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三、关于《误传》一文的几个历史史实问题

《误传》一文介绍:“乾隆年间怀宁就为戏剧之乡。乾隆二十三年,怀宁人陈采臣‘工小生’就组班到山东曲阜孔府献艺并向孔家班传授徽戏,孔府档案有详实记载,到清末光绪年间黄梅调已发展到皖、鄂、赣三省交界各县。”初看这段文字,我分辨不出是校对者的失误,还是吴福润先生的原文有误。如果是吴福润先生的原文,孔府档案确有翔实记载,我不能不说这是作者的又一重大发现,不能不说是黄梅戏发展历史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从新闻学角度讲,“花鼓淫戏”能登上孔府大雅之堂,能上孔府档案,这实属一个爆炸性新闻。我知道新编《怀宁县志》第四节戏剧篇(网上查阅)上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山东省曲阜孔府家班派教习陈秉法(名采臣,怀宁人)携钱百贯,来家乡招募演员,应招者有李占帝、潘二六、金花官、汪八官、张正官及教习肖望江共6人。除肖外,演员5人均系少年。时孔庙所习系社昆,唱戏主要为祀孔,必习‘雅部’乐无疑”的记载,但我一时无法查证孔府档案上有无“到清末光绪年间黄梅调已发展到皖、鄂、赣三省交界各县”的记载,只好存疑。但我可以确定黄梅戏发展到皖、鄂、赣三省交界各县的时间并非在清光绪年间,而应该是在清乾隆年间,甚至还要早。理由有三:一是按师承关系追溯,清乾隆年间就有黄梅县的黄梅戏艺人到三省毗邻地区传艺授徒;二是清道光六年(1826)、民国九年《宿松县志》有记载,佐证了黄梅戏于清道光年间传至皖西南,且已风行。;三是上世纪80年代,湖北黄梅县的桂遇秋先生在调查黄梅戏发展历史时,从一本古典诗集里发现,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曾先后任过皖南石埭(今石台)、东流(今东至)、繁昌三县知县的江西乐平人何元炳,在他的《焦桐别墅诗稿》(清同治刊本)中有一首《下河调(黄梅腔)》的“七绝”,描写了黄梅戏当年流行皖南、赣东北的历史盛况:“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⑤据清同治九年(1870)版江西《乐平县志》载:“何元炳,字朝选,六都聚源村人。道光乙酉年(1825)拔贡,辛亥(1851)壬戌副贡中试,以军功保安徽知 县。加运同衔监监翎,任石埭(笔者注:今石台县)、东流(笔者注:今东至县),现任繁昌县知县。”何元炳的家乡和他为官的三个地方,从明末到现在都是黄梅戏的流行区域,这首诗为后人研究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上图为2007年12月20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报道

《误传》一文列举宿松县名艺人方玉珍的事例与历史史实不符。吴福润先生说:“宿松人方玉珍光绪年间曾爱唱黄梅采茶调,仅在西乡流传,根本没有唱出宿松县。后来方还是从江西学会了唱黄梅戏的。”据新编《宿松县志》(网上查阅)载:“方玉珍(1869—1920),字雨水,名玉珍。本县马塘乡桃园村人。他10岁时在私塾读了半年书,从小爱唱山歌和采茶戏,记忆力强。16岁时,因生活所迫,带领其弟玉新到江西星子县李河打铁,晚上便唱采茶戏,深受群众欢迎。方玉珍到星子县不久,便参加了李河戏班……巡回献艺于九江、星子、德安、瑞昌、武宁等地,获得观众好评。由于他嗓音好,表演逼真,享有‘盖五县’之美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方玉珍回到家乡,收王梓林、王国府、朱婆生等10余人为徒弟,教唱采茶戏,还组织戏班到县城、华阳、石牌、黄梅、九江、彭泽、星子等地演出,也曾献艺于上海、武汉等埠。戏迷们只要听说方玉珍的戏班要到,立即筹钱筹粮,支持演出。”又据《宿松周刊》载《黄梅戏的姊妹艺术——文南词系列介绍之一》介绍:“清光绪年间,宿松艺人方玉珍组织的戏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演出,影响较大。”以上资料佐证,方玉珍所唱的“黄梅调”,不仅唱出了西乡,而且唱出了宿松,并享有“功盖五县”之美名。

《“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上图为2006年11月17日,桂也丹与台湾中天电视台当红主持李芳瑜联袂向海内外观众介绍黄梅戏起源和现

《误传》称:“现在怀宁在世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解放前从未听祖辈说过黄梅戏是从黄梅县传过来的,而解放后才有这样的传说。老人们都心存疑虑,又无历史根据说明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始末,因为唱戏在旧社会属于不务正业,而表达爱情的戏剧又列为淫戏之类。”这里存在以偏概全、概念混淆的问题。笔者不清楚作者所说的“现在怀宁在世七八十岁的老人”是几个还是几十个,是部分还是全部,无法界定。固然部分在世七八十岁的老人不了解黄梅戏的发展过程,这也是正常的。必竟他们在建国前只有一二十岁,不是当事人没有涉足黄梅戏。但不能因为他们没涉足、没听说、不知道,就断言黄梅戏不是从黄梅县传来的。即使现在怀宁在世的七八十岁的老人(有黄梅戏从艺经历者除外)都说黄梅戏是从湖北黄梅县传过来的,也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只能算是间接证据。

