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失败后,他的“辫子军”下场如何?

派拉特之书


话说1916年,袁世凯去世,黎元洪被推举为民国大总统。虽然总统宝座姓黎,但实权却在国务总理段祺瑞之手。黎不肯示弱,因而与段发生摩擦,这便是民国史上著名的“府院之争”。


他二人闹得不可开交,却牵动了一人心思,这人便是人称“辫帅”的张勋。张勋在当时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阀,但他却差一点改写了近代史。由于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愈发激烈,于是黎元洪发电报请这位时任安徽督军的张勋入京“调停”。

这一来,正合张勋心意,如今已经是民国,可张勋却偏偏以满清旧臣自居,并且对外宣称自己心中只有皇上,要一心一意效忠清室,因此他自己不剪辫子,也不允许手下弟兄私自剪辫。他巴不得找个由头入京,黎元洪这封电报,正中下怀。

快给老子点兵,老子要进京!

于是乎,张勋自己做统帅,带5000辫子军兄弟打着“调停府院之争”的幌子,大摇大摆进了京。他名义上做个和事佬,而志向却是要借机复辟,恢复帝制。在入京之前,张勋发急电给满清的遗老遗少,让他们将龙旗备好,朝服穿上,皇帝要复位了!

7月1日,张勋一股脑撵走了黎元洪,将12岁的溥仪抬了出来,公然宣布复辟,恢复大清年号“宣统九年”。一时间,京城之中五色旗扯下,大清龙旗升起,满大街都是穿着满清袍褂的遗老遗少,耀武扬威,如今咸鱼翻身了。百姓也跟着凑热闹,早就巴不得皇帝回来。

(在老舍的著作中曾经提到,除了极少数知识分子外,大多数人欢天喜地迎接皇帝,好似有皇帝的中国才叫中国。)

谈判,没门;要打,奉陪!

张勋见人心所向,认为自己大势已成,立马给自己挂了几个头衔,好让自己高人一等。张勋这么一闹,黎元洪跑了,段祺瑞不干了。如今他的宿敌黎元洪跑路了,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可张勋这小子又闹上了。于是乎,段祺瑞打出拥护共和、反对复辟的口号。在天津组件“讨逆军”,率兵入京与张勋大战。

讨逆军人数六万五千人,而辫子军此时不足五千人,在人数方面,张勋不占任何优势。张勋死活不退步,你要打,咱就打,想谈判,没门。于是乎,双方交了手。

两方各自利用野炮轰炸对方,可轰了半天,愣是没人伤亡,倒是把几个看热闹的百姓给轰死了,你说这仗怎么打的。段祺瑞最后还出动了空军,往皇宫扔了几个炸弹,实则不为炸人,而是为了吓唬人。没多久,辫子军就顶不住了,跑的跑逃的逃,有些直接跑到警察厅缴械自首。最终,溥仪跑到英国大使馆,康有为跑到美国大使馆,而张勋则跑到了荷兰大使馆。至此,历经12天的复辟闹剧宣告结束。

我的地盘你做主

战后统计,张勋的辫子军伤亡不到百人,部分人员逃走,缴械投降者为三千八百人。讨逆军也没有为难这些辫子军,让他们剪了辫子回乡务农。哪曾想到,张勋不折腾了,他留在滁州、凤阳、当涂、徐州等地的辫子军留守军可坏事了,他们一见督军没了,很快发生内讧,你打我我打你,打的好不热闹,有些辫子军干脆也不管什么军令军法,在当地烧杀抢掠,做尽坏事。最终,安徽总督倪嗣冲出面,强行收编四十营的辫子军,将其一律割掉辫子,取消“武定军”番号,自此后,胆敢私自须发辫者,一律军法处置。从这道军令下达起,辫子军算是从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了。

只不过,虽然脑后的辫子没了,但有些人的心中却还留着辫子。


大狮


张勋,在清朝末年出任云南、甘肃、江南等地的提督,对清朝十分忠心。

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张勋为了表示对清朝的忠诚,拒绝剪掉辫子,也阻止部下剪辫子,所以人们就戏称他为“辫帅”,他的军队也被称为“辫子军”。

张勋手中有3万“辫子兵”,他带去北京复辟5000人,复辟闹剧仅仅12天就被段祺瑞的讨逆军打败了,张勋逃往荷兰使馆,后统计,张勋部战死百余人,投降三千八百人,除了投降的人外,大部分人都剪掉辫子逃散了。

