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忠奴焦大,为何混的不如个小厮?

马瑞涵


古代是家天下,齐家治国的本质是一样的。先秦以前实行分封制,天下大大小小的主子很多,主子们谁也不服谁,于是就开打,战争不断。嬴政称始皇帝,天下只有一个主子,其他的都是奴才,或者是奴才的奴才。

鲁迅曾说: “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焦大确实是个好奴才,为了主子可以舍弃性命,舍弃尊严,到八九十岁还在服役,是一匹死忠的好马。他不会写《离骚》,只好醉骂了。

焦大有功劳,有苦劳,有资历,为什么反而不受待见呢?按理说,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主子尽忠,主子应该厚待你才对啊。如果你去看看张居正,就一切都明白了,大国小家都是一样,好人未必有好报,好奴才未必有好待遇,原因很简单,全在于主子:主子感恩,奴才有福;主子无义,奴才遭殃。

焦大救过贾国公,可国公并没有给他弄个一官半职,哪怕是在贾府给他安排个像样的职位,或是好的差事。国公的子孙们没有守业之主,全在坐吃山空,并且一个比一个荒唐。在焦大眼中,不知道老太爷算不算忘恩负义?焦大以为自己辉煌过,其实在贾府大大小小的主子眼里,他始终是奴才,功再大也是奴才,年龄再大也是奴才。

“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可能焦大不知有“男盗女娼”这个成语,或者他觉得拆开来骂更过瘾。国公的子孙们安享太平,需要的是会帮闲的奴才,焦大更显得过时和无用。贾府不讲恩义,又不愿别人说自己没有恩义,于是觉得给焦大留个职位养老已是开恩了。总之,焦大是个好奴才,也遇到了好主子,如果说有错,那就错在太忠诚。


上头派掌门


焦大是贾府里功劳最大的奴才,也是脾气最大的奴才,还是情商最低的奴才。他对贾府忠心耿耿,不计回报,只知道付出。

按照贾府的规矩,伺候过上一辈的奴才比年青的主子体面,可是焦大却混得让小厮捆倒了,塞得满嘴马粪。

焦大是功劳最大的奴才。

焦大是跟着太爷打天下的奴才。他曾经在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饿了偷东西,给太爷吃,两天没喝水,自己喝马尿,给太爷喝仅有的半碗水,救了太爷一命。如果没有焦大,就没有太爷。也就没有了贾敬、贾珍等一干人。

焦大是情商最低的奴才。

他跟着太爷九死一生挣下了这份家业,他功劳卓著,躺在功劳薄上,也能活得很好。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可是他杵倔横丧,得罪了赖二大管家。常常给他小鞋穿,他又没有什么歪歪肠子,不会勾心斗角,他又不甘心吃哑巴亏,就常常骂骂咧咧。结果被主子嫌弃😒,从贾敬开始就不理睬他。

赖二的母亲赖嬷嬷就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她哪有焦大的功劳大,可是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宁国府的大管家,一个是荣国府的大管家,孙子还捐个官。家里也是亭台楼阁,富得流油。

再看看焦大,孑然一身,一无所有。

焦大是脾气最大的奴才。

他仗着自己的功劳, 倚老卖老,也不把贾珍、贾蓉等人放在眼里,平时除了吃酒就是骂人。焦大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虽然对贾府忠贞不二,但是以下犯上,是主子的大忌。

焦大是最忠心、最无私的奴才。

他从小跟着太爷,把贾府当成自己的家。 他亲眼看到太爷九死一生挣下了这份家业。现在他看着贾府这些不孝子孙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骄奢淫逸,坑家败业。家里没有一个人为家族运筹谋划,贾府子孙一代不如一代,贾府的败落指日可待,他心里十分焦急,想替太爷管教这些败家子。他身为下人,又没有什么好的管教方式和方法,于是他开始骂人,试图骂醒这帮混账东西。

焦大从不为自己着想,一心为了贾府,他没有为自己挣下一份家业,可以说他是最无私的奴才。

他认为贾珍等不知道珍惜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 因此他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 焦大骂得没错,可是良药苦口,真话伤人。贾敬和贾珍都不待见他,也不稀罕理他。

如果焦大自私一些, 也会是像赖嬷嬷一样的小财主 。

如果焦大自私一点,不管贾府乱七八糟的事,贾珍等也不会忌惮他,贾府的管家也不会因焦大不和他们同流合污而给他穿小鞋穿。他也可以有房有地,有丫头仆人伺候着,过着舒服的日子颐养天年。即使没有赖家富有,也会是一个土财主。

