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為什麼不按工齡計算?

路漫漫其修遠兮148394908


問題:退休金為什麼不按工齡計算?

題主質疑的是城鎮職工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依據問題。其實只按工齡計算養老金的呼聲由來已久,可以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符合人性。但遺憾的是,這個方案考慮的很不全面,經不住推敲,不現實。養老金如何計發,是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共同探討的工程學,遠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簡單。更需要真金白銀的財力支撐,需需要兼顧社會公平和效率,更需要維持養老基金及養老保障制度長期平穩、健康、有序地運行。

很多退休的朋友,尤其是企業退休的朋友,尤其是養老金待遇水平偏低的朋友,都盼望養老金能只按工齡,也就是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比如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按100元的標準計發養老金。如果退休時繳費滿15年,每月養老金就是1500元。如果退休時繳費滿30年,每月養老金就是3000元。他們認為這樣很合理,很公平,計算也簡單,但這樣做,真的經得住推敲嗎?

1、拋開個體角度,再講社會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否則會產生新的不公平

其實目前養老金的計算就是按工齡,也就是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的,但不只是按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還考慮了繳費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多少,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養老金是諸項要素交織共振,綜合作用產生的結果,是相對更全面、更科學、更客觀的計算辦法。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坦率地說,不真正瞭解養老金政策的人才會喋喋不休的提出只按工齡計算養老金。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會形成新的不公平。

社會細胞不是隻有一個個體或群體,從個人角度、個人利益或特定群體的利益討論公平,就失去了社會標準,不會有真正的公平。如果對某個群體的公平是建立在對其他群體的不公的前提下,這個所謂的公平就會產生有新的社會問題了,就立不住腳了,是不可行的。養老保障制度需要平衡多個群體的利益,多維度多效果地衡量,在客觀現實的土壤上做宏觀決策。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以下幾個問題,深入思考一下吧。

2、工人參加工作早,工齡長,知識分子參加工作完晚,工齡短,只按工齡拿養老金就公平嗎?

醫生朋友在醫學院學習多年,畢業參加工作時,碩士博士都奔30了,甚至超過30了,到退休時,如果只按工齡計算養老金,沒上大學,沒讀研,讀博的普通工人的養老金都會超過他們,甚至超過很多,你認為公平嗎?社會價值和社會貢獻如何體現呢?醫生群體不是個例,知識分子都有類似的問題。

3、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有高有低,有多有少,只按工齡拿養老金就公平嗎?

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是有高低之分的,大多數地區是按社平工資的60%-300%做為上下限交的,部分地區是按40%-300%做為上下限交的。如果只按工齡計算養老金,交的多的,和交的少的,拿的一樣多,公平嗎?你問問繳費多的朋友看,他們以後誰還肯按高標準繳費?多繳多得的社會效率如何體現?

4、如果全國一刀切,各地都按同樣的標準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可行嗎?

如果拿的一樣多,就應該交的一樣多,也許你會說,但就全國統一,大家都叫一樣的唄。可如果全國統一按一個標準繳費,現實嗎?要知道全國各地、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僅不一樣,而且很不一樣。標準定低了,大家都交得起,但養老基金就無法運轉了。標準定高些,很多地方、很多人又交不起了吧?全國一刀切的繳費標準,可行嗎?

5、全國各地的經濟水平和物價水平相差懸殊,各地都按工齡拿同樣的養老金可行嗎?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迥異,尤其是每個地區的經濟水平和物價水平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按工齡計算養老金,無論什麼地區,大家的養老金一樣多,就會造成有的地方還可以,有的地方就會活不下去了。比如北上廣深退休老人每月1500元,很難活。如果沒有房子,連房租都不夠,何況衣食住行,水電氣暖,物業電話,看病,都需要真金白銀,尤其是看病,看不起了吧?不是嗎?

6、養老保障制度在不完美中不斷完善,要走的路還很長

(1)目前養老金的計算和調整,工齡發揮的作用很大

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後,工齡已經被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取代了。目前的養老金計發辦法綜合考慮了各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參保人的工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歷年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多少,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等多項因素。相對而言考慮的還是比較可觀、全面的。對同一地區退休的人來說,在這些要素中,工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繳費指數的作用最大。無論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還是退休後養老金的調整,工齡還都是得以比較充分的重視,發揮了重大作用的。

