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一忠奴焦大,為何混的不如個小廝?

馬瑞涵


古代是家天下,齊家治國的本質是一樣的。先秦以前實行分封制,天下大大小小的主子很多,主子們誰也不服誰,於是就開打,戰爭不斷。嬴政稱始皇帝,天下只有一個主子,其他的都是奴才,或者是奴才的奴才。

魯迅曾說: “焦大的罵,並非要打倒賈府,倒是要賈府好……所以這焦大實在是賈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恐怕也會有一篇《離騷》之類”。焦大確實是個好奴才,為了主子可以捨棄性命,捨棄尊嚴,到八九十歲還在服役,是一匹死忠的好馬。他不會寫《離騷》,只好醉罵了。

焦大有功勞,有苦勞,有資歷,為什麼反而不受待見呢?按理說,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主子盡忠,主子應該厚待你才對啊。如果你去看看張居正,就一切都明白了,大國小家都是一樣,好人未必有好報,好奴才未必有好待遇,原因很簡單,全在於主子:主子感恩,奴才有福;主子無義,奴才遭殃。

焦大救過賈國公,可國公並沒有給他弄個一官半職,哪怕是在賈府給他安排個像樣的職位,或是好的差事。國公的子孫們沒有守業之主,全在坐吃山空,並且一個比一個荒唐。在焦大眼中,不知道老太爺算不算忘恩負義?焦大以為自己輝煌過,其實在賈府大大小小的主子眼裡,他始終是奴才,功再大也是奴才,年齡再大也是奴才。

“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可能焦大不知有“男盜女娼”這個成語,或者他覺得拆開來罵更過癮。國公的子孫們安享太平,需要的是會幫閒的奴才,焦大更顯得過時和無用。賈府不講恩義,又不願別人說自己沒有恩義,於是覺得給焦大留個職位養老已是開恩了。總之,焦大是個好奴才,也遇到了好主子,如果說有錯,那就錯在太忠誠。


上頭派掌門


焦大是賈府裡功勞最大的奴才,也是脾氣最大的奴才,還是情商最低的奴才。他對賈府忠心耿耿,不計回報,只知道付出。

按照賈府的規矩,伺候過上一輩的奴才比年青的主子體面,可是焦大卻混得讓小廝捆倒了,塞得滿嘴馬糞。

焦大是功勞最大的奴才。

焦大是跟著太爺打天下的奴才。他曾經在死人堆裡把太爺背出來,餓了偷東西,給太爺吃,兩天沒喝水,自己喝馬尿,給太爺喝僅有的半碗水,救了太爺一命。如果沒有焦大,就沒有太爺。也就沒有了賈敬、賈珍等一干人。

焦大是情商最低的奴才。

他跟著太爺九死一生掙下了這份家業,他功勞卓著,躺在功勞薄上,也能活得很好。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可是他杵倔橫喪,得罪了賴二大管家。常常給他小鞋穿,他又沒有什麼歪歪腸子,不會勾心鬥角,他又不甘心吃啞巴虧,就常常罵罵咧咧。結果被主子嫌棄😒,從賈敬開始就不理睬他。

賴二的母親賴嬤嬤就是一個情商非常高的人,她哪有焦大的功勞大,可是她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寧國府的大管家,一個是榮國府的大管家,孫子還捐個官。家裡也是亭臺樓閣,富得流油。

再看看焦大,孑然一身,一無所有。

焦大是脾氣最大的奴才。

他仗著自己的功勞, 倚老賣老,也不把賈珍、賈蓉等人放在眼裡,平時除了吃酒就是罵人。焦大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雖然對賈府忠貞不二,但是以下犯上,是主子的大忌。

焦大是最忠心、最無私的奴才。

他從小跟著太爺,把賈府當成自己的家。 他親眼看到太爺九死一生掙下了這份家業。現在他看著賈府這些不孝子孫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驕奢淫逸,坑家敗業。家裡沒有一個人為家族運籌謀劃,賈府子孫一代不如一代,賈府的敗落指日可待,他心裡十分焦急,想替太爺管教這些敗家子。他身為下人,又沒有什麼好的管教方式和方法,於是他開始罵人,試圖罵醒這幫混賬東西。

