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刻赤海峡冲突爆发后,普京和波罗申科都不约而同地向默克尔寻求帮助和支持?

新文化街男孩


既然是调停和斡旋,那么利益相关的各方肯定是希望将事态平息下来,起码不能让矛盾激化,因此在这个时候寻找一个能够被大家接受的,且立场相对公正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自然就是矛盾双方必须要做的事情。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德国作为矛盾协调者,其实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一种考虑。

仅仅就此次俄乌两国之间的冲突而言,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选择德国作为双方矛盾的调停者,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德国目前已经是欧洲实际上的领头羊,对于欧盟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较高的政治地位,这对于化解目前俄乌两国的紧张局势,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俄乌两国之间的冲突,对于欧洲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德国与俄乌两国一样,希望事态能够得到缓和。另一方面德国是欧盟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但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并不是直接的利益关系方,因此能够在调停中持相对中立的立场。

此外德国对于俄乌两国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过去就曾经充当过调停者的角色,比如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的时候,俄乌两国就曾经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协调下,参加了由四国领导人参加的“诺曼底模式”磋商。

经过磋商,当时的俄乌两国紧张关系很快就得到了缓解,双方冲突渐渐趋于平静,可以说默克尔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俄乌两国缓和紧张关系的协调者和见证者。


因此在最近发生的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中,俄罗斯和波罗申科在第一时间分别于默克尔联系,其目的自然也就很清楚了,那就是都不希望冲突升级,同时也希望能够从德国那里寻求相应的帮助。

首先德国作为俄乌两国矛盾的协调方,是两国都需要争取的对象,因为不管怎么说,中立一方的立场还是很重要的,俄乌都必须要与其做好相应的沟通,以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导致德国的立场向偏向对方。

其次俄乌两国虽然在刻赤海峡发生了冲突,但是两国都不希望在现有的情况下将矛盾升级,因为那将会是一个双输的局面,而在这个时候德国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德国也是欧洲大国,得到德国的支持,对于俄乌两国在今后的对抗中,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说白了,现在的德国就是俄乌两国极力拉拢的对象,谁得到了德国的支持,谁就将会在下步的对抗中获得战略优势,而这种优势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今后俄乌两国的政治走向,在这个时候能给自己多增加一点优势,都是两国愿意去极力争取的。

当然了,也许会有人要问,德国并不是世界最强国家,为什么俄乌两国不去寻找美国的调停,而去选择德国作为调停者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今天的俄乌紧张局势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美国,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也是利益相关方。如果让美国参与调停,那就等于是让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只会让俄乌矛盾更加激化,而不是平息矛盾。

所以如果让美国有机会插手冲突调停的话,那么俄乌两国必然会爆发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为那就是美国人所期待的。


落下m


我们认为,在刻赤事件爆发后,对于波罗申科来说,应该会给三个人打电话。第一个是特朗普,告诉他计划正在实施,希望美国兑现诺言。可惜特朗普的助手根本就不当回事,没有必要打扰总统休息。


第二个是普京,而且要当媒体的面儿去打。即使没有打通,也要装腔作势呵斥对方一番,已显示自己的强大。可惜,普京助理发表声明,根本就没有接到波罗申科的电话。一是说明乌方故意造假,二是证明普京敢作敢当,不惧怕打架。

第三个有些费心思。按理说应该打给北约秘书长,要求派兵支援。但北约行动也得听美国的,特朗普都不关心,北约也一定学着不会上心。

而打给法国马克龙吧,他是个滑头,即使接了电话,也会假装应承,但转脸就忘。毕竟出师乌克兰师出无名,精于计算的马克龙不会上当。


想来想去,还是默克尔大姐靠谱。上个月就来过乌克兰,当面承诺要延长对俄一切制裁,敢作敢当,让波罗申科脸上很有光。而且她和普京也联系颇多,一定会预测到普京是怎么想的,她的建议一定会很有针对性。更主要的是北溪二号线,是未来俄罗斯的命根子钱袋子,如果说服默克尔不建或缓建这条新管线,就是最大的胜利,再来几次刻赤事件都值得。

