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長沙巷子 長沙名勝 長沙菜

宋元:长沙巷子 长沙名胜 长沙菜

宋 元

1952年生,長沙人。1983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國家一級作家,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殺入重圍》《傾訴的慾望》《為往事幹杯》《他們》等作品。

1 長沙的巷子

來了長沙,我建議你先尋幾條巷子看看。不管哪條巷子,都要得。

長沙人講的巷子,在北京叫衚衕。北京的衚衕通常比長沙的巷子寬,而且直,正南正北正東正西,顯得大氣,和官氣。長沙的巷子比較收斂,窄,並且猶疑——總是試探性的,走一步看一步,七彎八拐。外地人要小心迷路。

這時當然應該放慢腳步,兩邊廂人家的生活就展覽在你面前了。細伢子屁股翹起在地上玩,老人家眯起眼睛揀菜,青綠的長豆角不用刀而用手掰成一截一截,掰一下豆角就響一聲,跟曉得痛一樣的。貓搖著尾巴,沿牆根慵懶地踱步。屋簷下晾著花衣裳。

宋元:长沙巷子 长沙名胜 长沙菜

我一直覺得巷子對長沙很重要。巷子裡有市井氣,有正宗長沙人的日常生活。年少時我在中山路後面的府後街二條巷住過幾年。一個雜院子,五戶人家,二十幾個人,共用廁所廚房。自來水要到大約三百米外的水站去挑,所以巷子裡常年溼瀝瀝的。擠在一起的人容易相互幫扶,或者相互傷害。溫暖與悲哀,都是生活。我現在住在三十層樓高的地方,時不時,想起二條巷的日子,電影畫面一樣在眼前流動,由是會生出懷念。

長沙近年把一些街道作了提質改造,風格上有復古的意思,比方湘春路、太平街、縣正街、都正街。那些街上就橫七豎八穿插得有好多面貌一新的巷子,值得你去。有人提意見,說這是做表面功夫。我覺得這種意見不對,把一個地方往漂亮裡搞,總不是錯。事實上,改造過的地方,配套的商業設施更加完備,服務品質和舒適程度都有提高,蠻好的事。

宋元:长沙巷子 长沙名胜 长沙菜

長沙有些老巷子的名字取得好。鳳凰臺、賜閒湖、西園北里、小瀛洲、惜字公莊、潮音舊裡、儀莊巷,一看就有人物有故事。地名這件事上長沙今不如昔。好多新建的樓盤名目不倫不類,毫無誠意。而一些有味道的巷子,漸漸就從地圖上消失了,從長沙人的生活中消失了,這是蠻可惜的。長沙的老地名是先輩留下來的遺產,是長沙文化的一部分,應該善待。

長沙還有條巷子叫水月林——水月林——幾好聽的名字,忍不住要多講一遍。水月林就在定王臺旁邊。我從前有個女朋友就住在水月林,她家門口有口井,夏天從井邊過,空氣都是沁涼的。

2 長沙的名勝

長沙的名勝簡直太多,逐一羅列會有點霸蠻,只能優選。比如你可以沿湘江大道,由南往北,一路走過來,大致有省立第一師範、杜甫江閣、賈誼故居、開福寺。中間又還可以往東幾腳,到步行街逛一圈。步行街適合女人購物,或者左選右挑,只看不買,也是一種玩法。由此到省博物館參觀一回也是絕對值得,並不太遠。博物館當然有湖湘文化的精髓,我多次陪外地客人去過。印象中,西漢辛追老太太好像對北方人特別有吸引力,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更願意長時間呆在那裡反覆觀察,有幾回,都弄得我在外面車上等得睡了幾覺。人的興趣真是不同。