《“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上图为2018年3月18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桂也丹的黄梅戏科研成果《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由武汉大

笔者可用建国初有关怀宁人说黄梅戏的史料作佐证。据1996年《湖北文史资料·黄梅戏史料专辑》第二辑发表莫诚斋(桂遇秋笔名)《皖西南黄梅戏发源于黄梅》一文载:1960年9月17日,安徽省艺校黄梅戏科教师、黄梅戏名老艺人丁永泉接受桂遇秋调查采访时说:“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府6县都叫黄梅调,因它起源于黄梅县。最早安徽艺人唱黄梅戏,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黄梅的原腔、土语,有些词因用黄梅话安徽人听不懂,就改为普通话演出。我在《荞麦记》、《告经承》、《私情记》等戏中就是用普通话和黄梅话演唱的。大约到了光绪年间(作者注:可能还要早些),黄梅戏传到石牌之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多了,在道白上就改为怀宁话。……如果说‘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基本戏是在安徽形成的,那么安徽艺人怎么能与黄梅艺人同台呢?安徽、湖北、江西三省艺人都同台唱过戏。”丁永泉先生不仅是安徽省怀宁县人,而且是黄梅戏的著名艺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师傅、安徽省艺校颇有名气的戏曲科教师,与黄梅人同台演出过黄梅戏,他对黄梅戏的评价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能说“解放前从未听祖辈说过黄梅戏是从黄梅县传过来的”吗?作者不能因为知情人都不在了,就可以拿不知情人说事,以此证明黄梅戏不是从黄梅县传过来的,这是毫无依据的。


《“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上图为2009年7月10日,桂也丹的论文《以发展胸怀打造最著名的"非遗"》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对丁永泉先生从艺经历的叙述也是不准确的。《误传》一文载:“民国之初,曾一度禁止黄梅戏进省城演出,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准入省城上演,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老先生也是在抗日之后唱红安庆城的。”据新编《怀宁县志》第四节戏剧(网上查阅)篇载:“民国15年(1926年)秋,丁老六首次带班进入安庆城。因黄梅戏遭反动军警的禁演,他们就在居民院落或人家里演唱。年冬,丁的好友葛大祥代租了吴越街中兴旅馆二楼,在楼上演出。……半年后退出安庆。……民国20年(1931年)秋,丁老六率领王鑫泉、潘孝慈、蔡天赐、曾振祥、田德安、田德胜等,随水灾灾民再次进入安庆,在‘白日青天’胡春甫舞台演出。接着有名角琚光华(原桐城双喜班班主)、琚诗云、方立堂等加入。……民国25年农历元旦(1936年元月24日),丁老六、琚光华、潘孝慈、张小怪等人租了胡春甫衣箱,在上海‘九亩地’的舒乐茶园演出,以后移至陆家浜、太平桥及新北门的月华楼献艺,前往演出的共有30多人,演出时间近20个月,至民国26年(1937年)10月,日军飞机轰炸上海‘大世界’等地,人心惶惶,不得已离沪返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关于黄梅戏介绍中说:“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跃于安庆市区,此后在这里扎根。黄梅戏进入城市以后,受到了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等剧种的影响,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中国国际皖商网《丁永泉》条目介绍:“民国15年(1926年)秋,为实现老一代黄梅戏艺人的夙愿,丁永泉带着戏班首进安庆,分散到居民院落暗地演出,成为黄梅戏进城演出的先行者。年底,丁永泉通过戏友于闹市租得场地演唱黄梅戏……时隔三年,丁永泉同一班艺人二进安庆。此时其戏班已由半职业班子过渡为职业班社,取名‘新舞台’……抗战爆发后,日军进攻上海,丁永泉等一批艺人返里,三进安庆,在‘皖钟大舞台’演出。……民国27年6月,安庆沦陷,丁永泉逃至乡间。初冬,与潘泽海等潜入城内,取寒衣,接家眷。因日伪盘查严,不便出城,乃与王少舫所在的京剧班子,在‘华林大戏院’作‘京黄同台’演出。”大量文献资料显示,丁永泉先生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三进安庆,有新舞台和爱仁戏院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固定剧场,且抗日之中仍在安庆演出,并非如作者所说是“在抗日之后唱红安庆城的”。

《“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上图为2010年11月,桂也丹(左一)跻身湖北省首批长篇小说重点扶持计划,作品《风雪黄梅路》由《今古

行文至此,感触颇深。由此使我想起安徽、湖北以王兆乾、陆洪非、时白林、桂遇秋为代表的前辈黄梅戏专家、学者,几十年如一日执著追求黄梅戏艺术,梨园苦耕,为黄梅戏曲求证;孜孜不倦,为黄梅奇葩添彩。他们那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执著的治学精神、德艺双馨的艺术风范,当我辈终身学习之楷模,也是黄梅戏理论研究之典范。黄梅戏发源地的考证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如果“考证”结果失去了客观、公正、严谨、翔实,那就不是科学,而只能是文学。

(该作品原载今古传奇报刊集团《戏剧之家》期刊2009年06期,完)

《“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一文之管见(连载之三)‖桂也丹

乡野黄梅她立足黄梅,服务大众,传播文化,记忆乡愁,搭建桥梁,服务经济发展。《乡野黄梅》由乡野黄梅文化传媒承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