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羽流雲
事實是,長平之戰後的白起,本打算一鼓作氣,徹底滅亡趙國,卻因為秦國君臣的瞎指揮,白白葬送了大好的機會。待到秦國再次命令白起掛帥出征時,秦國的戰機,其實已經不在。
深知其中用兵風險的白起,當然要“寧死也不帶兵打趙國”。先是秦國相國范雎,這位謀劃“遠交近攻”的政治家,卻在此時私心大作,生怕節節勝利的白起,接下來會搶了自己的權位。於是趕緊給秦昭襄王進言,力主秦國藉機接受趙國求和。於是大好的戰場形勢,就這麼給白白浪費掉。高歌猛進的白起,只能無奈退兵。
為什麼反對?可以聽聽白起當時的辯解:一場長平之戰,秦國也傷亡過半。現在國力正是空虛的時候,怎麼會有勝機?
而這一番話,除了見證了白起卓越的戰略眼光,也同樣透露出另一個重要信息:之前那場秦趙賭國運的長平之戰,趙國敗的悲壯,但秦國同樣付出了慘重傷亡,絕非像好些野史宣傳的那樣摧枯拉朽。
可跑歪路的秦昭襄王呢?這次卻是一條道走到黑,外加范雎在旁邊添油加醋,前線的秦軍,也不停的戰敗。這下更是煽風點火。雖說白起明知必敗,依然答應出征,可走到杜郵(陝西咸陽任家咀村)時,秦昭襄王賜死白起的命令就送到了,這位多年戰無不勝的秦國悍將,就這樣倒在自家君臣的昏庸決定裡。
歷史風雲錄
白起長平一戰坑殺趙國40萬將士,採取的是欺騙的手段,以挖防禦工事為名殺死投降的將士。在中國歷史留下不光輝的一頁。雖然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中應該是要打折扣的。所以,他終究受到了“報應”
神威天下1
假設白起就是一個屠夫,屠殺完趙國幾十萬人後,突然發現自己想要的戰國亂世已經消失,秦一統天下的形式已有,自己很快就會被文臣排擠下來,那麼還幹嗎打,忍個十幾年,等各國國力恢復,自己再出手,屠殺個痛快又能繼續建設自己的千秋功業,豈不快哉?所以死不出戰是為了保各國,秦滅六一統天下非白起所想。以上就是我的一個假設。
幻實者或引導者
白起在長平之戰後,是不可能在出戰了,因為只要是廉頗和李牧,就沒有白起什麼事,那樣自己的名聲就毀了。因為這世上趙括不可能在多了,就是有趙括這樣的人,趙王也不會在讓趙括領軍了,沒有趙括這樣的人了,想贏是不容易的,如果失敗,也是自己自殺,所以不去,這樣一樣白起就是千古沒有敗績的人了,給後人流下誰也超越不過的千古戰將。
手機用戶51956319052
好像是蘇秦的弟弟遊說導致的白起不再出戰。蘇秦的弟弟有兩個,不是蘇代就是蘇厲!
紫德
知道趙國已眾志成城,外援也紛紛開過來,有些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