(2)目前的養老金辦法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同時也必須承認,目前的計發辦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主要是因為體制原因,以及兩次養老保險改革的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企業退休人員和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待遇的明顯差距,若干年來沒有根本性措施來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改革不同步,早期有比較嚴重的設計缺陷,企業人員1992-1995年就開始繳納養老保險,2014年10月企事業機關單位養老金並軌改革,機關事業單位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晚交了19-22年。其次,建立個人繳費後,是按繳費長短和繳費多少計算養老金的。體制的原因,大多數企業按最低標準或打折標準,甚至不給員工繳納社保,而機關事業單位有公家的錢作保障,能按時足額按高標準繳納社保,且可以享受職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因此兩者養老金待遇有巨大落差。現階段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缺少公信力。再次,2014年10月並軌後,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每年上調養老金時,養老金基數不同,造成養老金差距進一步擴大。

(3)養老金體制建設日趨轉好,但路還很長

相信很多朋友,之所以提出只按工齡計算養老金,就是因為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待遇的差距,心裡有巨大的落差,於是渴望用有效措施彌補這種不公。想法可以理解,近年來國家也在用各種措施來縮小差距,彌補不足。如明年起社保費用改由稅務徵收,監督促進企業依法按時足額繳納社保,提高養老金待遇。如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時,向低收入者傾斜。相信還有些政策正在路上,情況會一步步好轉。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消融,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多人誤解了,實際上我們的退休金一直在按工齡計算,不過工齡並不是確定退休金的唯一標準。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工齡是指繳費年限。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連續工齡是可以視同繳費。不過,國家推行養老保險交費以後,如果我們現在工作不繳納社保,是不會用來計算養老金的。

目前,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包含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這兩部分都包含了繳費年限因素。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繳費指數等於當年繳費基數÷當年社平繳費基數。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實際上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等因素有關。

社會平均工資,大家都很理解,畢竟我們要與時俱進,工資不能定死在那裡,否則其他人的工資增長,自己退休金只能快速貶值了。這也是商業養老保險一直不受歡迎的原因,因為他們的養老金是定死的。

繳費年限就是指剛才說的工齡了,包含了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如果我們現在工作了,不交社保,有單位認可的工齡也沒用。

繳費基數,就是以本人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礎計算的。其實很多人也在抱怨這麼一個問題,我退休前工資拿四五千元,我退休後工資最起碼也要跟退休前工資相掛鉤吧?繳費基數就是實現這一項要求的做法。我們原先的工資越高,交費基數就得越高,交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就越高。

由於基礎養老金引入了與社會平均工資的平均數,高交費基數和低繳費基數之間的養老金差距,明顯縮小了。按照300%繳費基數交一年,退休待遇基礎養老金是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60%繳費基數交一年,退休待遇只是0.8%。

個人賬戶養老金也跟繳費基數相關聯。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餘額實際上是每月社保繳費劃入的錢數。一般每月劃入錢數等於繳費基數乘以8%,2005年以前一般是11%。個人賬戶餘額還按照每年計發計賬利息。

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跟交費年限、記賬利率、繳費基數都有關係。

另外,個人賬戶養老金還跟退休年齡有關係。國家發佈的養老金個人賬戶計發月數表規定了從40歲到70歲的計發月數。40歲是233個月,70歲只有56個月。相同個人賬戶餘額的情況下,7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是40歲的四倍多。40歲以內,70歲以上,分別按照40歲和70歲計算。

所以,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非常複雜,工齡因素在裡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般工齡越長,退休年齡就越大。綜合起來看,工齡能在養老金計算中起至少一半作用。


暖心人社


退休金為什麼不按工齡計算?\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33e000109b35b0e2356\

天笑講職場


問,退休金為什麼不按工齡計算?

答,因為,退休金按工齡計算,是一個胡說八道的邏輯、毫無根據的訴求。退休人員退休後,大家都不出力了、都不繳費了、都在家休息了,每年的增資方案,可以強調工齡的價值和突出工齡因素的佔比。甚至要求按工齡增漲,還算是能夠說得出口的。但是,退休結算工資時,根本不存在按工齡結算退休工資這一說法,全世界都沒有!

養老保險與其它商業保險產品性質是一樣的,多繳多保、少繳少保,天經地意,哪有繳多繳少一個樣、少繳多得的道理?假如你交20萬的商險,卻要按一百萬賠付,這不是無理取鬧嗎?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任何人都有主張自己動機的權力,這也是憲法賦予每一個公民的。我們要珍惜這個權力、用實這個權力。但有一個前提,我們的動機主張,要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也要符合事物內在的邏輯,因為,事物的內在邏輯,是事物成敗的條件。個別工友希望退休金按照工齡計算,追求現象公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美好的願望是脫離實際的、是違背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是毫無意義的訴求。回答完畢,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0老三兩0


工齡,指從事腦力或體力勞動,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年限。一般來說,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齡

