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創新o2o領跑者


中國當代教育的發展是高速的,教育行業取得的成果是振奮人心的。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教育行業現存的種種問題。看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才能推動中國教育更上一層樓。

關於教育行業現存的問題,我談一下幾個方面。

一,有些民辦中學,民辦大學的管理不太規範。不少學校收費高,教學質量卻不怎麼樣。其多數原因是教師隊伍素質有所欠缺,教學管理鬆懈,教育風氣不良。

二,多數學校只關心應試教育,而輕視素質教育。學校讓學生為爭高分而拼命學習,忽視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和優良個性的培養。學校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關注也不夠。學生的精神壓力大,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不少學校對在校學生的生活關心不夠。許多學校的伙食辦得不好,有的還沒有公共食堂,讓學生到校外買著吃,既浪費錢財,又吃不好,還會使一些學生養成追求奢侈生活的風氣。不少學校的住宿條件也不好,管理混亂,衛生條件很差。




關山慶宏


我沒有那麼寬闊的視野,只能說說基礎教育階段存在的問題。

1.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

目前主流教育理論是素質教育,而基礎教育踐行的卻是應試教育。原因很簡單,社會上衡量學校優劣的主要標準就是升學率。學生與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學校的升學率,儘管有些羞羞答答地,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分數不僅是學生的生命線,也是學校的生命線。而且,我們學生要面對是選拔性考試,而不是合格性、等級性考試,分數是升學的唯一的利器,無論專家、社會、家長,怎樣抨擊,一線教師踐行的必須是應試教育,因為對老師業績的考評,成績也永遠是第一位的。對於一所高級中學來講,考上重本的、普本的人數少,學校就沒有競爭力,你所教的學科,班級,學生的高考成績不好,你就不是一個好老師。

2.專家的理想化指導與教育實踐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反差

比如,專家主張的賞識教育,實際上是誇大進步,淡化缺失,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現狀極易滿足,久而久之,淡化了進取心。請不要忘記,選拔性考試是“零和博弈”,它所強調的不是你自己縱向的小進步,而是橫向的成績競爭。專家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過度解讀,使老師喪失了手中的戒尺,學生都成了“玻璃心”,連自己的默寫成績都無法面對。專家對教育行業“服務性質”的界定,使學生成了高高在上的上帝,老師都成了俯身伺候“小主”的保姆。同樣是專家的過度解讀,使得學生違紀、乃至於犯罪,需要承擔的懲戒成本太低,這也是校園暴力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無非就是道歉賠償而已嘛。實際上,這也是一線教師對專家普遍不太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3.教師與家長之間對教育的認識不同步

教師也反對體罰,這是主流,但是不主張廢棄懲戒,很簡單的道理,只有懲戒才有深刻記憶,才能讓學生有底線意識。部分家長舐犢情深,加上被專家洗腦,孩子違紀,教師不能公開批評,因為專家說,要保護未成人的自尊心,孩子違紀,被停課檢查,家長投訴,因為專家說,剝奪了孩子被教育權利,家長認可的教育方式就是,無論違紀多麼嚴重,不能公開批評、不能停課檢查,只能說服教育。校規校紀形同虛設。

4.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發展高度不平衡

私立學校由於所有制的原因,具有很高的不可控性,私立校一般實行封閉式管理,晚上上晚自習,畢業年級週末補課,家長沒脾氣,因為選擇私立校就讀的學生家長,都是捨得花高學費,讓孩子考上優質大學的,他們對高分考高校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不主張減負,對晚上上晚自習,畢業年級週末補課,不僅沒脾氣,還舉雙手贊成。而公立校不同,行政領導倡導減負,學校不敢不執行,這樣在學時上與私立校相比,相對縮短,久而久之,學業競爭力與私立校差距越來越大,湧入私立校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多。未來可能會出現一邊日漸冷落,一邊如火如荼的景觀。畢竟上大學、上優質大學才是硬道理。

5.教師隊伍中的少數敗類的醜行被有意無意的放大,“黑”教師已經“蔚然成風”,高壓下的教師很多選擇明哲保身,教育正在漸漸失去應有的勃勃生氣

全國教師有一千多萬,出現幾個敗類也是正常現象,哪行哪業沒有蛀蟲呢?但是,教師隊伍中的敗類,卻被無限放大,人人都拿師德說事,貌似全體教師都已師德盡失,別說我誇張,看看悟空問答的問題和問答留言區的評論,喊打喊殺的都很多,老師們頭上都貼上了“上課不講補課講”的標籤,成了過街老鼠,這樣的教育還有什麼生氣可言!

校外補習機構原本屬於碎片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在餘大師的帶領下,反“師腐”大旗高高飄揚,校外補習機構已經不是從前的“小阿弟”,儼然已經成為平分秋色的“大哥大”,今年開學之初,各校要求統一收看的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製作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開始之前有15分鐘廣告,校外補習機構的吧?央視啊,你還敢小看餘大師們的“產業集團”嘛?此強彼弱,懟你沒商量。“心涼涼”啊!

