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没有杀秦琼等手握兵权的重臣?

用户6317651470


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继位。自此李世民成为唐朝的皇帝。李世民是一个十分聪明且有野心的人,他知道作为皇帝要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李世民的皇帝并非名正言顺,而是通过杀掉太子李建成达到自己继位的目的。通俗来说,篡位得到的皇位的皇帝应该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就连他身边帮助他篡位的功臣也不会放过,例如明朝的朱元璋,汉朝的刘邦皆是如此,但李世民并非如此。

秦琼等人跟随李世民多年,是李世民从征战不久就已经到秦琼等瓦岗英雄的支持和协助。自此帮助了不少,但是不足说明李世民为何不杀他们,李世民不杀秦琼等人的原因有几个:

一.自古以来,作为皇帝,开国功臣势力太大,功高震主,才会让皇帝动杀心。但是在李世民当上皇帝后,秦琼等人并非有太大的权利。秦琼在李唐建立后身为左武卫大将军,爵位胡国公,其实秦琼在之后一直处于身体不佳的情况,战场其实很少上,士兵虽然知道他们的将军是谁,但是人心不稳。再加上军中的权利大多不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对李世民的权利也构不成影响,那就没有必要杀他了。

二.瓦岗的人们并非那时人们口中的贼寇,而且是以仁义闻名天下的,就如同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只是因为朝廷腐败,被逼之下没办法才上梁山的。瓦岗也是如此,瓦岗的兄弟都是因隋炀帝的荒淫无度,心狠手辣,搞得民不聊生,才上瓦岗山瓦岗寨的。瓦岗的兄弟都是仁义之士,并且情同手足,杀一个兄弟就可引起整个瓦岗兄弟的叛变,秦琼又身为是四十六个兄弟的二哥,向来以德服人,杀他必失人心。而且李世民在征战沙场时,瓦岗的兄弟出了很大的力,可以说李世民有今天大多都是靠他们的。

三.李世民的为人。篡位做皇帝的人心狠手辣。但李世民并不是,秦琼等人追随李世民他的品德,手段等重要因素才决定跟随他的,他们希望皇帝能给百姓带来好日子,而李世民正是这样的人。他懂得一个道理,百姓是水,皇帝是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就说明李世民是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皇帝的,而且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才有“贞观之治”的现象,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协虎战争史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复杂的帝王。历代宫闱之内,众皇子对皇位的争夺多是波折诡诈,但像李世民兴“玄武门之变”,先杀兄弟,再行逼宫,这么彻底的并不多见。其实不止千古名君,就算暴君也是一样,我们向前推到隋炀帝身上:杨广争夺皇位的路上,其兄弟死的死,囚的囚,就算侄子都几乎斩尽杀绝——可见在这些人心里,亲情于皇位而言,实在不值一提。

任何威胁到皇位的人和势力乃至于事物,都将面临当权者的猛烈打击。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功臣的威胁也很大,历史上,汉高祖刘邦的功臣集团就被他砍得七零八落,得善终者甚少——但李世民基本上没有杀过功臣,为什么?

查相关史料,多是对唐初功臣集团的记述,极少有对李世民功臣不遭屠戮原因进行解释。本文将结合部分史料,对个中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前文已经提过,皇帝对于任何威胁皇权的人或事物,无论对方是亲人还是亲信,决不会手下留情。这就是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所谓的功臣集团,并不能对其统治产生威胁,或者就算有些威胁,亦不算迫切。

应当提及的是,在李世民兴“玄武门之变”之前,坐江山的还是他老爹李渊。唐高祖李渊才情匪浅,虽然一统天下时日尚短,却已经对功臣起了心思,但也不算放在心上。首义之功其实如明日黄花,虽然有在裴寂这样的例外存在,却已经失势。李世民异军突起,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如火如荼,才是更让李渊头痛的事情。此后李世民逼宫,更让李渊没来得及“烹狗”了。

功臣团体对李渊来说威胁不大,李世民在早期更是感受不到,他的主要威胁在于太子李建成。等他成功登基之后,短时间内是不能大肆屠戮的。首先在于他以政变登基,朝廷之内必然暗流涌动,暗中反对者甚众;其次,李世民以弱势登基,对朝臣的掌控不足。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他需要功臣来帮他坐稳江山——玄武门之变的功臣集团,包括李世民亲自认定的居功第一的五人,即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杜如晦、侯君集。

