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山本的特種部隊使用的是美式裝備,這在當時可能嗎?

粟裕同志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不可能的。

抗戰前期,美國和日本的關係並不好,但還維持了基本的貿易,比如廢鋼和石油交易。

這些貿易,主要是戰略資源,以及日本造不出的機床等。

也有軍事交易,但數量有限,沒有大規模交易輕武器的記錄。

在抗戰中,山本特種部隊使用美式裝備是絕對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

而山本特種部隊原型益子挺進隊是偽裝成八路軍,使用的是八路軍的武器,根本就沒有衝鋒槍。

為什麼出現這種離奇的場面,其實很簡單,搞不到百式衝鋒槍的道具。

百式衝鋒槍和少量的MP18、MP28是日軍二戰中唯一的衝鋒槍。

但如果薩沙沒猜錯,亮劍的作者和導演根本不知道日軍用過MP18、MP28。

其實MP18、MP28也就是花機關,在中國實用廣泛,是有道具的。

但百式衝鋒槍總生產數量只有3萬支,基本都部署在太平洋和美軍拼命,所以國內搞不到道具。

相反,美軍M3衝鋒槍,也就是黃油槍的道具是最多的,主要都是當年拍解放戰爭題材電影留下來的,隨處可見。

所以,乾脆就讓日軍用美製M3衝鋒槍了。

其實薩沙雖然不算什麼抗戰專家,至少寫過抗戰輕武器和抗戰重武器的兩本書,不會犯這種離奇的錯誤。

如果以後那個導演想要諮詢武器和戰史方面問題,直接來問我,不收一分錢,介紹女演員即可。


薩沙


這個問題還需要深入討論一下。首先說劇中的M3衝鋒槍,該槍實際上是在二戰後期才出現的,而且即使是抗戰中的中國軍隊也很少得到,大量進入中國時已經是解放戰爭了,因此在抗戰早期的日軍根本不可能獲得這樣一款穿越的武器。

但是按照美式裝備這個設定,在當時的抗戰前期(日美尚未開戰),山本特攻隊完全在當時是可以獲得其他衝鋒槍等裝備的。就拿美式衝鋒槍而言,當時美國已經有湯姆遜、雷興等多款衝鋒槍,雖然中日全面開戰後日美關係持續下降,美國也對日本採取一系列制裁,但是日本採購或者以其他方式引進一部分衝鋒槍這樣的輕武器完全是沒有問題的。要知道美國1941年才對日禁止出口石油這個戰略資源,更不用說衝鋒槍這樣的東西了。

而實際上考慮到當時的歷史事實,山本特攻隊最有可能裝備的實際上是德式衝鋒槍,不過不是著名的MP38/40,而是MP18、MP28等衝鋒槍。日本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引進過一部分德式衝鋒槍,用於裝備試用和參考。後來在中日戰爭中,日軍也繳獲有一部分中國軍隊的德式衝鋒槍,在現實中也有裝備使用的例子。

因此總而言之,裝備穿越的M3衝鋒槍是不可能的,購買美式衝鋒槍是現實可行的,但是最大的可能則是裝備德式衝鋒槍。


戰爭之王


《亮劍》電視劇中,山本一木的特工隊使用的槍械是美式裝備--M3式衝鋒槍,又名黃油槍!

該槍的服役時間是1942年12月12日,因為外型像是替汽車打潤滑油(黃油)的潤滑油槍,所以,也叫M3黃油槍。這把槍直到1943年,才克服工藝問題,等到秋季,美軍才開始正式裝備M3衝鋒槍。

所以,山本一木的特工隊在1940年前後使用這把槍是違背歷史的。應該是劇組找不到原著說的MP38,所以簡化了下,用了M3!這個劇務很有邏輯性啊!所以,孔捷也不要傷心,他的獨立團在楊村遭遇戰中,是被“穿越”過來的日軍打敗的。

不過《亮劍》作為經典抗日劇,還是比拿著AK47的神劇強很多的。

原著中,山本一木特工隊裝備的是德制武器--mp38式9mm衝鋒槍。

這款槍是德國埃爾馬兵工廠德國裝甲部隊和傘兵部隊設計的,在1938年投產並裝備部隊。1939年,德國有隊對MP38式進行了改進,並命名為MP38/40式。之後,又生產了眾多趕緊型號:MP40/Ⅰ式、MP40/Ⅱ式等系列衝鋒槍。在1940~1944年間,德國生產了100多萬把該系列衝鋒槍。

按照德國和日本的關係,日軍在1940年裝備這款槍是符合實際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儘管亮劍一直是有關抗日題材作品中的經典之作,但在亮劍當中也不可否認地出現了很多穿幫和錯誤的設定,劇中給觀眾印象非常深刻的山本特工隊,實際上就是一個亂象重重的故事設定。

先不說連續劇當中的山本特工隊已經完全脫離了歷史上的原型——益子挺進隊,就看看山本特工隊中出現的各種奇葩裝束和裝備,一支在八路軍游擊區裡活動的日本特工隊,竟然全部身著奇特的日本特戰部隊軍裝,我很是好奇這樣穿著顯眼的部隊是如何在八路軍的游擊區裡橫衝直撞?隨便一個過路的村民都會看出問題,把這支部隊當成敵人,難不成山本特工隊行軍的途中,見人就殺?還是像蝙蝠一樣,白天睡覺晚上行軍?