剩下的25000人分别驻扎在徐州(镇守使张文生)和海州(镇守使白宝山)两员大将手中,张勋复辟失败后,张文生被安徽督军兼省长倪嗣冲收编。白宝山则投靠了副总统兼江苏督军冯国璋,改编为江苏新编备补军(辖四团),任中将司令。最终,白部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31军。



WLL乐乐


张勋的辫子军官称是「定武军」(不是袁世凯新建陆军的前身定武军,而是因张勋在1914年被任命为定武上将军,改所统武卫前军为定武军),实际大约有30000多人。

1917年7月12日张勋复辟失败后,其中跟随张勋进京的5000人,除极少部分阵亡外,都被段祺瑞所谓「马厂誓师、再造共和」的军队缴械资遣。

而张勋原来盘踞的地盘上还有25000辫子兵,分别由其麾下驻扎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的定武军统领、徐州镇守使、苏皖豫鲁四省剿匪督办张文生和驻扎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海州镇守使白宝山统领。

张勋复辟失败后,张文生因为与皖系的倪嗣冲关系较为接近,被任命为定武军总统领官,其部下成为利用对付张勋的机会重新获得了安徽督军兼省长职位的倪嗣冲的部属,后来1920年张文生任安徽督军,两年后的1922年被直系马联甲驱逐下野,之后张文生避居天津,因病去世。

白宝山则投靠了副总统兼江苏督军冯国璋,所部改编为江苏新编备补军(辖4个团),任中将司令;1920年8月白宝山部扩编为江苏陆军第1师(辖5个团),仍兼任中将师长。1927年6月白宝山部编入国民革命军第31军,1930年2月出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唐生智)少将参议,后来在国民政府系统中晋升为中将,1941年11月在陪都重庆病逝。

还有个小花絮,据说当初张勋赴北京之时与张文生约定暗号电报上只写“速运四十盆花来京”,即由张文生调40营兵力开往北京,张文生满口答应,表示一定依计行事,绝不迟滞。结果当复辟宣布后,张勋发出暗语电报,张文生接电后却真的从徐州派两个副官押运40盆花送到北京,话说张勋一见之下气得差点背过气去,缓过神来连声嚷嚷道:

坏了!坏了!这小子也抽我的梯子了!

前面说了所谓马厂誓师再造共和的正是皖系段祺瑞,从张文生后来的归宿看,明显此时已经和倪嗣冲有勾兑,又怎会听从张勋的命令。


谈古论金


张勋,1895年投袁世凯,从小站练兵起家,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光绪的扈从,成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势力之一。他的军队因民国后留着清朝的辫子,又被称为辫子军。辛亥革命后,据守徐州、兖州一带。1916年,袁世凯在一片反对声中死去,留下的北洋军分崩离析,随即因一战的参战问题发生了府院之争,黎元洪和段祺瑞互不相让。

(张勋)

1917年6月7日,张勋奉黎元洪之命进京调停,率辫子军10个营4000余人以维护京城治安为名北上,14日,与保皇派康有为等密谋策划清帝复辟,30日,辫子军占领邮局、电话局等重要据点,发动政变,史称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

其实,此时北京的驻军有4个师好几万人马,张勋带领4000余人就敢发动政变,是与之前的各地督抚的书面承诺分不开的,甚至还在一副黄缎子上签了字。再者王士珍、江朝宗、陈光远等当时北京政府首领,为了自己的地位权力,一味退让妥协,到张勋真的复辟时,又被扣押,无法做出有效反抗。

(王士珍)

7月2日,段祺瑞在天津组织讨逆军,进京讨伐张勋。张勋要背城一战。刚刚成立的复辟小朝廷,都知道只不过是黄粱一梦,连康有为都逃到了美国使馆。在讨逆行动中,还出现了第一次的空军助战,段祺瑞派的空军在故宫上空盘旋,投下了三颗炸弹,于是局面就完全变了,磕头、上谕没有了,张勋逃入荷兰使馆,辫子军全部投降。段祺瑞还趁机收编了张勋在徐州的辫子军,一律割掉辫子,辫子军从此灭亡。

(辫子军)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第40篇)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在清末的督抚当中,张勋是个挺另类的存在,因为张勋是个“生意人”。相比张勋打仗的本领,风险投资的能力更加突出。