司马光《资治通鉴》有云,“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据《唐会要》记载,长孙无忌等五人的嘉奖诏书颁布后,以将军丘师利、淮安王李神通等人为首提出抗议,“义旗初起,臣率兵先到,今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窃不伏”。“伏”即“服”,李神通说的功劳,实际上扯的是追随李渊起义的功绩——长孙无忌等人可说是李世民的亲信,如日中天,李神通等人如何能够相抗?但事实令人大跌眼镜,唐太宗虽然以“叔父于国至亲,诚无所爱,但以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共赏耳”回绝淮安王,却为顾全大局,对功臣之争做出了妥协。

李世民不能无视“顽固”势力——无论是时局还是李世民的实力而言,在其登基初期都不适宜对大臣进行屠戮。当然,话说回来,大臣并不代表手握重权——真正手握重权的人物,恐怕过不了唐高祖那一关。

至于唐太宗晚年,对朝政的掌控力度可说令人惊叹——他虽少杀功臣,权力却是抓了过来的。


古今事


仔细看中国历史就会明白,这其实是一个规律。

凡是贵族造反立国的,基本上都不会大的杀戮功臣事件,这中间原因很多,我们慢慢一点一点来分析。

首先,贵族自带光环,不需要手下文臣武将加持。

在中国传统社会,贵族士绅和知识阶层是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而贵族更是中间最强有力的势力。

士绅和知识阶层是各层次人尊重的对象,而贵族又是士绅和知识阶层崇拜的对象。

这样一来,贵族当上皇帝后,天生的优势就很容易把权威树立起来,不管是文臣武将,都不会随便起造反的心和不恭敬之心。

而那些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就不一样了。

这样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一个是刘邦,另一个就是朱元璋,都是杀戮心很重的人。

并且这中间有个规律,越没有文化,越相信暴力。刘邦有点文化,杀的人就少了许多,主要杀的就是建国后封的七个异姓王。而朱元璋就杀的多了,多达几十万之多。

出身低微的人当了皇帝,很怕别人看不起他,尤其是身边的人,一起打天下的人。这些人一旦有轻慢之心,就容易起造反的心。就你那样子也能当皇帝,我为什么不能呢?

这也是刘邦和朱元璋最容易也最害怕碰到的事。

怕啥来啥,他们哥俩也真碰上了,也真敢于动手杀人。

贵族有文化,然后就视野比较开阔,能站在更高层面上看问题,也会有更好的办法治理国家。

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只能带来更多更大的暴力和恐惧。

人的能力越突出,缺点也就越突出。只要有能力,就有被利用的价值。只要有缺点,就有被控制的弱点,也不是大家常说的死穴。

在唐朝,魏征好名,就让他博取一个敢于进直言的好名。他那点心思,李世民还是能猜 出来的。看破不说破,这是用好一个人的前提。喜欢打仗的李靖,就让他去打仗。房谋杜断也是在发挥两个人的长处,回避两个人的短处。

就算是个小人,也有用处,比如皇帝想杀一个人或处罚一个人,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这时候小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出面告发是他们的强项。然后再制造一些假的证据,皇帝出面证实,就可以置一个人于死地。

天下国家之事,败于小人者十一,败于君子者十九,盖小人之骨柔,其气馁,其愿欲易售,其营垒亦易破;惟君子之才品自不同,而业己为众所惟,其自负也常亢而不肯下,于是为深刻,为褊浅,为执拗,不能舍己从人,以佐国家之急。

能用的人就用,不能用的人就控制起来,也不用一定要杀。至少还能为自已博取一个好名声。

而那些没文化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不管什么事看不顺眼就是一个字:杀。

明初几大案一共杀死的人大约有几十万之多,杀的官都不够用了,有些人被杀被流放前,还要替朱元璋做完任上的事,才能去被执行。

出身低微的人就容易小气,朱元璋就是如此,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就要替我卖力到老。也不在乎什么名声,简单粗暴就一个字:杀。

当然贵族也是会杀人的。

皇权社会的逻辑就是,挡我道的人统统杀死。

李世民也不例外,杀兄灭弟逼父,后来后杀子,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有记录的。

皇权社会是私天下,就是皇帝一个人的。国家就是皇帝的家,国事就是皇帝的家事。皇帝想怎么处理都是对的,外人管不着。管的多了就是找死。

贵族也有敌人,只是不多。贵族的敌人也是贵族。对于李世民来说,就是皇族同宗的人,还包括关陇集团的那些大佬 们。

隋唐都是关陇集团的人拥立的政权,这些人成全了两个国朝,也在威胁两个皇朝的安全,因为他认为他是股东,他有发言权。

皇帝们认为,国家是我一家独资 的,你们没有股份,没有发言权,最多不过是分干股。

两者之间有冲突,难免有杀戮之心和杀戮之行。


新知传习阁


先说杀功臣的皇帝都是什么样的人?