焦大之所以混的不好,不是因为他喝醉酒骂人,倚老卖老,而是他把自己当成太爷的使者,太想替太爷监督这些子孙。殊不知,他只是一个下人而已。贾府人人安富尊荣,个个享乐安逸。 没有一个人发现焦大的忠,焦大的好。所以焦大在贾府混得还不如那些坑蒙拐骗主子东西的刁奴好。 贾府的败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刁奴坑害了主子。

焦大这样忠心耿耿的奴才不被重用,说明贾府的没落是迟早的事。


润杨阆苑


焦大是贾府的第一忠奴,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宁国府。

尤氏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从尤氏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焦大当初确实对国公爷可以说是倾尽性命相助。偷了东西自己不吃给主子吃,是要冒风险的,说不定偷的过程中被人发现就被打死了呢?或者偷不到,国公爷早就饿死了。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溺。这份忠心,苍天可鉴!

眼瞅着贾家一代不如一代,焦大内心的痛心疾首可想而知。

焦大在跟随国公爷出生入死的过程中,一定见证过国公爷当初拼了命打江山的不易,这份世袭的荣耀得来的不易。到如今,看到自贾敬起一代不如一代,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焦大,一定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所以他叫嚷着: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主人的不待见让奴仆也跟着欺负他。

因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杂种王八羔子们!”

焦大骂大总管赖二是王八羔子,估计赖二经常这样欺负他。贾家自国公爷开始,到了贾蓉这儿已了历经第五代了,焦大从小跟着国公爷出生入死,到现在也是一把年纪了,大晚上的让他送人,不是欺负他是什么?

刚正不阿,忠言逆耳,所以才不招待见。

贾府的奴才何其多,典型的就是赖大赖二兄弟,不但自己爬得快,兄弟俩都在贾府掌握实权,连儿子都积了阴德,托了贾家的福,弄个官当当。这俩兄弟肯定不会逆着主子说话,只会顺着主子的毛往下抹。有多少人能听得下忠言?连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一代明君还动不动就对魏征发怒,听不下他的谏言,更何况贾珍贾蓉这样的?

焦大混得不如小厮不是焦大的悲哀,而是贾家的悲哀。

想当年,焦大半碗水省给主子喝,自己喝马溺。到如今,众小厮把他捆起来,用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只为了堵住他的嘴。这真是焦大的悲哀吗?这是贾家的悲哀。这样的行为,放在太爷的时候根本不会出现,如今出现了,贾家要败落了,这些都是征兆。可是,那些还在消遥的贾氏子弟,谁又看到了呢?

我是“苏小妮”,喜欢就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刚刚回答完焦大去了哪里。趁热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还是那句话,焦大虽然是一个忠奴,但同时也是一个刁奴。

焦大的忠体现在他对宁国府现在的堕落痛心疾首。他是宁国府唯一一个看着一个家族从创业的艰难到辉煌最后又慢慢堕落的人。贾母也是荣国府辉煌到毁灭的见证人。贾母的沉重心情,也是通过焦大的口,更早的宣泄出来。焦大智能无助的哭喊着:“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这和张道士说宝玉张的像贾代善引起贾母的伤心是一回事。贾母显然不是因为想念丈夫而哭,而是贾家就算成了皇亲国戚依然让她感觉大不如前,力不从心的感觉,碰到了一个当年的老人,勾起了现在的委屈而潸然泪下。

焦大的忠,让他对现实的不满难以宣泄。整日吃酒,醉了骂人。看他:

那焦大又恃贾珍不在家,即在家亦不好怎样他,更可以任意洒落洒落.因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象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杂种王八羔子们!"