實在是不想寫下去了。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我雖然是個農民,但也喜歡交朋結友,其中也同很多的老師關係很好,經常在一起談天說地擺龍門陣,也從他們的議論中聽到的一些問題不知道是不是教育界存在的問題,現在胡亂地總結一下,首先聲明,我只是頭條的忠實讀者,不是作者,說錯了大家不要罵我哦!

學校的制度。特別是分班制度,普遍大多數學校都分尖子班和普通班,分到教尖子班的老師意氣風發,盡心盡力。分到普通班甚至差班的極少數老師垂頭喪氣,應付了事。

職稱制度。同樣的勞動得不到同樣的認可,職稱越高進修機會越多,普通教師根本無緣。

領導的問題。經常聽他們說某某單位的某某人又調到教育局分管什麼什麼,讓一些根本與教育不相干的人管教育,管得好嗎?

地域的差別。相鄰的學校因所屬區域不同工資差距有點大。

家校的關係。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家長都是配合學校的,有百分之零點一的家長甚至為如發視頻不見自己的孩子這點小事都會為難老師。

現在的扶貧任務也交給了老師,我不知道要叫他們去扶貧還是以教書育人為主,還有個別教師中的敗類,課外輔導班的高收入對教育界的影響很大。當然我不是為他們鳴冤叫屈,該整頓的應該整頓,說自私一點,我也有孩子正在讀書!


用戶zdf57408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肯定改革開放以來教育取得的成績。只有對成績看得透徹,才能洞察問題之真正所在。

1978-2007年,我們小學毛入學率從94%提高到99.5%,初中從20%提高到98%,高中從不到10%提高到66%,大學從不到1%提高到23%。到2017年,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99.91%,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3.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7%。這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印度等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未曾達到的奇蹟,這個奇蹟支撐了我國經濟GDP從1978年第15位到如今的第二位,因此,我們完全沒有理由妄自菲薄。

但是,正如改革開放總設計師1989年在反思改革開放得失時說的那樣,十年來,我們最大的失誤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發展不夠。三個十年又快過去了,這句話依然適用,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最大的失誤估計還是教育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培育出的人才創新力整體不足。教育產業化後,學生都成為產品,學校成為工廠,班級成為車間,流水線作業,培育人才短平快,產量多,個性化產品稀缺。主要表現為文科(廣義)缺大師(尤其缺思想大師),理科(廣義)缺能引領世界核心科技的人才。前一缺陷讓我們在西方主流文化衝擊下容易失去民族自我,陷入文化迷茫“四不像”(既不東也不西),老人倒了扶不扶、高鐵霸座屢禁不止就是明顯例證;後一缺陷讓我們的企業陷入虛假繁榮,前段時間深圳某高科技企業被美國一制裁芯片就立馬趴窩就是最好例證。

第二,培育出的人才知識整體高於見識。由於升學考試以考分為核心,在功利驅使下,要考的就成有用的,不考的就成沒用的,考得好就是優秀生討人喜,考不好就成差生討人嫌。學生見識相對狹窄,在校或進入社會後對問題的認識容易陷入極端,拜金主義、厭世、自我中心主義等層出不窮,不斷釀成悲劇。

第三,重政治輕自身適合性。自古以來,尤其的科舉制以來,讀書都與做官密切聯繫,學而優則仕成為普遍現象,學而優必仕成為普遍追求,學而優應仕成為社會價值準則,大量最適合科研的人才紛紛進入仕途,官學一體化屢見不鮮。不能進入仕途的,也按事業單位、國企、白領等以此排列職業選擇,成為藍領往往是迫不得已的選擇,而非從是否適合自己出發選擇。

找出問題不是為了否定成績,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取得更大成績。希望我國教育能更上層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助力!希望郭老師的解答能讓更多人找到未來教育的努力方向。

加油,中國教育!


郭博士說法


1、教育者無法專心做教育。目前一線教師、校長瑣碎事務太多,各種任務、工作、檢查、資料,忙到最後幾乎沒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

2、教育者缺乏行使教育的權利。教無定法,但是作為一名教育者的任何教育行為,只要家長或領導有異議,最後都是教師的錯,不管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多少差距。

3、影響教育的兩大群體——家長與教師教育思想觀念更新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進步。目前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還是希望用管控的方式解決教育問題,這種思想是造成孩子排斥教育的主要原因。

暫時想到這三點,歡迎大家補充。


媽咪老師


我認為中國🇨🇳教育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各行各業的能者,優秀人才,不能為師,不願為師!而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獻身教育!所以培養不出尖端人才!也就是隻有理論知識教育,沒有能行業能力培養!