张勋是江西奉新人,出身普通,少时从军。因为跟对了大哥,一直平步青云。

起初跟着苏元春,因为参加了1883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混成了少壮派;到李鸿章的“武备学堂”镀了下金;后来便跟着宋庆的毅军,在甲午战争期间驻防奉天;在奉天的时候,和赵尔巽混得特别好;然后又攀上了袁世凯,跟着袁世凯去镇压义和团,立有大功,升为总兵。1901年被调到北京,做了慈禧太后、光绪帝的御前护卫。后来宣统即位后,就被外放做提督了,曾经历任任江南提督等职。

武昌革命之后,张勋因为表态宣布效忠清廷,所以官也是一升再升的,被清政府授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

他自己终身留发辫,还要求自己3万定武军(后改武卫前军),必须留辫子,招兵也只招有辫子的。

张勋的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巧妙,表面看起来挺不合时宜的。但是在别人都忙着铰辫子的时候,张勋却坚持留辫子。这种人在大人物的眼中是可爱的,因为他体现了几点,这人恋旧;有情义;忠于故主;甚至有点小固执。他既然能忠于清廷,那么只要得其心,他便也会忠于自己。

所以就连孙中山对张勋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张勋死时,孙中山就专门派人送过挽联。

“清室逊位,本因时势。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自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

然而宣布一生效忠清廷的张勋,在袁世凯逼迫清帝逊位的时候,他并没有站出来反对;袁世凯宣布改元继位的时候,张勋没有站出来反对,反而被封为了一等公爵。然而就在黎元洪和段祺瑞闹“府院之争”的时候,他却上演了“刘备帮刘璋打仗,带着10营定武军(5000人),逼着没有军权的黎元洪宣布解散议会,差点没把黎元洪给逼死。

张勋得逞之后,立马就就上演了一出“张勋复辟”的闹剧。

一时间,满北京挂龙旗,大家纷纷把辫子再从垃圾堆里捡回来,拿个瓜皮帽给压在头上。留着辫子的大兵们,顿时就成了再造大清的功臣了,在北京城任意消费,无需买单。

但是真正的铁血军人段祺瑞“马厂誓师、再造共和”。“讨逆军”打到北京的时候,对清廷“忠心耿耿

的定武军在天安门和前门箭楼两处发生激战,没办法,溥仪的卫队在看着你的忠心呢。此战打得十分惨烈,惨烈到什么地步呢?光子弹就打了300多万发,死了多少人呢?28个。

结果“定武军”一看段祺瑞是玩真的,那就二话不说跑的跑,投降的投降了,“定武军”当兵就是吃粮,犯不上玩命。

而实际上,张勋在来北京的时候,已经做了详细的安排,要求驻扎在徐州的张文生部40营2万人,根据张勋的暗号适时来京支援;驻扎海州的白宝山10营5000人负责“看家。结果张文生听说段祺瑞的“讨逆军”有6万5千人,于是毅然决然地决定按兵不动。

当张勋躲进东交民巷的荷兰使馆的时候,张文生毅然决然又做了一个决定,老大失势,再不找新的大哥,队伍就要乱了。果然军饷一断,立马就乱,什么忠君爱国,当兵的要吃饭,不给饭吃就抢。新大哥安徽督军倪嗣冲和张勋本来就为了督军这个位置明争暗斗的。一接到张文生的消息,立马“带兵平叛,于是张文生就成了倪嗣冲的手下,后来还接替了倪嗣冲的职务。只不过,定武军算是没了,因为倪嗣冲看不惯那辫子也已经很久了。一直到1922年被直系马联甲驱逐而下野,才到天津去当寓公去的,他去了天津,次年张勋就死了。

白宝山(不是那个白宝山)命投靠了副总统兼江苏督军冯国璋,改编为江苏新编备补军(辖4团),任中将司令。最终,随着北洋势力的内耗与失势,这支部队改编改编,最终就改编没了。

张勋复辟”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因此而走向了人生巅峰。

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张勋失败之后,理论上是不可以被原谅的,至少应该被追究责任。但是张勋并没有被清算,不但没有被清算,他在天津当寓公的时候,独资或投资经营的当铺、电影公司、银行、钱庄、金店、工厂、商店等企业有70多家。吃香的喝辣的,那待遇比段祺瑞高出一百倍都不止。关键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北洋政府竟然还回头找他要他继续去当官。结果死的时候,风光大葬。北洋政府的各个派系,商贾名流,甚至连南方的革命政府也派人来参加追悼会,连溥仪都特别赐谥“忠武”。

做人成功到这个份上,北洋时期,又有谁比得了张勋?