这就是在挥霍老资格。不把后进看在眼里。自恃自己之前的功绩不思进取,拿老资格压人,焦大首先得罪的就是这群比他更无赖的赖二等恶奴。现官不如现管,被人家记恨,怎么能有好果子吃。就算你功劳在大,也一样被排挤的彻底只剩一碗饭吃。

那焦大那里把贾蓉放在眼里,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这就更过分了。你骂奴才也就罢了。大家都是奴才,你比他们资历高,主人也不会觉得怎么样。但你骂主人,这就乱了规矩。王熙凤就说:反了这没王法的!我们旁观者理性认为贾家应该承情焦大的恩泽。但贾家人不一定这么认为。贾珍把个宁国府都要翻过来了,祖宗都不放在眼里,还会在乎你一个焦大?之所以没私下处理了焦大,不是贾珍不想,而是不能。

焦大是宁国公的人。这世界只有宁国公能开发了他。宁国公一死,焦大就成了一个象征性人物。贾珍再胡闹,不遵照祖宗规矩,也不能私下处理了焦大,落外人口实。世人皆知宁国府有一个和宁国公出生入死的老人焦大,若焦大被贾珍私下处理了,贾珍是有被弹劾危险的。这是贾珍承受不了的。在那个以孝为立身之本的时代,贾珍还真拿焦大没办法。

治不了焦大,可以不管他。就当养一条疯狗,反正在家里叫几声别人也不知道。这就是贾珍态度。贾珍都如此,贾家其他奴才怎么能不落井下石?焦大怎么好的了。

焦大之所以混的差,其实也完全咎由自取。他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忠字在心就以为心底无私天地宽了。可事实哪里是这样,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的老资历,现在不值半毛钱。同样有资历,还没有他显赫的赖嬷嬷就混成了老封君一般的人生。真那样,焦大也就不是焦大了!

所以,等待焦大最好的命运就是王熙凤说的:何不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


君笺雅侃红楼


可以这样说,没有焦大就没有宁国府,没有焦大就没有宁国府今天的一切……焦大不论是对朝廷还是对贾府都是功臣。焦大是贾府唯一一位上过战场和宁国公一起创业的人。焦大之所以混成这样,一半是他的性格问题,这个人用现在话说是直性子,说话不拐弯,有啥说啥。还有一个原因是,真正和焦大出生入死的宁国公贾演已经死了,老国公没死的时候,焦大救过他的命一定会另眼相待的,(尤氏言:仗着功劳,有祖宗在时都是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当事人不在了,想指望后代子孙待你如何那是假的。


焦大是整个贾府辈分最高的人,这种人其实应该被养起来的,比贾母还高,这个很好理解的,贾演是贾母的叔公,和叔公一起打过天下的。宁国府贾演本身就是长房老大,老二是荣国府贾源,贾母是荣国府贾源的儿媳妇。从小就和贾母叔公创业的,从辈分上说是应该比贾母要高的。

焦大救过老国公的命,是有功劳的人。焦大的功劳是尤氏说出来的,尤氏叹息对王熙凤说:“你难道不知道这焦大?连老爷都不理他,你珍大哥也不理他,因为他从小儿开始就跟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回来了,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给太爷吃,两日没喝水,得了半碗水给了太爷喝,自己喝马尿。”从这段话里可以推测出焦大以前是老国公战场上的马童。从小跟着老国公上战场,只能是以马童的身份。也知道了他的功劳!焦大救过老国公的命。

焦大骂人起因是,尤氏请王熙凤单独来宁国府逛逛,贾宝玉顺便跟过来了,碰到了倾慕已久的秦钟,(秦可卿弟弟)玩了一天牌,到晚上送秦钟回去时,管家赖二派焦大用马车送秦钟回去,焦大喝醉了心里不痛快,引起了一场风波。书中说,焦大持贾珍不在家,在家也不好怎样他,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像这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你也不想想,这二十年焦大爷眼里有谁?正巧贾蓉送王熙凤出来了,别人劝不住焦大,贾蓉骂了他两句叫人把他捆起来等明天酒醒,焦大更不把贾蓉放在心里了,直接骂出口:“蓉哥,你也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子, 别说是你,就是你爷爷,你父亲也不敢在我面前挺腰子哦!不是我焦大你们能做官?能享受荣华富贵吗?你的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份家业。不报我的恩,反而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以,如果和我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白刀子出,”这时候王熙凤听不下去了,叫贾蓉赶紧打发了这没王法的奴才,上来几个小厮们把焦大往马圈拉,焦大急了连贾珍也骂出来了:“我要去祠堂哭太爷去,哪承想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啥不知道?我是胳膊折了,往袖里藏”小厮们听到吓坏了,唬的魂飞魄散,赶紧捆了,用马粪和土塞了他一嘴。这是焦大骂人的全过程。读到这段其实很心痛,焦大至少说清楚了二个问题。

