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頭髮收拾收拾,精神點,像個年輕人的樣子。”洛杉磯奧運會前的一個禮拜,王立彬得知自己將成為中國代表團的旗手,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在飛往洛杉磯的專機上,兩米零三的王立彬第一次坐頭等艙。從拒絕NBA試訓邀請,到先後在日本和臺灣地區漂泊十五年,從新中國首位奧運旗手,到中國籃協副主席,改革開放後,運動員成為最早睜眼看世界的一群人,陝西鄉黨王立彬,見證著我國體育發展所取得的長足進步。
“最早接觸籃球是看父親打球,他嫌我累贅,不帶我去,帶我哥去。他們一出門,我就硬追著跑追上了。那場球印象特深刻,比賽前給切的西瓜,還給準備的桃和西紅柿。呀,打球前能吃這麼多好東西。小時候的事兒只能記住一兩件,這就是其中的一件。”1963年,王立彬出生在河北,父親在地質礦產系統工作,因支援西北建設,在王立彬小學一年級時,全家搬到了西安。在吉祥村小學,王立彬先後加入了文藝宣傳隊、田徑隊和籃球隊。“還記得打完第一場比賽,我爸說我打球就像撲蝴蝶,蝴蝶在哪你就撲到哪。”
“那個年代的娛樂活動很少,但基層體育開展的非常好,大禮堂外面就是籃球場,無論是學校還是機關廠礦,氛圍都非常好,只要有比賽就圍得水洩不通。”王立彬說,“真正走向籃球運動是從中學開始的,我的身高比較高,參加田徑比賽時,有的教練就看上我了。父親也希望我能打籃球,每天拿著棍子逼我跑圈,從吉祥村到小寨一個來回。”1976年初,王立彬進入了李家村的陝西省業餘體校,上學就在對面的86中。練了半年籃球后,王立彬就入選了陝西青年二隊,“從李家村搬到了省體育場,那時候叫西北體育場,在省體育工作大隊有了工資,有伙食待遇,有服裝待遇。”
"第一次打球印象非常深刻,坐了一個月的板凳,負責技術統計,新組建的隊伍,打誰都要輸個二三十分,而我一分鐘也沒上過。”1977年3月,王立彬第一次出遠門比賽,是在廣西梧州。“坐火車到武漢三十個小時,再乘船一路南下,返程時先坐火車到廣州,再坐汽車到鄭州,從鄭州才回到西安。家裡頭湊了80塊錢給我,在廣西梧州買了個皮箱和一些蔗糖,在廣州買的檸檬茶和檸檬糖,80塊錢又吃又喝就花完了,還跟隊裡借了15塊,在當時這是很大一筆錢。”
從那之後,王立彬逐漸成為球隊的絕對主力。1980年進入國家青年隊,第一次出國比賽,就在泰國曼谷贏得了亞洲青年男籃錦標賽的冠軍。從國家青年隊回來後不久,王立彬便接到了國家隊的調令,接受專業訓練未滿四年,王立彬就正式進入了國家隊。“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這四年的訓練是非常艱苦的。我們這一代運動員,正好是改革開放剛開始的這一代,確定了在全國選材組建國家隊,而不是誰贏得冠軍誰來組建的模式。”王立彬說。
“接到調令,我立刻趕回西安收拾完行李,開好介紹信和轉伙食的證明,去北京報到。”王立彬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參賽,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打了11場球,從北美洲的加拿大一路打到了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像這樣的比賽一年要打四五次。1980年,王立彬定做了一件西服,一雙三接頭的皮鞋,一件白襯衣,和三件當時最流行的花襯衣。“那個時候剛剛改革開放,到了紐約曼哈頓,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一天都見不著太陽,物質上的差距非常大。”
“我們隊員之間都是相互理髮的,直到現在我的頭髮都是自己剪,實在不行了才去理髮店把後面收拾收拾。”在確定為新中國首位奧運旗手後,王立彬在當時國家隊教練錢澄海的要求下,特意去理髮店去剪了個頭。在國家隊的八年當中,王立彬打了363場國際賽事,出訪了近40個國家。“包括1982年的新德里亞運會、1986年漢城亞運會在內,你能想到的所有賽事,中國代表團的旗手都是我。”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作為中國男籃的頂樑柱,當時的“亞洲第一中鋒”,22歲的王立彬風頭正勁,身手靈活能裡能外。“85年左右吧,有朋友問我,想不想去美國打球。”那是世界籃球的黃金時代,馳騁NBA賽場的喬丹、巴克利與王立彬同齡,他們的海報後來貼滿了中國少年的臥室。“想啊,怎麼不想,就是不敢。”王立彬“敵我鬥爭”那根弦繃得夠緊,“我就琢磨這傢伙是不是想策反?不會是間諜吧?”1982年,網球選手胡娜在美國滯留不歸,最後就成了國人心中的“叛徒”。
“去漢城之前,就聽到了傳錢澄海教練要下課,情緒激烈的有我在內的六七個隊員,整支隊伍人心渙散。”1988年,中國奧運代表團兵敗漢城。“報紙上出了我一條新聞,說王立彬不服從新教練的管教,連夜逃回西安,我就懵了。”之後,正值當打之年的王立彬落選了中國男籃。“在家裡看著電視,眼淚嘩嘩地就流下來了。”
王立彬回到了陝西,帶領陝西隊保住了甲級隊的資格。“這時候陝西隊也出亂子了,隊員要分房子,要漲工資,領導之前‘許的願’兌現不了,改革開放也進入另一個階段,南方的球隊開始來挖角,一個企業、一個公司都可以到你省上的專業隊來挖角。七個球員加教練八個人都去了東莞,工資翻了幾番,還有房子分。”王立彬在好友的邀請下,決定去日本聯賽打球。“咱陝西籃球就從這時候一下子垮了,我反對歸罪於經濟或是體制,我認為還是人的觀念問題。
