巢内蜜蜂容量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就会频繁的产生分蜂现象,这种现象特别是在木桶式养殖中,非常常见。

使用小箱确实是在保暖,管理等各方面有一些优势,但是它的容量小,相对的采集量也不会多,因为没有过多的地方盛放下蜂蜜,后期蜜蜂会产生怠工的现象。算是像标准箱一样,可以增加基箱,产量也会受制于一个条件,那就是蜜蜂的数量,标准箱可能有100个人干活,而小箱可以有60个人干活,一个流蜜期可以长达20天到30天的时间,从蜂巢内的容积,蜜蜂干活的数量等方面来看,小箱并不占优势,要比标准箱产量增高2至3倍基本上没有可能。

蜜蜂的产品量和很多因素有关,一群蜜蜂比如说有2万只,蜜期控王产卵和不控王产卵,产量差距就会在一倍以上,因为控王后,会有更多的蜜蜂投入生产当中,所以产量会提高。而不控王的蜂群却需要留下很大一部分蜜蜂抚育饲喂蜜蜂,采集的蜜蜂少产量自然而然就会降低。

但是控王又根据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根据外界的蜜源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一年只有一两季大蜜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控王。如果一年有多季蜜源或流动养殖的就又不太适合了。

所以说蜜蜂的产量高低,情况很复杂,想要靠单一的一个实验来表明是不准确的。至于说如何养殖和正常的养殖没有什么区别。



农事一锅烩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但目前市场上的蜂产品绝大多数来源于意蜂,因为中蜂基本上不产花粉、蜂胶和蜂王浆(极少),而且蜂蜜的产量也很低。

但是中蜂的蜂蜜是相对价格要高一些的,销路也是比较好的,意蜂主要卖给加工厂的

具体要怎么养殖,几句话说不完的!有需要可以私信我



与人为善87468


小箱产量高不高这个只是小因素之一,想要产量高有更重要的其他因素。

外部因素:1、蜜源要好且多,没有蜜源一切都是空淡,2、蜜源来了,天气要好,天天下雨,蜜蜂不能出去采蜜,这两点相当重要。当然蜂箱摆放位置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要背风向阳,干燥安静,人/畜/车影响小的地方。

内部因素:1、要养强群,养强群要蜂王好,2、要在蜜源来之前培养采集蜂多的强群,3、人为管理蜂群,蜂病预防,越冬越夏管理等。

这些才是提高蜂蜜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不是说不重要,只是相对上面提到的这些可以忽略不计。


路上菜篮


廉石庄蜜蜂养殖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c20db9e07e6494399002d109588e163\

廉石庄蜂蜜-家聪Bee


只要出糖高就是好蜂


逍遥14237


我家是养蜜的,管它中蜂还是意蜂,能出糖就是好蜂


卓记搞野


谢谢!前几年也发现,现在要大胆改小。


纯正万花蜜


我也不懂,计划年后养几桶研究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