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刀只有刀尖一掌开刃有什么好处?

阿席达卡11499131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很多内容。

首先,你说的这个形制的确在绩效新书里有记载。叫做长刀,也的确是戚继光的发明。

第二,这刀怎么用?没学过内家器械的人还真不知道。学过内家器械发力的人,上手就能用。这刀不能抡着用,抡也没用。用法是用枪劲,这个劲抖过杆子的人都知道。其实苗刀也是这个劲。技法只有三下拦拿扎。抖过大杆子的人也都会把劲惯在刀尖上。

第三,不能抡砍,只能用刀尖岂不是作战效能低很多?错。抡砍式的苗刀套路才是瞎编的表演。真正战阵上,只有拦拿扎三下能用。为什么?战阵上自己战友跟自己的距离是肩并肩,你哪有空间抡砍刀?你手里的刀的挥舞空间只有你自己身前的投影那么大一块!除了拦拿扎你还能用什么?

所以,戚继光长刀其实是结合了长枪和倭刀的创新武器。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也很高。它更适合规模化团队作战。


人人都会耍流氓


一掌开刃利于杀敌,而其他部分用于格挡,倭刀锋利,但遇钝器容易卷刃,一场仗还没打下来,刀就废了,倭刀的制作周期是十个月......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保养也很困难,在抢到多少钱不好说的情况下,对于普通倭寇来说,倭刀完了那就算是倾家荡产了。

戚继光将军没有提过戚家刀这种说法。而后来被冠名为戚家刀的冷兵器,只是在倭刀的外形上有所参考,不同之处颇多。

《戚武毅公宝刀歌谢蓬莱徐明府桂宝同年》: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

注: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

直奔主题我们先来看看制式腰刀的外形,了解下这个疑问的由来。见下图,这种刀是专为克制日本倭刀、火铳兵自保而制成,并非简单模仿。从现在保存下来的腰刀来看,几乎没有采用日本刀的锻造方式。

上图为腰刀,下图为明代倭寇使用的日本刀。

为什么要开发新产品?

《纪效新书》:“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戚继光

迸足→丈余→一丈有余→10尺以上→3.2米以上。

五尺是多少?

营造尺:32厘米×5尺=160CM=1.6米(嘉靖牙尺,尺长32厘米) 

概括的说------跳斩作用距离4.8米左右。这种爆发力和惯力作用之下,“遭之身多两断”就不奇怪了。见下图,刀身和刀柄真的很长。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刀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

上图标注的很清楚了,长三尺,按嘉靖牙尺计算,也就是96厘米左右,还不到一米。一般火铳部队会配备这种“制式”军刀(腰刀),火铳需要填充火药,在这个时候火铳手是非常脆弱的,谁来了都能捅上两刀o((⊙﹏⊙))o.所以,上图腰刀是必要的自保工具,能抵挡攻击。

一斤 =16两 =604.79克

16两+10两=26两

真正算得上戚继光创制的,是《纪效新书》中的“长刀”--双手刀,按照史料上的标注“刃长5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长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很可惜,我没能找到相应的图片,主要是带有刀柄前的那段铜护刃的戚家刀,实物图片找到眼花也没能如愿获得。

戚家刀只是和倭刀的弧度近似而已,刀背部分相对来说更宽更厚。握柄并没有倭刀刀柄这么长,并且符合中国传统的握柄形状。重量超轻,超级顺手。

真正的制作方法也是有差别的,既要考虑杀伤力,又要兼顾迅捷性,事实证明戚家刀这种冷兵器在实战中,对于克制日本倭刀,作用显然是巨大的------


古今通史


以杠杆原理来说,长刀发力点就在前边三分之一处,军刀不同于私人用刀是需要大量生产,使用,而且有巨大的消耗量,所以这样的军刀是实用的。

日军三八步枪的刺刀也是三分之一开刃


步惊雷37


方便像拿棍子一样不伤手。


榔淫污


怎么又出了个戚家刀?戚继光弄的是苗刀好吧。


回火58124952


所有武器都是以经济为基层,实战为目地。戚继光仓促成军,只能通过改良武器达到实战效果最大化。戚家刀和抗日战争中的大刀殊途同归,拼的是视死如归的勇气!

刀前一尺便是你日寇的死地!身后是我父老河山!日寇来你敢来,我便埋了你……


山峦


建议看看电影《倭寇的踪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