宋元:长沙巷子 长沙名胜 长沙菜

博物館隔壁就是湖南烈士公園。我個人認為烈士公園的人工湖是長沙的驕傲,水面闊,形制好,有開有合,風景變化多端。很多動過腦筋的設計,常不動聲色,須得有會心。現在,烈士塔就莊嚴地矗立在你面前了,是富麗堂皇的莊嚴,使得這個公園比別的公園,多了許多豐富強烈的色彩和內容。烈士塔前每年有紀念活動。我讀小學,一到春天,學校就組織同學來烈士塔,排隊,敬隊禮,唱歌,小孩子清亮的歌聲在蒼松翠柏間繚繞,紅領巾在胸前飄揚。想到我父親就是這座烈士塔的設計人之一,我心裡更加激動。

我在清水塘讀的小學。清水塘也是著名的紀念地。與清水塘有密切聯繫的另一處紀念地,在人民路與芙蓉路交會的識字嶺,那裡是楊開慧就義的地方。有一尊雕塑,緊挨著人行道。楊開慧去世時剛剛29歲,最好的年華。到這個地方,我想請你稍微停留一下,不管你現在多少歲,我們都想一想,她才29歲零8天,她永遠都是29歲零8天。楊開慧的老家在長沙縣開慧鎮板倉,離市區30公里。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旅遊設施完備的小鎮,起了個頗讓人惆悵的名字,“初戀小鎮”,那裡甚至有專門為自駕車設置的營地。

宋元:长沙巷子 长沙名胜 长沙菜

接下來你當然可以過湘江,在橘子洲流連過後,到聞名遐邇的嶽麓山看看。麓山寺山門有對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看來它不僅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廟,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之一。說明湖南地方文化源遠流長。嶽麓書院自然顯得更為深奧,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根脈。因此,你如果不是讀很多相關專業書籍的人,如果沒有做足夠的功課,這樣的書院依我的經驗看看就行了,感受一下,走馬觀花也不錯。反正好多東西用勁看也看不懂。你其實不如就到嶽麓山上到處一頓走,隨便走,哪裡都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等終於到得山頂,你在雲麓宮前一站,整個長沙城盡收眼底,車行如蟻,街巷縱橫,熠熠生輝的高樓拔地而起,成群結隊。而湘江,則像一匹綠色綢緞,自遠天遠地來,往遠天遠地去,不管不顧,像一千年前那樣地不息流淌,正是“西南雲氣來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好得很。

3 長沙的食物

至於吃,我覺得目下你在長沙或在別的城市,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差別。有好吃的大菜和小吃,也有難吃得要命的。有人說湘菜式微了,我不這樣看。互聯網時代,不僅信息在融匯,人員在流動,食物也在進行充分交流。哪個菜系想獨霸天下,恐怕是不大可能了。長沙在湘菜之外,粵菜、川菜,甚至北方餃子,都活得很好,當然是再三妥協,在做了本土化改良以後,比如長沙的深井燒鵝就基本取消了甜味。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我覺得是趨勢。如今在廣州吃早茶,提出要一碟剁辣椒,也有獲得同意的可能。我在北京和多倫多吃湘菜,感覺跟在長沙是一個味。長沙有些新派湘菜,改良過的,無論用料、調味、做法、擺盤,都有創新,至少令人眼前一亮。在長沙,不管大酒店還是小飯鋪,多半不會讓你失望的一道菜,首推辣椒炒肉。我建議你務必嘗一盤,又不貴。

宋元:长沙巷子 长沙名胜 长沙菜

我特別建議你要體會一下長沙的夜宵。晚間要到八點甚至九點以後,夜宵攤子才會紛紛“出籠”,煙火氣立時在街邊瀰漫開來。你不必打探哪裡有夜宵,你只消憑聽見的聲響,憑看到的光亮,憑聞到的複雜的香氣,就不難找到目標。你坐下來,點幾個菜,包括小龍蝦,來一瓶啤酒,比方白沙啤酒,吃一口菜,喝一口酒,你於是在紛擾嘈雜中找到一種安逸。你勞累了一天,應該這樣安逸一下了。你看看面前的酒、菜,看看旁邊的人,像所有的遊子那樣想起自己的家人,然後你看看天,天空深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