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独处,这是为什么?

修行者日记


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并不是孤僻不是孤独,独处可以是一种爱好,独处时可以思考,可以回归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应有的调节。独处更是一种艺术。

原因一、性格太过老实,心理纯真。

原因二、朋友看似很多,遇事却无人帮。

原因三、喜欢一个人的自由自在。

原因四、你的智商情商很高。

原因五、远离世俗的烦扰,

原因六、人情世故、人与人、社会的勾心斗角。

原因七、有自己的个性,不愿随波逐流,来附和他人。

原因八、追求精神、追求强大内心的自己。


天下文化在行走


当一个人开始喜欢独处,说明开始走向成熟了!

能够独处而不无聊,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因为这个时候你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我不需要去交际,不需要去攀附,我就是我!

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场独自的心灵之旅!独处的时候就是心灵旅行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我们许多困惑已久的答案,那个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独处容易生智慧,所谓静极生慧。常常独处的人,生出的智慧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慢慢会养出从容淡定的气质!

独处可以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而更高的境界可以养出大气而慈悲的心❤!


生活百家讲坛


我是萤火虫老师,华大应用心理咨询师

一个人要有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就是独处。

一个连与自己都不能相处好的人。

如何能与他人相处?

越来越喜欢独处,这是为什么?

这代表你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你自己。

当人在独处时,更能了解自己的需要,更会思考一些问题,更容易观察一些情况。

你比在群体中更会思考。


喜欢独处的人,有一种自我整合的能力,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的位置上,唯有经过整合,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成长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我满足的内心世界,进而影响他与外界世界的关系。

独处的好处:

1. 强健大脑,预防痴呆。

美国匹斯堡大学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散步,可以增强大脑记忆中心的海马体,海马体是老年痴呆症的最先摧毁的大脑区域。

2. 激发灵感。

当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沉静下来做一些深呼吸和冥想,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一些不良情绪也会缓解。

3. 提高效率。

当适当的独处之后,什么都不做,反而能帮助人摆脱困境。

也许这些就是喜欢独处的人感受到的益处。

然而有另一批人,喜欢独处的原因需要甄别。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它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 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感,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他们总是处于焦虑状态,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合出现,都是一种恐惧的事情。

这样的独处是有伤害的。

两类人群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群体中有不适应的状态。

无社交恐惧症的人群:进入群体时,反应良好。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群:进入群体时,出现口干,出汗,心跳剧烈,呼吸急促,手脚冰凉。


独处有好处,也有坏处。

关键在于,你是否能随时抽离那个独处状态,既可以享受独处时的思考,又能有融入群体时社交能力。

越来越喜欢独处的人,内心有一份更重视自己的力量。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都知道我是谁。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我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写道“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恰当的表述出了我的心声。


我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交际。长大后,依然不喜欢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人际交往上面,总是喜欢宅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也不喜欢出去找人玩。

我对人一向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作风。“道不同不相为谋”,凡事都不喜欢勉强自己去附和别人,觉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讨好别人、与不感兴趣的人的敷衍交谈上真是太为难自己了。与其浪费表情和精力去和别人交谈,还不如一人独处来得自在。

年纪越大越喜欢独处,随性而为,宁静以致远。无需装模作样,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岂不快哉!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九月九284972767


独处,有时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独处,并不等同于孤独,更不能轻易的与孤僻联系在一起。喜欢独处的原因很多:

1,在高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中,神经长期得不到松弛,渴望一个单独的空间来自我放松,自我调节。

2,在社会中,疲于处理、维系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身心俱惫,想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自我感受。

3,在生活中,长期顶扛生活压力、处理生活琐事及家庭成员关系而颇感心率焦脆,希望一个空间,来自我缓解。

4,在情感方面,因大量的付出和对相应关系的维系,最终竟不为对方所理解,导致矛盾频生、纠葛缠绕,时感心神疲惫,渴求一个空间,来享受那没有纠葛,没有烦恼,只有自己和理想的独处状态。

红尘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人的思维再活跃、心灵再强大,也不过是一具肉体。肉体受了伤,需要治疗,心灵受了伤,亦或心力消耗过度,也是需要修补的。

有理想、成功的人,更懂得享受独处……


趣宠新语


独处是自由

第一次感受到独处的自由像是少年时代, 父母给江南暮烟收拾了一个房间, 妈妈帮忙选择了自己喜欢图案的床单, 爸爸帮忙购买了木制原色的写字台 ,一盏简单的嫩绿色的台灯,当时不知道哪里搞来了一张大海的画报。

吃过饭稍作休息就一头扎进那间自由的小屋,那个时候的孩子作业没有那么多。 阅读,写作, 比较分析题目,清晨可以大声朗读你喜欢古诗文,可以随身听英语音乐,快乐的时候手足舞蹈,痛苦的时候捶胸顿足, 一个人就是整个世界啊


独处是与自己同一频率的他人对话

长大后直到现在记忆深刻的一段话是在洒满阳关的午后图书馆阅览室读到关于独处时刻那种喜悦与享受。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穆斯林的葬礼,读周国平,蒋勋,龙应台,读 黑格尔,苏格拉底, 梵高,都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完成了与之对话。

宇宙苍茫,苍茫。风雨苍茫,苍茫。历史苍茫,未来苍茫。天地苍茫,苍茫。

  人类从苍茫的远古水域走来,向苍茫的彼岸划动小舟。与生俱来的孤独之感,永远尾随鲜活的,寰宇中孤掌难鸣,但不屈的精灵还是高昂起手臂,仿佛没有旗帜的旗杆指向苍穹……

  痛苦的,没有权利悲哀。

  苍茫的,没有权利渺小。

独处是拥抱自我

工作后独处的时间就更多了,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当所有的讯息和资源都在喧嚣中弥散的时候, 我们选择独处,尘埃落定,辨别选取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旅行,看看世界丰富多彩的风景。一个人吃饭,尝试心心念的那种特别的口味, 一个人读书,全身心的而投入到作者带给你的文字世界,一个人电影,牵动所有情绪给导演综合故事去喝彩,让自己哭,让自己笑。 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没有再多的主体需要顾及。


江南暮烟YogaLife


老了,疲惫了,看淡了,沉淀了……



Amy146603985


独处身心皆放松,理顺人情丑态中。天人合一生智慧,冥想莲花不言中!七言绝句独处,山东杨哲原创。



杨哲夜话


人本孤独,青年孤独,中年孤独,老年亦孤独。成长的过程是孤独之最。因此有人说,长大,孤独的连偏旁都没有。这个过程,会随着人从忍受孤独逐渐过渡到享受孤独而告终。

独处是一种能力,是内心成长壮大的一种标志。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不是与他人的关系,不是伴侣关系,也不是亲子关系,而是与自我的关系。独处,让我们可以真实的面对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更好的面对自己以外的世界。

孤独,在我眼中,是一棵越长越大的树。懂得享受它,滋养它,它就会生根发芽逐渐壮大,并且开出绚烂的花朵芬芳你的人生。


闲时舞文忙时弄墨


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渐渐明白朋友远远没有预期想的那么重要,有些朋友真的只是所谓的酒肉朋友,真正需要的时候都避而远之不闻不问,所以久而久之习惯了没有依靠习惯独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