焦大從不為自己著想,一心為了賈府,他沒有為自己掙下一份家業,可以說他是最無私的奴才。

他認為賈珍等不知道珍惜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 因此他要往祠堂裡哭太爺去。 焦大罵得沒錯,可是良藥苦口,真話傷人。賈敬和賈珍都不待見他,也不稀罕理他。

如果焦大自私一些, 也會是像賴嬤嬤一樣的小財主 。

如果焦大自私一點,不管賈府亂七八糟的事,賈珍等也不會忌憚他,賈府的管家也不會因焦大不和他們同流合汙而給他穿小鞋穿。他也可以有房有地,有丫頭僕人伺候著,過著舒服的日子頤養天年。即使沒有賴家富有,也會是一個土財主。

焦大之所以混的不好,不是因為他喝醉酒罵人,倚老賣老,而是他把自己當成太爺的使者,太想替太爺監督這些子孫。殊不知,他只是一個下人而已。賈府人人安富尊榮,個個享樂安逸。 沒有一個人發現焦大的忠,焦大的好。所以焦大在賈府混得還不如那些坑蒙拐騙主子東西的刁奴好。 賈府的敗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刁奴坑害了主子。

焦大這樣忠心耿耿的奴才不被重用,說明賈府的沒落是遲早的事。


潤楊閬苑


焦大是賈府的第一忠奴,如果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寧國府。

尤氏嘆道:“你難道不知這焦大的?連老爺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只因他從小兒跟著太爺們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裡把太爺背了出來,得了命,自己挨著餓,卻偷了東西來給主子吃,兩日沒得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他自己喝馬溺。”

從尤氏的話裡我們可以看出,焦大當初確實對國公爺可以說是傾盡性命相助。偷了東西自己不吃給主子吃,是要冒風險的,說不定偷的過程中被人發現就被打死了呢?或者偷不到,國公爺早就餓死了。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自己喝馬溺。這份忠心,蒼天可鑑!

眼瞅著賈家一代不如一代,焦大內心的痛心疾首可想而知。

焦大在跟隨國公爺出生入死的過程中,一定見證過國公爺當初拼了命打江山的不易,這份世襲的榮耀得來的不易。到如今,看到自賈敬起一代不如一代,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焦大,一定有一種痛心疾首的感覺。所以他叫嚷著:

“我要往祠堂裡哭太爺去。那裡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裡藏’!”

主人的不待見讓奴僕也跟著欺負他。

因趁著酒興,先罵大總管賴二,說他不公道,欺軟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別人,像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沒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爺蹺蹺腳,比你的頭還高呢。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別說你們這一起雜種王八羔子們!”

焦大罵大總管賴二是王八羔子,估計賴二經常這樣欺負他。賈家自國公爺開始,到了賈蓉這兒已了歷經第五代了,焦大從小跟著國公爺出生入死,到現在也是一把年紀了,大晚上的讓他送人,不是欺負他是什麼?

剛正不阿,忠言逆耳,所以才不招待見。

賈府的奴才何其多,典型的就是賴大賴二兄弟,不但自己爬得快,兄弟倆都在賈府掌握實權,連兒子都積了陰德,託了賈家的福,弄個官噹噹。這倆兄弟肯定不會逆著主子說話,只會順著主子的毛往下抹。有多少人能聽得下忠言?連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一代明君還動不動就對魏徵發怒,聽不下他的諫言,更何況賈珍賈蓉這樣的?

焦大混得不如小廝不是焦大的悲哀,而是賈家的悲哀。

想當年,焦大半碗水省給主子喝,自己喝馬溺。到如今,眾小廝把他捆起來,用馬糞滿滿的填了他一嘴。只為了堵住他的嘴。這真是焦大的悲哀嗎?這是賈家的悲哀。這樣的行為,放在太爺的時候根本不會出現,如今出現了,賈家要敗落了,這些都是徵兆。可是,那些還在消遙的賈氏子弟,誰又看到了呢?

