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俄戰爭中沙俄會戰敗?

談文論史


日俄戰爭雖說是以俄國戰敗告終,但日本也沒吃到什麼好果子,古話說的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日本也是用血的代價才取得勝利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薩莎說史)

以下五條是日俄戰爭俄戰敗的關鍵因素




第一俄軍主力都在歐洲,在遠東地區的兵力並不比日軍多。

第二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還在修建中,俄軍無法從歐洲調派大批部隊增援遠東,也無法運輸大量補給。




第三俄軍海軍被亞洲大陸分割成四大艦隊,太平洋艦隊不是日軍對手,緊急從其他三大艦隊調派軍艦組建的第二太平洋艦隊趕到戰區要花一年時間,結果第二艦隊走到一半路程日軍就攻佔旅順全殲了太平洋艦隊,然後以逸待勞再次全殲第二太平洋艦隊。

第四日本進攻俄國得到英國和美國德國的大力支持,後勤無憂,彈藥無憂,財政無憂,而俄國內部受革命風潮影響,財政和後勤均很緊張,根本無法全力與日軍作戰。


第五俄羅斯戰略重心在歐洲,遠東地區處於次要地位,未做充分準備,指揮體系、後勤混亂,軍隊士氣低落。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俄軍軍官人事制度之腐敗折射出沙皇專制制度的沒落,皇叔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與前任總督庫羅帕特金爭權奪利;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洛夫上任後撤換了一批不稱職的軍官,引起了彼得堡官場的騷動,因為這些人好多都與是彼得堡的宮廷和上層的親戚朋友,一句話這是我的人你就得用;日軍進攻大連,俄軍防守不利撤退,撤退前本來要炸燬大連港,工兵司令拉則多夫斯基命令中尉蘇霍姆寧去炸,蘇霍姆寧是個酒漏子,喝!結果喝高了,醉酒誤事,日本人攻進來了他還懵哪,明白過來就跑了,日軍就這樣完整地佔領了大連港,獲得了陸上的前進基地,整個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海上補給均通過大連港上岸。



日俄戰爭時,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龜縮在旅順港內,雖然俄海軍的港口防禦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岸防炮,每次射擊都很準,日本用於閉塞封鎖港口的小船隊偷襲了三次都沒有成功,但是由於俄羅斯採取的是固守待援的消極戰術,最終旅順還是被日本攻佔,儘管如此,日本還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為日本低估了俄羅斯的實力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日本人當是還沉浸在曾經擊敗腐朽沒落的清朝的快感裡,絲毫沒有意識到,俄羅斯雖然政治制度專制,軍官人事制度腐敗,但國家實力遠在日本之上。日本人最終付出了上萬人的傷亡和,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才通過攻佔203高地引導炮兵炮擊俄艦隊取得了勝利,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都被擊斃。