一是,对贾府子孙的不满,惋惜和痛恨,恨其不争,焦大有资格骂这帮人,骂的好,焦大比谁都知道创业的艰难,他和太爷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太知道贾府家业的来之不易,他也是贾府事业的创始人。焦大的骂更是居高临下的骂。老国公不死,也会这样骂的,就功勋来说,焦大就是贾府的祖宗,这样的骂是对贾府子孙失望的骂,焦大在一天,他就是贾府的标杆。他身上有老国公的影子,我能体会到焦大的失望,贾府能有今天,焦大是见证人,参与人。焦大看到如今的贾府子孙荒唐至此,说真话,早死真是享福人。焦大混的不如一个小厮,把焦大的格局看的太小了。焦大是贾府的象征,是活历史……

二是,从焦大骂里面我们看出来这个家庭的不齿,他骂那句“爬灰的爬灰”这是北方方言,南方人不知道的,爬灰是特指老公公和儿媳妇的乱伦关系。这种事情在以(诗书孝悌)传家的贾府发生了,从在场人中各自的表情上看,这事情大家都知道的,知道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的不伦关系,王熙凤也是知道的,可笑的是原来贾蓉也早知道了,知道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父亲有一腿……只有贾宝玉不知道,他问王熙凤“爬灰是啥意思?”这样的大家庭,子孙到这个地步了说啥好呢?哎……一声叹息了,说不尽的红楼梦……




用户20348092891


做人莫要学焦大。

没有什么恩情能让人永远记着,都会随着时间流逝冲淡的。

就算人家记着,你也不要老摆着一幅功臣的嘴脸。

焦大这样的人很多,当年跟着主子出生入死,摆出骄傲的样子,很快就惹得主子反感。

这是人性。

三国时,官渡之战,许攸投曹操,曹操高兴得倒履相迎。

因为许攸的计策,曹操在官渡之战反败为胜,占领了河北。

本来曹操是感激许攸的,许攸呢,则摆出一副自大的样子,见人就说没有我,你们能有今天吗?

结果呢,曹操手下人就把许攸杀了。

曹操当然要装作不知青的样子,训斥两句了事。

因为没一个领导会容得一个不知眉眼高低的下属,我也知道我欠你的恩情,但你总不能让我总背着一辈子的债吧。

所以聪明的功臣,很快就会让领导卸下来心理包袱。

领导给点钱财,给个官做,就赶快谢恩,仿佛领导还清了自己的恩情,从此见了领导比平常更敬畏。

所以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见了慈禧太后那恭敬那虔诚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赶快解散湘军,就怕人家有疑心。

或者你不想这样干,那就像李白说的那样:“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不是什么高风亮节,这是谋生之道。

回到焦大身上,人家荣宁二府对他也不错了,这么多年还一直养着他,惯着他,任由他胡咧咧,并没有弄死他。

这次要不是派错了活,也不会找他。

其实在贾府,年高服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可以对比赖嬷嬷,这也是个年高的家仆。贾母见她了,马上叫人搬凳子,让赖嬷嬷坐。

赖嬷嬷呢,还是向贾母行了主仆之礼,才坐下。

回贾母问话时,赖嬷嬷站了起来回答,毕恭毕敬。

赖嬷嬷来到王熙凤的房里,平儿给她倒茶,赖嬷嬷忙站起来接,说道:“姑娘折受我”。

赖嬷嬷肯定当年功劳不如焦大,但由于礼数周全,才有了应有的尊重。



锦翼


焦大——功臣的末路



李大海


在《红楼梦》中,焦大立过功是公认的,他从死人堆里背出过贾太爷,并自己喝马尿,让贾太爷活了下来。焦大立下这功,对贾府来说是天大的功劳,没有焦大,就没有贾太爷,没有贾太爷,哪来贾府的荣华富贵。但立了大功的焦大并没有与贾太爷同享荣华富贵,这是为何?


