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國利民的“帶量採購”對醫藥股影響幾何?數據在說話!

據各大網消息,12月7日國家組織的“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中選結果公佈,正式對外進行為期一週的公示。

此次“帶量採購”試點,採取“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形式。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為集中採購主體。

公佈的中選結果中,25個試點通用名藥品集中採購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其中22個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

利國利民的“帶量採購”對醫藥股影響幾何?數據在說話!

此消息一出,A股市場醫藥行業指數3日大跌超9%,港股上市的石藥集團大跌22%,復星醫藥港股跌19%。可謂是大跌!

下面,我們一起以A股最大市值的醫藥股恆瑞醫藥為例,來試著讓數據說話。

恆瑞醫藥,2017年營收為138.36億,2018年給予其營收增長25%,則可預計2018年營收在173億元左右。其淨利率近年也一直比較穩定,在23%至26%之間波動,我們取其最大值26%淨利率。則可得2018年淨利潤為45億。

在此基礎,預計2019年恆瑞醫藥營收為216億,以26%淨利率計算,得2019年淨利潤為56億。

此外,“帶量採購”促使的藥價下降為【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我們計算中取52%的平均降幅。可得恆瑞醫藥2019年營收為104億左右,其淨利率為26%不變的情況下,淨利潤為27億左右。

恆瑞醫藥銷售費用:2015年為35億,2016年為44億,2017年為52億,2018年三季度為46億。觀察歷史數據,其銷售費用增長率比較固定,以每年增加9億左右,故而假設其2019年銷售費用為70億。

綜上所述,挑出2019年的預測值:營業收入216億,淨利潤56億,“帶量採購”實施後淨利潤27億,銷售費用70億。

從而得出“帶量採購”前後淨利潤差額為29億,這需要節省41.43%的銷售費用。這也就意味著國家要承包近42%的生產量,才能磨平因為“帶量採購”帶來的藥品降價虧損。

結論:“帶量採購”實施後,醫藥降價是普遍現象,大範圍被納入“帶量採購”的企業或許能對沖其降價帶來的虧損,而未被納入“帶量採購”的藥企,則可能出現大幅虧損。因此,對於上市公司,得區別對待。操作策略上,離場觀望,等待好消息的到來,因為醫藥股本身沒有問題,前景持續向好。

除此之外,在宏觀意義上說,“帶量採購”短期對藥企上市公司業績衝擊或許很大,但長期看則屬於重大利好。“帶量採購”實施後,會給企業帶來一定比例的無需推銷的配售份額,這是有利於企業薄利多銷的策略,從而帶動企業的營收增長。

其實,最大的利好或許還在於其本身的性質。“帶量採購”作為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必然會催生出額外的市場。我本人出生在農村,由於農村窮,大多數人在生病後選擇“扛著”而不去治療、吃藥,因為吃藥貴啊。

然而,“帶量採購”實施有利於大幅度降低藥價,從而讓選擇“扛著”的患者去治療、吃藥,這是額外的市場份額。

筆者本人是非常看好具有研發能力的藥企的,在這個全民注重健康的時代,具有研發能力的上市公司,始終值得擁有。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只做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