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制 繪製山美水清黃山圖

自從推行河長制以來,黃山不僅山美,水也清。無論是流經市區的新安江,還是流淌于山間的小溪流,水清岸綠,好一幅山水畫。

實施一河一策 保障每一條河水清岸綠

現在正值枯水期,流經祁門縣小路口鎮晨光村吳橋段的石溪河水雖淺但清,都能看見歡快的小魚兒。然而在去年整治以前,這裡則是另一番景象:兩岸的土壩被沖毀,岸上兩邊則是雜草叢生,河裡還常常漂浮著村民民傾倒的生活垃圾。

“如今,每週大清理兩次,小清理則每天都有。”晨光村村主任王前進作為河長,每天會沿著4公里的石溪河早晚各巡查一遍,如若發現不文明行為及時制止。他表示,自推行河長制以後,為了修復水生態禁止捕魚,之前存在的“電、毒、炸”魚的行為不見了。

在石溪河旁,還建了一座太陽能汙水處理站,日處理量為100噸/天。村裡的生活汙水經此處理過濾後再排到河裡,保證了水不受二次汙染。“2016年我們開始實施農村三大革命,祁門縣作為試點,大刀闊斧進行‘垃圾、汙水、廁所’專項整治。再結合河長制,我們這裡更是山清水秀了。”王前進表示。如今村民都可以用河水洗菜了。

一河一策。流經主城區的新安江對應治理策略則大不相同。每天早上6點到下午6點,總能見到江上有人員及船隻進行打撈作業。

屯溪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水上中隊隊長王駿就是該打撈隊的負責人。上游桃花島、率水橋至下游湖邊水利樞紐全長13.4公里的中心水域是他管轄範圍內。“自推行河長制以來,這裡的水質持續向好,一系列的舉措讓民眾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許多。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參與到保護新安江行動中來。”與此同時,打撈要求也更高了:要求下班前水面沒有漂浮物,並且及時清理沿河攔截網;如若發現在河邊洗衣以及捕魚行為,及時制止。

據悉,黃山市在去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過程中,已將湖泊納入推行河長制範圍,並覆蓋所有湖泊。所有小(二)型以上水庫和部分當家塘都根據實際設立不同層級的河(庫)長,實行了水域全覆蓋。作為全面推行河長制的重要抓手和技術支撐,目前全市、縣、鄉鎮、村都編制了“一河(湖)一策”實施方案。有了實施方案,各級河長部署、調度、考核河湖管理保護工作也就有據可依了。

加強執法監管 讓破壞行為無處遁形

河道採砂一直是屢禁不止。隨著河長制的推行,為加強河道水域岸線管理和保護,強化河湖採砂管理,全市各地都編制了《河道採砂規劃(2018年~2022年)》,劃定禁採區和禁採期,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堅決打擊非法採砂和侵佔破壞水域岸線行為。

今年10月份,祁門某公司未經批准擅自在閃裡鎮港上河進行採砂作業。經匿名舉報,相關部門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違法行為,限期10日內對河道採砂現場進行清理平整,並處罰款2萬元;還對駕駛運輸車的四人處以每人5000元的罰款,共計4萬元。這也是今年祁門縣立案查處數額最大的無證採砂案件。

據瞭解,今年以來,祁門縣累計受理非法採砂舉報35件,制止非法採砂16起,立案查處無證採砂案件6起,罰沒9萬元。

此外,因祁門縣有閶江特色魚類——光倒刺鮁,同時為加強水生態修復,該地實施禁漁。今年通過開展違規漁具漁法查處行動103次,查繳電捕器32套、地籠166條、漁網52副;立案查處非法電魚案件15起,罰款3.2萬元;移送縣公安局刑事立案4起5人。在禁止採砂和禁漁等方面,祁門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查處河道違法採砂案、侵佔河道、傾倒渣土和建築垃圾及非法捕魚等各類案件300餘起。其中由公安共立(破)案件17起,抓獲涉嫌犯罪人員48人,刑事拘留27人,逮捕7人,取保候審18人,起訴12人,依法處罰阻礙行政執法人員14人,有力的震懾了涉河違法行為。

搭建信息化平臺 科技手段巡河事半功倍

記者採訪當天,屯溪區正在召開全區河長制工作推進會及信息化平臺培訓會。“將全區的河長聚集在一起,對河長制信息化平臺的使用進行系統培訓。”屯溪區河長制工作科科長翟敏表示,這樣為後續工作的開展也提供了便利。

為了信息的及時上傳下達,屯溪區除搭建河長制信息化平臺,還推出了巡河APP、智慧河長微信公眾號。其中,通過智慧河長微信公眾號,全市人民都可以參與到河道治理中來。“市民一旦發現問題就可直接上報。”翟敏表示,全民參與大大助力河長制的推行以及水環境的保護。

如今,屯溪區的每位河長手機裡都有這樣的一款巡河APP。用它進行巡河,如果發現問題還可直接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上報。

為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小路口鎮在勝利村二部、雙蓮村雙河口等較大自然村主要河道口、河段安裝了攝像頭,實行24小時監控可能危害河道安全行為。

科技手段加速助推河長制工作。目前,黃山市的市本級和歙縣、黃山區、休寧縣、屯溪區已建成河長制信息平臺並投入使用,各級河長可通過手機APP巡河和發出整改指令。市級平臺將現有的防汛視頻全部納入,可對河道水庫等水域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庫、5萬方以上取水戶實現在線監控。在河湖的管理方面,如今歙縣、黟縣等地都用上了無人機進行巡河,不僅可加快巡河頻次,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極大地強化了對河湖水域監測保護力度。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黃山市的水資源保護與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水汙染防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水環境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水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修復、綜合執法進一步加強,成效逐漸凸顯。

隨著全省首個地級市河湖長制工作政府規章的出臺,黃山市的河湖長制進入了法制化新階段,更加規範化。(記者 檀美玲 王佳 朱新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