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叫外省的捞佬、捞仔,有歧视的意思吗?

南宁美食攻略


捞佬,捞仔这两个词确实是有很大的歧视意思。但是现在用这个词的人已经很少了, 主要原因是:

素质的提高

很多本地人,已经受到良好的教育,知道不能随便地用不礼貌的词语去称呼别人,这样做只会显得自己的素质低下。所以,你在那些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口中,是听不到这样的词语的。

交流原因

最近10年,很多高素质的外地人来广东工作生活,在与本地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很好地处理相互的人际关系,不再是以前90年代的那种打工仔、农民工的形象。大家都会和和气气,融合相处。

通婚原因

由于本地人求学或者工作的原因,现在很多人的配偶都是外省人,是典型的“外来媳妇本地郎”,而作为长辈,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说某某是捞头捞佬,因为他们自己本身的媳妇或者女婿就是外省人,这样反而会被人取笑回来。而且现在国家的推普力度这么大,很多小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已经是说普通话了。

当然,现在在一部分人的口中,还是可以听到这些歧视性的称呼的,主要是以下几种人:

社会底层的人

越是低层的人就越野蛮,他们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好,就将责任归咎于这个社会的不公,归咎于外地人抢走他们工作的饭碗。正所谓高不成低不就,于是就将肚子里面的怨气通过脏话来表达出来。

无所事事青少年

这部分人早早地离开了学校,但是身上有没有技能,走到哪里都被人看不起,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唯一能让他们感到优越感的就是本地人的身份。于是就靠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熊猫带你看世界


一、我来广东的经历

我来广东20年,听着广东佬叫“捞仔”很多年,说实话,不管当初这个词启用有没有歧视,但是到了90年代,说出这个词的广东人就基本是对外省人不尊重的称呼了。以前我会讲粤语,后来也是因为经常听到“捞仔”这个称呼,我就从此不讲粤语,不与不会讲普通话的广东人沟通。后来慢慢发现,身边就没有了不会讲普通话的广东朋友了。广东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前缘,天时地利造就了今日广东的辉煌,但广东人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和自我身份高级认同感,偏偏就是很多广东人看不起外地人。结果就是今日创造广东的辉煌就没有多少广东人的事了,可以准确的说大部分都是外地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收获着改革开放的红利。广东人越来越懒,越来越穷,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一般都不用广东人,所以我们看到广东人做管理做老板的就非常少了。我的公司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自然形成的规定,基本不用广东人,尤其的管理干部一个没有广东人。

二、我对广东人的了解



一般叫外省人“捞仔捞妹”的广东人基本都是些素质比较低的广东社会底层人,他们要强调身份高级的认同感,才能满足自己那么一丁点的虚荣心。这群人没有奋斗精神,没有冒险精神,又懒又无知又好高骛远,这群人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广东本土的一些土豪、拆迁户、暴发户,这群人是打心底的歧视外地人,没有素质,没有文化,没有信仰,有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认为拥有了全世界。包二奶、泡妞、吸毒、KTV是这群人天天要唠叨的词和要做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广东女人也基本认同男人外面有小三小四,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没办法。前几年看到一份报道,说广州珠江新城一个村拆迁,造就了很多千万亿万富翁,5年后有80%的拆迁户重新返贫。突然拥有这么多财富的拆迁户,钱不知道怎么花,怎么经营,一部分人到处做生意投资亏完了,一部分人天天夜夜笙歌吸毒挥霍完了,没有拥有巨富的智慧而拥有了巨额财富,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悲哀。

另一种就是广东的80、90后了,这群人才可能成为广东的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看清楚自己,懂得努力奋斗的意义。尤其是现在广东的90后,创业的越来越多,冒险精神、努力奋斗、与时俱进才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在此我要祝福广东的80、90后越来越好!


邹建金如海


“捞仔”、“捞佬”是广西、广东人对外地人的统称,这个称呼从解放开始到现在一直沿用,我觉得没有贬义的意思。但的确很多外地人听着觉得很刺耳。

“捞仔”、“捞佬”起源于哪里呢?

我问过很多的广西人(因为我工作生活在广西南边,广西的钦州以前也是属于广东辖区),“捞仔”、“捞佬”起源于哪里?好像身边没有朋友能够真正答得上来,这两个词到底来源于哪里。

我百度搜索了一下,大概有这三种结论。

第1种说法:捞仔,捞就是赚钱的意思。捞仔,就是北方到南方赚钱的男人。捞妹,就是北方到南方赚钱的女孩子。这种说法,也能说得通。

第2种说法:捞,等同于唠,就是唠嗑的意思。在很早的时候,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北方人到广西互相之间讲普通话,而且北方人唠嗑比较多,广西人也听不懂。所以称之为捞仔。

第3种说法:北方人称朋友为老兄,南方人普通话不标准,学北方人称对方为老兄,却说成“捞松”,后来就慢慢的就演变成捞仔。第3种说法起源于广东湛江,我也觉的这个说法好像靠谱一点。

“捞仔”、“捞佬”是否是贬义的呢?

