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简介

柳南区

柳南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下辖区,位于柳州市西南部。北临柳江,与柳北区和城中区隔江相望。柳江蜿蜒如带,沿柳南区北部从螃蟹岭南麓往东转折南至华丰湾,全长7.4公里。沿江有磨滩渡口、红庙码头、车渡码头和谷埠码头。东邻鱼峰区,东南依银仔山、老龙岩、牛仔山等峰林,其中境的鹅山西与郊区西鹅乡接壤,面积181.2平方公里,总人口34.94万人(2015年)。 [1-4]

2015年,柳南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10.20%,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六县四区第一位。 [5]

柳南区辖太阳村镇和柳石、柳南、南站、河西、鹅山、银山、南环、潭西8个街道,62个社区,20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柳州市潭中西路10号。 [6]

柳南区入选2017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区;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7-8]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9]

历史沿革

柳南区简介

柳南区(2张)

柳州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称潭中县,县治在驾鹤山下,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县废。置马平县(属于始安郡,开皇十二年(592年),于马平县置象州,大业初州废,复为马平县唐武德四年(613年)置昆州,旋改南昆州,贞观七年(633年)并柳岭县入龙城,并以龙城来属南昆州,八年(634年)改南昆州为柳州“以州界柳岭为名”柳江南岸一直有人居住,至清初设立对河圩(今太平中街一带)和谷埠两处圩场。

今辖区内有何家村(今大同巷菜园一带)与云头岭二小村,其余地方多为荒野。

谷埠为柳江南岸谷物之主要集散市场,也是昔日柳南人口和财富比较集中之处。清时马平县除县城外,另分在厢、在乡两处,今辖区分属在厢和在乡的一部。民国二年在谷埠设团局,局设局长,团丁以维护地方治安秩序并兼理民事。当时柳南各处居民,都属谷埠团局管辖。

民国二十年(1931年)马平县改名柳州县撤销团局,改设区、乡(镇)、村(街)、区辖乡镇。柳南一带属雍和区的屏山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柳州县8个区合并为雍和、大同、六道、维新四个区。柳南仍属雍和区屏山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撤销区一级,柳南辖区仍属屏山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柳州县改为柳江县,将原有4个镇并为3个镇,即柳东、柳西和屏山镇。今柳南地区仍属屏山镇。

解放后柳州改市,1950年市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4个区,区设人民政府。今柳南辖区属第三区政府管辖。

1953年,第三区合并为柳州市第二区,柳南辖区属第二区。

1955年撤销区,柳南区分属第十、十一、十二街道办事处。至1958年撤销街道办事处,归属于鱼峰区公所管辖的南站、柳南、柳石公社分管。1960年撤销区公所,分属关系未变。

1961年恢复区公所至1969年改为革命委员会,柳南辖区一直分属于南站、柳南、柳石3个公社。

1972年鱼峰区与城中区合并为城区,柳南辖区分属未变。1979年撤销城区,将南站、柳南两个公社的全部和柳石公社的大部分合并,组成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政府。 [10]

行政区划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马平县属地除县城外,另分在厢、在乡两类政区。在厢(今市郊部分及河表、立冲两村)共管25个村及太平圩、谷埠等。在乡有一、二、三、四、五、六都。今柳南辖区谷埠属在厢,余属在乡一都管辖。

光绪年间,将里雍划出增设七都。

民国二年(1913)废都改为团局,柳南辖区属谷埠团局。

民国二十年(1931)马平县改为柳州县,取消团局设区,全县分为雍和、大同、大道、维新4个区,雍和区公所设在城厢,管辖城中、城东、城西、滨江、屏山5个镇。今柳南辖区属屏山镇。

