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立规矩最管用?

天津桐竹麻麻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在家的时候很「守规矩」,但这一出门,辛苦建立的「规则」就很容易面临挑战:

妈妈,为什么别人能吃甜筒我却不能吃?
刚才那个哥哥抢了我的玩具,为什么我不能抢别的宝宝的?
你说过马路不能闯红灯,但为什么那个阿姨可以?


先来看看大部分父母的解决办法吧!

说教

很多父母都喜欢采取说教的方式来劝说孩子,比如刚才的抢玩具问题,:“你应该把玩具分给小朋友啊,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他们那样做没有你礼貌!”,尤其是老人们。这些说辞是要求孩子做个好孩子、做个懂礼貌的孩子,其背后的含义是: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不好、不乖了。这种说教往往令孩子觉得很困惑。

1】恐吓

“你不这样做,妈妈就不爱你了!”

“你不听话,一会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

“你不这样做,我就告诉你爸爸,回来收拾你!”

……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家的孩子会成为实验中的小白鼠一样。给予太多的消极刺激——即使孩子听话了,也容易缺乏安全感;并且一旦取消了消极刺激/惩罚,孩子就容易撒欢地做那些被禁止的事。


2、命令

“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甜筒你就是不能吃!”

“我给你说过了,你就是不能闯红灯!”

当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之前(2岁之前),多半比较听话,这时候直接用命令的方式可谓简单粗暴“有效”;但当孩子大一点之后,一味地命令则容易加剧孩子的“逆反”“叛逆”,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有的妈妈在公众场合抓狂地命令孩子,却毫无效果,最后变为恐吓、破口大骂以及出手揍娃。



3、批评或暴力

之前和孩子协商好的在外面不能大吵大闹,但是碰到其他孩子这样,就开始“撒欢”了。为此我们开始了批评:“你之前怎么答应我的,为什么不能安静下来?你看看你就不乖!”

我们实在是太喜欢批评人了,因为我们就是被自己的父母给批评大的。批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责别人的不对,这种方式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比较有用,会让孩子感到内疚、惭愧,但是对于还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的孩子,以及习惯了批评的孩子几乎无效。

当批评不好用的时候,我们就直接开始暴力行为-打一顿。毕竟还是有很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一顿,下次就不敢了。


想让孩子理解:换位思考

对于孩子而言,尽管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但你却可以试图去理解他们,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这才是最有效的。

小一点的孩子,由于还不了解自己和别人所感知、所想和所做是不同的,所以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这时家长需要首先和自己的孩子“换位思考”

梳理孩子的情绪

堵不如疏,试着“帮助”孩子表达和说出他内心的想法,这对孩子未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是非常有益的。

引导孩子的行为

疏不如引,孩子8个月时,觉得眼镜很新奇、很好玩,应该是一种可以玩的玩具:你看,妈妈都戴在眼睛前面玩了呢!当时,我们的做法是让他玩一副不要了的平光眼镜,作为“替代”,满足他想玩眼镜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抓掉我的眼镜。

到孩子11个月时,他已经了解眼镜不是玩具了,但是他还是会突然来抓我的眼镜,一旦观察到我瞬间激烈的反应,就会咯咯咯地笑。这时,他会觉得“抓妈妈的眼镜”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当时,我们的做法是在他抓掉眼镜时表现得非常平静,就像没有看见他的行为一样;但是,当他抓起地上的小球时,我们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和惊喜。很快,小萌就丧失了抓眼镜的兴趣,而是利用其它玩具和我们互动了。

到孩子14个月时,有一次,他又突然地抓取了我的眼镜,并且哭哭嚷嚷的,希望我陪他玩耍。此时,“抓眼镜”对他来说,是引起我注意力的办法;但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们给了他一个铃铛,只要他摇晃铃铛,我就放下手里的事来回应他。

四岁以上的孩子,能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能慢慢理解别人的想法了。此时家长就要教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即猜测和推断别人的处境和想法,并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解释。

「你觉得他为什么能吃甜筒呢?」——然后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再展开讨论,并予以引导。

「他个子比较高,年龄大,所以可以吃一个」,那么可以顺势引导孩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长个子以后也可以吃了。

「他牙齿好,所以可以吃一个」,那么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冰淇淋对牙齿的影响,以及对胃口、健康等各方面的影响等。

实际上,孩子不仅“听”你怎么说,也在“看”你怎么做——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理解别人、理解你,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倾听和理解孩子,在这一基础上,共同商讨出解决方案。

孩子不是故意不做,而是要探究背后原因,然后以身作则坚持执行!


