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广西果农总是会遇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阿昌搞嘢


我是广西的,我来说说!

一、广西偏远,交通运费成本高。广西是典型的七分山三分田的地区,水果大部分种山。运输不便!虽然这几年修了很多高速路,毕竞地处边陲,运到发达地区运费相对高很多!

二、信息网络等基础建设不完善!有些地方还很闭塞!有些地方连信号都没有!这些都阻挡了广西水果的外销!

三、是农民种果缺乏抱团协你,单打独到,跟风种植严重!什么有利可图马上种什么,种出又不重视销售,所以受伤的是广西果农!

四、电商还不发达,快递成本高!广西发一件快递到北京,与广东发到北京差几元钱!这些因素也阻滞了外果外销!

欢迎大家讨论,献计,不再让我们广西果农受伤!


果田水果大叔


农产品滞销、广西柑橘滞销,引发对农业产业化运营的思考

田园贝多芬 2018-12-09 07:00:00

柑橘滞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还要让它再重复发生?

近几年来农产品滞销可说是屡见不鲜,大多数农产品滞销都是结构性供需矛盾所致;差品供应过剩低价伤农,优品供应不足价格高企的局面并存。

广西是我国的水果大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广西的柑橘种植,占据了整个柑橘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地理资源优势并未最大化地转化为优质品种组合的质与量的竞争优势,品种、品质和消费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既有量的矛盾,也有质的矛盾。

下面从农业产业化经营角度来看看广西柑橘滞销现象:

一、种植业、养殖业的最大瓶颈,都集中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上,即市场瓶颈约束 。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体现在高度市场化条件下的产、加、销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上;能有效解决制约种养殖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质量瓶颈、结构性矛盾等,提高综合效益。

二、广西柑橘滞销,市场定位矛盾下的资源错配——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落后于市场消费升级下的巨量集中供应(市场竞争战略指导下的市场定位及品种组合设计缺失),一般品种量大,名特优新品种产量相对不足;品种季节性量大,适宜加工耐储藏品种量少;难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

柑橘市场品种众多,新品优势品种不断涌现入市,造成柑橘市场供需竞争的结构不断优化;缺乏品种比较竞争优势的南丰蜜橘,口感较差,重复消费意愿不足,市场趋于萎缩。

南丰蜜橘在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有大量种植,作为柑橘市场的老品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柑橘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那广西南丰蜜橘如此规模种植,且远离中心消费大市场,其定位是什么?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违背了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抢市场的原则。

三、产销定位与区域化布局不合理(涉及到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品种间资源优化配置、物流特性、营销模式等);

广西南丰蜜橘远离市场、产量巨大、集中上市,物流瓶颈,消费不及,缺乏产业缓冲环节。

因为远离中心消费市场,注定要以此为原则进行选种品种的组合、种植规模、产出时间梯次、物流模式、营销模式的系统设计。然而果农、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是难以从大市场格局和产业化的高度来把握和设计的,这需要也取决于超级产业龙头企业和政府的作为能力。

四、系统营销组织化程度薄弱,缺乏平台效应;

目前广西地区的柑橘种植户的销售渠道依然是传统销售为主,辅以网络电商销售,外加自媒体大咖的119模式,这种模式持续下去,依然是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较大瓶颈制约。

开拓市场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核心,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兴衰成败。

五,缺失产业缓冲环节;引进企业做深加工,做一条完整产业链?未必可行,没有单一品种稳定的大规模供应,很难支撑住深加工,使得广西水果产业缺失产业缓冲环节。

基本对策:

一、重市场:走产业化之路,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优先考虑市场定位与需求的竞争性匹配。

二、重品质:品种质量是农产品的永恒核心!没有名特优新品种和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

三、重营销模式创新与匹配,持续优化营销平台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首先要能让消费者吃掉。

