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话可以唱歌,而其它的方言用来唱歌却不那么好听?

孫行者无疆


你说为什么粤语作为方言可以唱歌,而其它方言唱歌不好听?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在于粤语本身上面。而是你听的歌本身就是为粤语歌而写的。本身就用粤语写的歌听起来当然好听。好比有一首歌《星仔走天涯》是用粤语环境写的,这首歌有普通话翻唱,但是听起来就是很奇怪。普通话翻唱开头也是“落雨也不怕,落雪也不怕……",这个落字分明就是粤语词汇。

反过来,如果用普通话语境写的歌,你用粤语直接翻唱,听起来也很奇怪,也很不好听。

其它方言,当然也可以用来唱歌。比如闽南话、客家话都有他们的歌曲,很多也写得很好,比如闽南语的《车站》、《爱拼才会赢》等等都是方言经典老歌。


武大东湖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大的原因,就是粤语可以实现完全的书面语朗读——就是它的每一个字的发音与正字没有冲突。\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c3a0007814f23123b8b\

無風即風


粤语是语言,并不是方言。



無心20138888


其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没有粤语歌曲的,只有粤曲(即粤剧),香港那时是流行国语歌及英文歌。到了七十年代,歌神许冠杰创作了第一首粤语歌曲《铁塔凌云》,开创了粤语歌曲的潮流。我认为,不只是粤语可以唱歌,其他方言也可以唱歌,也可以唱得很好听。之所以很多人认为粤语歌好听,是因为有香港这样一个传播平台。想当年,香港出现了一众出色的音乐人,作曲的有:顾嘉辉、伍乐城、雷颂德、郭伟亮、陈辉阳等,填词的有黄霑、林夕、潘良源、郑国光等;更有像许冠杰、黄家驹这样的词曲的创作歌手,将粤语歌曲推向一个高峰,再由像谭咏麟、张国荣、林子祥、梅艳芳、陈慧娴、叶倩文、四大天王等天皇巨星的演绎,想不传唱都难、想不好听都难;加上上世纪香港的经济雄霸亚洲,人人向往,粤语歌就这样流行了。其他方言就没有这平台及优势了,就算有好听的方言歌,也流不出来啊,像闽南歌曲,其实也蛮好听的,可惜台湾不能跟香港比,更重要的一点是,福建不能跟广东比。在中国,广东的地位始终比福建高: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全国人民到广东,接触的就是粤语歌了,一哼一唱,就流行了,所以说,平台很重要,经济很重要。但时至今日,世界的经济重心已转向亚洲,转向中国,香港也回归了,现在的粤语歌曲已没有了当年的风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是国语歌曲流行的时候了,连香港歌手也改唱国语歌了。所以才有谭咏麟、许冠杰的演唱会:齐唱粤语歌,支持粤语歌的出现。


庄子天涯


老子不是来回答问题的。老子是来喷人的。你们喜欢什么歌你们的事。非得踩粤语歌来博出位老子就不能忍了。你跟老子讲普通话的歌多牛逼。朗朗上口小苹果?广场神曲最炫民族风?还是汪半壁?又或者那英?张学友封神不是你封的,也不是我封的。他有那个能力所以他被封神了。你叫国内大神封一个我瞧瞧?对,粤语歌现在落寞了。但不代表他不行。网络平台大了,大众选择多了,所以粤语歌沉寂了。但也没有谁取代了他。


大中华区首席职业喷子


胡说八道,闽南语唱歌比粤语还好听……


正宗林大炮


上个世纪“来日总是千千阙歌,愁绪挥不去苦闷散不去,有日让你倚在深秋,抬头望星空一片星”很多粤语歌大街小巷都在放至今传唱!

言归正传,香港话为什么能唱歌,这主要是声调多,大部分汉语基本一字一音,而英语一词多个音,如YES有两音,可塑性强,粤语有相类似,不仅声母而且韵母也比其他方言多,当然粤语也得借普话再发音,否则用土粤唱歌或念诗你可想象……包括闽南语也得借普话,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越南,泰语因声韵多,都能无压唱流行歌曲,反而而国内其他方言因声韵限制即使改为普话再发音,也基本唱不下去。



蟹盖第一鼎歹忽悠


说真的我喜欢大陆多唱经典的,别天天爱情歌曲什么爱你爱不完, 爱你麻痹,最烦这些什么爱



淫贱浪里花


粤语其实有成为国语的机会,只是现代推广普通话才把粤语比下去,不管语法还是语调都能更丰富的表情达意,在海外,粤语跟繁体字都是老外对中文的第一印象,很多老外学了一口流利的粤语才知道原来只是地方语言,现在粤语越来越式微了,主要是广东外来人员的增加,加上学校推行普通话教学,粤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


卡灰猫


因为粤语音调的问题,写歌局限性比国语大。比如粤语歌只有填词,没有作词,粤语必须要先有曲再填词。而国语可以两头互换,你可以先有词再有曲。

比如1234567i,这一段音阶。你试一下把“就让我天天想念你”这句歌词分别用国语和粤语套进去唱。你会发现粤语很不通畅。但是你试着把“谁曾让我来怀念你”这句歌词用粤语套进这一段音阶,你会发现这样就通畅多了,唱歌的音调和字的粤语说话音调基本一致,没有偏。同样,这句歌词用国语套进这段音阶,依然也是通畅的。所以粤语歌曲,创作局限性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