我是“蘇小妮”,喜歡就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剛剛回答完焦大去了哪裡。趁熱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還是那句話,焦大雖然是一個忠奴,但同時也是一個刁奴。

焦大的忠體現在他對寧國府現在的墮落痛心疾首。他是寧國府唯一一個看著一個家族從創業的艱難到輝煌最後又慢慢墮落的人。賈母也是榮國府輝煌到毀滅的見證人。賈母的沉重心情,也是通過焦大的口,更早的宣洩出來。焦大智能無助的哭喊著:“我要往祠堂裡哭太爺去.這和張道士說寶玉張的像賈代善引起賈母的傷心是一回事。賈母顯然不是因為想念丈夫而哭,而是賈家就算成了皇親國戚依然讓她感覺大不如前,力不從心的感覺,碰到了一個當年的老人,勾起了現在的委屈而潸然淚下。

焦大的忠,讓他對現實的不滿難以宣洩。整日吃酒,醉了罵人。看他:

那焦大又恃賈珍不在家,即在家亦不好怎樣他,更可以任意灑落灑落.因趁著酒興,先罵大總管賴二,說他不公道,欺軟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別人,象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沒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爺蹺蹺腳,比你的頭還高呢.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別說你們這一起雜種王八羔子們!"

這就是在揮霍老資格。不把後進看在眼裡。自恃自己之前的功績不思進取,拿老資格壓人,焦大首先得罪的就是這群比他更無賴的賴二等惡奴。現官不如現管,被人家記恨,怎麼能有好果子吃。就算你功勞在大,也一樣被排擠的徹底只剩一碗飯吃。

那焦大那裡把賈蓉放在眼裡,反大叫起來,趕著賈蓉叫:“蓉哥兒,你別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兒.別說你這樣兒的,就是你爹,你爺爺,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這就更過分了。你罵奴才也就罷了。大家都是奴才,你比他們資歷高,主人也不會覺得怎麼樣。但你罵主人,這就亂了規矩。王熙鳳就說:反了這沒王法的!我們旁觀者理性認為賈家應該承情焦大的恩澤。但賈家人不一定這麼認為。賈珍把個寧國府都要翻過來了,祖宗都不放在眼裡,還會在乎你一個焦大?之所以沒私下處理了焦大,不是賈珍不想,而是不能。

焦大是寧國公的人。這世界只有寧國公能開發了他。寧國公一死,焦大就成了一個象徵性人物。賈珍再胡鬧,不遵照祖宗規矩,也不能私下處理了焦大,落外人口實。世人皆知寧國府有一個和寧國公出生入死的老人焦大,若焦大被賈珍私下處理了,賈珍是有被彈劾危險的。這是賈珍承受不了的。在那個以孝為立身之本的時代,賈珍還真拿焦大沒辦法。

治不了焦大,可以不管他。就當養一條瘋狗,反正在家裡叫幾聲別人也不知道。這就是賈珍態度。賈珍都如此,賈家其他奴才怎麼能不落井下石?焦大怎麼好的了。

焦大之所以混的差,其實也完全咎由自取。他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忠字在心就以為心底無私天地寬了。可事實哪裡是這樣,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年的老資歷,現在不值半毛錢。同樣有資歷,還沒有他顯赫的賴嬤嬤就混成了老封君一般的人生。真那樣,焦大也就不是焦大了!

所以,等待焦大最好的命運就是王熙鳳說的:何不打發他遠遠的莊子上去就完了。


君箋雅侃紅樓


可以這樣說,沒有焦大就沒有寧國府,沒有焦大就沒有寧國府今天的一切……焦大不論是對朝廷還是對賈府都是功臣。焦大是賈府唯一一位上過戰場和寧國公一起創業的人。焦大之所以混成這樣,一半是他的性格問題,這個人用現在話說是直性子,說話不拐彎,有啥說啥。還有一個原因是,真正和焦大出生入死的寧國公賈演已經死了,老國公沒死的時候,焦大救過他的命一定會另眼相待的,(尤氏言:仗著功勞,有祖宗在時都是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當事人不在了,想指望後代子孫待你如何那是假的。


焦大是整個賈府輩分最高的人,這種人其實應該被養起來的,比賈母還高,這個很好理解的,賈演是賈母的叔公,和叔公一起打過天下的。寧國府賈演本身就是長房老大,老二是榮國府賈源,賈母是榮國府賈源的兒媳婦。從小就和賈母叔公創業的,從輩分上說是應該比賈母要高的。

