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怎樣讓孩子知道學習很重要?

鐵漢197579158


作為父母都知道讓孩子好好學習很重要,但是孩子並不這樣認為,他們滿足於現在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應有盡有的生活,貪圖玩耍,貪圖安逸,貪圖享受,沉迷遊戲覺得學習太苦太累,很多孩子在小學不學習,到了初中了仍然不肯好好學習,還有不少孩子即使進入高中了仍然要變本加厲的鑽空子玩遊戲就是不肯鋪下身子好好學習,如下圖所示中的兩個案例,這個孩子已經是一名高中生了,面對高考不說趕緊好好學習,而是要給媽媽要錢給遊戲充值!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個問題呢?同時

作為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講清楚必須要好好學習這個道理呢?家長可以圍繞“人生自立,養活自己”這個核心內容來給孩子講清楚這個道理

第一點:孩子!父母不可能養活你一輩子,你是為了將來長大成年以後,能夠擁有養活自己的能力而學習!

作為父母當孩子還在小學階段的時候,父母就要給孩子講清楚這麼一個道理:“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陽光和空氣是免費的,其他的一切都需要每個人的能力才可以獲取,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比如你穿的新衣服,喜歡的玩具,喜歡的零食,喜歡的學習用品等等都是爸爸媽媽辛苦努力的工作所買回來的,但是隨著你不斷長大的同時父母也在不斷的老去,總有年老體衰幹不動的那一天,因此你要具備長大成年離開父母以後養活自己的能力,而這個能力毫無疑問來自於學習,只有學習成績好才能考上大學,考上大學以後學到一門專業知識才可以進入社會找到合適的工作,有了工作了才可以養活自己,所以你現在要做到學習自立,將來才能做到工作自立,最終實現人生自立”,我把這三個自立總結歸納為《三個自立教育法》

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通過《三個自立教育法》

的教育引導,才能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要讓自己好好學習,才能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如果自己不好好學習那麼毫無一技之長什麼也不懂就不會擁有養活自己,獨自生存的能力!

第二點:孩子!你要知道每年都有好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如果你沒有考上大學那麼你憑什麼和他們競爭工作崗位?

對於為什麼作為一名學生必須要考上大學才能找到一份工作這個問題,多年來我在給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上課的時候,都要問他們只有一個問題:“孩子!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總裁,你們公司需要招聘員工的時候,你是要招聘一個大學生呢?還是要招聘一個高中生或者是初中生?”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回答:“我肯定會招聘一個大學生了”,詳細對話內容下圖所示

建議閱讀這篇文章的家長要讓自己的孩子好好看看上述對話,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同齡人班裡的成績優秀的好學生要努力學習,將來要考好大學,而自己卻沒有好好學習,如果自己還不趕緊迷途知返懸崖勒馬那麼就會學業荒廢,考上大學的希望會越來越渺茫!真到了那一步自己又該如何與考上大學的同學去競爭工作崗位呢?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家庭教育感悟


董卿曾經在朗讀者中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你就必須先成為什麼樣子。想要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父母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故事,看一些名人傳記,即使天資笨拙,身體殘缺,家庭貧寒,只要努力,依然可以到達人生的巔峰。讓孩子明白更好的永遠在路上。

二、父母可以拿身邊成功的人和一些反面的教材做對比,講給孩子聽,讓孩子看到努力與不努力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結局。

三、以身作側,言傳身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學習,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四、多讓孩子結交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孩子作為朋友,潛移默化,相互影響,孩子也會慢慢的注重自己的學習,注重自己的成長。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感恩遇見,感謝歡喜!


妞媽的時光機


其實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學習很重要了,像我在知道學習重要時已經結婚生子了,現在最煩惱的也是小編煩惱的,就是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很重要。

可是我家寶寶才5歲啊,幼兒園都還沒教讀書寫字,那我又何必強制的讓她學習呢,至少現在是他最幸福最無憂無慮的時候。

不過我會告訴她如果你不好好學習,要是被人販子抓了你就回不來了,因為你不識字啊,又不懂寫,萬一有人救了你,你也不知道你住哪裡,爸爸媽媽是誰!


媽咪有愛


我是父母部落的sunny,希望與你分享有關教育的各種觀點和話題。

這算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問題。

首先這裡的學習是指什麼?是學習學校教學的內容,還是指對未知世界的一切活動的探求?對學習不同的認知決定了父母選擇的路徑與方法。

孩子最初理解知識或者學科都是從直觀的,感性的角度出發,在這個基礎上展開成人認為的"學習"。隨著感性認識的不斷積累,知識的豐富,逐漸形成理性認識,這是一個認知水平的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內在好奇心,渴求知識本身成為了學習的動力。孩子不會去想,學習是多麼的重要,而是去考慮,我想弄明白這是什麼原理,這是為什麼?

所以脫離孩子認知水平,去要求孩子理解學習的重要性是很有難度的。

這就好像普通人去理解量子物理頗有難度。從認識上他知道量子物理理論的重要性嗎,他可以回答是知道的。但是這種知道--與他在追問了光的本質,瞭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研究光電理論發展歷程以後,所形成的"知道"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前者是被灌輸的,泛泛的知道,後者是追尋著好奇心的引領,經過探求過程後形成的認識。這個追問探求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只有在經歷這個過程之後,他才能由衷的體會到他所感興趣的知識(學科)的重要性,從而理解了學習的重要。



與其說父母該怎樣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如說父母該怎樣幫助孩子如何保有好奇,探索和求知,如何構建學習的思維方式,當建立起這種學習的思維模式以後,學習的重要性也隨之體現出來,他自發的,習慣性的用這種思維模式來汲取各類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已經內化於他的認知和行為模式之中。

希望這些觀點能與你有益,也期待與大家探討一切有關教育的觀點和話題,分享有益的經驗,歡迎評論。

文中圖片來自拍信網免費圖庫,版權屬於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