多特儿童专注力


巧了,最近刚给孩子立完家规,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很有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立家规,绝对不能只给孩子一个人立,既然是家规,应当是家庭全体成员都要遵守的规则,每一个人在上面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条款。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去执行,孩子才觉得他与大人是平等的。

其次,我们在立家规的时候一定不要立得条件过于苛刻或过于高,一定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撒娇耍赖空间。比如我家的孩子,总是不喜欢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脸,自己吃饭。我就给他规定的没周一三五必须自己穿衣服,二四六必须自己吃饭。但是除此之外的时间是可以依赖家长的,家长可以帮忙,当然,如果自己仍然做可以加分。

然后还要给家长立一些规矩,比如全家人都不得打人骂人,早上必须说早上好,如果某一个家长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可以写上去,比如爸爸回家不得玩手机,当然除了正常工作之外。这样孩子会特别有动力,因为他会觉得除了约束自己,他还有一定的权利,可以管理别人,所以孩子才有兴趣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然立了家规一定要有动力去执行下去,否则也是一纸空文,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事先说好,如果他能够一周完全按照家规的规定执行,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个奖励可以使实物的奖品,也可以是一些精神的奖励,还可以是自己做的一些小奖状,我们就是可以一张特权卡。

有了这张卡,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个小愿望。或者可以兑换一天不按照家规的规定执行,比如J周一应当自己穿衣服,但是如果他这天不想穿,就可以用特权卡来兑换成让家长穿。

总之立家规的目的,一定不是完全的约束管理孩子,而是能够适当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来学习自理能力,或者学习知识,而不是要孩子,被动的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会产生厌倦,一碰到这样的事情就会不愿意做。

其实孩子都很聪明,很多事情学一两次也就会了,我认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个能力,适当的撒撒娇,不愿意做也是可以的,没有必要天天都要让他向大人一样按规矩办事!当然像一些打人骂人,这些原则性的问题是必须要认真执行的哟!否则一定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家长犯错也应当受到同等处罚!

大家赶紧也去试试吧,一定会管用的!


任律师工作室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规则是孩子建立良好秩序感的基础,它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让孩子明白每个人做事的界限,内心获得安全感。

一个孩子只有明白了他的做事界限,才知道该如何自律,也才能对他的情绪、行为及态度负责。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在伙伴中是不受欢迎的,在外人看来就是教养缺失的“熊孩子”。

成人世界需要遵守的规矩很多,挫折也不少,如果孩子不能在小的时候就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守规矩,长大后在成人世界就会屡屡受挫。

很多家长为孩子的没规矩感到苦恼:吃饭用手抓、说话没大没小、见人不问好、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沉迷电子产品。

给孩子立规矩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没规矩,而是大人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言行习惯。

1. 很多父母 , 一边教孩子守规矩,一边破坏规矩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家长的行为就是他们的参照物,所以孩子大了以后,爸妈的教育功力就更体现在自身言行上。

可是很多家长,嘴上教育孩子要有规矩,自己的言行却在打破规矩,给孩子带来了特别不好的影响。

比如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女教师高铁拦车事件,为人师表,带着女儿,自己不遵守时间规则,还要千方百计地用身体堵高铁门,用脚拦门,耽误了一车旅客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后续列车延误,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

当着女儿面,这位妈妈上演了一出丑态百出的闹剧,不知以后该怎样教育孩子遵守规则?作为家长的威信和说服力势必会大打折扣。

还有那个在老虎园下车的人,惊险保命后,不知要如何跟孩子解释自己的行为?

父母对规则的破坏,会造成孩子对规则的漠视

潜移默化中,悄悄影响了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导致他时不时就会抱着侥幸心理,做出种种不合规矩的事。

2. 很多父母,总是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给孩子立规矩,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父母常常苦恼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这个时候你是否反省过自己的表现?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早睡早起,可是自己却打游戏追剧熬到半夜;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则,自己却带着孩子过马路时闯红灯,当孩子疑惑不解时,他们总是有一大堆理由来巧妙掩饰:

“爸爸看手机是因为工作需要”,孩子发现原来爸爸是做游戏工作的;

“妈妈闯红灯是因为要迟到了,没办法”,孩子了解到原来赖床也没关系,快迟到了就不管红绿灯直接过马路就行。

失败的父母,总是擅长给自己找借口,可是谎言永远是经不起考验的,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的东西却影响他一辈子。

家长在教孩子规矩的过程中,要多一点对规矩真诚的遵守和维护,少一点自作聪明的遮掩。

3.

