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富養的女兒,長大就變成了“傻白甜”

1、

翻微博看到“普吉島殺妻騙保”的新聞,第一反應我是覺得不可思議。

別讓富養的女兒,長大就變成了“傻白甜”

在以往相似的案例當中,能讓丈夫對妻子痛下殺手的,一是情二是錢,而這個老公好像什麼都不為。

為情不可能,因為他們的女兒剛剛二十個月,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媽媽一心都撲在孩子身上,就算有外遇的機會也沒那個心情。

為錢的理由也不充分,婚房是女孩家裡買的,結婚女方父母還給了80萬現金。婚後小兩口的生活一直是女方在照料,跟男方二老的相處也很融洽。

後來要買二套房,男方提出假離婚,女方又趕快拿出60萬現金解圍。

這樣一個人傻錢多又不管事的好媳婦兒,哪個男人會蠢到下黑手呢?可電視劇也不敢這麼演,一個在外人看起來“忠厚老實”、“會疼人”的“好”老公,親手結束了自己妻子的生命。

施以惡行的人,必將付出代價。因為案發地在泰國,重刑犯引渡比較複雜,所以國內目前只是以詐騙立了案。

別讓富養的女兒,長大就變成了“傻白甜”

但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父母那個孝順懂事的乖女兒是再也回不來了。

前思後想,作惡者固然可惡,但這樣的悲劇能不能避免呢?這個姑娘用自己年輕的生命作代價,實則為所有有女兒的父母敲了一記警鐘。

女兒要富養,大抵已經成為了現在約定俗成的育兒觀念。因為只有那些見過世面,錦衣玉食且不缺關愛養大的女孩,才不會輕易為了一個包包一枚珠寶而動心。

但是富養的女兒,如果不能同時教會她人心叵測、世態炎涼,很有可能就會把女兒養成不諳世事的傻白甜。

別讓富養的女兒,長大就變成了“傻白甜”

2、

仔細看完“普吉島殺妻“新聞的記者報道,我最大的感慨就是,這一定是個被父母從小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女孩。

經營著家族飯店生意的父母,物質上肯定什麼都不缺,所以他們不捨得讓女兒吃一點苦,甚至挑女婿的首選標準就是忠厚老實會疼人。嫁給了一個貌似忠良的男人,就以為女兒尋得了好歸宿,從此便過上幸福快樂的一生。

事實證明,這只是父母的美好願景,而他們低估了生活本來面貌的殘忍。

作家凡小西在文章《寫給女兒:我寧願你不“善良”》中列舉過一個案例,一個從小在優渥的家庭長大的女兒,父母從小便把她視為掌上明珠。

他們堅持在女兒面前只講正能量話題,從來不說任何社會上陰暗面的新聞。媽媽時常告訴女兒,你是最善良美麗的小公主,我們要愛護每個人,包括路邊的小草小花,因為它們都是有生命的。

如他們所願,女兒長成了一個純真善良的姑娘。大二的時候,女孩晚上回家,路過一家燒烤店,一名中年男性店主請她幫忙抬桌子。女孩想都沒想地爽快答應了。結果,被這個店主強姦並殺害。

和那個女孩一樣,被丈夫殺害的妻子小潔,也是個善良純真的姑娘。婚前,丈夫發脾氣摔壞了手機和汽車擋風玻璃,同學勸她再考慮一下,要不要嫁這個人。可她卻先做起了自我檢討。我能想象,當時她在心裡一定是這麼安慰自己的,“他這麼暴躁,應該是被我激怒了吧。”

結婚後,明知丈夫長年沒有工作遊手好閒,還一如繼往地深愛著他,為他做了卡通貼紙照片,設置成甜蜜的微信暱稱。情人眼裡出西施,甚至她還對錶哥說,覺得老實木訥的丈夫,看起來很可愛。

女兒出生後,她的重心又放在了孩子身上,依然沉浸在家庭幸福的假象之中。

別讓富養的女兒,長大就變成了“傻白甜”

3、

因為一切太過順遂,所以父母肯定從小就不捨得小潔吃生活的苦。

她對錢沒有概念,因為不知金錢的來之不易。

小潔的表哥事後說,“張某凡抓錢抓得挺緊的,小潔跟我提過,說從張某凡手裡要點錢很難。他看起來挺寵小潔,其實他們家應該是他決定所有事。我們這些兄弟姐妹經常聚會,大家輪流結賬,出事後大家回想才發現,每次去結賬的都是張某凡而不是小潔,我們不讓他掏,他就真的不掏了,他一次賬都沒結過。”

她從不對人心設防,因為她的生活看起來就像童話般美好。

2018年下半年張某凡提議去馬爾代夫的時候,應該就是在選擇動手的地點,家人覺得孩子太小不建議出國,推薦去海南,顯然打亂了他原來的計劃,退而求其次,他選擇了普吉。

事發的帕瑞莎酒店,是一家建在懸崖邊的酒店,以私密性著稱,房間多為面朝大海的獨立別墅,且別墅之間相隔很遠。這又給張某凡行兇提供了便利的地理條件。

而且,張某凡肯定也在事前做過功課,知道泰國有去死刑化的趨勢。北京市中聞律師所泰中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楊青春律師說,

“如在泰受審,僅就暴力殺妻這個情節,根據泰國法律,很難被判處死刑並執行,如果加上中國方面提供的證據,比如可查實有鉅額騙保等行為時,判處極刑的可能性會加大,但兩國間的證據交換存在複雜的認定手續。”

4、

在張某凡和小潔去普吉的前一晚,小潔的父母還特意送來飯菜和一萬元現金,他們肯定想象不到,自已親手將視若明珠的女兒,送上了一條回不來的不歸路。

最令人心疼的還是小潔的年僅20個月的女兒笑笑。

據報道說,這個1歲多的小姑娘原本性格開朗,表達能力強,懂得的事情之多常令成年人感到驚訝,但在事發後,笑笑性格大變,白天經常愣神,夜裡總是哭醒,每次都一邊哭一邊喊“害怕”。

她小小年紀一定難以承受,一個原本美滿幸福的三口之家,在一夜之間淪為人間地獄。

別讓富養的女兒,長大就變成了“傻白甜”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父母養育孩子,都希望傾其所有,給予他們最好的一切。

很多媽媽從孕期開始,就注重健康飲食營養搭配;因為順產對孩子更好,忍受劇痛,冒著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代購最安全的奶粉、尿不溼;大一點送他們去最好的學校、培訓班;幫他們買房買車挑選最合適的結婚對象……這一切的一切,父母求的是孩子一生平安順遂幸福安康,可終究不能代替他們生活。

父母可以富養女兒,也可以教她們寬容慈悲、善良明媚,但如果不匹配同等的智慧和磨練,恐怕孩子還是隻能像溫室中的花朵,離開了保護就無法獨自支撐起自已的這一生。

作者介紹:陳妍,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專注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心理。代表作《窮養一個男孩,毀掉三代人》、《我調查了100組家庭,發現既能上班賺錢,又不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媽媽,根本不存在!》微信公號:陳妍媽媽(chenyanmama0514),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