民国二十一年(1932)九月,广西省政府公布《广西各县甲、村(街)、乡(镇)、区编制大纲》,规定县以下设区、乡(镇)、村(街)、甲四级。民国二十六年柳州县改为柳江县,将原有四个区重新划分为8个区,即中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和七区。中区在城厢,管辖城中、城东、城西、滨江和屏山镇五个镇,及广源一个乡。至民国二十六年撤销区一级,乡镇改属于县,柳南辖区仍划归为屏山镇。辖区包括云岭街(今柳邕路至飞机场),接云街(今文笔路大同巷、维新巷)谷埠上、中、下街(包括谷埠东一巷、东二巷、西闸巷)及红庙一带。

解放后,1950年南站街(今南站路)划为屏山镇,柳南辖区范围扩大。

1979年成立柳南区人民政府,下划分5个街道办事处,即柳南、南站、柳石、鹅山和河西等街道办事处,36个居委员会24条路(街)和28条巷(里)。柳南区党政机关驻地设在华丰湾25号。 [2]

1996年,柳南区面积27.1平方千米,人口约23万人。辖5个街道:柳南街道、柳石街道、河西街道、南站街道、鹅山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柳南区(辖6个街道)总人口325893人,其中:河西街道99195人,柳南街道36991人,柳石街道33637人,南站街道48778人,鹅山街道65934人,旧机场街道41358人。(原郊区的羊角山镇28035人、太阳村镇15551人、黄村乡8223人、西鹅乡40120人)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7号):撤销柳州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太阳村镇、西鹅乡和羊角山镇的新云、门头、帽合3个村以及黄村乡的渡口、基隆、磨滩3个村划归柳南区管辖。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65号)同意撤销西鹅乡,改设街道办事处,将原西鹅乡竹鹅村划归该街道办事处管辖;原西鹅乡文笔、山头、西鹅、和平、长龙、老房6个村划归该区太阳村镇管辖。7月,撤销西鹅乡,新设南环、潭西2个街道,同时将原西鹅乡管辖的文笔、山头、西鹅、和平、长龙、老房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太阳村镇管辖。调整后,全区辖8个街道、1个镇:河西街道、南站街道、鹅山街道、柳南街道、柳石街道、银山街道、潭西街道、南环街道、太阳村镇。

2008年,面积181.8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辖8个街道、1个镇,54个社区、21个行政村(居委)。 [3]

柳南区现辖太阳村镇和柳石、柳南、南站、河西、鹅山、银山、南环、潭西8个街道,62个社区,20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柳州市潭中西路10号。 [6]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柳南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9°21′—109°24′;北纬24°16′—24°21′之间。北临柳江,与柳北区和城中区隔江相望。柳江蜿蜒如带,沿柳南区北部从螃蟹岭南麓往东转折南至华丰湾,全长7.4千米。沿江有磨滩渡口、红庙码头、车渡码头和谷埠码头。东邻鱼峰区,东南依银仔山、老龙岩、牛仔山等峰林,南与柳江区 [11] 接壤,全区面积181.2平方千米。[2]

地形地貌

柳南区位于柳江斜背轴部及东翼地段。轴向东北。地面呈箱状背斜。河西地段上接柳江 阶地,下伏古岩溶盆地,兼备阶地平原与岩溶平原的特色,地貌上呈孤峰岩溶平原状态。 [12]

区内除零星分布的孤峰外,地面波状起伏,形成高低垒错。沟槽相间的低洼地,地面相 高差为5—10米,地面标高80—100米。太阳村一带地段,是一个发育背斜轴部的岩溶谷地,南部出露大中峰林,构成峰林谷地 地貌。其南为峰从洼地,其北则为碎屑岩组成的低立山岭。谷地中岩溶发育,除漏斗、陷塌 外,在峰林一峰从中还发育有地下河,并出露一系列地下河天窗。谷地中地面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从山前的105米逐渐过渡到谷中心的100米左右。 [12]