给孩子立规矩,父母要承担榜样作用

对孩子来说,一些原则性的规矩,一定要严肃地教给他们,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绝对不可以的!

比如:带电插座不能碰;煤气开关不能动;开水要小心;绝对不可以玩火;在大街上不可以到处乱跑,等等。

而对于有些规矩,单一的说教不见得会有很大的效果,

应该在父母的“身教”中引导和培养。

家长平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及家庭的生活规律,孩子自然就容易学会。比如:文明就餐、尊重长辈、早睡早起、不争抢别人的玩具、守时等等。

身为父母永远不要漠视规则,破坏规则。

只有父母树立好榜样,孩子才可一直保持对规矩的敬畏之心,从而内化成自身的行为习惯,依靠自觉的力量而不是外在管教来习得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严厉的管教只能维持一时,真正的长久之计是从父母自身做起,遵守规矩,维护好规矩,那么,在这一堂课中做父母的使命就达到了。


钱志亮工作室


家长给孩子下命令,孩子完全不听或者对着干,这事太正常了。推荐一本〈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就是专门讲这个话题了。

大多数情况孩子不听话都是有具体原因的,这里有套方法能让你的孩子遵守你和他这间的约定:

书中一共讲了9条规则,但基本上使用前六条就足够用了,效果非常好,建议家长尝试一下。


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

通过这条规则就能让孩子听话,但在使用规则之前

  • 你每一两周只需尝试一条法则。这样,你和孩子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条法则。

  • 1-6条的顺序是精心设置的,它们能帮助你逐渐熟悉这些育儿方法。所以,请不要随意打乱顺序

  • 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你应该允许甚至欢迎孩子能对你的要求或命令提出质疑,而不应该把这看做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


好用的定规矩法则


法则1:面对面说话,小家伙才听你的

计划开始第一周,你需要学习两点:

1.如何跟孩子定规矩;

2.如果孩子遵守规矩,你该怎么做。

开始时,你可以给孩子定一些他通常难遵守的规矩。这些规矩应该简单、具体、直接,如“把玩具收起来”、“去洗洗手”或“把电视关掉”等。不要用“把房间收拾一下”、“写作业”等需要多个动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跟孩子定的规矩要想有效,需要注意三个要点:提醒孩子看着你、告诉孩子怎么做(要有眼神交流、口气坚定)、站在旁边看结果,给孩子施加压力。

如果孩子确实照你说的做了,你一定要当场夸夸他。


法则2:给予恰当后果,孩子就会乖乖听话


第1步:遵守定规矩法则1。

如果你遵从第1条法则的要诀,将你定的规矩说了一遍,而孩子却没听,那你可以再说一遍,不过一定要在静静地盯着孩子约15秒后才可以。15秒似乎很长,但这段沉默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或许都用不着你再说一遍你的要求了。

第2步:重复上一步。

如果你给了孩子15秒,孩子还是不听话,那你可以按法则1再说一遍:再次保持眼神交流,严肃地说“我刚刚说……”然后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孩子约15秒钟。基本上就是重复上一步,但这一次你要稍稍大声一点(不可大吼大叫!)说出你的要求,这能让孩子感觉到你是认真的,而且你会一直等到他按你的要求做。

这样,你只要重复一次,就可以摆脱第一轮的恶性循环,也摆脱了越发生气的过程。事情的结果反而会由于你的冷静、理智而发生重大转变。

如果孩子还不听,那你就可以给孩子发出“警告”或“最后通牒”了。

可以使用这些后果:

  • 没收玩具一天或几天;


  • 今天不许再看电视;

  • 今天不许再玩电子游戏;

  • 提前半小时上床睡觉;

  • 今天不能吃零食。

  • 面壁思过


如果你已经开始实施惩罚,比如,你已经把孩子抱到墙角了,孩子说“我错了,我现在就去把电视关掉”,但你也不能放他去,你要告诉他:“现在已经晚了。但下一次,要乖乖照我说的做。”说完,你要继续执行已定的惩罚,不能心软。

