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最怕接到家裡凌晨的電話,為什麼?

竹米竹米米米


我是陳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學院簽約諮詢師

人到中年,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上有老、下有小”六個字道盡了寒酸。

上面的老人七老八十了,身體讓人操心,我朋友在上海,她老家在湖南,父親老年痴呆,整天呆呆地吃了睡、睡了吃,打電話也不記得她是誰了,每天也不想出門,感覺就是混吃等死的樣子,那是她曾經年富力強的爸爸,怎麼衰老成這個樣子了?


而她媽媽呢,臆想症,每天幻想有人要迫害她,請了多少個保姆,都堅持說人家要下毒害她,個個都被她罵走。所以,她一有假就飛回老家看父母,看著爸爸心酸,看著媽媽生氣,但也無奈,他們都老了,能怎麼樣?


而中年人的下面呢,多半還有個孩子,十來歲,正是精力旺盛調皮搗蛋的時候,早上要送晚上要接,這之外,每天下班回來看孩子寫作業,真是心力交瘁!


而父母孩子的事情,不僅是需要金錢養育,也是需要精力照顧的時候。


老人家看病請保姆要錢吧,孩子上補習班、吃喝拉撒又哪一樣不花錢?而人到中年,你的賺錢能力卻已經大打折扣了。


在職場上,你也就到了那個瓶頸了,想上上不去,想下又下不來,家庭讓你不再玩命加班了,你想多一點時間下班陪著家人孩子;而身體的狀況,讓你的精力也比不上年輕人了,就算你想好好加班做點成績,思維和精力都跟不上了。


而心理的落差你根本來不及處理,因為太多事情要應付,家裡的柴米油鹽,一堆家務、孩子的學習、家長會,公司的項目進展…….在這樣每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的時候,如果在凌晨接到老家來的電話,能不心驚肉跳嗎?


誰會在半夜打電話?肯定是有急事、大急事啊!急事需要什麼嗎?


一是財力,二是人力,而這兩樣,對於出門在外闖蕩的中年人來說,都很難,財力,誰沒個房貸車貸或者每月必要的一大堆的花銷?而尤其是“人力”,萬一老家老人有什麼事情,怎麼分身有術呢?


所以人到中年,有“中年危機”,亦會“不惑”,只願一切平安順利,凌晨不要有驚嚇。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首先,人到中年,害怕家裡凌晨打電話,實際上最怕的是聽到父母生病的消息。


有一次妹妹突然給我電話,問什麼時候去看看我媽。

各種原因吧,我跟我媽確實三年沒見了,但平時都有微信聯繫的啊,我覺得很奇怪。

還沒等我回復,她又說“媽媽想你”……

什麼情況?我心裡咯噔一下,覺著妹妹今天的操作有點奇怪,不會是媽媽病了吧……

接著她說“其實是,媽媽病了,你趕緊回來看看吧,然後給她找大醫院治療一下”。

我當時心裡一下子就慌了,心裡連續蹦出來好多問題:

要找大醫院?是很重的病嗎?怎麼頭兩天打電話都沒說過呢?

這幾年我一直在外面,對媽媽照顧很少,我愧對她……

回去會耽誤很多工作,這得少掙多少錢啊……

大病都花錢不少,會不會一下子又要回到解放前?

我趕緊給我媽打電話核實,原來是妹妹誇大事實……三十多歲的人哭得像個小孩,在電話裡跟我媽說,媽你有什麼事情一定要跟我說,有什麼病一定要去治!


第二,“怕”父母生病的背後實際上是擔心自己無力去承擔後果


害怕承擔經濟上的壓力。

這樣一個年紀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都落在我們中年人的肩上,各種開銷本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如果父母生病,小病也會因為年齡的不支轉換為大病。“大病致貧”的案例比比皆是,掙得錢再多,也經不出一場病的折騰。


害怕看到事實卻無力改變。

人到中年,大部分是人是和父母分開住的。如果是白天收到電話,你或許可以趕一趕;要是凌晨收到電話,你想趕時間,交通都不一定給力。

即便是及時趕到了,照顧家人,你還是有可能留下遺憾。

百萬級暢銷書《過猶不及》譯者蔡岱安,就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講到自己的遺憾。

那年秋天,蔡岱安的爸爸突感不適住院了,蔡岱安從她爸爸入院當天就趕去照顧,兩個多月日夜從沒停過,後來因為體力不支不得不返美就醫,而就在她離開的第二天,她爸爸在睡夢中逝去了。這讓蔡岱安追悔莫及,沒能見爸爸最後一面成為她人生的一大憾事。


第三,害怕或許無法消除,但不證明我們只可以被動面對。


我朋友亮子,是個東北人,為人特別豪爽,但他對自己卻有點摳門。比如,結婚的時候明明可以買大居室,他卻選了一個小房子。他說爸爸身體一直都不好,留著一筆錢當做備用金,老人住院什麼的,就不會慌張了。

他還特別關注廣告,像杜某斯、江某白什麼的,他統統都不看,倒是對保險特別上心。聽公司人事說老人商業保險過了60歲就很難買,他愣是在老爺子59歲的最後一個月辦妥了老年商業保險。