焦大救過老國公的命,是有功勞的人。焦大的功勞是尤氏說出來的,尤氏嘆息對王熙鳳說:“你難道不知道這焦大?連老爺都不理他,你珍大哥也不理他,因為他從小兒開始就跟太爺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裡把太爺揹回來了,自己挨著餓,卻偷了東西給太爺吃,兩日沒喝水,得了半碗水給了太爺喝,自己喝馬尿。”從這段話裡可以推測出焦大以前是老國公戰場上的馬童。從小跟著老國公上戰場,只能是以馬童的身份。也知道了他的功勞!焦大救過老國公的命。

焦大罵人起因是,尤氏請王熙鳳單獨來寧國府逛逛,賈寶玉順便跟過來了,碰到了傾慕已久的秦鍾,(秦可卿弟弟)玩了一天牌,到晚上送秦鍾回去時,管家賴二派焦大用馬車送秦鍾回去,焦大喝醉了心裡不痛快,引起了一場風波。書中說,焦大持賈珍不在家,在家也不好怎樣他,趁著酒興,先罵大總管賴二,說他不公道欺軟怕硬,像這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你也不想想,這二十年焦大爺眼裡有誰?正巧賈蓉送王熙鳳出來了,別人勸不住焦大,賈蓉罵了他兩句叫人把他捆起來等明天酒醒,焦大更不把賈蓉放在心裡了,直接罵出口:“蓉哥,你也別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子, 別說是你,就是你爺爺,你父親也不敢在我面前挺腰子哦!不是我焦大你們能做官?能享受榮華富貴嗎?你的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份家業。不報我的恩,反而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以,如果和我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白刀子出,”這時候王熙鳳聽不下去了,叫賈蓉趕緊打發了這沒王法的奴才,上來幾個小廝們把焦大往馬圈拉,焦大急了連賈珍也罵出來了:“我要去祠堂哭太爺去,哪承想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生來,每日偷雞摸狗,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啥不知道?我是胳膊折了,往袖裡藏”小廝們聽到嚇壞了,唬的魂飛魄散,趕緊捆了,用馬糞和土塞了他一嘴。這是焦大罵人的全過程。讀到這段其實很心痛,焦大至少說清楚了二個問題。

一是,對賈府子孫的不滿,惋惜和痛恨,恨其不爭,焦大有資格罵這幫人,罵的好,焦大比誰都知道創業的艱難,他和太爺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太知道賈府家業的來之不易,他也是賈府事業的創始人。焦大的罵更是居高臨下的罵。老國公不死,也會這樣罵的,就功勳來說,焦大就是賈府的祖宗,這樣的罵是對賈府子孫失望的罵,焦大在一天,他就是賈府的標杆。他身上有老國公的影子,我能體會到焦大的失望,賈府能有今天,焦大是見證人,參與人。焦大看到如今的賈府子孫荒唐至此,說真話,早死真是享福人。焦大混的不如一個小廝,把焦大的格局看的太小了。焦大是賈府的象徵,是活歷史……

二是,從焦大罵裡面我們看出來這個家庭的不齒,他罵那句“爬灰的爬灰”這是北方方言,南方人不知道的,爬灰是特指老公公和兒媳婦的亂倫關係。這種事情在以(詩書孝悌)傳家的賈府發生了,從在場人中各自的表情上看,這事情大家都知道的,知道賈珍和兒媳婦秦可卿的不倫關係,王熙鳳也是知道的,可笑的是原來賈蓉也早知道了,知道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父親有一腿……只有賈寶玉不知道,他問王熙鳳“爬灰是啥意思?”這樣的大家庭,子孫到這個地步了說啥好呢?哎……一聲嘆息了,說不盡的紅樓夢……




用戶20348092891


做人莫要學焦大。

沒有什麼恩情能讓人永遠記著,都會隨著時間流逝沖淡的。

就算人家記著,你也不要老擺著一幅功臣的嘴臉。

焦大這樣的人很多,當年跟著主子出生入死,擺出驕傲的樣子,很快就惹得主子反感。

這是人性。

三國時,官渡之戰,許攸投曹操,曹操高興得倒履相迎。

因為許攸的計策,曹操在官渡之戰反敗為勝,佔領了河北。

本來曹操是感激許攸的,許攸呢,則擺出一副自大的樣子,見人就說沒有我,你們能有今天嗎?