我在广西工作已经10年了,主要在广西南部一带工作生活,身边的兄弟朋友多是讲白话,他们称不会讲白话的人为“捞仔”、“捞佬”,来到广西10年,白话是没有学会,白话猜码倒学的还算很溜。

我问过很多的广西人,他们为什么称外地人为“捞仔”、“捞佬”,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答得上来。但是“捞仔”、“捞佬”这个词语是否有贬义的意味,我也经常听到一些广西的兄弟讲到一些话,称某个“捞仔”很讲义气、很够哥们。既然对尊重的人说这些话,我想也并没有贬义之意吧。

广西这边很奇怪,对待自己好的兄弟都是以骂人的称呼开始。例如:很多地方称对方为“狗卵”、“狗吊”。以前我一直以为称对方为狗肉朋友绝对是贬义的,但在广西的桂林并不是。桂林称特别好的朋友才叫“狗肉”。

所以,在广西称外地人“捞仔”、“捞佬”、“狗卵”、“狗吊”、“狗肉”并无贬义的意思


你有朋友是捞仔吗?他人怎么样?

南宁美食攻略


作为一个广东珠三角讲白话的广府人,很明确告诉你们外地人听,捞佬,捞仔,捞头是一个贬义词,而且带有歧视性的。捞佬又是一个脏,小偷小摸,不顾别人感受的代名词。

两广人叫外省人捞仔等称呼有两种原因:

其一是两广人的地域认知差异,认为除了两广、福建、台湾以外的地区都是北方。

其二就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时外地人刚刚来广东的不多,跟90年代至今比,简直大巫见小巫。以前叫你们外省人捞佬不带任何歧视,就普通一个中性的称呼而已,没有别的意思,那时候的确是由老兄演变成捞佬的。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成千上万的外地人涌入珠三角,工作岗位供过于求,导致有些外地人没工作,有的懒的也不想工作的,这些人整天偷呃拐骗,无恶不作,珠三角地区百分之90的偷抢东西的都是外地人所为,可能一些没去过广东人人或者年纪比较小的人不相信这事实,你大可以问问在广东生活几年或十几年的外地人,问问他们偷抢的是不是讲白话的本地人还是你们讲普通话的外地人。你不要跟我说哪里都有人偷抢东西,反正在广东人眼里只有本地人跟外地人,哪管你哪个省的啊。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是你们外地人作案最猖狂的时候,大部分入室抢劫,偷盗的几乎都是你们外地人做的。第二,在外面,公交车上你们很多外地男生臭哄哄的,几天或几个星期都不洗澡,连人都臭死,这是你们外地人丢你们外地人假,广东人称做完运动发出的汗臭味称为北佬味,就是你们北方人不喜欢洗澡,在公共场合臭到别人,所以这样说你们的。还有以前你们很多外地人大庭广众下播放音乐,怕死别人不知道你们有手机似的,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出租房里面炒辣椒,方圆几十米都被你们呛到眼睛,喉咙根本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本地人很讨厌这些外地人的行为,所以捞佬这个是鄙视你们的,头条的这些广东人不好意思说你们,我不怕被你们喷,我做人的原则就是实事就是。不过近几年的外地人普遍素质高了,大多数读过书,有素质的外地人过来珠三角这边工作,以前那些在工厂工作的人很多都跑回老家,珠三角渐渐淘汰这些人,随着广东的治安渐渐提高,那些偷抢的人也渐渐跑了,本来大家好好生活,河水不犯井水没人会歧视你们的,就是你们某些外地人的所作所为就导致整个珠三角大部分的本地人对你们外地人这样哪有的歧视,现在那些高素质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看看有本地人歧视你们吗?有嫌弃你们吗?可能有,不过肯定是很少很少,反正我公司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相处的都非常好,从来没有一点什么歧视的意思。最后奉献一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本地人以前非常防范你们外地人。



JL法老侃片


小编,你不是挑拨全国的人,来攻击我们两广的人吧!为什老出这样话的题?什么捞佬捞仔?今天,我看不惯,让我这个老实人来回答吧!其实,我们两广称外祖母为外婆,其它省管外祖母为老姥,是吧!有些说话不文明的,嘴上老说:你老姥!两广人称祖辈份的人叫阿公、阿婆,很多地方叫爷爷奶奶,是我们两广人跟不上节奏。老姥是我们两广人,八哥学舌,也学学叫老姥。什么叫作为岐视人了?如果这也是岐视人,你们也可以回叫我们老外婆呀!真是个无良小编!想拿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来搞地域互黑,看来,你的心是黑的,也许是外国势力派来,专门搞破坏的坏份子。建议有关部门,把他抓起来!各位读者,擦亮双眼,千万不要被无良小编给骗了!