法则3:小家伙越闹越凶?就让他独自冷静几分钟

面壁思过是一种有效的小惩罚

1.告诉孩子停下来。

● 告诉孩子停止他的行为。

● 切莫大吼大叫,但要声音洪亮,使孩子能够听清你说话,并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

● 尽量保持眼神交流。

● 等待约15秒。

2.给予后果。

● 告诉孩子,如果他还闹个不停,他就要接受面壁思过的惩罚。

● 语气严肃,并尽量保持眼神交流。

● 等待约15秒。

3.将孩子放在面壁思过地点。

● 尽量让孩子自己去面壁思过地点。

● 如有必要,可强行将他带去。

● 语气严肃地对他说:“不许闹!没我允许,不能离开。”

● 如有必要,抓住孩子的手,让孩子不能打你。

● 如果孩子跑开,你要重新把他带回来,重复以上的话。

● 一旦他安静点了,你就开始计时,但万万不可告诉孩子你要让他待多久。最低处罚:5岁以下,均为两分钟;5岁以上,遵循“几岁几分钟”的原则。

4.结束后,引导孩子反思。

● 走到面壁思过地点问孩子:“知道我为什么把你放在这儿吗?”

● 不要激怒孩子;不可大声训斥或没完没了地说教。只需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要求面壁思过。

● 如果孩子还小,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为什么要面壁思过。

● 告诫孩子:“你以后再这样闹,我还会让你面壁思过。”

● 让他回到先前的活动中去。(非常重要)

针对攻击行为,略过第1、2步,直接把孩子带到面壁思过地点就行。

法则4:列个任务单,轻松培养孩子的自觉力


用至少两周的时间来实践这项计划:准备好积点(或贴纸)——列出清单——实施计划。每当孩子完成了某项任务,你就要立刻给他积点;每当孩子换取一项特权或奖励,你就要当场收回相应的积点。即时发放或收回积点,是“约法三章”计划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下面是一份“约法三章”的范例:

任务:

按时起床 2积点

自己穿衣、穿鞋 1积点

穿戴完毕才走出自己的房间 1积点

早晨7:15之前吃早餐 1积点

7:40之前出门上学 2积点

收拾床铺 2积点

饭前自觉洗手 1积点

早起后及睡觉前刷牙 2积点

奖励:

看电视(一次30分钟) 1积点

玩电子游戏(一次15分钟) 1积点

出去玩(1个小时) 1积点

晚起15分钟 1积点

抽奖袋 9积点

执行计划要坚决,孩子才能配合你

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后果——表现好就奖励,做错事就惩罚。


法则5:7个学习小妙招

妙招1:做作业的环境要减少干扰

妙招2:做作业的时间因人而异

妙招3:与老师共同制作检核单,作业情况一目了然

妙招4:写作业前的规矩——准备好材料

妙招5:写作业时的规矩——监督而不过分干预

妙招6:写完作业后的规矩——换取特权要有度

妙招7:辅导作业的规矩——适当引导,但不要过度帮助

法则6:给任务单添点新花样,才经得住孩子的软磨硬泡


扩充任务单:

● 补充不常发生的家务(兑换过程一定要有明确规定)。

● 加进临时家务(一定要提前说清楚做这项家务能赚多少积点)。

● 开始合并有关联的家务,不过条件是:在过去一周内,单独命令这些事务时,孩子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候会服从。

“说一遍就搞定”:

● 添加“说一遍就搞定”的方案。用到这种方法时,每次都要提醒孩子这一点。

修订奖励和特权

● 扩展每日特权清单。

● 扩充清单,纳入更多细小的特权,如:允许在朋友家过夜。

● 允许孩子在某段时间内赚取更多积点,换取一份更大的奖励(如一本书)。

● 如果孩子攒了很多积点,却很少兑换,也不要担心。如有必要,你可以限制孩子玩玩具,直到他又开始赚积点。或者,偶尔用一下“周末积点清零”活动吧!