結果呢,曹操手下人就把許攸殺了。

曹操當然要裝作不知青的樣子,訓斥兩句了事。

因為沒一個領導會容得一個不知眉眼高低的下屬,我也知道我欠你的恩情,但你總不能讓我總揹著一輩子的債吧。

所以聰明的功臣,很快就會讓領導卸下來心理包袱。

領導給點錢財,給個官做,就趕快謝恩,彷彿領導還清了自己的恩情,從此見了領導比平常更敬畏。

所以曾國藩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見了慈禧太后那恭敬那虔誠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趕快解散湘軍,就怕人家有疑心。

或者你不想這樣幹,那就像李白說的那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不是什麼高風亮節,這是謀生之道。

回到焦大身上,人家榮寧二府對他也不錯了,這麼多年還一直養著他,慣著他,任由他胡咧咧,並沒有弄死他。

這次要不是派錯了活,也不會找他。

其實在賈府,年高服侍過父母的家人,比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可以對比賴嬤嬤,這也是個年高的家僕。賈母見她了,馬上叫人搬凳子,讓賴嬤嬤坐。

賴嬤嬤呢,還是向賈母行了主僕之禮,才坐下。

回賈母問話時,賴嬤嬤站了起來回答,畢恭畢敬。

賴嬤嬤來到王熙鳳的房裡,平兒給她倒茶,賴嬤嬤忙站起來接,說道:“姑娘折受我”。

賴嬤嬤肯定當年功勞不如焦大,但由於禮數週全,才有了應有的尊重。



錦翼


焦大——功臣的末路



李大海


在《紅樓夢》中,焦大立過功是公認的,他從死人堆裡背出過賈太爺,並自己喝馬尿,讓賈太爺活了下來。焦大立下這功,對賈府來說是天大的功勞,沒有焦大,就沒有賈太爺,沒有賈太爺,哪來賈府的榮華富貴。但立了大功的焦大並沒有與賈太爺同享榮華富貴,這是為何?


在賈太爺活著時,因焦大救過他的命,在表面上可能對焦大有些尊重,背地裡還有可能對焦大叫幾聲焦兄弟。但焦大可能真的驕傲自大了,對人不分場合就大講自己的英雄業績,大有賈府沒有他焦大,真就沒有賈府的勢頭。一來二去,賈太爺也就煩了,不僅焦兄弟不再叫了,而且也不打算給他立的功以實在的好處。在焦大年輕時也不給他配個老婆,放縱他落下酒癮,消磨他的意志。焦大可就真的上當了,整天以酒為伴,也不想自己成個家,立個業了,到老還是個下層奴才。


當然如果焦大不驕傲自大,在立了功之後,就像沒有立過功一樣,把這個立功的事當成一個秘密,爛在自己的肚子裡。如果賈太爺還有些不忍之心,不殺掉焦大以滅口,必定會給焦大一些好處來安撫他。那麼這個結局就雙贏了,賈太爺保全了高大上的英雄形象,焦大也能過上好日子。但可悲的是這只是假設,焦大也只能悲劇了,因此,悲劇還得繼續。


賈太爺一死,後代人都未親眼見過焦大立的功,甚至賈太爺的後人也只在一年祭祖時才想起有賈太爺。這些賈府的新主子更不會給焦大什麼好處報恩了。新主子們把焦大扔得更遠,並有意識地無視他的存在。焦大被賈府主子們長期有意地忽視,焦大再對人講他的英雄業績時,簡直就像是祥林嫂對人講阿毛的故事一般,沒人不把它當作笑料。漸漸的連同樣是奴才的奴才們也欺侮這個老去的功臣,有好事不讓焦大幹,這黑夜裡送人的事就定要派他去幹。於是焦大徹底憤怒了,才有了這《紅樓夢》裡的驚天一罵:“ ……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焦大的罵裡有幾處錯誤,一是不報他的恩也不是今天才開始。二是主子們本來就是主子,不需要充就是主子。三是不論紅刀子白刀子他焦大根本沒膽子拿刀子。所以說焦大罵是罵了,卻沒給自己帶來好處不說,還被塞了滿滿一嘴的馬糞。當年為救主子喝了馬尿,現在被主子的後代們獻上了滿滿一嘴的馬糞,總算是吃到稠的了。

但焦大依然不明白,他一生的遭遇是拜誰所賜,受了這等不公正的對待,竟然說要到祠堂裡去找太爺哭,真是燒香拜錯了神了。 所以,有人曾說過,功臣是用來殺的。勾踐殺過,劉邦殺過,朱元璋殺過,等等,像宋太祖那樣不殺功臣的君主,中國歷史上真是少之又少。從《紅樓夢》中的焦大身上,我看出了功臣焦大的末路,也看到了賈府這個功臣之家的末路。不亦悲乎?