棋友直李


不多解释,直接上图。

这是一位广东网友关于婚恋问题的评论,请通读以下文字,自行体会一下“捞仔”这个词到底有没有贬义。



sherrygranger


“捞仔”和“捞松”的关系

说到“捞仔”这个词,要先说说“捞松”这个词


当年解放军(四野)南下解放广东,军中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用普通话称呼广州人“老兄”,而当时的广州人对普通话并不熟悉,于是把普通话“老兄”用粤语相近的发音“捞松”来代替。后来“捞松”就成了广东人对外省人的称呼,而“捞仔”就从“捞松”发展演变出来的。

其实这个时候,“捞松”的称呼在当时是没有歧视的意思的,只不过就是一种玩笑式的称谓。就是类似日语中的“支那”这个词。早期是中性的,后期才变成贬义。


“捞仔”说法的开始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广东先行一步,越来越多的外商和港商来珠三角地区设厂生产,吸引了很多来自外省的人来打工,由于来广东的人男女老幼都有,于是“捞松”的称呼,就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来细分成4个称谓。

  • 捞头:指年纪大的男性

  • 捞婆:指年纪大的女性

  • 捞仔:指年轻的男性

  • 捞妹:指年轻的女性

由于改革初期来广东打工的人群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生活习俗与当地人不同,经常发生各种的冲突,甚至有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做起偷鸡摸狗的行当,引起当地人的极大的不满。这个时候,这4种的称呼已经带有明显的贬义其实的色彩了。


捞头和捞佬的来源

在广州,称呼外地人一般都用“佬”字来代替,例如江西佬、广西佬、福建佬、浙江佬。而唯独是湖南人不称作湖南佬,而称作湖南头。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外地人涌入珠三角的工厂打工,其中以湖南人为主。广东人性格温和,饮食清淡,而湖南人性格强悍,饮食以辣为主,总给人一种好斗和泼辣的形象,造成了本地人对湖南人的误解和恐惧,于是将其联想成湘西“土匪头目”的形象,进而称其为湖南头,而湖南人当中,一部分素质低的人,称作捞头。

所以,湖南头、江西佬等称呼是没有歧视的,是属于中性词,而如果捞头、捞佬是带有歧视的色彩的。

如果几个广东人私下聊天,他们会使用捞头的称呼

例句:我寻日请咗个捞头帮手搞部墙,四百蚊搞掂。

而如果有外地人在旁,他们是不敢用捞头的称呼的,这样会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一般用头和佬来代替。

例句:你个湖南头,过年返去一个星期,返来个肚腩就咁大啦,喺屋企有乜好嘢食啊。


捞仔与捞世界的关系

有的人认为,捞仔来源于南下打工者来广东赚钱(捞世界)。其实只不过这两个词刚好有个捞字,巧合而已。在粤语中两者的读音根本不一样,捞仔的捞读Now音,捞世界的捞读Load音。

例句:果个捞(Now)仔捞(Load)边饭嘎?


其他的歧视的说法

不同的地区,对外省人的歧视的说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称呼为“北佬”、“北姑”,有的地方称“山仔”、“山妹”,也有的地方称“外江马骝”(普通话:外地猴子),意思是指那些离开家乡出外打工的人,像猴子一样蹿来蹿去。


动画奇妙记


这个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分析,习惯就好。

“捞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我09年在东莞当过职业司机,是一位广州人老总的专职司机。他给我说了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他说:当年即系改革开放初期,甘啊好多外地人就到我地广东来打工,甘距地系坐火车来既比较多,而且系湖南湖北人比较多,甘落左火车之后呢就唔识路,见人就问(几本很多人都这样问):“老兄或老姐哪里哪怎么去啊”?果D地方口音死鬼甘重,我地就听成“捞兄、捞姐”,甘听得多了就会烦,再问捞兄我地第一反应就系:捞你老尾,我话你捞佬就真。慢慢就开叫果D外地人“捞佬”了。

这是我当年的老总说的,我想他说的很有道理,应该是这样来的。


追-林夕-


我就是外省嫁到广东的,什么都是自己一双手,我每个月都会给我家婆钱,多时一千少时几百一个月,过年过节另给,几个儿媳就我一个是外地的,虽然是娶的都是本地人,家婆帮他们带孩子,但没一个像我一样给钱给家婆,有的买了水果偷偷吃不给老人家吃,跟他们出去经常看他们边吃边乱丢垃圾,我就拿在手里从不乱丢,我从来不讲粗口也不讲歧视别人的话,觉的素质跟是哪个地方的人无关……一个家被我经营的还算幸福,有爱有善。。一个高素质的人是绝对不会叫别人捞头捞仔的,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手机用户62121040831


其实不是什么歧视,原因是语言的差异与广东人的幽默。说实话广东人说北方人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LAO XION LOU,原因是北方人来到广东与广东人交流的时候,为了客气,把语言交流的对象称之为:老兄,广东人回敬他也叫他老兄,久而久之北方人在广东人的口里就叫:老兄,还有过去广东人的口语不好,把老兄说成:捞送,后来就成为习惯称男的叫:捞送楼,女的未婚叫:捞MUI,已婚妇女叫做:捞颇。如果是这样的称谓不算歧视,仅仅是中性词,但前面加上死字,如:SEI捞LOU等就是歧视的了。

另外还有称:“捞标”的,这样的称谓源自江西省的南下干部,江西人常常称别人为老表,因此广东人称北方人也叫“老表”,不过广东人的普通话有问题,所以就把老表说成“捞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