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将是怎样?

用户5547786683


公元1894年,按照中国的干支纪年,这一年为甲午年。日本在明治维新20多年之后,自觉羽翼已丰,开始了第一次赌国运,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这就是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宣布告终,日本的第一次赌国运取得了大获全胜,日本也因此大吃一口吃成了胖子。根据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除了丧失对朝鲜半岛的控制之外,辽东半岛、台湾岛和附属岛屿等中国的领土被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对日开通了四地为通商口岸。

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定,使得清政府远东帝国的虎皮被彻底扯下,巨额的赔偿也迫使中国越来越虚弱。更为严重的是:看到清政府的软弱可欺的真面目后,贪婪的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中,历来被中国看不起的蕞尔小国日本,居然挑战庞然大物中国,并且还取得了成功,的确令无数人大跌眼镜。但是,虽然无论是陆军还是海战,日本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庞大的清政府远远没有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既然战后清政府能够拿出两亿三千万白银(包括3000万两赎辽费)赔偿日本,那么,如果清政府突然被治愈了软骨病,慈禧太后也过一个俭朴的生日,将这笔庞大的费用作为军费,继续与日本对抗,绝不投降,结果会怎样呢?

结果无非三种,第一种,清政府成功的抵抗住了日本的进攻,反败为胜。第二种,两者进入僵持,不败不胜。第三种,日本最终还是取得胜利。而显然,如果清政府突然骨气大增,下定决心绝不投降,坚决抵抗,第一种的可能性概率最高。

首先,日本明治维新仅仅20多年,国小民疲、资源匮乏的日本,远远没有完成工业化建设,甲午战争已经是日本倾国之力的战争,日本已经完全竭尽全力。因此,虽然海陆两路日本都取得了胜利,但日本也已经属强弩之末。

日本舰队

而清政府此时不但没有竭尽全力,反而因为激烈的党争,使得朝堂根本无法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进攻,反而是不同党派纷纷对战争中的李鸿章拖后腿。甲午战争,与其说是中国和日本的战争,还不如说是被拖着后腿的淮系与日本的战争。

因此,一旦清政府真的下决心全力抵抗日本,并调集全国兵力。虽然仍处于封建社会的清王朝的军队,从组织、后勤、指挥、战斗力、凝聚力等多方面落后于日本,但是,拥有地利优势和绝对人数优势的清军,再加上并不弱于日本的先进武器,依然有很高的概率将精锐的日军拖垮耗死。

甲午战争

当然,陆军取得胜利,并不能挽回海军的失败和制海权的丧失。此时已经取得甲午海战胜利,并彻底歼灭北洋水师的日本舰队,已经取得了中国沿海的绝对制海权。但是,由于沿海诸多港口属于列强的势力范围,日本舰队既不能、也不敢真正封锁这些港口,日本拥有的海军优势,根本无法对陆军决战产生决定性影响。

同时,一旦清政府决心坚决抵抗,无法从中国获得任何战争补给和资金,国内积聚又迅速消耗的日本,必然无力维持战争。同时,随着中日甲午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因为战争利益受损的列强也必然出手干预。

甲午战争

尤其是虎视眈眈、觊觎东北的沙俄,更会上窜下跳,极力阻止日本继续战争。在这种局面之下,根本不是列强对手的日本只能被迫妥协。虽然中国会因此被众多列强趁机攫取利益,但损失必然远小于甲午战争。

而日本的赌国运战争,如果没有获得超额的回报,日本的国家经济将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同时,一无所获,连清政府也打不过的日本,也将再次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因此,如果清政府能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继续坚持战争,绝不投降,无论怎样的结果,都远远强于对日妥协,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鸢飞九天2018


电视剧《走进共和》里面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台词原文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马关条约谈判两边争执不下。

李鸿章表示: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等,我大清地大物博,等得起,大不了你让日本的军队打进山海关,大清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地方,你们都想要那就派兵一块一块夺去吧。

伊藤博文回答:你李中堂等得起,你的皇帝、皇太后等得起吗?

李鸿章默然无言,中国可以迁都、坚持抗战到底,唐朝皇帝多次被打出长安城也没事啊。但是大清经不起迁都,已经烂入骨髓的清廷经不起这样一番折腾。迁都抗战的结局很可能是敌人打退了,但是遍地揭竿而起全国失控,再也别想回去北京城了。


冰块151015732


如果清政府不认输,不赔款,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1,日本政府正在迫不及待地等着清政府赔那么多白银来发展经济,稳定国内局势,毕竟打这一仗,全国人民都勒紧了裤腰带,如果你现在告诉我,我不赔了,日本人必定是恼羞成怒,继续打!