一真詩文


焦大是忠心耿耿,他鞍前馬後跟隨寧國公出戰、出生入死好幾次。太爺的命是他救回來的。按理說焦大對賈府有大功,但是他為什麼又慘到連一個小廝都不如呢,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找原因。


第一:雖然焦大救了寧國公,但可以推斷寧國公他並不怎麼關心焦大的實際生活:《紅樓夢》中並沒有提到交大的家庭。我們不妨這樣想:焦大沒有結婚過。《紅樓夢》裡常提到丫鬟配小廝,所以焦大沒結婚,可能是寧國公夫婦沒有為他配一個丫鬟;或者是焦大自己沒有向寧國公夫婦提響應的要求:《紅樓夢》中提到的,王熙鳳的心腹旺兒,他的兒子大了,他們看中彩霞,就去提親,彩霞的爹孃看不上一開始不願意,旺兒他們求了王熙鳳乃至賈璉,最終就硬生生做成了。所以有可能是焦大自己沒有追求。


第二個原因我就覺得可能是焦大自己的生活目標都不知道:他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客觀上對寧國公有恩情,但是自己要心裡明白:主子假如有心記得這事是再好沒有了,但有些事說過去就過去了,要自重,就得與時俱進,不要躺在功勞簿上,誰知道別人可靠不可靠啊?試想想,假如主子尊重他,心裡記著他的功勞,那麼還不早早的交代下去敬重他?寧國公、賈敬、賈珍、賈蓉、底下的管家跟班……他的心裡有賈府,賈府的心裡並沒有他!所以還是歸結到他自身:搞不清楚狀況,他不會像賴大那樣把生活經營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賴大家有大花園、有丫環僕從、還出了賴尚榮這個當官的……而賴尚榮在賈府敗落後只接濟了賈政50兩銀子!

第三:賴大說話太直、人太實在不會兩面三刀,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不善機變哦!管家賴大給他派的活中可知焦大混的慘。焦大的話都是酒後的,酒後吐真言。而真相往往都是血淋淋的,這賈府是好面子的,所以他混的慘是現實造成的。

從輩分上面講,焦大與賈母是同輩的,比劉姥姥還高一輩,瞧瞧劉姥姥情商多高啊……

真心並未有好結果,害得看環境和做法!

歡迎點評,謝謝!


殘酷是本來面目


焦大雖然在紅樓夢裡就出場了一次,但他的來頭卻不小,而且正是通過焦大之罵,為我們揭開了寧府骯髒不堪的真實面目,也為秦可卿之死乃至賈府敗落埋下伏筆。

很多人納悶,焦大是當年跟在太爺們身邊的奴才,在賈府來說,屬於三四代的老奴僕了,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得到任何提拔,年紀一大把了,晚上還被派了送秦相公的差事?

有人說焦大是刁奴,我不認同這種說法,焦大能夠活了賈府幾代人,如果他真的是刁奴,以賈珍的脾氣,他看到賈芹來領年貨都得把他罵得無地自容,他會留一個刁奴在寧府嗎?

我們先來看尤氏是如何評價焦大的:

尤氏嘆道:“你難道不知這焦大的?連老爺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

尤氏這話看似簡單,其實別有深意,這段話至少透露了三個信息,其一,焦大在賈府中的名聲是盡人皆知的,他的名聲主要是因為他一醉酒就開罵;其二,賈敬未出家煉丹之前,對焦大采取不搭理的態度;其三,如今管家的賈珍同樣對焦大不搭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賈敬、賈珍對焦大都不搭理?他如果真是個刁奴,為何不趕他出去?焦大為什麼一喝醉酒就罵人?