而对于普京来说,也会有三个选项。第一个也应该是特朗普,作为老对手,还是主动说明事件发生的过程为好,并奉劝他不要掺和。但普京转念一想,特朗普应该不傻,不会上乌克兰的当,更不会主动趟这个浑水,给波罗申科站岗挡子弹。


第二个应该是波罗申科,普京会直接斥责他为何挑衅,为何不考虑好后果,为何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后来考虑到乌克兰大选临近,乌执政党选情不佳,就是想搞出事来,做点文章。但未来一定会弄巧成拙,既失民心,又会现眼。更何况,两人早晚要当面谈,所以普京放弃了打电话的念头。

第三个普京毫不犹豫选择默克尔,因为这位铁娘子敢于说真话,更会仗义执言。上月去乌克兰访问,虽然她说不放松对俄制裁,但也明确要求波罗申科不要无端惹事,要遵守明斯克协议。所以请默克尔出面调停,应该十分恰当。


有人会问,难道普京会不担心因为刻赤事件,德国被乌克兰游说,而放弃北溪二号线的建设?我敢保证,普京根本不会有这个担心,因为北溪二号是互惠互利的项目。再者在德国人眼里,普京就不是流氓。


新文化街男孩


打狗看主人。

刻赤海峡事件,俄乌共同找默克尔寻求帮助和支持,对默克尔而言,可不是好事。奥巴马把离任前的最后一次外访设在了欧洲,并象征性的言:把民主的旗帜交给默克尔担当。这是政治嘱托,也是将波罗申科寄养在默克尔家。


  1. 此番小比熊波罗申科三箭连发,先是媒体发声,指责普京赴克里米亚开会违反国际法,然后,派海军舰艇强闯刻赤海峡,并同时大规模炮击乌东地区村庄。惹事之后四处耍娇卖萌寻求支援,意图扩大事端。


  2. 俄罗斯虽然海上强行揍了小比熊,但是,自家的帐子被人轰个稀巴烂,自然要找豢养小比熊的默克尔算账。而小比熊虽🐻主子众多,四处耍娇卖萌,但也不会放过名义上的主子默克尔,请求默克尔出面支持是必须的,而且趁机讨点狗粮也是未时不可。


  3. 作为默克尔是最头疼的。曾经的默克尔内有政党支撑,外有美国力挺,如日中天名声鼎沸,收养一个宠物小比熊,也是无人能说。可如今,默克尔在接连两次选举之中遭遇惨败,为维持执政,被迫与反对党联合,并忍痛割爱让出外交部长、财政部长等重要岗位,前不久更是辞去党主席职务,并宣布不再竞选下任总理。德国为制裁俄罗斯损失巨额经贸往来和大量的工作岗位,反对派和执政政府内部,要求取消对俄制裁的呼声很高,默克尔已经失去了绝对权威。收养小比熊已经是艰难度日,如若再为小比熊搪灾挡祸,默克尔能否维持到任期结束都很难讲。


俄罗斯:波罗申科是默克尔家的小比熊,自然要找默克尔讲理,“管好你家的狗!陪我家帐子!”。波罗申科:默克尔的宠物,挨揍了自然找铲屎官,“铲屎的,快帮我揍他!”。

此番两个爱闹事的“鬼头”,双双讨债,默克尔也是哇凉哇凉的。


石隙甘泉


乌克兰和俄罗斯这次关系紧张,大量武装力量对峙的局面,是双方都在做戏,是政治需要。

对乌克兰来说根本打不过俄罗斯。

对俄罗斯来说,不敢打乌克兰。

说乌克兰打不过俄罗斯,大家都会认可。

说俄罗斯不敢打乌克兰可能大家不明白。

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俄罗斯经济疲软,财政紧张,已经承担不起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

而且,俄罗斯现在还在被美国和西方制裁中,如果乌克兰战争打响,制裁加剧,俄罗斯恐怕连活路都没有了。

按我的判断,美国和西方倒是愿意俄罗斯跟乌克兰打起来。

普京可不愿意。


滨哥



第一,普京和波罗申科与默克尔的通话,意义完全不同。普京与默克尔通话,主要是通报冲突情况、寻求经济合作;波罗申科与默克尔通话,直言不讳要寻求军事支持,以对抗俄罗斯的军事打击。


