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處理器越好或運行速度更快,手機的耗電就越快嗎?

財說未來


感謝您的閱讀!

理論上是這樣的!我們以驍龍625處理器和驍龍845處理器做比較。驍龍625在官網上對於它的描述是:避免了電量的大幅損耗!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驍龍625是低功耗的處理器,換言之,它是省電的處理器。

那麼,問題來了,驍龍845真的比驍龍625要耗電嗎?有什麼依據呢?這裡面主要是根據處理器CPU表現。

驍龍625採用的是8個A53低功耗的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最高主頻為2.0Ghz。它的作用就是降低功耗,提升續航,但是本身它的性能自然因為沒有性能高的核,而相對較差。

驍龍845處理器,CPU採用4XA75(2.8Ghz)高性能核+4×A53(1.7Ghz)低頻小核。

因為驍龍845運行4個高性能的A75,而且主頻高達2.8Ghz,所以手機的處理器速度非常快,性能很高,而驍龍625卻採用了低頻的A53,在驍龍625努力降低手機的功耗時,驍龍845不斷增加功耗。

關鍵一點,很多搭載驍龍625的手機,續航都非常的高,而搭載驍龍845的手機,續航相對較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越高性能的處理器反而續航表現更差。


LeoGo科技


一般來說,在同等工藝下,CPU的晶體管越多性能越強。比如最新的蘋果A12處理器擁有69億個晶體管,性能是目前手機處理器中最強的。而晶體管也是半導體的一種,晶體管越多自然也就越耗電。

但是處理器的好壞除了和晶體管的數量相關之外,也和製造工藝有關。比如這一代的A12處理器性能比上一代A11處理器的CPU性能提升了15%,GPU性能提升了50%,但是整體耗電量卻並沒有增加多少,而是基本持平。這就是得益於A12處理器的7nm工藝製程,減少了芯片內電路和晶體管的功耗,所以儘管A12處理器的整體性能提升了,功耗卻沒有增加。

簡單來說,處理器的工藝越高,就可以在相同的功耗和芯片面積下植入更多的晶體管,來提升性能。這也是為什麼高通、三星、臺積電、英特爾都在努力提升處理器的製造工藝。比如蘋果手機的處理器就從A7的28nm到A8的20nm,再到A9的14nm、A11的10nm,最終提升到了A12的7nm工藝。而工藝製程越先進,提升的難度也就越大。智能手機處理器在14nm、10nm兩代均停留了較長的一段時間,預計到2020年才會升級到5nm,並最終實現2nm以下的工藝。

當然,手機的耗電除了和處理器有關之外,還與系統架構有很大關係。比如我們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比Android手機小很多,續航卻差不多。就是因為iOS系統是用C語言和C++語言設計的,而Android系統是用java語言設計的,前者的運行效率更高,自然也更省電一些。

但是蘋果手機也有一個劣勢,就是無法在處理器中集成基帶芯片。比如華為麒麟980處理器和蘋果A12處理器同樣都是69億個晶體管,但麒麟980當中包含了基帶芯片。雖然這導致麒麟980的性能不如蘋果A12,但集成了基帶的麒麟980整體功耗會更低一些。而且集成了基帶芯片的麒麟980處理器體積更小,這樣一來就可以省下更多的空間給電池等其它元器件,從而提升手機的整體續航能力。因此在今年新出的幾款手機當中,華為Mate 20系列的續航表現要比iPhone XS系列更加出色。

總而言之,手機耗電的因素雖然和處理器有關,但也不完全取決於處理器。基帶芯片、系統架構、屏幕材質等都會對手機的續航帶來影響。


貓眼看數碼


每年手機廠商在發佈新機的總要吹一波處理器的性能提升和功耗下降,我都不知道大家都是用的高通處理器有啥好吹的,性能提升了而功耗卻下降了,其實這句話你仔細想一想似乎是物理老師的棺材板壓不住了,但是在每代處理器工藝製程的進步下貌似又是成立的,但是不管你們廠商怎麼吹反正智能機的續航就那鳥樣!



吐槽完咱們還是要說點實在的東西的,以前看處理器的參數好不好晶體管數量算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而最新的麒麟980以及蘋果A12的晶體管都是69億個,晶體管數量越多其實就越耗電了,那麼這樣了是不是性能越好的處理器就越耗電了?其實還有最重要的工藝製程的問題,這一代的處理器都是臺積電的7nm工藝,而工藝製程的進步剛好是可以降低功耗的!



其實一升一降之間幾乎也就等於沒啥進步了,而且由於現在GPU性能的進步所以功耗也是有增加的,而且都是八核標配了,在玩遊戲的時候大核全開是常有的事,屏幕尺寸變大了分辨率也更清晰了這些都需要對處理器性能的考驗,所以理論上處理器功耗是沒有降低的!


以前處理器功耗一般但是其它配置一般不考驗處理器性能,現在處理器性能好了其它配套的性能也更好了,以前的手機沒啥大型手遊吧,即使有特效也不像現在能開這麼高,所以總結來說就是續航和功耗控制根本沒啥進步!



但是性能的提升能夠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這個進步不能否認,但是續航想變好對於智能機來說似乎是一個難題,最粗暴的方式也不過就是堆電池容量了,還有一個補償方法就是提升充電速度,比如OPPO的50W快充、華為的40W快充,但智能機的續航想變好光靠處理器省下那點電是不夠用的,全新材質的電池才是最終解決方案!


水哥愛搞機


手機的處理器cpu僅僅是手機SOC的一部分,耗電大小也不是僅僅看cpu的速度快慢就能比較出來的,需要綜合cpu架構、效率、工藝與核心數量等各個方面,當然,如果在同架構、同一代的處理器下,更快的處理器耗電和發熱也會大一些,但是這也是在cpu高負載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日常使用的時候區別並不大。

僅僅從單一參數上永遠無法衡量兩顆手機處理器哪一款速度更快,耗電更大,比如相比麒麟980來說,麒麟950的頻率低,性能低,但是麒麟980的耗電也比950小的多;還有高通驍龍810發熱很厲害,而驍龍835便能取得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然後拿驍龍845和麒麟970來對比的話,845不僅是速度還是效率上又更勝一籌。所以不同cpu架構和製造工藝對手機耗電量的影響是很大的,不管你的頻率是2Ghz還是3Ghz,不管你是6核還是8核,速度快的還真不一定是耗電大的,要不然高端手機處理器也就沒法賣高價了。

然而手機處理器也只是整部手機耗電的一部分,包括屏幕、基帶都是需要耗電的,比如oled在顯示深色的時候相對LCD耗電就會降低;LPDDR4X內存電壓更低,也比普通LPDDR4內存省電,這些都會或多或少的帶來手機耗電量的區別;此外不同的手機電池容量也不一樣,即使一款手機的處理器耗電大,但是如果用了大電池耗電也不見得快,所以並不是說cpu越快的手機耗電就越快的。


嘟嘟聊數碼


不是這樣說的 這和製造工藝有關 當然如果是同一水平的工藝運算速度和功耗是成正比的


大佬旭


其實這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處理器越好不必要的損耗也會低,電的效率也會高,耗電快是因為cpu高速運轉或後臺未關閉,增加了不必要的損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