為什麼退休金不按工齡計算呢?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1、退休金按工齡計算並不公平。靈活就業人員是比較特殊的,他們在靈活就業期間是沒有工齡的,繳了社保卻領不到錢,誰願意呀。而且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工齡比一般人短,對他們來說,如此計算也是不公平的。

2、退休金按工齡計算影響積極性。退休金原則上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少繳少領、不繳不領。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一般是社平工資的60%到300%,繳費金額相差了5倍。如果繳的多的跟繳的少的,拿到的退休金是一樣的,那誰還願意多繳呢?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工齡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係?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

1、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2、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 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就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工齡對社會保險是沒有直接影響的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越高,則計算的基本養老金越高。

工齡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1、工齡影響基本工資

有的單位會根據職工工作年限來確定基本工資,如規定工齡在15年以下的員工基本工資為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等。工作年限越長,基本工資就越高。

2、工齡決定工齡工資

多數單位的工齡工資政策呈線型,即確定X元/年的分配標準。

員工實際所得工齡工資=工作年限×分配標準。

有的單位規定了工齡工資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滿幾年計發。

3、工齡影響病假工資

根據規定,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連續工齡越長,休假工資越多。

① 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② 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③ 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④ 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⑤ 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

① 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② 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③ 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④ 病假工資=(計算基數/21.75)×計算係數×病假天數。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人力資源、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保叔的頭條號【家加社保】,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家加社保


退休金不按工齡計算就是為了更好的坑企業職工,企業職工必須幹到男60女50才能退休,工齡普遍都長,男40多年女30多年,企業職工工作期間工資都比較低,既便是交了40多年30多年養老保險,按比例個人帳戶的交費數也沒多少,如果按工齡計算豈不是太便宜企業職工了,那些制定養老政策的並且能提前退休的公務員能同意嗎?


在巴紮上遇見你


對提出按工齡領退休費的人提個問題:假定60歲退休,一個人初中畢業16歲就參加工作,到60歲時工齡達44年。另一人博士28歲畢業參加工作,到退休時工齡是32年。但是工作了44年,只能幹些簡單工作,試問有幾項高科技產品是這類人創造的,他們創造的社會財富有幾何?別人雖只工作了32年但創造的社會財富幾輩子的退休費也不止。提按工齡領退休費的人就是鼓勵人們不要多上學,小學畢業就去工作。


手機用戶79775433713


有人覺得退休金按工齡計算,1年工齡100元,這是簡單而且公平的,其實並不是。

因為退休金的計算因素包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還有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符合條件的連續工齡是可以視同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

如果退休金只按工齡計算,那麼就忽略了,也無法體現出繳費水平高低的影響。

舉個例子來說,兩個人都是30年工齡,一個人每月繳費100元,一個人每月繳費500元,但拿到的養老金卻是一樣的,這樣的話對繳費高的人公平嗎?並不公平。

如果交多交少都一樣,那麼沒有人願意多繳費了,繳費少了,養老保險的制度也就難以運營下去了。

社保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這樣才有激勵作用。具體可以看我錄製的講解視頻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e8c0005957218165748\

思之想之





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金正逐步並軌,按同樣的標準繳納“五險一金”,體現了“人性化”的平等!

(一):那麼,為什麼社會上認為,按工齡拿退休金是最合理的呢?

①.在職時,各行各業工資基數不同;漲幅標準不同;造成行業與部門之間工資差距拉大;

②.繳納養老保險的方法、方式不統一:靈活就業員自費;企業與部分事業單位自費十單位共繳費;機關和部分事業單位不繳費;還有農村的農民沒繳費,只拿基礎養老金;

③.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不統一,致使退休金相差太懸殊;

(二):按工齡拿退休金合理嗎?

①現在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有基礎部分,工齡部分,本人帳戶三部分組成,是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與階層利益,是比較合理的;

②.完全按工令拿退休金,不能休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不繳不得的原則;統籌養老資金是各行.各業,每個個人按不同標準、不同基數繳納的,是大家的共同財富,繳納少的人憑什麼要平分繳納多的人的錢,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③.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低,不是企業內部本身的問題;是牽扯到各個行業、各個部門的綜合性大事!養老金並軌己走出了關健第一步;最要緊的是改革和平衡各行業、各部門的分配製度;是要統一養老金的計算標準與方法。


海海147035523


我的看法是僅僅按工齡計算養老金不合理,比方說,我17歲初中畢業頂替父親參加工作,工作到退休就有43年工齡,然而,一個讀完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人,到退休 最多也就35年工齡如果只按工齡算退休工資,結果是什麼?這不一目瞭然了嗎?合理嗎?誰還去唸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