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不應再交“金融稅”

中國經濟不應再交“金融稅”

近期,一份麥肯錫公司的《中國的選擇:抓住5萬億美元的生產力機遇》的報告再次引起了關注。據該報告測算,中國金融行業的經濟利潤在2015佔到中國經濟整體經濟利潤的超過80%,美國該比例僅為逾20%。同時80%的利潤到了金融行業,或許還有15%到了房地產行業。經濟利潤高度集中於金融行業並不健康,有損經濟發展,同時,拖延解決金融機構的問題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該報告對於中國金融業和經濟形勢的前瞻性預測正在逐步兌現,中國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結構性扭曲的現象依然存在,而且矛盾更加突出,金融業面臨的問題也依然沒有解決,這使得該報告仍具有值得關注和思考的現實意義。

這份2016年中發佈的報告顯示,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四年中,中國金融服務業的經濟利潤(收益)佔比還較低。危機爆發後的四年,中國金融服務業的經濟利潤佔比大幅攀升;同期,美國金融服務業的經濟利潤佔比進入負區間。而在2012年到2014年間,中國金融服務業的經濟利潤佔比進一步攀升;美國金融服務業的經濟利潤回到正區間。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聯席主席、該報告首作者華強森(Jonathan Woetzel)曾指出。對於經濟利潤這一概念,其與一般所說的(會計/營業)利潤的差別在於,需減去資本成本。相當於考慮進機會成本——這些資本本來可以在不同的行業分散使用。對於一些仍然有正的營業利潤的企業來說,一旦將資本成本減去,經濟利潤就變為負數。他解釋稱,對於整個經濟體來說,基本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稅。華強森說,每個人都要付這個稅,付給金融行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金融行業的經濟利潤那麼高,不是因為他們有競爭優勢,中國的金融行業和國外的金融行業效率差距非常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金融行業具有行業壁壘,且受到保護。現在中國的經濟利潤大部分集中在金融行業,這個肯定不是那麼健康的,對整體經濟運行會有影響。

從麥肯錫的報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結構的資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中出現了嚴重的結構失衡和扭曲,一方面,金融業通過扭曲配置,使得大部分經濟資源配置於效益較低的國有企業,使得整體經濟運行的效率難以提升;而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的利潤又高度集中在金融業,而中國金融業的主體是國有金融機構。這意味著,國有金融機構是國內市場經濟利潤的最大受益者。它們掌握了金融資源,也獲得了最大的經濟利潤。相當於對普通民眾和民營企業徵收了一筆金融稅。這種隱性的負擔也是當前企業成本過高以及居民消費不振的因素,也導致了宏觀經濟的失衡和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認為,中國國有企業獲得的貸款佔到銀行貸款總量的50%以上,這讓那些業績不良的公司得以生存下來。此類公司在金屬、採礦和化工等傳統行業中數量尤其多,而這些行業的整體利潤也都為負值。而在美國,經濟利潤則更廣泛地分佈在各個行業中,並隨著經濟週期而變動。對於銀行業面臨的壞賬問題,該報告假定銀行繼續向低效、高風險企業放貸,且企業表現持續惡化,可能面臨更加沉重的代價。

在當前宏觀經濟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逐步放緩,也反映了麥肯錫2016年報告所揭示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在繼續發酵。在實體經濟放緩、利潤水平下降,以及強監管和去槓桿的壓力之下,中國銀行業陷入了不良攀升、利潤下滑和增長乏力的困境,也符合其報告的預期。該報告還指出,這種以金融資源過度配置來推動投資增長的經濟模式很難持續,需要轉向生產率主導的模式。目前中國各行業的生產率僅為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15%至30%。中國目前僅越有20%的企業生產率水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生產率主導模式不僅能推動長期增長,還能有效減少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並改變中國經濟的結構。

麥肯錫在其2018年8月發佈的銀行業CEO季刊中提到,2018年中,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升至1.86%,不良貸款餘額近2萬億元。而更加嚴格的監管標準使得銀行的傳統增長模式備受挑戰,讓原本就備受煎熬的利潤水平再遭重擊。一方面,部分中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不足5%飆升近20%。行業真實的不良率加速暴露,這樣導致銀行利潤承壓,巨大的逾期貸款包袱也讓信貸資源難以釋放。

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從2014至2018年中,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餘額在短短的數年裡翻了一番多,從8400億元上升到19600億元,同時行業整體的不良貸款率從1.25%大幅提升至1.86%。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這一數字達到2.03萬億元,不良率略升至1.87%。同時,不良率的持續大幅攀升極大地衝擊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國內銀行業的資本利潤率已經從三年前的近20%快速下滑到2017年的12.6%,淨利潤增速也從長期的兩位數減慢到2017年的6%。而2018年三季度的數據顯示,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貸款規模佔全部信貸規模的61%,遠遠高於2016年的水平。金融資源的失衡配置導致了當前民企經營環境的惡化,也是經濟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實體企業利潤的下降,金融稅的減少,這也給處於上游的金融行業帶來破局難題。

所以,在當前形勢下,要保持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結構的轉變,更需要從金融業的轉型入手,改變金融資源配置的機制,這不僅是資源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金融行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更是減輕社會負擔、增加收入的必要之舉。通過建立面向解決民營中小企業的金融資源配置需求的金融體系,破除國有金融機構的壟斷,則是這一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可以打破金融機構的“金融稅”。以小微貸款為例,截至2017年末,中國小微企業數量近7500萬,小微個體工商戶超過5000萬,巨大的小微市場有著高速增長的融資需求。目前面向國企的金融機構往往難以提供有效的服務,一方面需要以監管的導向,引導國有金融機構轉型,向小微企業讓渡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壁壘,鼓勵民營金融機構和普惠金融的市場參與度。但不管是從監管政策的要求出發,還是源於金融業自身的發展訴求,未來加大小微金融業務的投入也是必然的趨勢。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國宏觀經濟的放緩使得金融業存在已久的經濟結構問題得到了暴露,對經濟資源的扭曲分配和對經濟利潤的過度佔有也需要得到糾正。就經濟結構性改革而言,金融業的產業轉型成為當前迫切的任務。以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配置需求的金融業轉型,減少金融行業稅,在當前的困境中更顯得迫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