显然,广西南丰蜜橘需要压缩产能。

我是“田园贝多芬”,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三农问题。


田园贝多芬


我感觉也不是说,只有广西的果农遇到这种问题,全国的活动其实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是广西那边比较关注一点,说说我们这边吧,我们这边是陕西,关中地区,这几年的话,我感觉所有的水果都感觉是直销,每到销售高峰期,价格是低调的,不得了,根本就不够本钱,农民们都硬着头皮在卖,好多果子都烂在果园里,不去采摘?但我发现,城市里面确是高价的水果,城市里面的市民,购买的价格,往往是我们,销售价的好多倍,水果贩子也说赚不到钱,超市也说每人要,所以我真的搞不懂,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这边这么好的苹果,梨子都卖不出去,城市里面的市民,反而购买的高价水果,谁能告诉我答案是什么?欢迎大家关注我


三宝宝的爸爸


你好。我说几个自己的看法。

首先果农种之前没做好市场调查,看人家卖到好价钱了,就跟着种。

然后市场没打开,找哪些水果市场合作。

再个推广力度不够,没做好品种推广。

我再说说我们这边。杨桃之乡惠州龙门。果农全国去跑市场,省内的基本都去了。远到北京.东北都去。加上政府大力推广,每年都搞杨桃节。现在种的越来越多,但还是可以卖出去。



农夫绿色食品


我也是广西的,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

1 近几年广西种植的水果米数量在增多导致部分地区有价格竞争,所以出现部分种植户卖不出手才出现这壮状况

2 因为种植数量实在太多而水果的保质期短,还没等卖完就坏了

3 淘宝竞争激烈,电商卖不起价格除了快递费市就等于白忙活了,没钱赚不愿做

4 快递公司快件近年增多,水果如果打包时没打好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被压坏,很多电商们不敢寄远的地址,损坏掉又是电商们赔,所以很多电商不愿做水果。

总结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电商卖不起价格,贵了卖不动便宜了自己又亏本,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少了电商的销售


木棉阿金


1.广西因为天气地理原因,慢慢的变成了水果种植大省(以前家乡种植水稻,现在都种水果了),种的多了,就会有人赚,有人亏。

2.很多水果种植都是跟风种植,看到有人赚钱了,就跟着种植。没有考虑技术问题,销售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很多果农都是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能获得的信息不多,更不要说分析和预测水果的未来走向!他们的信息来源甚至是口口相传,看到谁种植赚了,便盲目的跟风。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但市场饱和,便会造成滞销现象。

3.广西很多水果都不耐储存,保质期较短,如香蕉,荔枝,蜜橘等。在水果成熟期不能快速的销售掉,就会坏在地头上。

4.没有成熟的深加工链。一遇到丰收年,供大于求,便不知道怎么处理多余水果。

5.像广西较成功的水果,如武鸣的沃柑,田东的芒果。其背后都有政府的身影,一个好的引导,真的可以造福一方。


紫川流水


其实农产品的滞销各个地区都有,全国各地的区域环境气候因素和近年来的大栅种植面积也增大面积,农产品已经有许多不是天然自然原生态自然生长了,大栅的控制系统有些农作物品种已经基本形成了反季节种植,只是区域性农作物南北差异时间比较长,只能地理环境性种植,农作物的品质越来越好只能靠物流运输快速到消费者手中,随着国家对道路交通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相信全国各地都会把农作物资源快速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人之初159816128


看来广西不是种果地带,总是成熟迟人一步,人家养猪鸡鸭都是快大,几十天出售,看来人家种果有不有是个问题,技术是亏门,九妹成亏妇,都是好赚钱,广西果期长,但特别香甜,肉需慢了一步,却口味感觉回味无穷。我们是傻子亏了总是老路照行。


好友天下有黄金百香果


因为钦州销量下降。


蔡二勾机铲车货车


1.种植太多,市场已经饱和 2.天气影响,桂林跟柳州地区已经下很久的雨了,导致很多水果都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