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基金,未来还值得期待吗?

这两天买基金的小伙伴很受伤……

尤其是重仓医药和科技板块的那些基民们。

上周创业板指数和医药板块跌幅较大,主要因为两个大事儿。一个是“华为风波”,目前仍在持续中;另一件就是跟医药板块大跌有关的“4+7带量采购”。

带量采购的中标情况公布后,市场立马给出了消极反馈,医药股集体大跌,上周四、周五连着两天。

12月6日-7日,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跌幅最大(-6.72%),是平均跌幅的4倍多。

医药基金,未来还值得期待吗?

(wind,申万行业一级分类;统计区间:2018.12.6-2018.12.7)

这两天的基金也表现很惨。。。

小欧在wind查了下医药主题的基金(wind板块基金分类,包括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平均跌幅在-3.5%以上(wind,统计区间2018.12.6-2018.12.7)。

来自基民的心声

“真惨”

“醉了都,往死里跌”

“目前不知道怎么办”

……

医药板块是怎么了?

有必要先解释下→什么是“4+7带量采购”

4+7:

是指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7个省会级城市(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这11个城市是9月11日推出的医药改革“带量采购”的试点城市。

12月6日,首批采购中标情况落实,该事件开始被大范围关注起来。

带量采购:

今年3月,国家专门成立了一个医保局,由医保局负责药品采购,这里说的“带量采购”就是其中一个新的采购办法。

医保局带着采购需求直接跟药企谈判,事先约定好买什么药,买多少,然后把符合条件的药企叫到一起来报价。

挨个谈判,谁便宜就用谁的。

一旦中标,那公立医院60-70%都用这家药企的药,而且还会预付50%的货款。

为了这个“大单”,各家药企纷纷低价竞标,降价50-60%,甚至有降90%的。

6号当天竞标价格出来,降价幅度远超预期,于是直接反应到股市上的医药股大跌!!!中标了怕赚不到钱,没中标的又担心失去市场。

怎么又是雷?医药是一个多暴雷的行业吗?

这倒不是。

医药行业,一来跟大家的身体健康相关,一般“雷”事件受社会关注度较高;二来今年的医药行业“雷”看似多了点,但是比如像“带量采购”这种政策性事件肯定不能算是“雷”,只是它引起了市场波动,大家手里的股票/基金跌了就觉得肯定是不好的事情,其实好与不好,未来未必。

事实上,医药行业是很容易产生“百年企业”的行业,德国有多家历史悠久的药企;截止目前,国内超过150年以上的企业有5家,其中2家是传统药企。

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逆势大涨,本身受市场追捧/关注就很高,哪知在“至高点”处受到疫苗事件重重一击,后续随着大环境不好,持续表现萎靡。

医药基金,未来还值得期待吗?

(医药生物指数表现,wind,申万行业一级分类;统计区间:2018.1.2-12.11)

不过,这里也透露了一个对基民的提醒↓

老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行业主题类型的基金持股集中度较高,相对风险也会较大。建议基民朋友们配置基金时考虑分散风险,不同行业的基金、追着大盘、中小盘等的宽基、债券、货币等固定收益类基金等都要考虑。除此,长期投资还建议考虑以定投的方式,分散时间上的风险。

医药基金,未来还值得拥有吗?

葛兰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经理

“医药作为必须消费,是需求稳定的行业,医保支出的增速在上涨,医药和医疗的支出还远低于整体需求。

生老病死,是人类离不开的。医药行业是有市场需求的好行业,这次政策造成的短期波动,其实不见得是坏事儿。抛开投资思维看,“带量采购”下常用的药价格下降了,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儿。另外,小欧也看到很多媒体、专家的点评等,认为这也是在督促药企努力去开发原研药,要是这么看,那对整个行业也是利好。”

其实,在“4+7带量采购”事件后,我司也给出了明确的观点。

中欧基金认为:

“带量采购”的招标模式短期将改变仿制药行业的估值体系,估值或存在下调压力。中长期看,医药行业稳定增长的长期需求并未改变,本次改革或许有助于引导仿制药企业的竞争策略从过去“重营销”回归“重产品”的本源,是行业进步的标志,能够胜出的企业将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力。

回头再看看这次的大跌,没准也是个入场的时机。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F003095)$​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F003096)$​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