从历史上看,一般出身较为低微的皇帝,较喜欢杀开国功臣。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出身太差,没有什么家族势力,因此喜欢杀掉功臣,一是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二是为子孙后代继位扫清障碍。

但从李世民的出身来看,并不存在这些情况:

第一,他不需要立威,因为在唐朝统一战中,他的声威已经够高了;

第二,他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能够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的人也基本没有了;

第三,也是最基本的,他出身于贵族,当上皇帝也是依靠身后一帮贵族和将领的支持,为了笼络人心,轻易杀不得。

但是,晚年的李世民,因为“女主武氏”的传说,也曾杀过大将。


真观历史课


先说说那些杀重臣的帝王。等说清楚了逻辑,就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不去杀秦琼这些开国元勋了。

自从刘邦的大谋士张良,开国后自己率先逃走,还扔下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面的帝王一看,哎呦,这个张良很懂事啊,自己带走了麻烦不说,还给我们杀杀开国功臣,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啊。

可杀人毕竟是个血腥的事情,以杀人为乐的疯子,比如张献忠之流,毕竟还是不多。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杀功臣皇帝,就数刘邦和朱元璋,这二位究竟是为什么,都选择了要除掉开国功臣呢?

答案是:因为他们的神经很正常。

要知道刘邦是50岁才当的皇帝,朱元璋40岁当皇帝。来说说刘邦。

刘邦

考虑到汉代人的寿命问题,五十岁的刘邦刚当上皇帝时,就知道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继承人的问题马上就要出来了。这个继承人问题,倒不是说让谁做皇帝,太子肯定是刘邦的儿子,这个没的说。这里说到的继承人问题,是指刘邦的继承人皇位,坐不坐得稳的问题。

刘邦作为老一辈的革命家,带领手下兄弟打下了大汉的江山,其领导能力和领导威信,都已经是不容置疑,但还是有几个不知趣的小混混,要造刘邦的反。如果刘邦同志都不能留下一个稳定的局面,来传承给自己儿子,某些心怀不满的人,在参加了刘邦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后,估计也要反。这就让刘邦,不得不防。

朱元璋的问题如出一辙,他原本定的太子是朱标,朱标作为皇位继承人已经培养多年,本来这太子的地位稳定得很,在大臣和武将当中,其威信和人脉绝无问题,可这朱标八字不硬,死的居然比朱元璋还早,朱元璋只好选个年幼的大孙子朱允炆,来继承太子地位,我靠,这继承人问题,马上就变成和刘邦一样了。



没办法,要消除隐患,就只有杀功臣。对功臣们,要狠狠的杀,杀到有能力反的,都提前去和列祖列宗报道,杀到对皇权敢有不敬的,都在精神和肉体上双重消灭,杀到天下人都个个胆战心惊,那自己的儿子,才能坐得稳江山。

这种逻辑说到底,还是个消除风险的逻辑。有说杀功臣的原因,是刘邦和朱元璋的出生卑微,导致二人心态失常,然后才胡乱杀人,这种说法肯定是不靠谱。比如出生和刘邦、朱元璋都很相似的刘秀,虽说刘秀也是皇族子弟,但刘秀也应当属于是,非常而且极其没落的皇家分支了,估计刘秀和卖草鞋的刘备,两人的档次之低,都低的相互之间,还可以拼一拼,究竟是谁更惨。刘秀应该比刘邦(刘邦起码算是个国家干部)的自卑感还强,可人家刘秀做了32年皇帝,也没听说过刘秀杀功臣,就因为刘秀做皇帝时,还很年轻,没有继承人威胁的问题嘛,自家的皇位稳定得很,杀杀功臣来做什么,这些功臣起码还算是个熟人呢。

年轻的刘秀

先说清楚了刘秀的问题,就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也不用杀功臣了。到李世民身体不行了,要考虑皇位传承的时候,打天下的功臣们,不是已经归西,就是垂垂老矣,就剩下个程咬金了,而且程咬金为表忠心,还改名叫做程知节,好肉麻。不仅这些老功臣没法自己来作乱,就是想辅助其他皇子作乱,也一样有心无力了。留着这些功臣吧,也就是费点钱财和粮食,自己良心也好过些,何必呢。

李世民

既不是李世民的心地善良,也不是刘邦和朱元璋的内心丑恶,历史的背后,都它自己的逻辑,大部分的逻辑,还是相互共通的,离不开人性的算计。


圆创观点


按常理中国的开国皇帝建国后,为了后世子孙的皇位坐的稳,都要杀杀功臣,以免功臣们功高震主,撬动政权。

这种实例屡见不鲜。以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为代表。

那么为什么不见唐太宗李世民杀功臣呢?