從尤氏對王熙鳳講述的焦大當年的“光榮事蹟”,我們可以得出焦大是個非常忠心的奴才,對主子非常忠誠,且能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捨命救主,這跟割股奉君的介之推可以相提並論了。

這麼一個忠誠的奴才,為什麼沒有被賈敬、賈珍之人重視並贍養起來呢?原因當然不止一方面,我們先看焦大這邊的原因,原文尤氏這麼評價焦大:

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去。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顧體面,一味吃酒,吃醉了,無人不罵。我常說給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全當一個死的就完了。

從這段話裡,我們可知,焦大是有些倚老賣老的,自恃當年救助有功,也不把如今的賈珍、賈蓉等人放在眼裡,平時除了吃酒就是罵人,這樣的一個人,每天如此,年年如此,換成任何人可能都無法忍受。

但如果因此就說焦大是刁奴,這就相當於把寧國府摘得一乾二淨了,從冷子興對寧國府的評價中,我們可知,焦大為什麼會醉罵,為什麼會混成這樣。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回,他曾這樣評價寧國府的賈敬、賈珍等人:

寧公死後,賈代化襲了官……只剩了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餘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喚賈珍……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這珍爺那裡肯讀書,只一味高樂不了,把寧國府竟翻了過來,也沒有人敢來管他。

冷子興的這段話,可以說是對寧國府賈敬、賈珍等人的極大諷刺,一個愛好燒丹鍊汞,什麼都不管,一個不喜讀書,到處尋歡作樂,寧府幾乎被他給翻了過來。

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難怪尤氏說賈敬和賈珍都不理焦大之事,因為他們一個專好煉丹,一個一味高樂,沒有一個正經管家事,為家族運籌謀劃的。

在這樣骯髒糟糕的環境中生存的老奴僕老忠僕焦大,從當年跟隨太爺們南征北戰,建功立業的環境中走出來的焦大,他怎麼可能看的上一代不如一代的賈府子孫?你讓他如何不罵?如何不恨?

原文有這樣一段對話很有深意:尤氏問:“派了誰送去?”媳婦們回說:“外頭派了焦大,誰知焦大醉了,又罵呢。”這段話後面有一句甲戌本脂批:可見罵非一次矣。

也就是說焦大醉罵絕非一次了,可能寧府之人早都習慣了,也就見怪不怪了,但這一次因為王熙鳳的干預,事情鬧得有些兇,以至於焦大罵出了寧府醜聞。

其實焦大意不在此,他之所以罵的如此之狠,正是因為沒人把他的話當回事,而他也沒想到賈府的子孫會如此敗家敗業,如此對待他。於是他說:

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

由此可知,焦大在太爺們出事後,先是沒有享受到任何應有的待遇,然後看到這些子孫如此不堪,他才開始不滿,以至於喝多了酒會罵罵咧咧,到後來越來越兇,也正是因此,他更不被賈珍等人看重。

雖然焦大喝酒罵人,但他的罵卻不是空穴來風,他在寧府生活了那麼多年,可以說是對寧府最知根知底的一個老僕人了,看到這些不肖子孫的種種作為,由不得他不罵。其實無形中,焦大可能有一種錯覺,錯把自己當成了去世的太爺,他是在替太爺們不值,替太爺們教訓這些子孫,所以他會罵出這樣的話:

我要往祠堂裡哭太爺去。那裡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裡藏’!”

如果用四個字形容焦大對賈府子孫的態度,那就是“怒其不爭”,而正是因為焦大的“怒其不爭”這些子孫才更看不上他。

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是:真話最傷人。焦大之所以混的不好,主要不是因為他喝醉酒罵人,倚老賣老,而是他活得太明白,太清楚,而寧府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人人安富尊榮,只知道享樂。

焦大親眼看到當年太爺們如何九死一生掙下了這份家業,後來又親眼看著太爺們掙下的家業在這群子孫手裡敗掉,他怎麼不恨?而正是因為他的恨,他的明白,讓他一直混得不好,因為他在賈珍等人眼裡,就是個刺兒頭,能不理他就不理他。

《儒林外史》中說到了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敗家子杜儀,原文中的高翰林教子侄們讀書,桌上都貼著“不可學天長杜儀”,認為他是敗家敗業的子孫,但這個人有一點我非常欽佩,那就是他對他的老管家婁老爹的贍養。

也許正是因為焦大對寧府這些敗家子孫的瞧不上和切齒之恨,使得他一直無法被當作一個老人,一個曾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僕人,被賈府更好地供養起來。蒙府本曾這樣評價焦大當年救主之功:有此功勞,實不可輕易摧折,亦當處之道,厚其贍養,尊其等次。