第二,作为默克尔而言,与普京通话、与波罗申科通话,心情也完全不同。世界强人、国际政坛常青树普京主动与默克尔通话,让默克尔感觉很有面子,毕竟德国是欧盟的领头雁,默克尔是德国的总理;而波罗申科与默克尔通话,默克尔估计不是很乐意——德国从二战后就对军事不太感兴趣,而对经济更感兴趣,特别是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以来,更是淡化了军事、强化了经济,让德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第三,对于刻赤海峡冲突,默克尔心中也是有数的。这次冲突,应该是乌克兰主动挑起事端,俄罗斯该出手时就出手,尽管俄罗斯显得粗暴,也许在默克尔看来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乌克兰不将事态扩大,俄罗斯不会对乌克兰怎么样;乌克兰如果要拉虎皮作大旗,背靠美国和西方不断升级冲突,估计俄罗斯也不会客气。但作为默克尔,不可能左右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行动,只能呼吁双方冷静和克制,不会加入其中任何一方对抗另一方。


毛开云


在木叔看来,这件事体现了两个重要迹象:

第一,俄罗斯和乌克兰其实都不太想让局势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他们对第三方的联系,反而说明刻赤海峡危机是一场偶发事故。

很多朋友和木叔探讨的时候,一直说,是乌克兰故意挑衅,造成俄罗斯严厉对待,最终引发了危机。

其实如果是乌克兰故意挑衅,也只是当事的舰艇所为,不代表乌克兰高层授意这么做。从种种迹象来看,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得知此事后是很慌张的,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对策,甚至官方媒体报道戒严的时间还闹了乌龙,可见他们并没有积极准备和提前策划,不然不会这么手足无措。

特别是波罗申科对德国几乎是求援了,而德国并没有公开派兵支持。如果这件事是乌克兰高层策划的,他不可能预判不到德国的态度,因为现在这个态度让波罗申科骑虎难下。他不可能在大选前这么关键的时刻,给自己找难堪。

普京对德国的接触也说明俄罗斯不想让事态扩大,不然按照普京的性格,直接怼乌克兰就行,没必要和欧洲人打交道。毕竟当年克里米亚危机时,普京一意孤行,欧洲拿他也没办法。

第二,德国在欧盟的地位无可取代,法国也只能甘拜下风。德国的未来的国际政治影响继续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比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双方都求德国,这件事正好说明德国的地位上升。

一是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有求于德国。比如德国是欧盟的领头羊,乌克兰需要德国首肯,欧盟才能随声附和。俄罗斯和德国有天然气合同,没有德国这个大客户,俄罗斯经济会更惨。所以德国的力量让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可以交流。

二是德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多,前一段和法国一同支持欧洲军建设,德国部长后来公开声称法国最好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让出来。这些都表明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与日俱增,未来成为常任理事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对德国示好,其实就是一个未来的表征。


你如何看德国的作用?


木春山谈天下


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之后,波罗申科寻求向普京通话未果之后,才转而向默克尔打电话。这说明了两点,一是最高领导人的沟通渠道在平常是畅通的,不存在无或者打不通的情况(当然故意不接例外)。二是默克尔这位德国大妈“德高望重”,老成持重,双方都对其充分尊重,有了突发事件自然先想到找她。

但是,打电话给默克尔,波罗申科和普京的用意可不相同。

波罗申科给默克尔打电话,是为了寻求德国的帮助——1.德国能够立即阻止普京在刻赤海峡的行动,让其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扩大化,因为波罗申科知道自己的斤两,一旦失控,波罗申科的政治生涯到此为止,还说不一定还会遭受继任者的清算。2.德国能否和欧盟一起对乌克兰做出全面的支持并打击俄罗斯。

普京给默克尔打电话,肯定是说明情况——1.这次事件是波罗申科一手挑起的,目的是逼迫俄罗斯动手,让欧盟或者北约出面直接和俄罗斯零距离接触。2.波罗申科是为了明年的选举而制造事端,让乌克兰人民痛恨俄罗斯,让俄罗斯背上恶名骂名,从而助推波罗申科选举。3.阻止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上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并提高乌克兰在世界事务中的热度。普京知道默克尔一旦决定了,就会在欧洲起到“领导”的作用。(图片来自网络)

明人不可细提,响锣不可重锤!