亮子還每週提醒他爸爸鍛鍊身體,之前他老婆總覺得他神經兮兮的,但現在也開始受他影響為自己的父母去做一些努力。


當我們主動與擁抱這些問題的時候,問題不會主動消失,但是可以被一個個解決。

為父母做到一些事情了,遺憾就會少很多。


慕容默


深有體會!1997年1月初的一天凌晨2點多,家裡的電話宊然響起,二姐說讓趕緊去醫院,父親心梗發作,我和妻子連忙翻大門出去,趕到醫院時,病情好轉了點,幾天後,父親再次發病,永遠的離開了,幸好那晚我守在醫院,陪父親走完最後一段路。2010年母親生病,記憶最深的有一次,是凌晨4點多,枕邊的手機響了,我和妻子叫醒門衛,急忙趕到醫院,母親呼吸困難,但神智清醒,搶救後又緩解下來,一個多月後,我在黨校學習,中午11點多時,大姐打手機給我,情況不妙,我趕到醫院,守在床前,大約2點半左右,病情急轉,母親也走了!2016年2月的一天,我頭天才照看岳父一夜,白天又要上班,下午吃了點東西,倒頭就睡,晚上9點半,妻子打電話來,趕到醫院,岳父已到彌留之際,11點多就走了。


妖孽狸花貓



用戶97950345783蝸牛


第一,家裡的老人發病,因為夫妻雙方的父母年齡都大了,半夜的電話是父母的事情,那可是急死個人呦。

第二,人到中年也會發生小三的騷擾電話,中年的女人接到電話也會不知所措和心驚肉跳的。

第三,異地的夫妻半夜接到任何一方的電話,也會心驚肉跳。





風箏飄帶


這是肯定的啊!

一般凌晨的電話,都是不好的消息的。一般情況下,凌晨打來電話,要不是有重病住院了,要不就是人走了。這才會在凌晨打電話找人的,因此,肯定是不願意在凌晨接到家裡的電話的。

一般人到中年40多歲不惑的年齡,家裡父母老人普遍都年齡大了,好多老人都在70多歲了,這樣的年齡,好多老年人身體健康程度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時候明明過年看著身體還好好的,到了夏天的時候突然身體就不好了,而且身體老化的有時候確實比較快,也是讓人非常難受的。

一般老年人有病都是在夜晚凌晨的時候容易發病,這也是一個客觀規律了,在凌晨的時候人體機能是最弱的時候,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往往老年人都會在凌晨前後突發疾病被送到醫院,有的年齡大的甚至可能一睡過去就不在醒來了。這樣的事情都是有的。而家裡老人一旦出現疾病住院或者是過去了,肯定會在凌晨就及時通知回家看望的。

因此,人到中年雖然是到了不惑的年齡,對於生死也是有所預感的,但是還是非常害怕凌晨接到家裡的電話,因為只要是接到家裡的電話,肯定是不好的消息,也是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綜上所述,人到中年40歲,雖然是已經到了不惑的年齡,但是父母年齡普遍也是偏大了,老年人容易在凌晨出現疾病或者是走了的狀況。因此,人到中年最不願意在凌晨接到家裡的電話了。


睿思天下


去年正月初七就是凌晨三四點接到電話我爸在醫院裡快不行了,先一天都好好的就離開我們了。😭😭



幸福49975739


其實無論是哪一個年齡階段,都挺害怕在凌晨時候接到家裡的電話的。


因為一般人不會在凌晨時分打電話,那是別人休息的時間,哪怕再親近的人也會避忌這一點。一旦有需要凌晨時分打的電話,那很大概率上是因為生老病死的事情。


而除了生老病死,人世間也沒有什麼其它大不了的事情。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陸陸續續地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不論是自己,還是身邊人,離生死的距離,相對更近,生老病死的事情發生的幾率也更高。


一方面,對於生死的事情,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的看開看透,尤其是面對與至親好友生離死別的時候,總會有悲傷和難過,以及固有的生活狀態被生硬地打破的不適。


另一方面,目睹別人的生死大事,也難免推己及人,感覺到自己生命變幻莫測,盛年不再的悲哀與憂懼。


中年人怕接到家裡凌晨的電話,其實就是怕聽說誰病了、去世了,怕承受不了那樣的失落的痛楚。


席越


深有體會,六年前弟媳婦晚上打電話說我爸爸有病往縣醫院去,我趕快往縣醫院去,剛到那弟弟拉著爸爸也到了,往車下抬得時候爸爸昏迷不醒,腦出血,兩天以後爸爸走了半年我才緩過來!後來不管啥時接到弟媳電話都開始心跳加速!後來晚上又打電話說媽媽有病,我直接高血壓!心臟病!願媽媽,身體健康快樂幸福安康!


懂你3032795492258


不僅是凌晨還有黃昏和白天任何時間。

突然的電話會讓我們心裡一緊,就擔心家人有恙。

一次是我年輕時剛上班接了家裡的信,我的老父親夜間突發心梗,沒打任何招呼沒留一句話就走了,留下了我們三個未成家的姐弟。

另一次孩子爺爺也是帶著不捨夜裡一人悄悄走了,沒有打擾一個人,雖然很想念我們。

再次就是我的哥哥出了車禍,一個電話我們懵了,不知所措,萬幸搶救過來,雖然不能如以前,也是有親人的陪伴就好。

越來越老了,真的很怕那急促的電話鈴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