無論焦大如何倚老賣老,終究是太爺手裡用出來的奴僕,結果因為醉罵,竟被一幫小廝“揪翻捆倒,拖往馬圈裡去。”後來又“用土和馬糞滿滿的填了他一嘴。”賈府如此對待一個老忠僕,令人寒心,而這也正預示著它的末日正在加速到來。


少讀紅樓


焦大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只在第七回中出現過一次,描寫他的情節從頭到尾不過一千來個字。然而這個人物卻是個極為重要的角色,他的出場暗示著賈府的衰落。


首先,焦大為什麼如此有底氣?

書中借尤氏之口說出了原因:

因他從小兒跟著太爺出過三四回兵,從死人堆裡把太爺背出來了,才得了命;自己挨著餓,卻偷了東西給主子吃;兩日沒水, 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他自己喝馬溺: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

焦大是賈家的老人,跟著老國公上戰場,盡心盡力,還救過老國公的命。

因此焦大雖然是賈家的奴僕,老寧國公賈演卻對他另眼看待,賈演的子孫後代如賈珍等,自然也不敢太過輕視他。

但是看書中描寫的光景,焦大這個人可能不善於做人生規劃。寧國公賈演在世時,可能沒攢下什麼家業,甚至我懷疑他連老婆都沒娶。等到賈演去世,地位一落千丈。看看之前不如他的奴僕,如賴二等,有的當了管家,有的子孫科舉出仕了,都爬到了自己頭上,這讓焦大怎麼能不又氣又酸,所以他整天大發脾氣。


那麼,賈家寧榮二府又是如何發達的呢?

書中警幻仙子轉述寧榮二公的話說:“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可見寧國公榮國公兄弟倆在開國戰爭中立下軍功,才掙來了賈家的富貴榮華。而且很有可能就在這場戰爭中,焦大拼命救下了寧國公。

因此,在開國戰爭中,賈家對皇帝有功,焦大對賈家有恩,他們才獲得了現在的地位,這是賈家與焦大的相似之處。而且,賈家的原型——曹家,原本是皇帝的包衣奴才,與焦大的奴僕身份也是相似的。

賈家的榮華富貴,完全依仗了祖上的軍功。寧榮二國公的子孫不知謀劃將來,因此坐吃山空,日漸衰敗。書中冷子興評價寧榮二府說:“主僕上下都是安富尊榮,運籌謀畫的竟無一個。

賈家是軍功貴族,但那畢竟是前朝的事情了。賈家位列四大家族之首,但到賈政這一代竟沒有一個實權人物,全是襲祖宗的官職。如果賈家不能轉型為科舉世家,繼續為皇朝出力,那新皇帝要你何用?

本來賈政的長子賈珠喜愛讀書,又娶了國子監祭酒的女兒李紈,註定是要在科舉之路上大放光彩,成為家族頂樑柱的人物。可惜賈珠早死,賈寶玉雖聰明卻不愛舉業,眼看賈府後繼無人,衰落已是不可避免了。

賈家豈不是和焦大類似嗎?


最後,焦大為何落到被塞馬糞的境地?

因為焦大老實遲鈍,完全沒有考慮到他的老主子早已亡故,而新主子完全不待見他。

平日裡焦大瞧不起賴二等得勢的奴才,甚至瞧不起賈蓉這樣的少主子也就罷了,他的主子看在他往日功勳的份上還能容忍他。現在焦大竟然解酒把賈府的醜事,什麼“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全抖摟出來了,他的主子只能賞他一嘴馬糞了。

其實賈家的衰亡又何嘗不是如此?賈家的人,特別是王熙鳳,只看到自家往日的榮耀,不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仗著賈家、王家的權勢,放高利貸、草菅人命,真是無惡不作。她甚至說出:“就告我們家謀反也沒要緊!”可見其內心如何張狂,和焦大何等相似。

因此焦大被塞了一嘴馬糞,預示著賈家被皇上抄家問罪。導致焦大被塞馬糞的王熙鳳,也是賈家衰亡的導火索,此中的隱喻,可以細細玩味。可嘆王熙鳳見證了焦大的窘境,卻想不到焦大正是自己的前車之鑑,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