可问题来了,日本当时的国力,支撑不住与清国的全面开战。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与1895年的日本可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继承了清国赔款,加上打赢日俄战争全面取得在清国的权益基础上发展三十年才具备的实力。而1895时期的日本不可能跟中国打下去的,他们其实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打仗都发行了太多国债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等清政府投降,国内就要起义了!

当然表面上还是要打一打,最好联合列强一起打,那么第一种假设就出现了,因为清政府单方面毁约的行为,刺激到了西方列强,西方列强担心清国这么肆无忌惮地不遵守契约精神会变成惯犯,于是决定联合出兵。



可问题来了,彼时普鲁士刚刚崛起,打赢普法战争没多久,英国人很不待见普鲁士,怕这个后起之秀强大起来威胁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对于出兵这件事情,支持肯定会有,但并不会派遣大规模远征军,而俄国正在跟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美国人民还在埋头搞建设,所以这一战,估计就是5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华。

结局自然是清政府再一次被胖揍了一顿,要求赔钱赔钱赔钱,割地割地割地,如果清政府故技重施,死不认账,估计八国联军也不可能持久打下去,毕竟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就因为分赃不均有极大矛盾。

要不到钱咋办,只能维持着一支不算团结的联军,且打且看,如果清政府深谙持久战之道理,以及运用那么一点外交手段,只要撑到一战,估计也没啥事。



个人以为,八国联军看起来很强势,很厉害,其实他们并不具备在本土以外长期作战的能力,至于彻底征服中国,这个目标很远大,但蛇再厉害,也吞不下大象!哪怕一个省也是没有可能的,要是有可能当年他们早就这么干了。

而唯一能够威胁中国的也只有日本,可当时的日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还没成长起来,还没有让赔款给奶起来。

2、清政府不赔款,日本打不动,但表面上要继续打下去,欧洲列强后院矛盾不断,大家都想着坐收渔翁之利,看看大清国跟日本小弟能打成个什么模样。于是中日战争提前爆发,规模会大于甲午战争,但不会是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极有可能抱着打服清朝的目的死撑这场战争,最大的可能是东三省提前沦亡,但希望也不是很大,日本彼时还没有那么多陆军部队,而且东北那时候才多少人,闯关东还没达到高潮,日本占着偌大的东北地区,却苦于没有多少人口,根本没多大用。



再者,东北乃满族龙兴之地,是满族们心心念念中原经营不下去的退路啊,怎么可能让你小日本给夺了去,拼死也要干到底啊。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能去打哪里?长江以北还算是清政府老巢,北洋陆军还是在的, 虽然可能还是打不过,但一直拖着打还是行的,太平天国不就拖了十几年的么。长江以北天下八督势力范围,都是地方实权大佬,经营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旦来打,还会像之前那样看李鸿章淮军的笑话么?

综上,还没有发育起来的日本在1895如果要正面刚清国,或许能够取一些军事上的胜利,但是从政治考量的角度上看,日本会被战争拖死,这就好像一只野狼想要去打大象,大象虽然没有野狼那样灵敏迅捷,会被野狼咬上几口,但胜在体型大,皮糙肉厚耐抗,野狼估计咬上几口就会被崩断牙齿,最后只能无奈退走。

无从下口的日本最终只能被这场提前爆发的中日大规模战争所拖垮,估计结局是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成绩付诸流水,被战争机器绑架的日本国民苦不堪言,开始造天皇的反,毕竟那个时候日本人还没有打鸡血,军国主义虽然存在,但还没有上台取得绝对的领导权力。

而此时坐在看台上的欧洲豺狼,估计也有些力不从心,毕竟打是打得过,但是如果清政府这么有骨气硬刚下去,却又是得不偿失。大家估计最后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换一种游戏方式继续下去吧。

以上纯属个人言论,欢迎大家讨论。


缘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圆明园还要再被烧一次。

当时日军一路占领山东,一路占领营口。

山东的尚且不谈,占领营口、盘锦的日军,距离北京城只有500多公里。

试问日军继续南下,清政府靠什么去挡?

连老湘军都用上了。

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唯一只能依靠列强出兵来制止了。

当时清政府求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日军停止继续进攻。

自然,当时日军并没有一口吃掉中国的实力,也不可能持久占领北京城。

但是,我就赖着不走,你能把我怎么样?

赎辽费就要白银3000万,那么赎回北京城和紫禁城,要多少钱?

你不给钱,行,把你紫禁城的珠宝玉器古董全部抢走,就像当时对待圆明园一样,甚至祖宗牌位都给你端走,看你怎么办。

当时清政府是奴役老百姓的政府,没有发动人民战争的条件,持久战绝对没法打下去。

所以,死不投降,拒不赔款,最终说不定连江山都丢了。


萨沙


实际上当年大清帝国甲午失败 当时朝廷得知日本提出狮子大开口的议和条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湘军将领宋庆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都不肯议和提出 “迁都再战”这一说法。朝廷最终没有同意为何呢?