气候

柳州属南亚热带北缘气候,平均气温为20.5℃。进入三伏后,日平均气温在24—27℃之间,7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8.8℃,每年气温超过35℃的天气,约有20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3年曾达到39.2℃。又由于地处大陆冷高压南缘,受蒙古西部冷气团南下的影响,冬季日平气温可下降到5℃以下,最低温度降到一度左右时,出现霜冻、冰冻和连续阴雨天气。 [13]

自然资源

柳南区东南部银仔山至帽合村旁一带的峰林,均为石灰石,是建筑、烧石灰的丰富资源,可以大量开采。螃蟹岭下至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丝绸厂、十一冶附近一带地下储藏大量的高岭土(白泥),是制作陶瓷的材料,早年云岭制陶,及历年来市美陶厂,都雇人在这些地方开采。北沿柳江,柳江河沙丰富,辖区内现有河西、磨滩2个沙场。1989年,河西沙场采量为110083.6立方米,磨滩沙场为8243立方米。车渡码头设有卸沙场地3000平方米,每年卸沙10余万吨。 [14]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柳南区总人口34.94万人,主体民族汉族、少数民族有壮族、侗族、瑶族、汉族、苗族、仫佬族、水族、回族、满族、土家族、毛南族、布依族等12个民族。 [15]

经济

综述

2015年,柳南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10.20%,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六县四区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4.1%;二产增加值399.35亿元,增长9.10%,工业增加值382.18亿元,增长9%;三产增加值162.56亿元,增长13.40%。三次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5]

柳南区简介

柳南区

三产增速连续两年快于二产。近年来,柳南区在2015年国家核算方法制度改革等因素影响下,第三产业增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为28.79%,比上年提高5.0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高于二产增速4.3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快于二产。同时,三产增速也高于全市水平1.2个百分点。 [5]

第一产业

2015年,柳南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比上年高0.7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9亿元,增长3.97%。全区韭黄种植面积和蛋鸡养殖规模居广西第一,具有“韭黄炒鸡蛋”品牌。 [5]

第二产业

柳南区内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微型汽车领军企业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鱼峰水泥集团等大型企业,广西7个千亿元产业有2个龙头企业在柳南辖区。柳南区围绕主机厂全力打造的柳州市河西工业区,规划面积760公顷,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74家,其中亿元企业12家,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和其它加工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是柳州市三大主机厂的主要配套基地之一,成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3.30亿元,同比增长89.53%,成为广西同类城区中第一个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城区,为"工业强区"。 [16]

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57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0%,比2014年提高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36亿元,增长9.4%,比2014年提高5个百分点。生产效益比上年有所提高,产销衔接基本顺畅,企业盈利好于全市。 [5]

经过2015年的调整和优化,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1%。与上年相比,增速 [5]

第三产业

2015年柳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0亿元,同比增长13.40%,增速比上年略有降低;批发业销售额490亿元,增长10.08%;零售业销售额285.65亿元,增长15.58%;住宿业营业额4.81亿元,增长17.40%;餐饮业营业额19.60亿元,增长18.65%。 [5]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柳南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全国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37个,2个村荣获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6个社区被评为"柳州市十大品牌社区"。全区建有社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社区图书室、文化娱乐室等150个,公共文化设施使用面积达15700平方米,打造了"欢乐柳江南"、"魅力柳南"等一批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17]

教育事业

柳南区有中小学校56所,教师4837人(其中退休教师1381人),学生5362人。 [17]

科技发展

柳铁工人文化官(以下简称柳铁文化宫) 位于飞鹅路中段,由柳州铁路局投资63万元兴建,占地面积35264平方米,1958年10月1日建成启用。1967年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广播站,1970年恢复现名。隶属柳州铁路局工会领导。成为铁路职工开会、学习、娱乐活动的场所。 1989年, 柳铁文化宫建筑面积为5625平方米。内有演剧厅1个,座位1533个,装有空调机9台。 露天影场1个,坐位5612个。图书阅览室1幢,建筑面积2801平方米,藏书10万册。溜冰场1个,宽989平方米。舞厅1个,宽4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录像室130平方米,容纳300人。老工人活动室74平方米,容纳100人。乒乓球室130平方米,有3套乒乓球台。演讲厅1个,232平方米。 [18]