● 确保孩子只能通过积点来兑换特权,其他途径一律不行。家长一定要经得起孩子的“软磨硬泡”。

扣除积点:

● 针对孩子某些不当行为,你可以用积点扣除的方法。先针对一种不当行为,然后再纠正另一种不当行为。这种行为一定是你当场发现,而不是依据其他人(如兄弟姐妹们或保姆)的报告。要绝对明确、清楚地规定何种行为应受处罚,以及每次该扣除多少积点。

● 不管什么时候,扣除积点这一惩罚一次只能针对一种行为。


战隼



很多爸爸妈妈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时像天使一样可爱,别人口中的熊孩子可千万不要是自己的孩子。可是很多时候,孩子总是会用行动问问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比如公共场合哭着闹着要买玩具,在家里拖拖拉拉不吃饭,拿起手机玩个没完……这时候大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说,这孩子真没规矩,自然也想用规矩来管教孩子。


规矩看上去是乖孩子的行为准则,但要规矩管用,不仅要达理,也要通情。


1.首先,要打破给孩子立规矩的刻板印象,规则是一个环境下对大家的共同约束,爸爸妈妈在立规矩时,要用家庭成员的视角平等对话。对于某条规则一定要共同适用,例如吃饭时不玩手机,父母也一定要共同遵守。


2.其次,立规矩的描述很重要,任何人都不喜欢被限制,我们要说“做到什么”,而不是说“不做什么”,例如“遇到矛盾时,家人之间要平心静气的沟通”而不是“遇到矛盾时,不能大喊大叫”。负向的描述,只会知道不做什么,而不知道要做什么,规则的制定并没有给孩子正向的引导,规则只会让孩子产生厌恶的情绪,与父母对立。而正向引导行为的规则,会让孩子在遵循规则的过程中得到指引,且在不断的遵守过程中得到成就感,逐渐会内化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3.最后,制定的规则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商量,商量并非仅仅是为了得到孩子的肯定,更重要的是父母去判断孩子是否能够遵守,符合孩子的能力或者个人特点。只有孩子力所能及的规则,才能够帮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父母和孩子自己都喜欢的样子。


父母切记,规则绝不是帮助你让孩子变乖的紧箍咒。而是帮助你的孩子有生活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并且因为遵守规则而自我激励,在“我能行”的回声中健康成长的教养帮手。



超级育儿师兰海


管教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如果你的孩子不听你的,你会怎么做?这里有一个按年龄分类的指导来管教你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是家长热衷探讨的一个问题。孩子不听话的本质是孩子对规矩没有掌握,也就是说家长给孩子立规矩,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给孩子立规矩才有效呢?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孩子的行为也在变化。2岁时不发脾气的孩子可能会在7岁时对你无礼,12岁时对你态度强硬。专家说,给孩子立规矩最好方法是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

畅销育儿书《育儿危机》一书作者斯科特•伍丁认为:“给孩子立规矩是指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不是惩罚或愤怒,”“这只是一种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并保证孩子安全的方法。”他分享了一些策略,这些方法可以让你的孩子在每个年龄和阶段都保持在你给孩子立规矩的范围内。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在不大喊大叫、不发出威胁、不崩溃的情况下约束孩子。

如何管教幼儿

幼儿时期,孩子不会为了操纵你或让你生气而牢骚满腹、大惊小怪或大发脾气。大多数幼儿行为不端是因为孩子无法表达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幼儿也倾向于非常情绪化。所以当孩子开心的时候,孩子非常开心。当孩子难过的时候,孩子会非常难过。你的孩子天生好奇,所以他什么都想知道是很正常的。孩子的工作是检验他新的独立意识;家长的职责是设定界限。

幼儿存在典型的问题点

发脾气:这些情绪上的爆发通常是你的孩子因为不能说、不能做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生气和沮丧的结果。当他累了、饿了、无聊或沮丧的时候,他的脾气也很暴躁。发脾气是让你知道“我真的需要饮料/零食/玩具/午睡——现在!”

矛盾:给你两岁的孩子一个苹果,她想要一根香蕉。给她穿粉红色的衣服,她想穿棕色的。你蹒跚学步的孩子正处于形成与你不同的身份认同的早期阶段,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可能是决定你是否想要,而她不想。她最喜欢的词是:不!

训练孩子的方法值得一试

提供选择:幼儿都是关于独立和控制的,所以你可以通过在孩子的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发言权来避免很多问题。对于这个年龄段来说,有两个选择就足够了,例如,“你想先做什么:刷牙还是穿睡衣?”

