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震盪?莫慌,進口汽車市場預計長期向好|中國汽車報

短期震荡?莫慌,进口汽车市场预计长期向好|中国汽车报

對於汽車市場而言,2018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結束了自1992年以來25年的連續增長,拉開了行業整合大幕。 這一年,汽車行業在政策、市場、行業、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變化都出人意料。年初,汽車行業翹首以盼的3%的產銷增幅基本化為泡影,按照實際情況推斷全年汽車銷量會出現3%的負增長,乘用車會出現4%的負增長,而進口車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

短期震荡?莫慌,进口汽车市场预计长期向好|中国汽车报

近日,中美兩國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有消息稱,我國有關部門正在討論降低進口自美國汽車關稅的可能性。今年7月1日,我國將進口汽車關稅降至15%,但由於美國挑起貿易摩擦,7月6日起,我國對多數列入中方加稅清單中的自美進口汽車,在15%稅率的基礎上加徵了25%的關稅,從而達到40%的稅率。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我國進口汽車市場將何去何從?

走勢不容樂觀

“目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因此對汽車行業,尤其是進口汽車行業的從業者需要對新形勢保持足夠清醒的認識。”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指出,我國政府推動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 深化改革等多種舉措,將對進口汽車市場形成利好。

短期震荡?莫慌,进口汽车市场预计长期向好|中国汽车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17家汽車重點企業1~9月的營業收入為3萬億元,同比增長8.3%,利潤總額3089億元,同比增長6.1%,這17家佔整個行業90%的市場份額,說明市場集中度加快,大型整車集團效益相對較好。

丁宏祥指出,從年度行業全貌總體指標看,汽車市場表現差強人意,但最近三個月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汽車市場走勢尤為不樂觀,必須引起經營者高度重視。

國機汽車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 1~9月我國累計進口汽車84.7萬輛,同比下降 4.2% ,相比2017年全年增長16.8%,增速回落21個百分點,受7月實施關稅調整影響,二季度進口量下滑超 過45%,7月汽車進口廠家加大報關量,三季度進口量增幅超過30%。然而時至10月,海關進口量嚴重下滑至8萬輛,同比下降22.1%,環比下降16.1%;1~10月海關進口量降幅為6%,相比1~ 9月降幅擴大了1.8個百分點。德系和日系汽車進口量同比小幅度下滑,美產汽車受加稅影響,10月進口量同比下降54.4%,拖累了10月的進口車市場。

明年市場冷暖判斷存分歧

談到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

認為,我國經濟短期有變,但長期向好。從GDP增長率看, 2015 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 GDP增速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之間,三年時間一直保持在0.2個百分點波動的狹小區間,經濟的穩定性顯而易見,隨著2016年穩增長政策效果的持續顯現,中國經濟換擋增速基本完成,經濟進入新常態。

短期震荡?莫慌,进口汽车市场预计长期向好|中国汽车报

張立群指出,當前全球貿易正在“回暖”,外部需求相比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明顯改善,世界經濟正在復甦。

2016年後,國內房地產投資逐步恢復,保持了兩年的穩定,二線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環境改善,帶動了中小城市人氣度提高。2016年年中至今,製造業投資也開 始“回暖”,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明顯改善, 促進經濟走穩的國內外市場條件已基本具備。他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已經站在企穩回升的起點,2019年汽車市場形勢應該會比今年好。

華融證券首席分析師、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原處長伍戈則認為,我國進入供給側改革下半場,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還未明顯顯現,但是製造業PMI指標雙雙下滑到榮枯線附近,市場悲觀情緒濃厚。

他預計,2019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還將處在持續探底過程中,到明年下半年可能會實現真正觸底。

公平開放政策有利汽車進口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吳松泉指出,我國正在參與推進的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將對汽車產業發展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短期震荡?莫慌,进口汽车市场预计长期向好|中国汽车报

0

1

首先

以降低關稅,貿易條件變化為核心的貿易自由化,將影響汽車產業的貿易和投資,以及進口相關政策的調整,深刻影響進口汽車的規模和結構。此前我國進口汽車關稅一直處於不斷下調的通道,今年7月從25%降至15%。按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測算,實際進口車市場銷量只佔4.3%,但銷售額接近15%,可以看出進口汽車產值的重要性。目前我國正在與多個國家開展協定稅率貿易談判,關稅降低必然利於增加整車進口。如果市場保持平穩,汽車關稅從25%降到15%後的一年,進口汽車銷量至少增加30%~40%。

其次

0

2

以取消外資在華設立合資企業的股比和合資企業的數量限制為核心的投資自由化,將對我國汽車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並將深刻影響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汽車產銷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中國市場將持續成為跨國公司絕對的戰略重心。

吳松泉指出,合資企業的股比是由雙方實力和貢獻決定的。從取消外資股比限制的政策看,現有乘用車合資企業,大部分將逐漸被外資控股,將來也不排除會出現外商獨資的乘用車企業。與此同時,我國政府對汽車產業的保護扶持將逐步弱化,管理將向國際慣例靠攏,未來將逐漸形成“高水平開放+公平競爭” 的市場環境。我國汽車產業全面進入開放競爭新時代,市場競爭全面加劇,將深度改變汽車產業格局。由此判斷,未來幾年我國汽車進口的規模會大幅增長。

短期震荡?莫慌,进口汽车市场预计长期向好|中国汽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