1989年6月,王立彬作為外援正式加盟日本五十鈴汽車籃球俱樂部,成為中國籃球史上留洋的第一人,年薪七萬美元,在那個年代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手續辦得是‘停薪留職’,出國深造,加盟的是日本前三名的球隊,就是日本國家隊主教練帶的隊伍,他們的長期目標是‘引進人才’,拿現在的話講就是歸化球員。”日本教練要給王立彬當義父,起好了“小賓彬”這個日本名字,就等著他在收養協議上簽字。“說實話給的條件非常好,但是心裡頭有牴觸,這個牴觸源於歷史,父母那一關也肯定過不去。”
“1992年,我太太懷孕了,這個孩子如果要生在日本,要享受所有的待遇,那你就必須要入籍了,我想了半天,最後決定走,這個小孩不能生在日本。”得知這一消息,一支臺灣地區的球隊立刻向王立彬發出邀請,“他們跟我說,孩子生在臺灣不也是中國人嘛。”這時,心繫家鄉的王立彬還跑回陝西看了看情況,發現整支球隊班子都到了廣東。“那一段時間,海峽兩岸的往來非常少,在球隊老闆的運作下辦成了居留,孩子就生在那兒了,就這樣成為海峽兩岸體育交往的第一例。”
在打球的同時,30歲的王立彬主動尋求轉型。1993年,王立彬成為中國臺北男籃助理教練,1998年,王立彬成為中國臺北男籃主教練,率隊征戰曼谷亞運會。除去在ESPN(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擔任解說嘉賓,為各大電視臺、報紙寫球評,為企業做賽事推廣、代言外,王立彬還開過餐廳、代理過紅酒,還從事過兩岸影視版權買賣,“除了在證券期貨市場外,其他的基本都沒賠錢,但學習到了很好的經驗。”
“從當隊員到當教練,我一直拿的都是最高薪,在媒體還有一份相當可觀的收入,可我從沒想過在外紮根,更重要的是心有不甘,我們發家致富是從陝西一點點幹起來的,無論是在哪兒,我都在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回到陝西。”2004年,當接到陝西東盛男籃的邀請時,王立彬沒有任何猶豫,賣掉了在臺灣的房子回到故鄉。“對我來講錢不是問題了,要回西安就是真正回家,所以合同年限必須兩年以上,你按照行情給我就行。我們的合約談得很輕鬆,很快就簽了。在ESPN的最後一場NBA直播結束,我從新加坡回臺灣收拾完行李,就正式回到了陝西。這支球隊的經濟狀況一直不理想,但我們還是堅持過來了,美中不足的是球隊最終還是賣了。”
“在我回來之前,對校園體育這些真的不瞭解,改革開放對體育的影響中有重要一條,就是‘體教結合’,這是起步於八十年代的事情,鼓勵學校做高水平運動隊。”2007年,卸職陝西東盛男籃主教練後,王立彬受聘成為西北工業大學男籃主教練,帶領該校男籃隊伍征戰CUBA,成為該聯賽的一支勁旅。2008年,在成為新中國首位奧運旗手24年後,王立彬傳遞北京奧運火炬的西安站的最後一棒。
“陝西籃協的改組是比較徹底的,民間團體,民政註冊,我是法人。”2015年,陝西省籃球協會在“管辦分離”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人事關係在西北工業大學的王立彬作為“局外人”,成為陝西籃協新的“掌門人”,致力於推廣、發展大眾籃球工作。“這兩年籃協的工作做得還可以,體育局給我們騰出來這一間辦公室,之前一直在西安各處‘打游擊’。”2017年,當姚明成為自中國籃協首位以社會人士身份出任的主席時,王立彬也被推選為中國籃協副主席。
不久前,在王立彬的極力推動下,世界籃球峰會在陝西西安舉行,國際籃聯秘書長鮑曼、NBA總裁蕭華、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等籃球界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世界籃球運動發展。“即便是2000年後王治郅去NBA時,輿論上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再比如打網球的李娜。按老的觀念講,都是體制內培養的你,你怎麼能不聽我話,半路就跑了。而到了現在,周琦就不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越來越好理解了,這樣的交流,對於水平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從1980年中國競技體育開始登上世界舞臺到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從零獎牌到金牌榜第一,中國競技體育迅速發展。40年來,全民的體育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最初的嚮往、追求到直接參與,體育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從個人的角度來講,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我們所取得的成績。現在的環境好了太多。現在人們的觀念也在一點點改變,從金牌至上到全民健身,中國體育正一步步走向正軌。”
閱讀更多 健康陝西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