日軍攻佔金州之後傷亡四千餘人,戰況報到日軍大本營,上層極為震驚,認為是報錯了,是多寫了一個零。


薩莎說史


沙皇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圍繞著掠奪中國東北,明爭暗鬥,劍拔弩張,矛盾十分尖銳,最後發展到必須用武力來解決的程度。1904年2月7日(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曰本海軍艦隊突然襲擊旅順口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了。戰爭從開始到結來都是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的,目的是搶奪中國的東北。腐朽透頂的清政府不但不採取任何保衛國家領土和主權的措施。反而卑鄙無恥地宣佈在戰爭中“嚴守中立”,把遼河以東的地區劃作戰場。聽憑日俄兩國軍隊在東北殘殺中國人民,劫掠財物,焚燒房屋,破壞生產:並且嚴令各地官更加緊監視和鎮壓反抗的人民。日俄戰爭爆發以後,沙俄海陸兩軍相繼失利。以旅順口和海參崴為基地的太平洋艦隊潰不成軍,波羅的海艦隊又在對馬海峽被日本艦隊消滅。1904年12月旅順口被日軍攻陷。沙俄的陸軍在遼陽和瀋陽戰役以後也已無力作戰。這一場卑鄙的狗咬狗的戰爭,打了將近一年零七個月,最後俄國被打敗了。1905年9月(光緒三十一年八月),日俄兩國代表在英國的朴茨茅斯締結和約,這就是《朴茨茅斯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沙俄政府同意把在中國東三省的一部分侵略權益轉讓給日本,其中包括旅(順)大(連)租借地,長春到大連的鐵路(所謂“南滿鐵路”),及與這些租借地和鐵路有關的一切權利。日俄戰爭以後,沙俄勢力退至北滿,日本在中國大陸的侵略勢力一天天發展,野心也就更大了。縱觀沙俄戰敗,雙方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劣對比,可以很直觀的找出客觀和主觀原因。戰勝方日本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1),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成為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國家:(2),從中國得到的鉅額戰爭賠款,進一步加速了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3),蓄謀已久的大陸政策,充足的戰爭儲備:(4),敏銳的戰略洞察力。當俄國屯兵中國東北不肯撤軍,有控制朝鮮半島的意圖時,先禮後兵,交涉失敗,先發制人,訴諸武力。(5),爭取外交盟國的締結,以取得國際層面上的援助。(6),高效地政府機制,並且擁有一批具有冒險,獻身和犧牲精神的能幹指揮官和眾多軍隊。如陸軍和海軍統帥乃木希典及東鄉平八郎等等眾人。其次,沙俄方面:沙俄政府當時比較腐敗,政令執行低下。並且作為武裝力量的部隊,人事制度腐敗,軍中任人唯親,爭權奪利,軍官瀆職,人員士氣低落。(2),俄軍戰略重心在歐洲巴爾幹半島,遠東處於次要地位,未作充足準備,指揮體系,後勤補給一團糟。被西伯利亞廣大縱深所阻斷。機動增援十分困難。日本是勢在必得,傾全力爭奪,相比較沙俄,等於在家門口作戰,地利人和均具優勢,軍力調動迅速便捷,等於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天平上增加了取勝的砝碼,使天平傾斜已方。綜合以上原因,沙俄戰敗是必然的。但是,統觀沙俄的實力,不應該敗,但是敗了。細節看來,日本是慘勝。戰爭造成結果是日本取得了巨大利益。在朝鮮的殖民利益得以鞏固,在國際上地位得到認可,取得了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通行證。給軍隊精神注入了通過冒險以達目的理念,培養了以下克上的侵略思想。為一步步走上軍國主義道路作著準備。東北的駐軍為侵略中國埋下了鋪墊。通過“二二六兵變”完全變成軍國主義,戰爭的策源地在亞洲形成。處心積慮準備侵華。這就是日俄戰爭所形成的後果。


歴史的軌跡


日俄戰爭,沙俄失敗了,在回答沙俄失敗原因有很多說法!

如同在討論中日甲午戰爭清朝為什麼失敗一樣有很多說法!

沙俄失敗和清朝失敗很多人回答相似_腐敗!

我有一說法是"器不如人"!

決定戰爭勝敗,人是關鍵因素!若武器代差太懸殊,那起決定作用還是武器!如同“人鬥蟋蟀“一樣,大概率是"蟋蟀不能鬥人"。

中日甲午戰爭陸戰和海戰,雖然清軍海軍陸軍浴血奮戰,終究日本秘密使用“苦味酸"炸藥,這一當時的原子彈而戰勝清國!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俄戰爭日本也是同出一轍,秘密對沙俄使用"苦味酸"炸藥,致沙俄大敗!沙俄海軍與日海軍在白令海峽決戰,因日軍用苦味酸炸藥而沙俄海軍大敗!


甲午戰爭歷史研究


嚴格來說,日俄戰爭沙俄沒有戰敗。戰後日俄雙方是簽訂的"合約",沙俄只是把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既得利益讓給了日本,領土只是把庫頁島南部割讓日本,沒有賠款。沙俄態度明確:只有這些,要麼簽字,要麼接著打! 日本簽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