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木星之間應不應該有一顆行星?

王易之O


不一定。普遍上認為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巨大行星毀滅之後留下的殘骸,但是新的天文推測結果否定了這種猜測。因為宇宙物質一旦形成一個天體是很難再次分開的,宇宙裡不大的星球都具有極強的引力,就算是遭到撞擊之後破碎成碎塊,也會在較大部分的引力作用下再次聚合在一起,最不濟的結果也是像地球和月亮那樣形成一個天體系統。

向小行星帶這樣的細碎構造更像是天體形成前的狀態,而不是天體粉碎後的樣子

(小行星帶示意圖位置)

此外還有個證據:

水星距離金星是0.34個天文單位、

金星距離地球是0.28個天文單位、

火星距離地球是0.542個天文單位、

木星距離火星是3.653個天文單位、

土星距離木星是4.311個天文單位、

天王星距木星是9.663個天文單位,

小行星帶是距離太陽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

小行星帶就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如下圖所示。可見火星與木星之間確實有點空曠了,這裡還應該有一個行星才對。

小行星帶估計有50萬顆行星,已知最大的一顆直徑約為950公里的穀神星,如果要形成一顆星球的話,這顆穀神星就會不斷的依靠引力將周圍的物質吸收過來壯大自己,但是由於它身邊的木星太巨大,它的質量是太陽其他所有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這個質量差距帶來的引力差距是相當可怕的。換句話說,木星還想把整個小行星帶收編了呢!

根據牛頓定律得知它的引力也是相當驚人的!在木星與太陽的撕扯下,穀神星每次經過兩者之間的位置時,都會與身邊的小行星拉開一段距離,這段距離是它依靠自己的引力花費很多時間都不能縮短的!由此可見,木星與太陽的引力作用阻止了小行星帶的合併,因此直至今日小行星帶也沒能形成一個較大的行星。


利刃軍事


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偶然發現了一個數列(n+4)/10,可以準確預測各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後來柏林天文臺的臺長波德發現了這個公式將之發表並根據這個公式預測火星和木星之間應該還有一顆行星。

但是人們只發現了一些小行星,小行星不是一下被發現的,最先被發現的是穀神星,其次是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等。現在已經被發現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有98.5%的分佈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最開始人們認為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爆炸產生了小行星帶,但是人們無法找到行星爆炸的原因。現在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由於木星的重力影響,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檔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vv我心飛翔vv


對小行星帶的形成科學家們提出很多猜測,像問題中這樣,小行星帶是由不知名的小行星被粉碎後形成的也有,但是後來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木星與火星之間的距離太小,不可能容的下一顆行星。

圖為太陽系

先介紹一下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由目前已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組成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很多大眾眼中,小行星帶是一起發現的,但其實並不是,在科技並不發達時,科學家只能一顆一顆的檢測小行星,後來有不少科學家先後在木星火星之間發現小行星,所以才把這一區域命名為小行星帶。


圖為小行星帶。

至於小行星帶的形成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太陽星雲假想 即遠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宇宙漂浮著很多微子,但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凝聚成一顆大行星,所以形成了現在的小行星帶。

圖為人類探索宇宙。


戲精網友捕捉間


本來應該有,但因為某種原因給消失了,就剩下了很多小行星,按說這些小行星應該和地球一樣,通過引力互相吸附,形成一顆大行星,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形成呢?原因就是氣態巨行星木星,木星形成得比其他行星都早,地球需要幾億年形成,而木星幾百萬年就形成了,因為木星強大的引力,所以這些小行星橫衝直撞,有人會說,他們橫衝直撞,就應該形成一顆大行星才對呀?不是,如果撞的輕微,他們會緊緊卡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天體,可如果橫衝直撞,就會撞成碎片,後來就留下了這個巨大的小行星帶,而沒有形成一顆大行星。



還有一個地方也有很多的小行星,那就是柯伊伯帶,柯伊伯帶那裡有很多像冥王星那樣的矮行星,就因為柯伊伯帶有很多那樣的矮行星,所以冥王星才被降級,那也是很多短週期彗星的發源地,那裡有很多的冰,事實上,地球的水就來自於那裡,可是怎麼來呢?在地球早期,那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已形成,不過地球還很乾燥,因為木星和土星的引力所以天王星和海王星交換軌道並往外推,海王星就把小行星和彗星扔到內太陽系,在經過天王星,木星和土星,最終就到達了地球,所以地球上有水還得感謝這些彗星,小行星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所以木星和火星之間本應該有一顆大行星,可因為木星強大的引力所以沒有形成。


人類的方向


眾所周知,太陽系的主體是一個由八大行星和環繞其中的六大行星運轉的近百餘顆衛星組成的龐大的天體系統。除此之外,太陽系中還有兩塊特殊的區域是構成該系統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就是分別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及海王星外側接近太陽系邊緣地帶的質量雖小但數量龐大的兩大小行星帶區域。



其一,就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即通常所說的小行星帶。這裡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小行星數量據估多達50萬顆,這個區域因此被稱為主帶,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內,這麼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


其二,就是位於太陽系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眾多小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即柯伊伯帶,這裡常被誤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界,距離太陽至少約30天文單位甚至向外延伸數百天文單位。但實際上,太陽系的外側邊緣有可能還包括向外延伸達兩光年之遠的奧爾特星雲,在這一邊緣地帶,充滿了微小冰封的物體,它們是原始太陽星雲的殘留物,也是短週期彗星的來源地。

關於太陽系小行星帶的形成原因,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擋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被認同的行星形成理論是太陽星雲假說,認為星雲中構成太陽和行星的材料,塵埃和氣體,因為重力陷縮而生成旋轉的盤狀。在太陽系最初幾百萬年的歷史中,因吸積過程的碰撞變得黏稠,造成小顆粒逐漸聚集形成更大的叢集,並且使顆粒的大小穩定的持續增加。一旦聚集到足夠的質量—所謂的微星—便能經由重力吸引鄰近的物質。這些星子就能穩定的累積質量成為岩石的行星或巨大的氣體行星。



另一個小行星帶柯伊伯帶,這裡的天體,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一些團塊。在此區域估計聚集了大約有上萬顆彗星,它們是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原始冰體殘留下來的,在太陽系形成初期,有許多這樣的團塊在更接近太陽的地方繞著太陽轉動,它們互相碰撞,有的就結合在一起,形成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以及氣體巨行星的固體核。在遠離太陽的地方,那裡的團塊處在深度的冰凍之中,就一直原樣保存了下來。柯伊伯帶天體也許就是這樣的一些遺留物,它們在太陽系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就已經在那裡了。


所以,那些試圖將這兩處區域設定為太陽系的第九與第十顆大行星的猜想至少現在還無定論。


亞馬孫蝴蝶


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一顆矮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們被稱為近日行星。而遠離太陽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們被稱為氣體行星,體積較大。而火星和木星是近日和氣體行星的臨界點。這就是小行星帶。它們當中最大的是穀神星,差不多有冥王星的四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大小。還沒冥王星大,怎樣成為行星呢?



威爾克斯地



康榮後甸子


小行星帶是卓爾金星的殘骸,卓爾金星是金星的原來名字,在金星火星大戰時被火星人炸碎,形成小行星帶,卓爾金星的核心部分軌道偏移,變成了今天的金星。


解讀的人


不會。如果哪裡的條件支持形成一顆行星的話,就會有一顆行星。如果哪裡不適合形成行星的話就會是像現在這樣的小行星帶。不太可能在不適合行星形成的位置先形成一顆行星,然後再被撕裂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