我以为原因有二。

一:政权不稳,形势不定。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刚得政权。他只是杀了敌对势力的首脑,即自己的兄弟。并没有完全清除敌对势力;实际上他也清除不了。因为太子李建成的势力,以关东门阀为主。门阀的势力已经大到可以鄙视皇家的姓氏。后来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李世民得到门阀的支持后,确实开始疏远前期的功臣。但是即使国内政局稳定,由于一直存在着对外战争的可能,李世民对内仍未挥刀。仗没打完,功臣杀不得。

二:民族特点使然。杀功臣多是汉族皇帝所为。李世民家族具有匈奴血统。唐帝国建立伊始,就充满了自信和开放的精神。这一特点使他不会向自己的功臣挥刀。由于开拓精神的存在,功臣们功劳上不封顶,一直存在着不断的晋升之路,不存在尾大不掉之势;更何况李世民自己的功劳更大最大,因此能够服众。此外,李世民又采取了和大臣联姻的方法。使得彼此的利益互相纠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再难生出叛乱之心了。

总而言之,唐朝没有出现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情况,缘于其比较独特的历史情况。李世民个人魅力也是重要原因。


珑思格物


李世民不杀功臣重臣的有以下几中原因,

其一:得国不正,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杀兄逼父,得到的皇位,李世民倾其一生都想把这个污点洗刷掉,但是一直洗掉,这些重臣几乎都是帮助李世民政变的功臣,而李世民再杀掉这些重臣,及根基必然大损,唐二世而亡便会成真。


其二,内忧外患;内忧:李世民政变之后,各地藩王蠢蠢欲动,要知道李渊为了快速统一全国,不知封了多少藩王,多少柱国,而且都掌握着兵权,岭南八州之主冯盎可是统治着广大两千多里的国土,兵甲数十万;外患:突厥南下,渭水之约,高句丽,百济对我东北之领土虎视眈眈。

其三,府兵制度,将军在战时才有统兵之权,各个大将轮流担任。十六卫将兵直属李世民统管。

以上种种才是李世民不能也不敢大杀重臣,功臣,李靖后期不被重用,侯君集(谋反)被杀。所以李世民不是杀功臣,重臣何其贵族出身,自身才智有其一定的关系,但不是重要的关系。


小牛EQ


这个问题,其实要分两个方面来看。

1、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作为关陇集团贵族出生的他,出身将门,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战略级军事指挥家。这种在军事上极强的人,在军队系统里面,是拥有极强的光环效应的,就跟拿破仑一个道理。而且李世民还是一个对普通士兵能够认真对待的将领,所以在军队里面他的权威也是极盛的。唐初的统一战争,最难打的北方战争几乎都是李世民带领打下来的。



军队本来就是个讲实力的地方,你越有实力,别人越是服你,而服从你的人并不是因为你的权力,而是在于你的能力和战功。李世民有这样的傲人资本就没必要去玩什么杀手下夺兵权的游戏了。

其次,李世民贵族出身,从小就见识多广,阅历丰富,再加上他的格局与眼光之大,是中国帝王里面少见的。他能够赦免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太子党大将薛万彻并以重用,能不计较给他下毒的李思行并委以官职,能接纳曾经建议李建成干掉他的魏征并听了他十几年的柬言。这样的老板有几个人会反他,敢反他的人又有几个会支持?