保持冷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关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故意把麦片扔了,或者在杂货店里崩溃了,你的反应过度了,她还会再这样做。冷静地让她知道,我们不会把食物倒在地板上,也不会在不能下一次吃饼干的时候尖叫。简明扼要(请不要讲课),否则你会把她弄糊涂的。

防患于未然:找出引发崩溃的原因,将崩溃最小化。如果你的孩子饿的时候总是丢零食,那就多准备一些健康的零食。如果她不得不离开公园时感到心烦意乱,在你开始收拾东西之前给她很多警告(10分钟、5分钟、2分钟)。限制去那些麻烦场所,比如玩具店。

暂停时间: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抽出时间是一种有效的管教工具。如果你的孩子生气地打他的玩伴的头,带他到指定的休息时间,在那里他可以冷静下来,控制自己。用“不许打”这样简单的词向他解释他做错了什么。一岁对应的暂停时间只有一分钟,五岁最多五分钟。

如何管教你的学龄前孩子

你的学龄前儿童的记忆和沟通能力正在发展,他能够更好地遵循指令和理解解释。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忙于学习一些棘手的社交技巧,比如分享、礼貌和与朋友相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但随着视野的开阔,孩子需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所有事情。

典型的问题点

抱怨:当抱怨成为一种习惯时,你的孩子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她在这样做。

不听:你的学龄前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无视你一再叫他吃饭。问一个孩子三次、五次或十次,会让我们所有人都变成狂躁的疯子,而孩子会明白,在你歇斯底里之前,他其实不必做出回应。

管教学龄前儿童的方法

永远不要问超过两次:以下是它的工作原理:

•礼貌地问一次(“请把玩具放好”)。

•再问一次,但要提醒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听,后果会很严重(“我让你把玩具放好。”)如果到我数到五的时候你还没做完,我就得把它们留到明天晚上再告诉你。不要做出不切实际的威胁,比如告诉孩子“你以后再也不能看电视了!”

•如有必要,应用负面结果。“如果你不遵守纪律,你就会今天没有蛋糕吃了。”

抓住他们的优点:你的学龄前孩子真的想让你开心,所以当他第一次你分享他最喜欢的玩具时,一定要鼓励他。我们经常关注自己不喜欢的行为,却很少关注自己希望看到更多的行为。

模仿你想看到的行为:孩子从我们所做的中学到的比我们所说的多得多。如果你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失去了冷静,那么你的学龄前儿童也会这样做。如果你的孩子爱发牢骚,他可能只是在模仿你让他打扫房间时的声音。

如何管教学龄儿童

现状:

大孩子现在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所以现在是为未来行为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无论5岁到10岁之间发生什么,都会对青少年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方法:

一般的服从:在这个年龄,纪律就是让你的孩子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打扫卫生,按时出门,完成家庭作业,虽然学龄前儿童在这方面也有挑战,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难度要大得多,因为你不能把孩子抱起来,放在床上,或者抱着孩子出门。”

采取教练的方法:教练会以帮助团队成员达到目标的内容和方法开始提问。如果你的儿子和朋友吵架了,问他:“下次你能做些什么改变?”你的目标是帮助他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样下次他就能做得更好。”

按下倒带键:如果可能,给孩子第二次机会。解释她做错了什么,提醒她你想看到的行为。当她做对的时候,要感谢她。

使用合乎逻辑的结果:或者称为因果关系,这些应该与你孩子的行为直接相关。如果你8岁的孩子因为早上起床困难而上学迟到,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早点上床睡觉,而不是取消她看电视的权利。最好的结果是你的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创建了宝妈自媒体创业营,带领全营宝妈实现经济独立!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J妈学堂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教学课程已经上线啦!关注即可免费获得!


J妈学堂


规矩是需要从小养成的,不是说,6岁前没订过规矩,现在忽然开始定规矩,就要求孩子可以听话的,给孩子立规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孩子成长的 过程。

当孩子小的时候,孩子的小姨想抱着他时,他不给抱,还哭,妈妈看见孩子哭了,就假装打外婆,来给孩子出气。孩子大一点后,还是不给抱,还要出手打人,这种背景下,妈妈给孩子立规矩,孩子是不会听的,因为从小他就是这么过来的,这就需要孩子适应一段时间,接受新的东西。