第二,學歷取代能為,高考取代能力,職稱取代能力!而不是能力取代學歷!高考把三百六十個狀元考成文理科兩個狀元,九千九百九十八個學生陪兩個同學學英語!應該由《行業能力等級測評標準》取代高考!取代職稱!取代文憑!

第三:教裁不分!學校和教授既當教練又當裁判給自己的學生髮文憑!應該由人才部門來實施巜行業能力等級測評標準》!


綜改1


粗淺回答,

1,教育不能私有化,私有教育片面追求升學律丟失學生應有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在經濟上從幻兒到高中需要十到二十萬。從經濟上加重培養下一代的負擔,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顧一切往孩子身上投資造成家庭困難。

2,公辦學校教育費用低,普通家庭都能承受了,學校嚴格按照教育規劃去教育孩子。

3,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是為社會進步創造動力的。教育應以方便學生就近入學,減少家庭因上學而加重負擔。

4,撤點並校農村不合實,農村教育滯後原因,一,農村家庭片面追求私立學校。二,父母在外打工爺奶為了方便也不承擔責任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三,基層教育不能脫離現實,村級五千口人以下應有學前到六年級,五千口人以上應有完善的九年義務教育。

5,強化教育責任和義務,老師盡到責任教育學生努力學習。

6,家長應配合學校做好孩子教育工作,不要因為老師懲罰孩子而與老師衝突,從古到今師父一一老師就有懲罰學生的權力,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老師是給我們培養人才的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老師不是為咱們看孩子的。

7,農村學校佈局應合理,能讓群眾在教育上少花錢,讓學生少跑路就近上學。

8,抓好教育淨化教育環境減少學生負擔,九年義務教育國家免費而一切搏導材料比課本還多,一個一年級學生搏導材料每期就需八十多元,國家免費家長花錢小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整天負重十幾斤上學。上學不是學生有多少書,學校要把道理交給學生,學生道理學通了實踐就好辦了。

老師是先知學生是後知學生學的好壞全在老師教育,教育的優劣直接關係國家進步與發展,教育週期長見效慢,教育很重要一年失誤十年難補。


土地53280


一、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二者的爭論已有多年。爭論的結果不分勝負。

事實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的,缺一不可。只要高考在,應試教育就少不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即教育要造就創新型人才,而不是書呆子型人才。

二、老師的師德問題。憑良心說話,老師不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某些老師天天喊窮,已經影響到了教學工作。老師不安心教學了。工作不能以工資低相要狹,動不動就要跳槽。實際上老師工資不低了。你去看看人家下崗工人的生活狀況吧。

三、教育的公有制問題。公有制養活了一大批庸師。教育出不了人才。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教育應實行民營教育。真正打造精英學校,精英老師,精英學生。教育必須來一場徹底的變革!


用戶9454609884794


當下中國教育行業存在的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難以治癒的頑疾,下面我從三個方面探討一下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1)、我國當代教育的方向是素質教育,要為國家的未來培養創新型人才,但是卻被升學之風颳偏了方向,患上了應試教育之疾。由於要中考和高考,所以學校和老師更為看重學生的分數,看重升學率,那麼教育自然和做題和考試劃等號了,所以有了不治之瘤--題海戰術。學生就得在題海中“暢遊”,在學校中就得做題、做題、再做題。所以培養出的學生就烙上了模板的印記,和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只要中考和高考的存在,學校和老師及家長就會片面追求升學率,應試教育這顆“毒瘤”就會和我國教育相伴相生。

(2)、商品經濟的存在人們自然會向錢看,而現在老師的工資待遇低,是弱勢群體。所以就會產生另一個“毒瘤”,在職老師上課不認真講課,而課後瘋狂辦補習班來掙“外塊”。或者班主任利用自己給學生調座位的權力來無恥“斂財”等等。只要商品經濟存在和老師的工資待遇低未改變,這顆“毒瘤”就難以消除。

(3)、其它教育問題是我國現有體制下深層次問題,比如:教育行政化等在此我們不予探討。


顛覆數學


不知從哪年開始,1998年左右吧!老師出現學生補課,本來是好事情,但後來誰家的孩子都想有個好成績,於是補課的孩子越來越多,再後來老師補課收費,再再後來補課收費普通,而且越來越貴。

這個現象本身有“毛病”,學生個別成績不好,老師也有責任給學生補課,學生大多成績不好,老師自己是否有問題,或故意所為?

本人個人意見:在職老師不能在家有嘗補課,這本身對社會不公平,老師的時間大多是要備課,自己也是要學習的,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已經付出了學費的。

所以在職老師無論什麼都是不能以補課掙外快而補課,這是對社會不公平。

這個問題,多少年了,在職老師補課收費,爭議不斷,就是“濤聲依舊”,但願學生們好好學習,老師們認真嚴肅教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