至於武器裝備就無力吐槽了,山本特工隊在連續劇當中,出現的時間是在1940年,而在連續劇當中他們竟然拿著1942年才發明的美製m3衝鋒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在解放戰爭後才大量裝備中國軍隊的黃油槍,難道這是一隻穿越部隊?

當然對於神劇導演來說,出現這樣搞笑的穿幫並不意外,因為m3衝鋒槍出現在背景為1942年之前的歷史題材影視、連續劇中,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甚至2000年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連續劇長征,也出現了這樣荒唐的情節,在神劇當中,因為黃油槍穿越的頻率實在太高,以至於很多劇組的導演已經把他當成了“常識”,以為黃油槍就是那個時代的槍。



其實在原著當中,作者都梁在這方面可比導演有水準多了,山本特工隊既然在德國慕尼黑特種兵學校畢業,就應該是德械武器,P38型衝鋒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地道的自動武器,20發駁殼槍也是正宗的德國貨,武器完全沒有穿越,但到了神劇的導演手中,基礎的武器裝備卻完全走了樣。



相信這些神劇導演沒少看海外的二戰電影,但估計有很多人並不知道,電影中常見的德國陸軍使用的那種衝鋒槍就是小說中提到的P38衝鋒槍,而小說中提到的20發駁殼槍,就是連續劇李雲龍經常提到的快慢機,明明原著當中這一環節比較符合歷史,到了連續劇中卻硬是被導演玩成了穿越。

當然在連續劇中選擇給日本特工隊配備美式裝備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日本跟美國曆史上雖沒有大額的軍火交易,但少量採購一些特種裝備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最起碼也要配備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武器裝備,例如湯姆森衝鋒槍,非要弄上了一挺m3黃油槍,完全變得不倫不類!


遼寧資深球迷


亮劍中山本特工隊使用的是美製M-3衝鋒槍,這款武器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1943年才裝備美軍,而亮劍的背景是百團大戰之後,和的第一次亮相撐死的是在1941年左右,而太平洋戰爭是在1942年才全面爆發。所以山本特工隊裝備美製m3衝鋒槍這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亮劍中的一個bug。


雖然有這麼一個小bug,但是對於歷史和軍事並不是很熟悉的親們來說並不知道。而且這一部劇中演員高超的演技以及劇情完全吸引住了人們,一般不會去揪著一些小細節。相比今天爛大街噁心的抗日神劇,各種武器的穿越以及編劇對歷史知識的無知,亮劍中的這個bug也情有可原。為什麼?
德制MP38/40,使用的是九毫米手槍彈
美製M3


,使用的是11.43毫米手槍彈

因為在原著中山本特工隊使用的是德制MP38衝鋒槍,MP38衝鋒槍和M-3衝鋒槍的外形及其相似,如果沒有槍械知識的親們一般是分辨不出,不過他們外形雖然很相似但是也能很簡單的找出它們不同的地方。但是在當年拍攝這部劇的時候,大陸的攝影廠裡面基本上不會有這一款武器。因為歷史上沒有德制MP38/40流入中國的記錄,就算有數量也特別少,而且不可能保留到現在,而劇組不可能為了這一款槍而重新制造一批。所以只能拿和它長得像的M-3衝鋒槍頂替一下了。
抗日神劇中出現的奇葩武器,遙想當年中國要是有這等工業實力,哪還用打八年的戰爭


,當時中國要是有這等工業實力,日本人連中國的國門都進不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作為國內拍攝的抗戰良心劇《亮劍》,在一定程度上的也是抗日神劇,因為開篇李雲龍率領的新一團,竟然能從日軍阪田聯隊的重重包圍中,從正面硬碰硬地殺開一條血路,再重新沿原路折返,救出了深陷重圍的三營長張大標所部,事實上有違歷史的真實性。

阪田聯隊是日軍中的精銳,其戰鬥力相當恐怖,先期打垮了國軍的2個師,孔捷的獨立團也被打慘,政委李文英因此犧牲,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也曾經敗在了其手下。