给孩子立规矩最好从出生后就开始。

1、孩子刚出生后,很多妈妈在老人的引导下,认为孩子哭了就是饿了,就要喂奶,不管是刚吃过,还是吃过一会,只要哭了,检查下不是尿了,就给孩子喂奶,这样就会给孩子形成吃零嘴的习惯,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孩子立规矩,两个小时喂一次,期间不要喂,这样孩子的吃饭就规矩了,长大后吃零食的习惯就基本不会存在。

2、有的孩子白天睡的多,晚上会熬到11点多才睡,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孩子的作息时间规律,而不是任由孩子,什么时候想睡了什么时候睡。

生活中的习惯,都是从小时候,一点一点积累的,当孩子不听话时,你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了。


子谦妈妈育儿经


作为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我的最大感受是:给孩子立规矩,要管用,要做到两点。

第一,规矩一定要有正式感。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父母心情好时就随意说话不算话。

第二,父母本身要有威严,要以身作则。

比如,你教育孩子,说孩子在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能看电视等。那你父母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是不是会玩手机?我是一名写作者,我就会让我的女儿看到,只要在写作,妈妈就会在电脑前端坐,很专心一直到文章写完。孩子是有观察力的。家长的行为,是表率,也是标尺。家长做到了,再对孩子提出来,孩子会主动遵守。

以上,供参考。


小公主变形计


给孩子立规矩,要孩子听,如何做才有效。

1、树立规则要家长自身以身作则

树立规则,不要只给家长给孩子下达命令,而是家长要一身作责,给孩子作出榜样的作用,家长是孩子做好的榜样,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督促孩子读书,但是自己打游戏和刷手机,孩子的心理肯定是不平衡的,你要求孩子做这件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

2、和孩子一起商讨规则,让孩子有参与感

树立规矩很多时候就是家长单方面的指令,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很多时候就会逃避和钻空子。但是换一个思路来想问题,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这样孩子愿意践行自己的行动,这样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一些呢!

3、及时更正和修正规矩,坚持规矩的进度

在规矩制定完实施的过程种,其实是一个动态的监控过程,很多时候不要制定完就变成了一个死的规定不动了,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表现及时的更正和修订,如果孩子表型的好,一定要积极的正面强化,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规矩是人定的,但是一次不要制定太多的规矩,让孩子没有自由的空间,慢慢来循序渐进!

游戏育儿,小游戏大智慧,欢迎关注和订阅,一起做有趣好玩受孩子欢迎的父母!


游戏育儿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不管说什么都不听,就是没有给孩子建立规矩,或者,给孩子立规矩了,不管用。那么,怎样给孩子立规矩管用呢?

一,一定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的习惯在幼儿时期是最容易养成的,年龄越大就越难改变孩子。

规矩也是一样,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立起来,让孩子从小养成守规矩的习惯。

二,给孩子立的规矩大人也要遵守

比如我们有些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家长不允许孩子大吼大叫,却总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对着孩子大吼大叫。

正所谓以身作则,父母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重视。

三,规矩要简单易行,合情合理

给孩子立的规矩如果太复杂,孩子可能理解都理解不了,更别说去执行了。比如有些家长听了某些专家的建议,要给孩子立规矩,于是,就把专家的话打印出来,拿给孩子,以后就照这个做啊。

规矩是要立,但是,孩子一定要能理解才行,家长切不可偷懒,随意找一些专家的话塞给孩子,让孩子去做吧。家长要一条一条的自己先理解了,然后,跟孩子一起把每条都搞懂,让孩子彻底理解。

当然规矩也要合情合理,如果不合理,孩子长大一点理解了就会反抗的。

四,立了规矩要执行

规矩立起来以后,关键在于执行,只有执行了才能说是规矩。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订立规矩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可是真的到要执行规矩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因素,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处罚孩子,最后不了了之。

规矩立起来,就一定要严格执行,久而久之孩子才会养成习惯,来遵守这些规矩


总结一下,规矩要从小给孩子立起来,跟孩子一起协商,做到共商;规矩要合情合理;父母要和孩子一样去遵守规矩;定好了规矩要严格执行。按照以上去做规矩才管用。


欢迎访问我的头条号“睿爸快乐育儿”,浏览更多育儿知识。睿爸和睿妈是一对真诚的爸爸妈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双学位,我们育有两子,一个9岁,一个3岁,孩子学业优异,我们以亲身经历分享育儿经验。所有回答全部保证原创,欢迎分享、收藏、评论、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