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護區側記:普氏野馬“還鄉”

12月16日下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多個部門聯合組織的驗收專家評審,一致通過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準東採油廠石油生產退出卡拉麥立山評審驗收。這標誌著新疆油田準東採油廠為保護荒漠動物生存,捨棄近7萬噸產量、3億多元年產值,284口油水井全面退出保護區。

“目前,新疆油田公司已全面完成了284油水井的封井、地面拆除和井場修復工作,卡山保護區油田生產退出整改已全部完成。”在當天舉行的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油田生產退出現場驗收交接儀式上,新疆油田公司安全副總監凌立蘇表示。

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下稱卡山保護區)是1982年4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疆準噶爾盆地乾旱荒漠區唯一的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準噶爾盆地東緣,總面積14668.22平方公里,主要是以保護和發展普氏野馬、蒙古野驢、鵝喉羚等有蹄類野生珍貴動物及其棲息生境為主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範圍內的採礦權面積105平方公里,探礦權面積3810平方公里。

由於油田所在區域環境的生態條件較差,地域特徵決定了該區域內植物組成簡單、類型單一、分佈稀疏、種類貧乏。主要建群種和優勢種植物有白梭梭、沙拐棗及蒿類等,植被蓋度約10%-20%。野生動物種類分佈也相對較少,沒有區域特有種類,但大型哺乳動物種類相對較多,區域內分佈有鵝喉羚、狼、沙狐等種類。卡拉麥裡山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動物種類繁多,據考察及資料記載共有58科28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6餘種。

卡山保護區是普氏野馬原生地。普氏野馬是世界唯一存在的野生馬種,國際上將野馬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EW級(野外滅絕)物種,中國將其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保存著6000萬年前的基因,普氏野馬被世人譽為“活化石”,目前全世界不足2000匹,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物種。野馬是準噶爾荒漠草原的標誌性物種,也是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

19世紀中後期,由於人類的捕殺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野馬的分佈區急劇縮小,數量銳減,在自然界瀕臨滅絕。上世紀80年代,中國啟動一項跨洲跨國的“野馬還鄉”保種計劃,從英、德等國引回18匹普氏野馬在準噶爾盆地進行養殖。1986年,國家林業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組成專門機構,負責“野馬還鄉”工作,並在卡拉麥裡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野馬飼養繁殖中心。

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护区侧记:普氏野马“还乡”
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护区侧记:普氏野马“还乡”

繁殖基地裡的普氏野馬

新疆油田準東採油廠提供的數據顯示,卡山保護區涉及地質儲量1273.4萬噸,合計有油水井284口,其中採油井244口,注水井40口,日產油190噸,年產油6.9萬噸,有油氣集輸支、幹線、單井管線共60.71km,注水支、幹線、單井管線34.76km,高壓電力線53.25km,低壓電力線21km,抽油機125座,單罐46個,計量站14座,配水間12座,注水站3座,處理站1座。

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护区侧记:普氏野马“还乡”

圖中由橙色、綠色、紅色線條框定的區域為保護區範圍,紅色色塊為已開發油田,遍佈於紅色色塊旁邊的小圓點為油氣田

卡山保護區最早的勘探工作始於上世紀50年代,先後打勘探評價井127口,建成火燒山油田、彩8井區、沙北油田、滴2井區4個開發區塊,共鑽開發井157口,均在實驗區內。其中,1987年,火燒山油田進入整體開發,北部部分井網在實驗區內,涉及實驗區井數49口,年產油能力0.8萬噸;1991年,彩南油田彩8井區進入滾動開發階段,涉及實驗區井數30口,年產油能力1萬噸;2002年,沙北油田進入整體開發,涉及實驗區井數51口,年產油能力3.7萬噸;2007年,滴2井區進入滾動開發,涉及實驗區井數27口,年產油能力0.7萬噸。

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护区侧记:普氏野马“还乡”

準東火燒山油田

其中,彩8井區因地處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沙漠覆蓋區的彩南油田而得名,是國內第一個百萬噸級沙漠整裝自動化油田和陸上油田開發建設的典範。

為了完成卡山自然保護區的要求,彩8井區按照要求退出了保護區。與彩8井區同時退出卡山保護區的還有準東採油廠火燒山作業區沙北油田的50口油井,合計產油量約3.7萬噸。

再加上其他井區,新疆油田在準東油區累計退出年產量達6.9萬噸。新疆油田公司準東採油廠常務副廠長、黨委副書記、安全總監謝建勇介紹稱,新疆油田公司在該區域勘探開發過程中投入資金達3個億,探明儲量1200萬噸;產能建設10萬噸,投入資金5個億,封井退出工作開展過程中再次投入資金2億元,先後累計投入資金近十個億,全部退出過程中制訂了非常詳實的退出方案,確保不造成二次汙染。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相關要求,新疆油田於卡拉麥裡山自然保護區的284口井,於2017年8月11日前已全部關井停產,其中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64口單井和設施已於2014年之前全部完成封井退出並恢復自然地貌,2017年開始繼續安排施工人員完成了115井次的封井作業,2018年完成105井次封井作業和全部的地面生產設備設施的拆除工作。

據介紹,施工作業主要分為封井作業、地面設施拆除作業、井口設施拆除作業和立碑作業,除了將拆除的抽油設備和回收的材料,送到採油廠物資管理站指定地方外,新疆油田公司還採用脫油熱水充分循環洗井,對射開層位實施封堵,並確保試壓合格,在清理平墊井場後,交卡山保護區管理中心驗收。

在退出工作開展過程中,新疆油田公司還改拆為建,譬如抽油機底座是用水泥整體澆築而成,地下部分十分龐大。若要拆除,則會在其周圍大面積開挖土方,產生大量工業固廢,且拆除抽油機底座後地面會持續沙化,無法起到防沙固沙作用。新疆油田公司創造性地將抽油機底座改造成了牲畜的飲水槽,既防止沙化,又可以給野生動物提供飲水渠道。

應卡山保護區管理中心的要求,新疆油田公司保留了通訊塔、水源井、配套的供電設施、各類站點、道路和房屋,這樣不但可保障動物的飲水、防止該區域沙化,還可用作保護區防護人員的臨時值班點,可以存放野生動物草飼料。

隨著油田生產退出實施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人類生產活動退出和佔地日趨減少,原有生境開始恢復,野生動物對新環境適應後其活動和分佈範圍亦已恢復。在植被狀況好的地段,其活動的痕跡較多。如在原油田公路及生活公寓附近,經常可見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及齧齒動物出沒。

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护区侧记:普氏野马“还乡”

來到油田作業區的野馬

新疆油田全面退出卡山自然保护区侧记:普氏野马“还乡”

野馬迴歸自然

2008年,幾匹繁殖研究中心的普氏野馬在野放過程中來到彩南油田作業區。為讓野馬安全生存,井場員工修建水池供其飲水。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保存實有野馬種群達381匹,其中圈養94匹,分成9個群;野放187匹,分成17個群;半散放100匹,分成4個群。

“油田退出保護區以後,保護區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就更好了,幾乎接近到純自然狀態,因為人類活動干擾概括幾乎降低為零。對於野生動物在這一區域的恢復繁衍大有好處。”中科院新疆分院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康稱,在此番油田推出過程中,既“應拆盡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類干擾的活動痕跡和影響,又將以前石油的生產、生活、網絡設施等就地轉化為保護區管理和保護野生動物的保護監測設施,由此避免了更大規模的地面擾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