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都是班级第一第二,数学都能有九十多分,初中只有一百一十多分,该怎么办?

旧旧41


现在的教育体制有一定的问题,盲目粗暴的减负仅仅是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考试难度降低了,导致孩子根本不需要努力就能轻轻松松考个90多分。而真正拼的功夫都在课外,所以,课上老师不敢多教,课下孩子想学就得去报班,课外教育蓬勃发展吸金无数,成了真正的必争之地。也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导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敢生孩子了。

而进入初中后,课内学习一下子回归压力正轨,如果排位运气好进了重点校,周围的很多孩子都是上足课外班的牛蛙,自然会觉得吃力。那么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商要相信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力量。调整好心态,管理好时间、迎头赶上也不是什么登天难事。



跟孩子聊天


我在给我孩子辅导数学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培训机构或者网络视频,都在超前教育孩子。使得孩子提前接触更高年级的解题方法,所以孩子在小学时表现非常突出,但是到了初高中就不那么突出了。

举一个例子,一个数学问题,如果用小学生的方法和思维,会是一道非常难的题,孩子需要转弯抹角的思考才能解决,但是用方程的方法就是一道很简单的问题。所以我看到很多培训机构都会提前向孩子们灌输方程的方法,使得孩子们成绩短期内大步提高,但是到了初高中,其他人也学了方程之后,就没有任何优势了,显示出来就是表现日趋平庸。

所以,我不给孩子报任何数学班,我会想尽办法在网络上寻求用小学思维解题的方法,真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什么阶段学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超前学习只是揠苗助长,后患无穷。


我是阎老师


怎么办?最最重要的是,家长要靠边站,让孩子自己为自己负责!

从你的提问、你的焦虑来看,孩子小学考试的第一二名,都是你严管出来的吧?

要不然,不会孩子初中成绩有些变化,你就急得不行,就急着要给孩子补课。

如果,小学时,孩子是靠你的千管万罚考出来的一、二名,那么,不客气地说,初中后,孩子的成绩还会下滑!

因为,随着中学课程难度的加大,更需要孩子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面对学业压力、战胜困难,取得好成绩。

而如果,之前是全靠你的逼迫学习,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不是出于想学习、想向上的动机,只是迫于你的压力,那么,遇到学习的困难和挑战,孩子就会退缩,就会不想学、不好好学,成绩下滑是必然的。

孩子成绩下滑,最佳的状态是:孩子着急,想各种方法解决,比如补课,比如请家教。

而成绩下滑,家长比孩子还急,这种状况,显然是最要不得的,是最不利于提高成绩的,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欢迎关注、留言、转发!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之所以有这样的落差,跟孩子对小学到初中各种转变的适应有关,之前长文写过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差别及如何小升初很好衔接,今天再重复下自己的观点。不管小学成绩如何,从踏进初中校园的第一天起都要归零。所以初一的适应过程就很重要,因为初一很重要,特别是下学期!其实在小学高年级,家长就应该逐步放手,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知识的习惯。我教学特点注重兴趣培养和策略传授,数学更重要的

是自己去“悟”,而不是靠死记硬背。策略更像是一种思想,比如我从不教孩子用方程解法,即使他会运用,也要一题多解。解题的思考过程,体现一个孩子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这包括很多的思维方法。言归正传,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下面详细说下小学和初中数学区别。

小学成绩好≠初中成绩好

小学数学成绩不能说明真实数学水平

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数学活动少,没有实践,就没有感知经验,何谈概念理解。很多孩子学数学学得很累,部分数学老师甚至打印知识点让孩子去背熟。还有课外培优,固化于套解题公式,忽视孩子理解困难点,这其实是有悖于数学好玩,思维启智的培养。

方法是技能,思想则是一种思考力,是需要经历感知,体验,思考,假设,检验,反问,反思到接受的内化、升华的复杂过程。所以我更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和解题策略分享。让孩子愿意去思考,去运用策略。

②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

上个图就很清晰了,不再重复叙述。涵盖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区别。

所以小学阶段我比较注重预习和总结,其实是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总结的习惯培养。

预习方法很重要,我更建议去先通过实践去认知。具体可参照我的

趣味数学专栏系列。

错题本的运用必须重视,而且要深刻自我剖析,特别是五六年级,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提升的点在哪里,如何制定提升计划?

③ 初中学习过程

初一很重要!是过渡期和适应期。

知识体系连续性决定了在理解的同时还要多思,多总结,在高年级阶段,我会引导孩子用一些思维工具梳理已学知识点,串起来,以旧促新,共同巩固。如下图面积公式推导思维导图。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探寻本质,方能理解透彻。

以上,希望能带给您启发。


一学堂王老师


孩子成绩不错啊!你是想让孩子得满分吗?想法可取。但做法一定要理智,不要因为孩子小的失误就对孩子大打出手、大吼大叫。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像这样能取得110左右的孩子,平时学习肯定努力。之所以不是满分,你可以和孩子的数学老师一起分析孩子的试卷,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相信学生、老师、家长一起努力,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的。

如果你因为孩子没得满分而埋怨、指责甚至殴打孩子,那么孩子只会对你越来越反感,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小,成绩自然也会越来越差。

所以,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习,不要太过计较一时的分数高低。孩子才是初一,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只要孩子努力,爱学习、会学习就好!你的心态好了,孩子的心情也会好,孩子心情好了,学习也会更好。

祝愿你的孩子越来越优秀!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麻烦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受益!