默克尔自是不会偏听偏信,更不会一触即跳而莽撞行事。乌克兰的情况她清楚,波罗申科的执政方向也是明了于心,否则不会在访问乌克兰时对波罗申科语重心长的告诫“不要当美国的炮灰,消停消停。”;默克尔和普京的关系世人皆知,那是相当的不错。默克尔在总理的位子上和普京的时间差不多,打交道的次数更多,彼此也摸透了对方的脾气,而经济合作更是不差,这一点特朗普给的有判断,说德国太坏了,拿美国的钱去资助俄罗斯(北溪2项目工程),给欧洲带了一个坏头。默克尔不为所动,也没有改弦易张;这个时候,默克尔会认为普京在这个档口不可能没事找事,自找麻烦,所以断然回绝了波罗申科的请求,但对普京也尽到了规劝的责任——当晚,俄罗斯就重新将封锁的刻赤大桥放开,允许民用船只通过。

获得他人尊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身修为非常重要。


见肿消世界


俄乌冲突后双方都与默克尔联系,但目的却截然不同。普京基于俄德特殊关系,和德国在北约、欧盟的特殊身份,就俄乌冲突情况向黑尔进行通报;而波罗申科是要求德国出兵给乌克兰提供保护,为自己大选选情站台当托儿骗选民。

默克尔对普京的情况通报会感到欣慰甚至是亲切,基于两国的密切合作关系,普京有必要向默尔说明事件的原由始未,发展过程。特别是前不久默克尔为美国可能在欧洲部署陆基战术核导弹,及乌克兰下半年来与美国密切互动针对俄罗斯举动,专访波罗申科,普京更有必要向默克尔说明情况。而德国做为北约主要成员国和欧盟领头羊,普京就北约准成员、地处俄欧之间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也有必要跟德国互相沟通,取得共识,因此这次沟通,普京和默克尔双方都有迫切需求,无疑是必须而且及时的。

而对于巧克力的出兵请求,他默大姨心里必然充满陋视与不屑:你小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娘早就告诉你:“为了乌克兰和欧洲安全,不要一味追随美国,刺激俄罗斯”。你小子拿老娘的好心当驴肝肺,看这半年把你嘚瑟的姓啥还知道不?你扣人家船已经在逼人出手了,普京没咋勒你,你小子还打铁烤糊脑袋不知道看火候,蹬鼻子上脸你还硬冲归属俄罗斯海峡通行管辖权,被北极熊大巴掌拍的是你自找的,你赖谁?你不要脸还让老娘出兵替你挡枪,给你当托帮你骗选票,不害臊的药你都吃胀肚了吧?太不要脸了,可叹俄欧之间夹着这头猪,到处敌拱,坏了多少好事?当然这都是老铁猜的默克尔心里话,她不可能象老铁这么没修养,也就委婉拒绝了事。

在默克尔那儿没讨着想要的,那个巧克力又去号令土耳其,让埃尔多替他玩老命关闭博斯普鲁海峡,憋死北极熊。这小子病急乱投医,以为埃尔多安跟他一个档次二百五,这小子太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吃瘪就不奇怪了。现在才想起来找他老主人美国佬,求主人在乌克兰建地,其实最该找的就是一直在背给打气的美国,这次事件也是TMD这家伙给指使的,不找他不找谁?问题是这个美国佬是来给惹事是的,平事不归它,在北极熊家门口这黑老大也怕挨大巴掌,不好受哇!

