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比你還努力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我身邊就是這樣,朋友裡最優秀的那個,總是忙得見不著人;反而是我們這些“閒人”才能時常聚一聚。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嗎?

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聊一聊這個話題。

最可怕的是: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比你還努力

優秀的人更努力是個例嗎?

什麼樣的人算是優秀的?這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答案,比如在工作之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那些工作體面、收入很高的人可以算是優秀的。我們通常覺得,這些收入很高的人更有資本去享受生活,但實際上這些優秀的人往往更忙碌、更努力。

哈佛大學商學院對職場精英人士的調查顯示:有94%的人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一半的人每週的工作時間是65小時。在所有人當中,最忙碌的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已婚職業女性,以及離異的單親家長。而越是經濟落後、貧窮、發展緩慢的地區、越是低學歷的人群,人們越悠閒。

似乎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他們本來可以是最該擁有閒暇的人,但卻養成了最忙碌的生活習慣。他們漸漸取消了午休,也取消了專門的吃飯時間,習慣一邊吃飯一邊談事、處理工作,或者乾脆在車上、在電腦前吃外帶食品。

最可怕的是: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比你還努力

為什麼越優秀的人,常常越努力?

1.優秀者更能感到時間的寶貴

這些收入高、工作精英化的人,總是能夠更直接地感受到時間也是一種寶貴的經濟價值。他們的時間有更多機會轉化成實際的好處,無論是金錢還是其他資源。他們捨不得“浪費”,是因為他們想要實現自己可能實現的最大價值。

社會的財富也在更加聚攏在精英階層裡。每個忙碌的人都是能看到自身可能性的人,他們相信機會和努力,分秒必爭,也想要在同齡人的競爭中勝出,且始終保持勝出的位置。

2.“努力-優秀”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些收入更高的人,往往能獲得忙碌的正向反饋——正是過去的付出和努力,讓他們成為了收入更高的階層。

這會讓他們不再是因為外界的要求忙碌,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實現更大的價值而自發努力

最可怕的是: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比你還努力

3.優秀是沒有盡頭的

人們並不會因為已有的需求得到滿足,就真的停下腳步。我們永遠是慾求不滿的,永遠在發掘源源不斷的新需求——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的。

優秀沒有盡頭,優秀的人不會因為自己達到了某個層次就止步不前。相反地,他們會選擇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從而讓自己處於努力的狀態之下。

也許在外人眼裡,“你已經這樣成功了怎麼還這麼拼?”而在優秀者眼中,自己還不夠成功。

4.努力本身對優秀者來說就充滿意義

在很多人看來,努力奮鬥、不斷追求優秀常常令人疲憊、使人痛苦,因為這個過程要付出辛勤的努力,還要承受失敗的風險。但有些人將努力本身視為自己生活的重要意義,當他們在忙碌時,他們最強烈感到的不是疲憊,而是一種生活的充實感。

心理學家曾做過相關的研究,他讓兩組人(更忙碌的一組與更悠閒的一組)描述近期未能按時完成的任務。更忙碌的人雖然也沮喪,但總體情緒更積極,會更多談論到儘快調整、以及做出彌補,而更悠閒的人則會表現出程度更高的沮喪、更多談論到自責和負面的自我評價。

這是因為忙碌的人總體上對自身效率和能力的評價會更正面,即便自己很忙,他們也會對自己感覺更為良好。可以說,努力本身就是提升自我評價的手段之一,儘管人類的本性是選擇無所事事,但忙碌對某些人來說卻會提高幸福感。

多多努力吧!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努力得到回報”這種正向反饋,漸漸地可能你也會發現:自己原來也能如此優秀。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