2、初唐军制是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府兵制。

初唐时期,人口不足,耕地也不足,为了发展人口和经济,实行的是均田制,即开垦土地的人在耕种土地一定年限以后获得一部分土地的拥有权,一部分土地官府收回,而府兵制是以这些均田制下的自耕农为征召对象的。



府兵们的土地来源于国家赐予,而他们服役来获得土地,同时军府的指挥官是没有统兵权的,只有练兵权,如果某个地方大佬要调动府兵,是需要鱼符的,没有鱼符调动不了军队。士兵如果要造反,就要冒着失去土地的巨大风险,而耕作土地又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这种情况下,造反的成本实在太过高昂了。

而且各府府兵除了出征需要勘合以外,他门还有一个义务,这个义务就是轮流到京师宿卫,大佬们想要佣兵自重难度系数也是很大。

当然,唐初除了府兵,还有部分募兵,这部分募兵是保卫宫廷屯驻北门的禁军,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只军队也是为保卫皇权所设立的。当然如果这只军队的将领要造反,也不太可能成功,因为京城还有各不统属的来宿卫的府兵,并且唐初的主要战斗力来源自府兵。



那么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存在这种兵权制衡,为什么还会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因为到了唐玄宗时期,均田制已经运转不下去,导致府兵制度完全瓦解,所以唐玄宗搞的节度使军镇的模式,节度使拥有军镇的兵权和行政权,而且安禄山当时靠着谄媚兼任天下就个军镇中的北方三大军镇节度使,这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所以说,初唐的府兵制,也是李世民无需忧虑自己手下谋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顺手点个赞,关注也是极好的。


缘説


李世民祖上就是武功显赫,官至王侯将相的高官,李氏家族本身又是关陇集团的贵族世家,地位超然。深厚的底蕴造就了贵族集团的宽厚大度、秉公论赏、一视同仁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们自信有能力制服手下的文臣武将,不需要武力就可以使他们服服贴贴。

反过来我们来看底层出身的当权者,如:朱元璋。朱元璋出身底层农家,没念过什么书,造就了他有一种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能坐上皇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也可以造反坐上皇帝,这种不自信到最后演变成了对功臣的屠戮。


永康太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封建帝王为了自己的家天下和万代江山永固,秉承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理念,在建立帝业后,大肆屠戮功臣。特别是那些手握兵权,战功赫赫的人,历代皇帝尤其忌惮,一般都是先夺其兵,再斩其首。“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自古帝王要想睡个安稳觉,半夜不被噩梦惊醒,只能向和他一起同甘共苦、共建帝业的兄弟举起屠刀。同甘共苦对于帝王来说,只能是一句诳语。

这样的事例太多。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朱元璋杀廖永忠、李善长、胡惟庸;在此不一一枚举。李世民同样杀人,他不但杀了侯君集、张亮等人,他还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么,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手握重兵的秦琼等人呢?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一、秦琼等人对他没有构成威胁。

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以前,秦琼手里确实有一些兵,不过也就一两万而也,并非所谓手握重兵。而且当时秦琼只是李世民帐下的一名先锋,其主要作用就是为李世民单挑敌将,先拔头筹。在李世民成功登基后,拜其为左武卫大将军,没再给予实质的兵权。

其次,秦琼对李世民相当忠心,丝毫没有要反的意思。为“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故事就是对秦琼仁义与忠心的最好阐述。刘昫这样评价秦琼:“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秦琼的忠勇由此可见一斑。至于其它的诸如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同样对李世民没有威胁。

二、李世民是个强者,他具有超强的自信心和能力。

李世民很早就开始领兵作战,18岁时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在他多年的治军生涯里,积累了大量的用人之道,懂得如何管理手里的将帅。他曾说:"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说明他御下有方,对属下知人善任,推心置腹。而秦琼等人为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也对他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服服帖帖。


(秦琼剧照)

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才28岁,在他登基后,随他一同南征北战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多年事已高,凭借李世民的聪明才智,只需对他们手中的权力稍加节制,让他们颐养天年即可。完全没必要滥杀无辜,让自己身负诛杀功臣之名而遭后世口诛笔伐。况且,李世民和这帮兄弟感情很深,实在不忍心妄开杀戒,除非像侯君集、张亮等人确实犯有不可饶恕之罪。

三、李世民还需要这些人帮他稳固江山。

李世民登基后,唐朝并非高枕无忧,尚需这些有丰富带兵经验的人,为他内除叛乱,外御入侵。如果杀掉这些人,一旦有战事,难不成让李世民来个御驾亲征?在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派名将李靖率数千骑兵,大破东突厥于阴山脚下,灭亡了突厥。公元644年,李世民还命张亮和李世勣率兵进攻高句丽,但最后因粮草不济,铩羽而归。

四、李世民自比尧舜,立志做一代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凌烟阁)

由此可知,李世民志向远大,抱负不凡,他不仅仅着眼于他的李氏江山,他要的是天下太平,黎民富庶,四海臣服。他的骨子里有着儒家的仁爱思想,天下臣民皆需善待,他又怎会乱杀无辜呢?

由此,他缔造了 “贞观之治”,为后世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