赵静teacher


对于您的焦虑,我非常理解。不论如何,当今国内升学和高考都是看成绩的。


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来看,小学知识死记硬背的多,而且很多知识点可以模仿例题,知识点单一,只要孩子稍微聪明一点,多多练习,都能考出一个漂亮的分数。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点也在增加、变难,到了中学阶段,其知识点对孩子的知识跃迁能力要求大大提升,并且知识点重在连贯性和整体思维能力。


说通俗点就好比,小学是走直线,只要沿着一条主线走下去问题不大,而中学阶段的学习就像是走曲线,它不仅是条曲线,并且还有很多分叉路口,如果对整体路线不熟悉,就很容易迷路。也就是体现在考试成绩上的下滑。


当然孩子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只会觉得初中好难,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变笨了?这个适应阶段老师或家长合理的引导和启迪就尤为重要了。假如孩子单纯地通过大量练习努力也可以,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低效。


就像人走错了路,通过反复的试探,最终也能到达目的地,可是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而孩子在升学压力下,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这时候有个向导或者导航很容易达到目的地。


更多讨论,欢迎关注头条号:惠学云课堂

。全国家长社区,专为孩子提分找方法~


惠学云课堂


首先,家长对待孩子的分数要有个理性客观的态度。无论是小学的90+还是初中的110+,是属于高分还是低分,要分析这份试卷的平均分和有多少学生参与考试比较排名,以及这些参与考试的学生是何素质。举个例子来讲,在清华种子班里,你即使在班里考第尾,也会在普通班名列前茅,反之,即使你在普通班里常考第一,和另外一些人比较之后,你可能就是倒数了。其次,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有些人早发育,或者是学习环境良好使他的智力很早就全面开发,于是就在小学初中阶段里表现得十分出色。而有些孩子智力发育迟一点,或者是学习环境使其没能将智力全面发挥,只能到了高中时才尽情发挥出来,这就出现了很多人越读越跟不上,而有些人却能越读越超前的现象,这跟长跑比赛是一样道理的:早领先者总是被人超越的。因此,父母观察孩子,只要他尽力了,就不必过分着急干预,否则会给孩子完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的会得心理疾病,最终是得不偿失。


maymayh


学神对学霸说:“通过努力,你能考到满分,不错啊,把能力的上限正常发挥出来了!”

学霸对学神说:“谢谢你的鼓励!我知道你考满分只是因为试卷只有这么多分,你的上限在哪里还看不出来!”

说这一段话的目的是为了告诉题主,你的孩子顶多也就是学霸,可别拿学神的标准来要求他啊!否则,你会心有不甘,而他会力有不逮,到最后,在你的压力之下,他会因尝尽力不从心的痛苦而索性自暴自弃。到时候,他若真的一落千丈,你可就欲哭无泪了。

实话,我从教二十多年,见过太多像题主这样贪心而又盲目的家长。门门课都想要满分,次次考试都要争第一!孩子又不是学习机器,只要输入指令就能不知疲倦地学习,然后在考试的时候0失误,拿满分!

只要孩子稍有放松,这些家长就万万不能容忍,马上就逼着孩子学习;只要孩子成绩略微有那么一丢丢下滑,也不管是不是因为试题难度过大,这些家长就立马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惶惶不可终日,非要搞点事情出来不可。

其实根本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看啊,孩子小学数学九十几分,那是百分制,得分率为百分之九十几,换算成初中一年级的一百二十分制,不就是一百一十几分吗?有什么问题呢?令这位家长如此焦虑不安?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有那么一点反复、波折也很正常,只要孩子兴趣不减、态度不变、方法合适,家长耐下心来,静观就好。要相信孩子,给他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你无处不在,不停施压,挤榨孩子的所有生长空间,他会长成啥样?

再次奉劝性急、爱面子的家长,别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干那竭泽而渔的事情,一定是要后悔莫及的!


剑客谈教育


谁说小学数学好,初中数学就一定好?

谁说初中数学好,高中数学就一定好?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都是个别情况。一般的情况,确实是低年级数学好,高年级的数学就会好。

为什么一般的情况会是这样呢?因为学习是个连续的过程,过去的好习惯好态度,对后面的学习情况是有很大影响的。

这么说,小学数学好,而初中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小学学习数学的习惯态度,要好于初中学习数学的习惯态度,简单说,没有传承好学习习惯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随着年龄增长,在学习难度也加大的情况下,如何适应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习惯态度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出现小学好而初中不好,包括初中好高中不好,都是这个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

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围绕为提高这种适应能力,而进行的抗挫折多韧劲急训练。

尤其是在认清自己学习现状的情况下,努力提升和强化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强化练习,只要这些做好了,就应该坚信自己会重拾辉煌。


优等生数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