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版《生门》:宫壁最薄1.1毫米,腹中胎儿命悬一线!

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 …… 聚焦妇产科的生育题材纪录片《生门》牵动着不少网友的心,但片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手术,在妇产科医护人员看来,其实并不陌生。

泰安版《生门》:宫壁最薄1.1毫米,腹中胎儿命悬一线!


怀孕 35 周多的孕妇胎动异常,B 超检查发现腹中胎儿因缺氧命悬一线,产妇自然分娩面临大出血风险!近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救治了一位高危产妇和她腹中的胎儿,医护人员权衡利弊,准确判断终止妊娠时间,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虽然手术困难重重,但最终为孩子赢得生机,为产妇保全了生育能力。

据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家庭化产科兼产房主任孟庆堂介绍,11 月 26 日中午,正在门诊值班的他接收到该院生殖医学中心中心转来的一名特殊孕妇。

" 因为不孕,这位孕妇从 3 年前起就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终于如愿受孕。" 孟庆堂说,这孩子本就来之不易,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多难关。" 从孕早期检查我们就发现,孕卵着床位置位于子宫宫角处,此处接近子宫与输卵管相连的部位,血运丰富,子宫壁肌组织却比较薄,弹性较差,随着孕周增加,危险性急剧加大,一旦出现问题,母婴都有生命危险。" 整个孕期,孕妇一直在进行保胎治疗,孩子的发育情况等也牵动着生殖医学中心、特检科、产科医生的心。

" 雪上加霜的是,做胎儿大畸形筛查时,发现子宫宫角凸起,怀疑存在胎盘植入的问题。" 孟庆堂介绍,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何况该孕妇的胎盘还附着在极易出现大出血的宫角部位。为了保障产妇的安全,自孕妇入院保胎起,医院多科室的医护人员便开始了无缝衔接的陪护工作。

" 产妇宫角处的肌层非常薄,加之怀疑存在胎盘植入的问题,产妇在手术中非常容易出现大出血,每分钟的出血量能够达到四五百毫升。" 孟庆堂说,如果自然分娩,一旦大出血将危及产妇性命。但如果进行剖宫产,何时终止妊娠是个问题。此时,孩子又面临一个新的难关。"11 月 26 日,我们胎心监护的数据显示,孩子的情况不够理想,随后进行的彩超检查。" 孟庆堂说,结果显示,前壁胎盘附着处局部宫壁肌层最薄处只有 1.1 毫米。" 评价胎盘功能的脐动脉血流 S/D 值在前一天的监测数值是 3.2,而 26 日这一天忽然降为 0.68,脐动脉血流 S/D 值低是缺失代偿功能的表现,说明孩子处于‘失代偿期’,数值急剧下降且如此低是很少见的,我们判断孩子已处于极度缺氧的状态。" 孟庆堂说。

除此之外,彩超显示,孩子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为每秒 23 厘米," 这个数值已经明显高于正常值,说明孩子的脑部仍在很努力地供血,这给救治孩子留下一线可能。" 孟庆堂说,如果孩子的大脑供血代偿出现问题,孩子脑瘫可能性极大,随时会危及生命。


泰安版《生门》:宫壁最薄1.1毫米,腹中胎儿命悬一线!


" 问题处理起来很棘手,要确保手术成功必须保证大人和孩子的安全。" 孟庆堂表示,对于产妇来说,如此薄的肌层再加上胎盘植入,手术中若因大出血把子宫切除,意味着产妇从此失去生育能力,对于一个经过多年努力才迎来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种结果难以接受。对于孩子来说,医生也无法保障孩子的脑部在缺氧的状况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如果孩子由于缺氧造成脑瘫,母亲子宫又被切除,这样的结果对于家庭来说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会尽全力避免这样的状况。" 孟庆堂说。

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实施剖宫产是此时的唯一选择,各种术前准备同时在进行当中,备血时,发现产妇所需 AB 血型紧缺,由于时间紧迫,如果等待配齐血液再做手术,孩子可能已经等不及了。因此,医护人员决定在医院血库有少量备血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手术,而术中除了保证胎儿尽快娩出之外,首要处理的就是控制出血量。" 产妇下午 4 点钟入院,家属同意手术后,5 点 50 分便进了手术室。虽然手术冒着很大的风险,但要为产妇和孩子搏一搏。" 孟庆堂说,他们和家属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家属非常理解和信任医护人员。

" 手术过程中发现产妇确实存在胎盘植入的问题,幸运的是肌层侵袭的不是很深。" 孟庆堂说,一般剖宫产都是腹部横切口,他们给这位产妇实施的是腹部纵切口。" 这样让手术视野暴露更加开阔,子宫充分暴露,胎儿娩出后,我们先把子宫动脉的上行支扎住,以减少出血,这样就减少了 80% 的出血量,然后再手法剥离胎盘,缝扎宫角。" 孟庆堂说,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了产妇的子宫不会因大出血而被切除,保留了生育功能。最终,整个手术的出血量控制在了 600 毫升左右。

据介绍,术后立即通过对孩子脐血进行血气分析,证实了孩子在产前的确处于 " 失代偿期 "。" 血液酸碱度 PH 值的正常范围是 7.35-7.45,孩子血液的 PH 值是 7.2。" 孟庆堂说,酸中毒说明孩子当时存在缺氧问题。" 由于多科室无缝隙协作,问题发现早、处理快。孩子缺氧状态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目前的状况挺好,神经组织受损的情况很轻。" 孟庆堂说,经过数日恢复,目前产妇已经出院。孩子正在医院新生儿科(NICU)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目前生命体征稳定,状况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