李雲龍的新一團,採取正面直接硬抗,非旦不科學,也違抗了上級的指令,倘若八路軍一個團的戰鬥力真有那麼強悍,打得過日軍齊裝滿員3000人編制的一個聯隊,那麼抗日戰爭早就結束了,還用得著十一年的浴血奮戰,藉助外來力量才取得最終勝利。

至於山本特種部隊裝備的美式M3衝鋒槍,也即俗稱的“黃油槍”,乃二戰時期,美陸軍步兵的制式裝備,1943年秋季,才正式裝備太平洋戰區以及駐歐洲的美軍。

那麼問題來了,1940年中國山西戰場上的日軍,肯定是得不到M3衝鋒槍的,但偏偏在抗戰劇中出現了,這叫啥玩穿越,反正這年頭,穿越劇越來越火,拍的人愚昧,看的人傻冒。

《亮劍》還算是良心劇,編導沒有軍事知識,隨便瞎編胡導還情有可原,但擔任道具工作的人,這點軍事常識應該還是要的,否則,在道具上出盡洋相,得承擔工作責任。

看過一本新四軍打鬼子的電視劇,竟然配備了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這樣玩弄歷史的編導,真的有點侮辱觀眾的智商,軍迷們看到這樣的片子,如同吞了一隻蒼蠅一般,別提多噁心了。

國平軍史總結,《亮劍》中山本特種部隊在1940年,使用了美軍1943年秋季才投入戰場的M3衝鋒槍,與劇中道具師缺乏軍事知識有關,並非有意為之,所以算是瑕不掩玉吧,劇中一個小小的失誤,一般非軍迷是看不出來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特別是鋼鐵、石油等資源。在美日沒有開戰之前,日本是能夠從美國大量夠進這些匱乏資源的。隨著日本的南進,觸及到了美國的利益,美日雙方先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隨著日本佔領印度支那南部,美國才開始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同時對日禁運石油等戰略物資。

電視劇《亮劍》中,山本特工隊使用的衝鋒槍為11.43毫米口徑的M3衝鋒槍。這把槍和英國的司登衝鋒槍一樣,經常出現在抗戰影視劇作品中。實際上,美軍的M3衝鋒槍是1942年10月研發出來,美軍大量裝備這種槍也是1943年了。因此,在抗日戰爭的中國戰場是不可能出現這種衝鋒槍的,1940年的山本特工隊就更不可能裝備這種槍了。


小說《亮劍》中山本特工隊使用的衝鋒槍為德國的MP38,該槍為德國埃爾馬兵工廠生產,使用9毫米手槍彈。山本畢業於德國慕尼黑特種兵學校,加之德日同屬軸心國,日本特種兵本來人數少,使用MP38也是合情合理的。

MP38的成本比較高,德國改進成為了MP40,這個才是德軍的標配。但是MP38這種道具在中國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而且美製M3衝鋒槍外形和MP38差不多。老版《亮劍》還是用心了的,為了這個,直接把臺詞改成了美國造的衝鋒槍,這話沒毛病。

新版《亮劍》比較垃圾,但是裡面的山本特工隊使用的是MP18衝鋒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花機關”。“花機關”在軍閥混戰時就已經大量使用了,1940年的山本特工隊使用這個是可以的,沒有穿幫。


歷史軍魂


跟本就不可能,M3衝鋒槍是1944年底裝備美軍,而且是歐洲美軍,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是1945年才正式裝備,時間上來說,亮劍中的山本一木在當時根本就不可能使用這種衝鋒槍,而且日軍的特種部隊不會裝備衝鋒槍,拿衝鋒槍太過於明顯,會被別人看出來,根據史料記載,日軍特種部隊基本上使用中正式步槍,馬克沁機槍,捷克式輕機槍等,這是符合歷史的,所以亮劍中的這一現象是穿越,不符合歷史,同時也容易誤導人。


手機用戶62731673090


亮劍中穿幫的事物太多了,比例李雲龍獨立團退到晉西北,部隊分散到各區,各鄉自由發展,多半年部隊增至上萬人,這純系不可能的事。晉西北地廣人稀,貧瘠,一個縣人口也十萬,怎能招來上萬的兵?即使有兵,有那麼多的錢糧供養?


呂向正539


山本的美製M3衝鋒槍是小日本投降末期發明出現的。怎麼會出現在抗.日戰場上,小日本自己發明的只有上刺刀的百式衝鋒槍,質量產量都不行,小日本奉行的百花一中的槍,不如百發百中,抗戰時日本的益子特種部隊用的是捷克輕機槍,大鏡面盒子槍,都是中國軍人的標配,亮劍中的山本特種部隊的衝鋒槍是個敗筆,不足以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