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17日上午,“天眼看京郊——改革開放40年京郊農業農村發展變化遙感影像展”在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一層大廳開展。展覽用44幅衛星遙感圖片分12個專題,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京郊農村在降水量、綠色生態空間、城鄉結合部改造提升、重大項目建設、廢棄地改造利用等方面發生的變化。

“密雲水庫變化”主題下,6幅衛星遙感圖片生動展現了密雲水庫蓄水量的變化。

第一張圖片拍攝於1980年,在周圍綠色的群山環抱中,密雲水庫的水面呈墨藍色,在畫面中間鋪開,漫延在群山中間。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第二張圖片拍攝於1995年,群山中間的水面明顯變大變胖,很多原本斷續的水面都連成了片,細小的枝枝叉叉向周圍的山巒中延伸,墨藍色的區域擴大。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到了2000年,水面有些微的縮小。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2010年的圖片讓人心頭一緊,早年間圖片中成片的區域,面積大幅縮小,曾經向群山中延伸的無數枝枝叉叉,變短了、變細了,也變少了。水域面積相比於1995年,縮小了將近一半。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2015年,情況繼續惡化。原本連成一片的水面,甚至出現了斷裂,不放大了細看,左右斷成了兩大片,水面進一步瘦身。有水區域的圖形,從一隻小恐龍瘦成了一隻蠍子。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6張圖片中,2018年8月的最大。在這張圖中,瘦成蠍子的水面又長胖了,胖回成一隻小恐龍。更可喜的是,在水庫周邊區域還多了一些藍色的毛細血管,可見水量的充盈。其中最粗的一根,顯然是京密引水渠。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在衛星遙感地圖旁邊,一張圖表為這種變化做了數字註解。

這張“1980—2018年密雲水庫水面變化”的圖表顯示,1980年密雲水庫的水面面積80多平方公里,1995年驟增至150多平方公里,2010年下降至不足80平方公里,2015年則更低。而2018年,增加至130多平方公里。

震撼!遙感衛星拍下密雲水庫38年變遷

文字說明也證明了這一點:江水進京後,密雲水庫開始著重於“休養生息”,水庫蓄水量不斷抬升,這使得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逐步增加,同時也涵養了水生態環境。

2018年7月17日18時58分,密雲水庫水位達146.31米,蓄水量22.004億立方米,水面面積130.95平方公里,水庫水位和蓄水量均創下1999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監製: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