在贾太爷活着时,因焦大救过他的命,在表面上可能对焦大有些尊重,背地里还有可能对焦大叫几声焦兄弟。但焦大可能真的骄傲自大了,对人不分场合就大讲自己的英雄业绩,大有贾府没有他焦大,真就没有贾府的势头。一来二去,贾太爷也就烦了,不仅焦兄弟不再叫了,而且也不打算给他立的功以实在的好处。在焦大年轻时也不给他配个老婆,放纵他落下酒瘾,消磨他的意志。焦大可就真的上当了,整天以酒为伴,也不想自己成个家,立个业了,到老还是个下层奴才。


当然如果焦大不骄傲自大,在立了功之后,就像没有立过功一样,把这个立功的事当成一个秘密,烂在自己的肚子里。如果贾太爷还有些不忍之心,不杀掉焦大以灭口,必定会给焦大一些好处来安抚他。那么这个结局就双赢了,贾太爷保全了高大上的英雄形象,焦大也能过上好日子。但可悲的是这只是假设,焦大也只能悲剧了,因此,悲剧还得继续。


贾太爷一死,后代人都未亲眼见过焦大立的功,甚至贾太爷的后人也只在一年祭祖时才想起有贾太爷。这些贾府的新主子更不会给焦大什么好处报恩了。新主子们把焦大扔得更远,并有意识地无视他的存在。焦大被贾府主子们长期有意地忽视,焦大再对人讲他的英雄业绩时,简直就像是祥林嫂对人讲阿毛的故事一般,没人不把它当作笑料。渐渐的连同样是奴才的奴才们也欺侮这个老去的功臣,有好事不让焦大干,这黑夜里送人的事就定要派他去干。于是焦大彻底愤怒了,才有了这《红楼梦》里的惊天一骂:“ ……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焦大的骂里有几处错误,一是不报他的恩也不是今天才开始。二是主子们本来就是主子,不需要充就是主子。三是不论红刀子白刀子他焦大根本没胆子拿刀子。所以说焦大骂是骂了,却没给自己带来好处不说,还被塞了满满一嘴的马粪。当年为救主子喝了马尿,现在被主子的后代们献上了满满一嘴的马粪,总算是吃到稠的了。

但焦大依然不明白,他一生的遭遇是拜谁所赐,受了这等不公正的对待,竟然说要到祠堂里去找太爷哭,真是烧香拜错了神了。 所以,有人曾说过,功臣是用来杀的。勾践杀过,刘邦杀过,朱元璋杀过,等等,像宋太祖那样不杀功臣的君主,中国历史上真是少之又少。从《红楼梦》中的焦大身上,我看出了功臣焦大的末路,也看到了贾府这个功臣之家的末路。不亦悲乎?


一真诗文


焦大是忠心耿耿,他鞍前马后跟随宁国公出战、出生入死好几次。太爷的命是他救回来的。按理说焦大对贾府有大功,但是他为什么又惨到连一个小厮都不如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找原因。


第一:虽然焦大救了宁国公,但可以推断宁国公他并不怎么关心焦大的实际生活:《红楼梦》中并没有提到交大的家庭。我们不妨这样想:焦大没有结婚过。《红楼梦》里常提到丫鬟配小厮,所以焦大没结婚,可能是宁国公夫妇没有为他配一个丫鬟;或者是焦大自己没有向宁国公夫妇提响应的要求:《红楼梦》中提到的,王熙凤的心腹旺儿,他的儿子大了,他们看中彩霞,就去提亲,彩霞的爹娘看不上一开始不愿意,旺儿他们求了王熙凤乃至贾琏,最终就硬生生做成了。所以有可能是焦大自己没有追求。


第二个原因我就觉得可能是焦大自己的生活目标都不知道:他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客观上对宁国公有恩情,但是自己要心里明白:主子假如有心记得这事是再好没有了,但有些事说过去就过去了,要自重,就得与时俱进,不要躺在功劳簿上,谁知道别人可靠不可靠啊?试想想,假如主子尊重他,心里记着他的功劳,那么还不早早的交代下去敬重他?宁国公、贾敬、贾珍、贾蓉、底下的管家跟班……他的心里有贾府,贾府的心里并没有他!所以还是归结到他自身:搞不清楚状况,他不会像赖大那样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赖大家有大花园、有丫环仆从、还出了赖尚荣这个当官的……而赖尚荣在贾府败落后只接济了贾政50两银子!

第三:赖大说话太直、人太实在不会两面三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善机变哦!管家赖大给他派的活中可知焦大混的惨。焦大的话都是酒后的,酒后吐真言。而真相往往都是血淋淋的,这贾府是好面子的,所以他混的惨是现实造成的。

从辈分上面讲,焦大与贾母是同辈的,比刘姥姥还高一辈,瞧瞧刘姥姥情商多高啊……

真心并未有好结果,害得看环境和做法!

欢迎点评,谢谢!


