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年的《士兵突击》,你们知道许三多的原型是谁吗?

看了这么多年的《士兵突击》,你们知道许三多的原型是谁吗?

12年前,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剧中那些有血有肉、铁骨铮铮的军中男儿形象点燃了许多年轻人从军报国的满腔热情。该电视剧的编剧兰晓龙回顾了当年他创作此剧的初衷和过程。如今,我们依然能从这部军旅剧中普通士兵的身上,感受到年轻官兵成长中的迷惘、悲伤和喜悦,被热血男儿的真挚情感与军旅人生所感动——

看了这么多年的《士兵突击》,你们知道许三多的原型是谁吗?

12年前,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剧中那些有血有肉、铁骨铮铮的军中男儿形象点燃了许多年轻人从军报国的一腔热情。该电视剧的编剧兰晓龙回顾了当年他创作此剧的初衷和过程。如今,我们依然能从剧中普通士兵的身上,感受到年轻官兵成长中的迷惘、悲伤和喜悦,为热血男儿的真挚情感与军旅人生所感动。

看完《士兵突击》的人普遍感到,剧中每一个人物和士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自然真实。有人认定,剧作者兰晓龙一定是从基层部队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要不然,怎么会对连队和普通士兵的生活拿捏得这么准。甚至还有人认为,说不定主人公许三多的故事里,就有他自己的经历。

实际上,当时身为战友文工团创作员的兰晓龙并没有士兵和连队生活的经历。

1997年9月,兰晓龙从地方大学毕业后,直接成为战友文工团的创作员。《士兵突击》不是他凭空“编”出来的,原创每个人物也不是把某一个具体的士兵个体作为原型。

在基层部队,像许三多这样的人太多了,几乎从每一个士兵身上都能看到许三多的影子,他们很朴实,看起来不是很聪明,但很努力,最后成为优秀士兵。

据兰晓龙回忆,那一年,根据年度创作规划安排,他拟定选题后,便开始挖故事、找灵感,很快就推出了几个“成果”。

孰料,别人看后却说:“你写的这些军人是商场里的模特穿军装——假人一个。”

就这样,他在文工团折腾了两年,一个像样的作品也没拿出来,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和挫败。

2000年春天,根据原总政宣传部文艺局和原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安排,他来到京郊某装甲团当兵锻炼体验生活。

看了这么多年的《士兵突击》,你们知道许三多的原型是谁吗?

为了不让连队干部战士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报到前,他专门换了一身旧迷彩服,佩戴着一级士官的军衔,冒充集团军机关分流下去的打字员,开始体验真正的士兵生活。

在连队,他第一次队列出操:尴尬;第一次紧急集合:忙乱;战友们问他兵龄津贴等常识,他张口结舌,被战士们斥为“后门兵”……

当兵3个月后,他逐渐和战士们融为一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战士们跟他开玩笑、逗闷子口无遮拦,有的遇到手头紧,也大大咧咧地向他借钱。直到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领导下部队检查文艺骨干当兵锻炼情况时,官兵们才知道他是一名作家。

那一天,他感到不好意思,自费请班里的战友和连队干部吃了顿饭,请他们原谅他的“卧底”。官兵不但没有责怪,还主动向他提供许多创作素材。

后来,兰晓龙又到营部和团机关继续代职体验生活,并随部队赴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大型军事演习,让他开阔了视野,切身感受到了模拟战争状态下部队动态情况,感受到士兵在战斗环境下的真实情况。

从一个地方大学生的视角看士兵外表,升华到以战友的身份感受士兵的内心世界,他觉得,士兵军帽下丰富的表情深藏着很多的内容和内涵,他要探寻这些表情后面最真实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只有和士兵们的感情深了才能挖掘出来。这些故事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是那样的鲜活。这些人物和故事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清晰,他把生活中的故事综合起来,塑造出有着军人共同神韵的人物,并给他起了个平易上口的名字——许三多。

看了这么多年的《士兵突击》,你们知道许三多的原型是谁吗?

《士兵突击》播出后,很多官兵说,《士兵突击》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可以在部队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原型,唯独许三多找不到,而大家又觉得他是最接近中国士兵的人。原因就在于兰晓龙把许许多多士兵的形象和对许许多多士兵的感受和理解,综合了、提炼了、提纯了。

谈及创作的视角,为什么这部剧的重点不是各级指挥员和领帅机关,而是许三多、成才、史今、伍六一等这样的士兵群像。兰晓龙说,原因很简单,士兵是军中的基石,是军旅文学作品的永恒主角。之所以要专门写一个塑造这些普通士兵的剧本,就是要让人们通过这群活生生的士兵形象,了解真实的军营生活,了解当代士兵,相信当代军人最可爱的品质!他们依旧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许三多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士兵,网上有人评论说,在现实军营里,确实有像许三多一样笨拙的士兵,但他们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特种兵。网友还说,许三多的好运来源于编剧对他的同情,所以才在作品中把他“加工”成了成功的士兵。

兰晓龙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他在某特战部队体验生活时,看到很多像许三多那样的农村籍士兵,他们没见过大世面,接受能力慢,初看总感觉笨笨的,甚至觉得他们好似缺根筋儿,但是他们肯吃苦,而且身上潜藏着令人惊讶的某些天赋。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他们身上的军人特质很快得到挖掘,最后百炼成钢,成为优秀士兵。

至于说到“加工”,他承认对士兵有一份深挚的感情。士兵在部队默默奉献付出,洒过汗、流过泪,甚至负伤或者牺牲,但立功、入党、选士官、提干……他们个人苦苦追求的这些从军理想和目标,在服役期间不一定能实现。

就像史今,他想留在部队,但是,作为一个非技术型的士官,一到年限就得退伍,军旅生活不得不结束。尽管是部队的优秀骨干,但他们依然面对被淘汰的命运。兰晓龙说,既然在现实中不能成全他们每一个人的梦想,那么,就让人们通过他的作品,记住这些士兵在部队的奉献和付出吧。

与这些年流行的军事文学作品相比,《士兵突击》的剧情有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女记者,没有女工程师,没有将军的女儿了……但这部没有女人的作品却获得众多女性的追捧,同时也催落了许多大男人的眼泪。笔者曾经以为,兰晓龙当初创作时,就是刻意要把它写成一部男人戏。

兰晓龙回答,他并没有刻意去回避女性,而是尊重军营生活的客观现实。他说,一线部队是完全封闭的军营,本身就鲜有女人的身影。他还提到在他代职期间,部队去内蒙古草原驻训,茫茫四周不见人烟,正处青春期的战士们开玩笑说:

“在野外演兵场上抓只蚊子也是公的。”

看了这么多年的《士兵突击》,你们知道许三多的原型是谁吗?

一天,听说有牧民用马车拉西瓜来卖,而且有可能是女的,大家高兴极了,都早早做好了买瓜的准备。可是那天偏偏来了个老头子,大家都非常失望。他说,这就是基层士兵的生活,在茫茫野外演训的环境里,不可能有女人出现,一旦加入就会变得不真实。

《士兵突击》播出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顿时拥有了庞大的读者和观众,成为军事文艺作品的一大奇观。问及创作这部剧,最想向这个社会传递什么,兰晓龙说,《士兵突击》传达的是普通人的奋斗,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怀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特别是现在,一些士兵包括社会青年,太敏感,太脆弱,经不起挫折。他希望大家从许三多身上,懂得怎样去做我们自己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无论处在何种环境,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