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享贷丨12.11日财经新闻早报

海享贷丨12.11日财经新闻早报

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

1、【财联社】:欧洲法院当地时间10日作出裁决,英国可以单方面停止脱欧程序。据了解,应反对“脱欧”的英国苏格兰政界人士要求,欧洲法院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这些“留欧派”人士希望,欧洲法院作出有利裁定可为英国就“脱欧”举行二次公投铺路。(央视)英镑兑美元GBP/USD短线拉升逾30点,现报1.2745。

2、【环球网】:日本政府10日在首相官邸召开各府省厅网络攻击对策负责人出席的会议,决定事实上将中国华为和中兴的产品排除出政府采购清单。在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已就此事与日方通过外交渠道进行沟通,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正常经营活动不应当受到任何歧视性对待。

3、【经济参考报】:美国股市三大股指上周跌幅均接近5%,国债出现长短期收益率倒挂的衰退先兆指标,反映当前美国经济遇到了极大风险。应对市场不利局面,业界和美联储官员近期释放信号,美联储明年将放缓加息节奏。

4、【人民日报】:2018年12月9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就美方无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的华为公司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乐玉成指出,美方所作所为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性质极其恶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方务必高度重视中方严正立场,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做法,撤销对中国公民的逮捕令。中方将视美方行动作出进一步反应。

5、【中新网】:据外媒报道,英国议会下议院11日将投票决定是否接受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民调公司BMG Research调查发现,今年夏天以来,英国民众支持留在欧盟的比例逐月增长,随着“脱欧”迫近,到了12月,支持“留欧”的比率突破50%、攀升到52%。民调也显示,约有半数民众认为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是“烂协议”,认为议员在11日投票时应该否决这份协议。

海享贷丨12.11日财经新闻早报

国内经济

国内经济

1、【银保监会】:近日,银保监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求是》杂志发表题目为《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文章。《文章》指出,服务民营企业,应“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充分认识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不同民营企业面临的短期和长期问题,采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措施。

2、【中债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11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称,债券市场杠杆率下降。数据显示,11月末市场总体杠杆率为1.115,较上月末下行0.017,低于去年同期0.031。分类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信用社杠杆率上升,保险机构、证券公司、非法人产品杠杆率基本持平,商业银行、信用社和非法人产品杠杆率低于去年同期。

3、【证券日报】:上周(11月30日-12月6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2148款,较前一周减少了74款,发行量相对稳定;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5%,较前周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平均期限为173天,较前一周增长了4天。实际上,自去年6月中旬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下滑,已经创出21个月新低。

4、【腾讯财经】:在2018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当前国内经济环境经济增速将小幅回调,多家经济机构相继发布了2019年中国经济报告,普遍认为2019年经济增速低于2018年,根据我们的计算,均值大概是6.2%,2019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呈现稳定回落的态势。张军扩认为,明年国际经济环境形势不会好于今年,一方面经济总体呈现见顶回落态势,另一方面面临的风险、挑战及不确定性也会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是中国面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国内需求继续走弱。

5、【证券时报】:近来,多家银行密集公布百亿元级的资本补充方案。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可转债发行不理想甚至发行难,银行积极拓展新业务尤其是数月来密集新设理财子公司,当前银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小微贷款带来的信贷扩张,以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过渡期后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更高要求,都让银行资本补足依然迫切。

6、【中证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杠杆率过高是当前中国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去杠杆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不能说“去杠杆”已经结束。如果不能有效完成去杠杆工作,未来仍然可能爆发出显性风险。国有企业方面,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特别要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地方政府方面,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财权关系。三是加强对“大资管”行业的监管。

海享贷丨12.11日财经新闻早报

证券基金

证券基金

1、【财联社】:今年,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达到历史高峰。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今年以来已有370只基金宣布清盘,而2014~2017年清盘的基金总数为155只。今年这370只清盘基金来自69家基金公司,也就是说市场上有超过一半的基金公司今年都有产品清盘,基金清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2、【证券时报】:据中金公司估计,2019年信用债总到期量应超6万亿,相比2018年增长15%;债券付息规模超过1万亿,较今年增长3%。更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普遍预估明年有超1.6万亿的公司债回售到期,规模远超去年和今年。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警惕,做好应对预案,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推动债券市场稳妥有序运行。

3、【中国基金报】:回望2018年,尽管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新基金发行仍不乏亮点,不论是央企改革ETF风光揽金,还是战略配售基金引爆市场,“爆款基金”并未在低迷的市场上缺席。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被动投资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明年权益ETF仍是不少公募布局的重点。不过,随着收益率优势的萎缩,明年短债基金“风口”难再,未来公募将打造特色化、风格化的产品线,分析并培育“爆款”基金的生成基因。

4、【中国基金报】:12月8日,工银瑞信发布工银瑞信上证50ETF成立公告,合计募集规模113.50亿元,成为年内第5只首发规模超过百亿的ETF产品。今年ETF市场“百花齐放”,今年已有5只ETF首发规模超过百亿,在此之前,公募基金历史上只有华泰柏瑞沪深300等4只ETF首发规模突破百亿大关。

5、【券商中国】:11月底,中国证监会发文核准博远基金设立,这意味着个人系公募队伍再添新丁。据统计,截至目前,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已增至16家。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的审批明显加速,今年以来已有12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被核准设立。截至10月底,已获批并完成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有134家,其中包括119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管管理机构。业内人士预计,公募基金公司的审批进度有望进一步加速。

海享贷丨12.11日财经新闻早报

房产新闻

房产新闻

1、【中新经纬】:近日,深圳的平湖佳兆业、星河天地、华润城·润府三期等楼盘相继出现业主投诉,称项目合作银行的按揭贷款利率高于同期市场利率,加重了买房负担,有业主甚至质疑房贷利率是由开发商与银行商议得出,侵害业主利益。对于这种质疑,多个楼盘相继发声,称房贷利率由各大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自由定价,并非由开发商决定。业内专家也认为,开发商左右房贷利率变化的可能性较低,但如果开发商资金压力较大,可能会选择与较高利率的银行合作。

2、【21世纪】:就当前楼市发展状况看,降温已经明确体现。而展望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看法是,机可失,时再来。“稳中趋缓、稳中有变的一年,需要大家用一种从容的心态去看待它。”“稳”几乎是行业共识,而在“稳定”基础上,2019年楼市也将进入“量平价稳”的零增长区间。

3、【澎湃】:

12月8日,2018复旦大学EMBA同学年会产业论坛房地产分会场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住建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刘志峰指出,回顾过往,我们应吸取调控的经验教训,应认识到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在刘志峰看来,房价越来越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过度市场化、二是过度行政化,三是过于依赖化。其指出,“房地产市场必须改,但怎么改还需要反复尝试。”

4、【中证报】:多位专家表示,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延续“因城施策”态势,虽然可能会进行边际上的调整,但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大幅上涨,精准、精细调控将更为突出。

5、【澎湃新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未来房地产要看形势发展的三个趋势及其影响。一是高铁、轻轨、教育、医疗对房地产的影响;二是就业、创业对房地产的影响;三是人口年轻化和保证人口相对稳定对房地产的影响,城市人口流入和流出对房地产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

海享贷丨12.11日财经新闻早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