残酷是本来面目


焦大虽然在红楼梦里就出场了一次,但他的来头却不小,而且正是通过焦大之骂,为我们揭开了宁府肮脏不堪的真实面目,也为秦可卿之死乃至贾府败落埋下伏笔。

很多人纳闷,焦大是当年跟在太爷们身边的奴才,在贾府来说,属于三四代的老奴仆了,为什么最终却没有得到任何提拔,年纪一大把了,晚上还被派了送秦相公的差事?

有人说焦大是刁奴,我不认同这种说法,焦大能够活了贾府几代人,如果他真的是刁奴,以贾珍的脾气,他看到贾芹来领年货都得把他骂得无地自容,他会留一个刁奴在宁府吗?

我们先来看尤氏是如何评价焦大的:

尤氏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

尤氏这话看似简单,其实别有深意,这段话至少透露了三个信息,其一,焦大在贾府中的名声是尽人皆知的,他的名声主要是因为他一醉酒就开骂;其二,贾敬未出家炼丹之前,对焦大采取不搭理的态度;其三,如今管家的贾珍同样对焦大不搭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贾敬、贾珍对焦大都不搭理?他如果真是个刁奴,为何不赶他出去?焦大为什么一喝醉酒就骂人?

从尤氏对王熙凤讲述的焦大当年的“光荣事迹”,我们可以得出焦大是个非常忠心的奴才,对主子非常忠诚,且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舍命救主,这跟割股奉君的介之推可以相提并论了。

这么一个忠诚的奴才,为什么没有被贾敬、贾珍之人重视并赡养起来呢?原因当然不止一方面,我们先看焦大这边的原因,原文尤氏这么评价焦大:

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吃酒,吃醉了,无人不骂。我常说给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全当一个死的就完了。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知,焦大是有些倚老卖老的,自恃当年救助有功,也不把如今的贾珍、贾蓉等人放在眼里,平时除了吃酒就是骂人,这样的一个人,每天如此,年年如此,换成任何人可能都无法忍受。

但如果因此就说焦大是刁奴,这就相当于把宁国府摘得一干二净了,从冷子兴对宁国府的评价中,我们可知,焦大为什么会醉骂,为什么会混成这样。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他曾这样评价宁国府的贾敬、贾珍等人:

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冷子兴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宁国府贾敬、贾珍等人的极大讽刺,一个爱好烧丹炼汞,什么都不管,一个不喜读书,到处寻欢作乐,宁府几乎被他给翻了过来。

我们可以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难怪尤氏说贾敬和贾珍都不理焦大之事,因为他们一个专好炼丹,一个一味高乐,没有一个正经管家事,为家族运筹谋划的。

在这样肮脏糟糕的环境中生存的老奴仆老忠仆焦大,从当年跟随太爷们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环境中走出来的焦大,他怎么可能看的上一代不如一代的贾府子孙?你让他如何不骂?如何不恨?

原文有这样一段对话很有深意:尤氏问:“派了谁送去?”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这段话后面有一句甲戌本脂批:可见骂非一次矣。

也就是说焦大醉骂绝非一次了,可能宁府之人早都习惯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但这一次因为王熙凤的干预,事情闹得有些凶,以至于焦大骂出了宁府丑闻。

其实焦大意不在此,他之所以骂的如此之狠,正是因为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而他也没想到贾府的子孙会如此败家败业,如此对待他。于是他说:

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由此可知,焦大在太爷们出事后,先是没有享受到任何应有的待遇,然后看到这些子孙如此不堪,他才开始不满,以至于喝多了酒会骂骂咧咧,到后来越来越凶,也正是因此,他更不被贾珍等人看重。

虽然焦大喝酒骂人,但他的骂却不是空穴来风,他在宁府生活了那么多年,可以说是对宁府最知根知底的一个老仆人了,看到这些不肖子孙的种种作为,由不得他不骂。其实无形中,焦大可能有一种错觉,错把自己当成了去世的太爷,他是在替太爷们不值,替太爷们教训这些子孙,所以他会骂出这样的话: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焦大对贾府子孙的态度,那就是“怒其不争”,而正是因为焦大的“怒其不争”这些子孙才更看不上他。

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真话最伤人。焦大之所以混的不好,主要不是因为他喝醉酒骂人,倚老卖老,而是他活得太明白,太清楚,而宁府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人人安富尊荣,只知道享乐。