医疗卫生

柳南区有镇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 [16]

交通运输

柳州位于广西中部,水陆交通方便,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柳南地区是通往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的主要通道之一,水路循柳江而上,通至柳城、融水、三江、龙江,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公路有国道3条,区(省)道1条,汇合于此,通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县,区道3条通往市郊。铁路有焦柳、湘桂、黔桂3条干线,在辖区内建有3个车站可通全国各主要城市。民航可来往广州。辖区内有柳州铁路局、柳州铁路分局、柳州汽车总站、柳州汽车运输公司、柳州二运公司东站、柳州民航站等交通机构。 [19]

市区内主要道路与南柳、桂柳、宜柳、环城高速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水路可与港澳直航,航空方面与白莲机场相距约5公里。 [17]

风景名胜

柳南区东邻相传为刘三姐升仙的鱼峰山;南有大龙潭自然风景区、帽合公园和动物园;西有传奇色彩梦幻飞瀑的大鹅山和柳州八大景之一、标志柳州文运昌盛的文笔山。柳江沿柳南北上,两岸秀丽的风景与清澈的江水交相辉映。辖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与柳宗元齐名、被称为"唐二贤"的唐代左谏议大夫刘贲(bēn)之墓、刘家大院及已故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柳故居。 [16]

  • 鹅山飞瀑
柳南区简介

鹅山飞瀑”夜景 [20]

鹅山古称峨山。位于柳南区中部偏东处,北距柳江约1千米,南北走向,长700米,海拔303米,形似鹅吃食。为柳州市区第二高峰。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云:“鹅山在野中,无麓,鹅水出焉。”唐代山上已有水泻出,但瀑布之景尚未形成。宋代刘洪道《观鹅山飞瀑》诗云:“放眼观飞瀑,枕流听素琴。”飞瀑之景已经形成。“鹅山飞瀑”成为柳州古八景之一。后鹅山瀑布消失,至于飞瀑何时断流已无法考证。 [20-21]

  • 笔峰耸翠

文笔山,古称“笔峰耸翠”,位于西鹅乡南蛇岗山脉南端。

柳南区简介

“笔峰耸翠”文笔山 [22]

山高海拔419米,为柳州市区最高峰。山峰上尖下圆,像毛笔尖。清代《马平县志》描述文笔山为“山势卓立,直上如笔。”文笔山半有石壁。久雨初晴,流水绕石而下,日光映照,远眺有如双鹅飞舞,称“双鹅抱蛋”。 [21-22]

  • 刘蕡墓

位于柳州市郊西鹅乡山头村龙兴屯田野中。刘蕡于唐开成至会昌年间(836~846年)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民间传说他下乡视农时,在田间坠马而死,葬于此处。唐天复二年(902年),刘蕡被追赠为左谏议大夫。墓碑题为“唐谏议大夫贤良刘公墓”,地方人士称贤良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曾加修整,并在四周建有墙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锦主持重修,增设石牌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柳州知府杨道霖等捐资维护。当时清明时节,地方官民多往祭祀,附近学子入学时,也有前往墓地瞻拜的习惯。现墓为砖砌结构,高2米,占地面积9.42平方米,原牌坊部分石料及题刻保存完好。1996年公布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1] [23]

  • 胡志明旧居

胡志明旧居位于柳石路2号。

柳南区简介

胡志明旧居 [24]

原为南洋客栈。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1942年8月,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主度胡志明到中国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联系,在靖西县被地方政府逮捕,1943年9月从柳州监狱获释。1943年9月~1944年9月,胡志明住在南洋客栈,这期间胡志明在柳州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动。今旧居内有当年胡志明用过的桌椅、木床、洗脸盆架等,还有大量手稿、图片以及一尊越南送来的胡志明半身铜像。1997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21] [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