炒米视角


谢谢提问!张勋率5000千辫子军(一说10000万人)应黎洪元之请进京调停院府之争,但遭实力军阀段祺瑞讨逆,历时,张勋复辟失败,其本人及所率辫子军结局不太惨。。 张勋躲进荷兰公使馆,手持以实名签字手折,撰写复辟实录,要挟冯国璋、张作霖等人,虽被免职,却逃过追究,得以不公开自由。后移居天津

干将28师师长冯德ling被张作霖招安收编。

进京的辫子军被打死的还不到百人,除了缴械投降的部分人员外,大部分都逃散了,去向没有记载。

部属得到安抚,张勋的部将徐州镇守使张文生、海州(即连云港)镇守使白宝山等均续任旧职,概不株连,并把这些辫子军转交安徽督军倪嗣冲接管


mdq660310


张勋(1854-1923),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民国时期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下为张勋像)

张勋的人马和防卫区域

张勋的定武军被称为“辫子军”,共有60营,每营的编制在450-500人,共有3万人左右。控制安徽、江苏和山东南部,总部设在徐州。

复辟失败后“辫子军”的去向。

张勋带领20营精锐部队进京调和“府院之争”,趁机拥立溥仪登基。1917年7月2日,段祺瑞在天津组织讨逆军,进京讨伐张勋。段祺瑞领导的讨逆军兵力65000人,而张勋的“辫子军”只有5000人,另外加上溥仪的满族旗人部队也是螳臂当车了。(下为段祺瑞像)

张勋的在京部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一触即溃。只有天安门和前门箭楼两处发生激战,天安门是溥仪的卫队,系满洲旗人部队。“辫子军”战后统计:死亡100多人,3800多人投降。其他官僚都做鸟兽散。段祺瑞对张勋的投降部队比较友善,减掉辫子遣散回乡完事,这样张勋的20营部队就散了。

徐州总部的40营“辫子军”去向

起初张勋命令在徐州的40营部队进京支援,无奈段祺瑞已经命部队将北上的铁路运输切断。这40营部队在复辟失败后群龙无首,驻扎在滁州、凤阳、当涂、徐州等地。没有后勤保障,军饷断绝,于是在驻地周边到处烧杀抢掠,甚至因为财物发生内讧。时任安徽总督倪嗣冲率军出面,将张勋的四十营的“辫子军”收编,一律割掉辫子,取消武定军番号,辫子军从此灭亡。(下为倪嗣冲像)


老旺民俗传说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1916年6月6日,袁世凯一命呜呼,只做了83天皇帝。

袁世凯死后,无人能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导致各军阀以省割据、以各自军队为主要力量的分裂局面,分为皖、直、奉三大派系。

皖系军阀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军阀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掌控中。

1916年6月,黎元洪出任大总统,段祺瑞为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掌门人。黎元洪与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

黎元洪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请督军团团长张勋进京调解。6月14日进张勋率5000“辫子军”入京。张勋效忠满清,禁止部下剪辫子,故称辫子军,称张勋为“辫帅”。

张勋何许人也?江西奉新县人,清末曾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1913年因镇压讨袁军有功,被袁世凯任命为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

张勋入京后却不是调停府院之争,而是借机复辟帝制。他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丑张勋就大摇大摆地走上历史前台。

这场闹剧上演了12天,张勋辫子兵被段祺瑞的讨逆军打败了,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退位。

张勋的“辫子兵”去哪了呢?

当时张勋占据徐州、海州(连云港)两地,有3万辫子兵,他带去的5000人战败就溃散了,大本营里的2.5万辫子兵,掌控在张勋手下的两员大将手中,一个是徐州镇守使张文生,另一个是海州镇守使白宝山。张勋被困北京时,这两位心腹大将却没有出兵相救。

张文生被安徽督军兼省长倪嗣冲收编,白宝山投靠了副总统兼江苏督军冯国璋。(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假如我是张勋的话我先灭武昌革命党军队后灭张作霖军队再灭滇军的话在去灭陕西阎锡山军队的话天下一统立天子之位啊就算收复河山啊先抓叛贼冯国璋和段其瑞孙中山曹昆四个人抓住全部的话立刻绞刑啊


用户6067148105167


闹哄了十二天被段其瑞拿下了,首领跑了兵有得跟它逃了,跑不了的被新东家处理就凭命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