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提到蜡染,大家肯定会首先想到这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古老染色术,事实上,蜡染并不仅仅在我国起源,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蜡染的发源地,比如埃及、印度以及马来群岛的瓜哇岛,也就是印度尼西亚,这四个地区被公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虽然各地的蜡染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均以色彩丰富,图案繁多而著称。我们在印尼日惹旅行的时候,参观了一家当地的手工蜡染作坊,深入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感受还挺深刻的。

讲到这里,一定又会有人骂印尼了,其实之前的几篇印尼游记,已经有很多网友在评论中开骂,我都懒得去回复,因为在我去印尼之前,基于一惯的认知,对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并没抱太多的期待,结果却与想象中的大相庭径,十几天旅程中遇到的印尼人都很友善、礼貌,有些时候甚至感觉比公认为是微笑之国的泰国给人的感觉更好。历史毕竟是历史,如今在印尼生活的华人数量还是非常多,人家都没有因此离开印尼,你在这义愤填膺的骂又有何意义呢?旅行会开阔视野,只有自己亲身去体会,去感受,才会进化出更好的人格与世界观。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印尼的蜡染工艺被称为巴迪克,也泛指用这种蜡染花布制成的服装。巴迪克在印尼被视为“国服”,当地人在重大、正式的场合,普遍会穿巴迪克而不是西装,每到周五,更是巴迪克日,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普通企业的工作人员,个个都会穿着巴迪克上班;1994年APEC在印尼举行时,国际领导人的服装就是巴迪克,由此,巴迪克在印尼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2009年10月2日,巴迪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比起来,另外三处蜡染发源地却并没有得此殊荣,或许是因为印尼更重视这项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吧。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工厂内的墙壁上悬挂着的照片,原来巴迪克不止是印尼人喜欢,日本也会大量进口,用来制作和服。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日惹是印尼瓜哇文化的发源地,美国人费雷斯特所著《蜡染》一书中也提到蜡染发源地在瓜哇,所以这里的巴迪克工厂很多,大都沿袭着古老的手工技艺。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巴迪克最原始的做法就是直接在白色棉布上绘制图案,不过我们看到的工人们,多是在已经有底样的白布上一点一点的描绘图案,底样则由其他工人手工绘成。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这是一种集耐心与细致于一体的艺术,需要反复描绘、上色,照片中的布匹,已经前期染过多种色,仍在继续描绘。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照片中蜂蜜色的花纹,就是刚刚手工描绘上去的蜡,是不是很复杂,也很精美?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神态安详的爪哇妇女手持特制工具,耐心而细致地用液态蜡在棉布上绘出繁复的图案,身旁的小炉子里,就是高漫溶化的蜡。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一位工人见我在拍摄,主动拿出身旁尚未溶化的蜡块指给我看,虽然语言不通,也能互相明白对方想表达什么。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这家工厂,即有完全手绘的巴迪克,也有模板印染的巴迪克,甚至其他工厂还有纯机器制作巴迪克。相较于纯手工制作,模板印染速度更快,产量更高。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认真工作的师傅们。有没有发现,纯手工绘制的多为女性,而模板印染的工人都是男性。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这位师傅主动拿起印染模板让我拍摄,很友善有没有。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经过上蜡以后的布料,投入到染料池里去浸泡,这样布料就会上色了。然后用热水煮去布料上的蜡再晾干,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制作巴迪克步骤了。如果是多种颜色的花纹,则需要多次重复这样的步骤。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游客们在这里,除了参观了解巴迪克的制作流程,还可以亲自体验绘制图案,制作一个简单又漂亮的巴迪克小样。

同样是蜡染,为何印尼的巴迪克能成为世界级非遗,而中国却不能

经上色后正在晾晒中的布料,也是拍人像的绝佳背景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