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倫敦被抓,清政府不僅放了他,還幫他崛起

孫中山第一次起義“廣州起義”失敗,被迫流亡國外。先到日本,再到檀香山,然後到美國,都沒籌到錢。別說再次發起起義,連自己吃飯都成了問題。這時,他決定去英國找自己在香港求學時的英語老師康德黎。

孫中山在倫敦被抓,清政府不僅放了他,還幫他崛起

自孫中山離開祖國那一刻,海外的清政府人員就密切注視著他。在孫中山踏上英國土地之前,駐英公使龔照瑗就問英國外交部:“可否按大清與英國簽訂的引渡條約將孫文引渡回國?”答覆是否定的。但這並未影響龔大使的行動,孫中山到達英國一個月後,就被清政府駐英使館逮捕關押。

孫中山在倫敦被抓,清政府不僅放了他,還幫他崛起

孫中山與康德黎

負責看守孫中山的是一名英國僕人,也是一名基督徒,孫中山求他“看在上帝面上”送紙條給康德黎,遭到拒絕。他想盡各種辦法將字條扔出去,都被僕人撿了回來。駐英使館參贊、英國人馬格尼說:“嚴密看守孫文!無論他給你多少錢,你都可以收下,但是任何一張字條,你都必須直接送給我!”

孫中山認為,既然在這裡當僕人,肯定經濟不寬裕,於是把身上最後20英鎊給了他,許諾脫身之後再給1000英鎊,相當於七千兩白銀,僕人沒能抗拒誘惑。於是,孫中山被捕七天後,康德黎家收到了孫中山的字條。康德黎只是一個普通公民,沒有營救辦法,只能報警,接著英國外交部找到了清朝駐英使館。

孫中山在倫敦被抓,清政府不僅放了他,還幫他崛起

康德黎

康德黎上訪的同時,英國大量的“吃瓜群眾”聽說了,他們自發聚集到使館門前,防止孫中山被偷運出英國。當時的清政府國際形象不好,英國群眾認為孫中山是“偉大的反政府分子”,這樣的政治流亡者,英國政府和人民有責任保護他,必須和大清駐英使館抗爭到底。人們高喊“釋放孫逸仙”,駐英使館一下子成了英國公敵。

孫中山在倫敦被抓,清政府不僅放了他,還幫他崛起

駐英使館無奈之下又做了一件蠢事,他們強迫孫中山寫了“我自願進入使館”。這一下子群眾更不同意了,第一是使館承認拘禁了孫中山;第二是孫中山遭受了非人虐待,否則不會寫下這樣的聲明。

孫中山在倫敦被抓,清政府不僅放了他,還幫他崛起

英國政府尊重民意,外交部向清廷駐英使館發出照會,聲明強行拘禁孫中山違反英國法律,不受外交豁免權保護,必須立即釋放。駐英使館扛不住壓力,擔心受到國際社會更多的譴責和制裁。於是,孫中山被拘禁13天后,被無罪釋放。孫中山從使館走出,人們爭相圍觀這位傳奇人物,看到的卻是一個文弱書生,清廷不免又被譴責一番。

此事之後,孫中山在海外聲名鵲起。那位幫助他的僕人,拿到了500英鎊的報仇,比承諾少了一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