焦大亲眼看到当年太爷们如何九死一生挣下了这份家业,后来又亲眼看着太爷们挣下的家业在这群子孙手里败掉,他怎么不恨?而正是因为他的恨,他的明白,让他一直混得不好,因为他在贾珍等人眼里,就是个刺儿头,能不理他就不理他。

《儒林外史》中说到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败家子杜仪,原文中的高翰林教子侄们读书,桌上都贴着“不可学天长杜仪”,认为他是败家败业的子孙,但这个人有一点我非常钦佩,那就是他对他的老管家娄老爹的赡养。

也许正是因为焦大对宁府这些败家子孙的瞧不上和切齿之恨,使得他一直无法被当作一个老人,一个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仆人,被贾府更好地供养起来。蒙府本曾这样评价焦大当年救主之功:有此功劳,实不可轻易摧折,亦当处之道,厚其赡养,尊其等次。

无论焦大如何倚老卖老,终究是太爷手里用出来的奴仆,结果因为醉骂,竟被一帮小厮“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后来又“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贾府如此对待一个老忠仆,令人寒心,而这也正预示着它的末日正在加速到来。


少读红楼


焦大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只在第七回中出现过一次,描写他的情节从头到尾不过一千来个字。然而这个人物却是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的出场暗示着贾府的衰落。


首先,焦大为什么如此有底气?

书中借尤氏之口说出了原因:

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了,才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 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焦大是贾家的老人,跟着老国公上战场,尽心尽力,还救过老国公的命。

因此焦大虽然是贾家的奴仆,老宁国公贾演却对他另眼看待,贾演的子孙后代如贾珍等,自然也不敢太过轻视他。

但是看书中描写的光景,焦大这个人可能不善于做人生规划。宁国公贾演在世时,可能没攒下什么家业,甚至我怀疑他连老婆都没娶。等到贾演去世,地位一落千丈。看看之前不如他的奴仆,如赖二等,有的当了管家,有的子孙科举出仕了,都爬到了自己头上,这让焦大怎么能不又气又酸,所以他整天大发脾气。


那么,贾家宁荣二府又是如何发达的呢?

书中警幻仙子转述宁荣二公的话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可见宁国公荣国公兄弟俩在开国战争中立下军功,才挣来了贾家的富贵荣华。而且很有可能就在这场战争中,焦大拼命救下了宁国公。

因此,在开国战争中,贾家对皇帝有功,焦大对贾家有恩,他们才获得了现在的地位,这是贾家与焦大的相似之处。而且,贾家的原型——曹家,原本是皇帝的包衣奴才,与焦大的奴仆身份也是相似的。

贾家的荣华富贵,完全依仗了祖上的军功。宁荣二国公的子孙不知谋划将来,因此坐吃山空,日渐衰败。书中冷子兴评价宁荣二府说:“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

贾家是军功贵族,但那毕竟是前朝的事情了。贾家位列四大家族之首,但到贾政这一代竟没有一个实权人物,全是袭祖宗的官职。如果贾家不能转型为科举世家,继续为皇朝出力,那新皇帝要你何用?

本来贾政的长子贾珠喜爱读书,又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注定是要在科举之路上大放光彩,成为家族顶梁柱的人物。可惜贾珠早死,贾宝玉虽聪明却不爱举业,眼看贾府后继无人,衰落已是不可避免了。

贾家岂不是和焦大类似吗?


最后,焦大为何落到被塞马粪的境地?

因为焦大老实迟钝,完全没有考虑到他的老主子早已亡故,而新主子完全不待见他。

平日里焦大瞧不起赖二等得势的奴才,甚至瞧不起贾蓉这样的少主子也就罢了,他的主子看在他往日功勋的份上还能容忍他。现在焦大竟然解酒把贾府的丑事,什么“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全抖搂出来了,他的主子只能赏他一嘴马粪了。

其实贾家的衰亡又何尝不是如此?贾家的人,特别是王熙凤,只看到自家往日的荣耀,不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仗着贾家、王家的权势,放高利贷、草菅人命,真是无恶不作。她甚至说出:“就告我们家谋反也没要紧!”可见其内心如何张狂,和焦大何等相似。

因此焦大被塞了一嘴马粪,预示着贾家被皇上抄家问罪。导致焦大被塞马粪的王熙凤,也是贾家衰亡的导火索,此中的隐喻,可以细细玩味。可叹王熙凤见证了焦大的窘境,却想不到焦大正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