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最著名的一首满庭芳,末一句将“残梅”写出了新高度

在中国诗词史上,咏梅的作品无数,因为梅花这种美丽的事物,不畏寒冬,迎寒开放,给人以孤芳自赏、傲寒不羁的形象,最容易寄托人们的思想感情。

比如下面这首词,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咏梅的佳作之一,据说后人曾经补了一个题目叫做“残梅”。李清照在这里,借助梅花的清瘦高雅的特点,书写自己的个人情思,十分凄凉悲咽,是咏物抒情词中的上上之作。

千古第一才女最著名的一首满庭芳,末一句将“残梅”写出了新高度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此词上片首句便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抒情气氛,写自己的住处寂寞无聊,闺阁中安静异常,那美好的春光和白昼似乎都已经装到这个小小的阁子中了,因而画堂显得特别幽深静谧。于是点起一炉篆香,不知不觉间已经日下西影,这说明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是多么的无聊和无奈,处处都是一种冷清孤寂。

千古第一才女最著名的一首满庭芳,末一句将“残梅”写出了新高度

接着却突然来个转折,开始对窗外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感兴趣了,而这梅花,也给作者带了极大的安慰,看着这些心爱的梅花就已经“渐好”,乐趣无穷了,还去临楼赏月干什么呢?

下片开始,便从对梅花的喜爱和同情转到了对自己身世的抒发,开头一句“从来知韵胜”,是李清照对梅花的高度赞赏之语,梅花,是最有神韵和风韵的美好事物,但是即便梅花再美好,也还是被风雨所摧残。落梅的命运,不就是像自己的命运一样吗?所以李清照又从落梅联想到了古曲,想到各种惆怅的无奈。

千古第一才女最著名的一首满庭芳,末一句将“残梅”写出了新高度

但是作者绝不是一味地感怀梅花和自己的不幸,而是试图自我排解无奈。最终领悟到“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极其突出了梅花的高雅。以此句结尾,更是将全词的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首词从风格和内容来看,应该是在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后,所写出的作品,因此读起来具有一种凄婉的悲咽,虽然写的是梅花,但是其实寄寓了自己身世的不幸,将那种孤冷凄清的感情深深表现了出来,而收尾一句,又将在经历了磨难后,仍然孤高自赏的高尚品格表现了出来!一下提高了全词的思想境界,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