现在的巧克力叫天不应,叫地不行,都被北极熊围上了,小子没的玩了,大选一天天迫近,眼前这局面让他的选情一天天沉底儿,不知道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他还会不会再搞出什么大动静来,据俄罗斯方面消息,巧克力确有动机。


铁岭锋


当刻赤海峡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分恼怒这个火中取粟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根本不理会波罗申科通电话的要求。在双方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普京、波罗申科都向乌克兰危机的调解人一一德国总理默克尔汇报了刻赤事件。

德国始终是乌克兰危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明斯克协议的协议国之一,为调解乌克兰东部冲突、实现乌克兰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违反明斯克协议的冲突时有发生,但是明斯克协议始终是实现乌克兰和平的基石。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了落实履行明斯克协议,长期关注乌克兰局势,解决国际实际问题,受到了俄罗斯的信任。这次刻赤事件乌克兰波罗申科发起了挑衅的行为,11月25日派三艘军舰进入刻赤海峡遭到了俄罗斯炮击以及扣压;申请全国戒严令60天进入紧急状态;调集1.5万军人炮轰斯巴顿地区的居民区,大有举全国之力作进攻之势。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为这个突发事件做着准备,在俄乌集结大量的军队、约有300架战机;在克里米亚半岛布署第四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在刻赤海峡布署了大量的“舞会”岸基导弹,随时应对新的形势。
波罗申科看到普京强硬的措施心里没了底,在申请外部援助无人回应、寻求与普京通话无果的情况下向德国总理默克尔汇报了刻赤事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深知,作为沟通桥梁的德国与逢俄必反的西方阵营在处理俄乌冲突的态度还是不一样,所以普京也及时地向默克尔通报了刻赤冲突事件。


山合水


之所以在刻赤海峡冲突爆发后,普京和波罗申科不约而同地给默克尔打电话寻求帮助,是因为乌克兰危机之后俄德法乌四国有一个“诺曼底模式”的磋商机制,这说明普京和波罗申科都不想把事情闹大。在G20峰会上普京和默克尔确定达成了按照“诺曼底模式”磋商机制去解决俄乌冲突的一致意见,而波罗申科表示愿意加入。
做为普京而言,克里米亚已成定局,大桥贯通意味着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将连成一片,彻底的属于俄罗斯领土。

乌克兰派军舰挑衅,无非是为了明年的3月大选造势。但是由于俄军采取了撞击和开火手段,普京担心引起西方国家的谴责和制裁,避免出现像英国间谍中毒案那样的后果,及早地和默克尔色括马克龙沟通,回到“诺曼底模式”的磋商机制上来。另外,普京一心想要与特朗普在G20峰会上会面,商讨若干涉及俄美关系和叙利亚、乌克兰等重大问题,因此想把刻赤海峡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做为波罗申科而言,给默克尔打电话虽然与普京的目的不同,是想把欧盟拉下水,由于特朗普的“不关心”,只好求助欧盟了。但是估计默克尔和波罗申科通电话时,也会要求乌克兰要保持克制,甚至阐明了德法不参与制裁俄罗斯的作法。不得已在普京和默克尔达成一致磋商意见后,同意加入。
至于波罗申科宣布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军舰和人员被扣,打又打不过,怎么办?只有故意制造紧张局势,挑起民众的反俄情绪,吸引国际社会的眼球,给俄罗斯施压,要回被扣压的军舰和人员,否则的话,实在是无法和乌克兰民众交待。俄罗斯部兵边境,

主要是对乌克兰宣布战时状态的回应,更主要的是体现克里米是俄罗斯领土的主权。不出兵边境应对,反倒让人觉得俄罗斯扣留乌克兰军舰确实是无理了。
做为默克尔而言,也希望普京和波罗申科给打电话。如果俄乌之间爆发战争,欧盟将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特朗普的表态说明美国根本不想介入此事,欧盟怎么参与?所以欧盟最希望俄乌冲突降温,回到谈判桌上解决刻赤海峡冲突争端。落实“诺曼底模式”的磋商机制,就是解决的最佳选项。

如果回到以前美欧联盟的状态,欧盟可能会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美欧之间实际上己经处于分裂状态,欧盟只能单独处理国际重大事件。当然欧盟就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总之,普京和波罗申科给默克尔打电话,这3方都抱着一个心态,就是都不想把事态扩大,而默克尔是最恰当的调停人,只有她才能得到普京和波罗申科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