再战的前提是要迁都 ,此时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过鸭绿江延吉林奉天南下,一路山东半岛荣成登陆北上京津 ,北京危在旦夕,要再战皇上皇太后马上撤离 慈禧首先不肯,上次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皇上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她记忆犹新。说什么也不肯再次出逃。

就算在战选谁出任主帅呢?李鸿章是败军之将当然不能,全国有能力有资力统率全国兵力与日冦决战的人还真没有 ,聂士成能打可资历不够,刘铭传先前因台湾问题被朝廷撒职 心中不痛快屡次拒绝朝廷征召 ,名将刘锦棠 到是愿意为国效力可身体不行 不久病死。

日本国力当时己耗尽力了 可是当时大清帝国更困难,从当时国力来看已经初步现代化的日本帝国强于封建的大清帝国。日本经明治维新已经建立现代国家体系 包括一切现代的政治 军事 经济和工业体系 如全国军队由天皇统率 设立战时大本营统一指挥 军费开支列入国家预算 殖产兴业 庶政付之公议等等。

大清还是封建体制 从政治到军事到各项事业,湘淮军各人管各人的,李鸿章只能管自己的淮军,指挥体系混乱 慌报军情 军费筹措混乱等等,大清没这个底气再战,再战的结果也许更糟呢?大清赌不起了。






陈哥论史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政府死不投降,拒不赔款,那么清朝会被继续胖揍海扁,打得清政府主动投降为止,进而再获得更多的利益。甲午战争是清朝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可谓是日本的崛起之战!如果清政府继续打下去,那么日本全倾全国之力与清政府相战,日本有这个毅力,但是清政府没有亮剑必胜的勇气。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清朝上下团结一致,有敢打必胜的勇气,那完全可以拖跨日本!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王国求救于清政府,日本则派兵进入朝鲜,意图先占领朝鲜再侵略中国。清政府派兵进入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日本亦派兵进驻朝鲜,最终日本向清军发动进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先后投入63万大军,日军则投入24万大军侵略中朝两国,此战清军战死3.15万余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则仅仅战死一千人有余,受伤一万两千余人。清政府迫于日军强大的战力,选择割地赔款议和,双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占领,割辽东半岛、台湾群岛给日本,赔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给日本。

清政府中的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在战前就不愿意打仗,慈禧太后要过六十大寿,李鸿章则为了保存淮军、北洋舰队的实力。光绪帝等人虽然不愿意议和,但是清政府实权都在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手中,要再战谈和容易呢?清军中虽然有丁汝昌、邓世昌这样的爱国将领,但是大部分将领都贪生怕死,畏敌如虎,且不懂新式战法,故再打下去清政府只会输得更惨。当时的清朝八旗兵、绿营兵基本没有战斗力,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有战斗力,不过淮军是李鸿章的私人部队,岂能在战争中拼光?因此再打下去也没有可战之兵!

日本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且推行脱亚入欧的国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全力发展,日本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工业基础雄厚,战斗力强!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十分有限,因此要扩张只有侵略中国,而当时的中国虽然绝对实力强于日本,但是制度落后,外强中干,实在不是日本的对手。日本的大陆政策是:第一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因此如果清政府再战的话,日本有决心倾全国之力攻击清朝,实现他大陆政策的前三步。

清朝就好比一只肥猪,西方列强都想瓜分中国,因此日本攻击清朝时列强皆旁观。如果日本全力侵略清朝,其它国家可能会干涉日本;但是清朝要击退日本,不割地赔钱的话,列国必然不会支持清朝。因此清政府要再打下去的话,只能依靠自己,靠别人是一点指望都没有的,甚至可能引狼入室。清朝如果有俄国那般强大,自然可以不赔款,遗憾的是清朝实力远远不及俄国!


大秦铁鹰剑士


由于日本国力有限,只能寻求速战中的短期胜利。若论持久战,日本必败。

虽然在军力方面,日本强于大清。但国力则是日本处于劣势,最突出地方便是兵力不足。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动员兵力24万,其中派往中国和朝鲜占到17万,如果继续作战,日本将陷入严重的兵力不足。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在谈判时,曾叫嚣道:如果谈判破裂,大清的全权大臣一旦离开此地,能否安然进出北京城门都很难保证。

如果日军进攻北京,其必然放弃山东或者辽东,或者两者均放弃。甲午战争中,日军进攻牛庄一带时,张锡銮率军收复宽甸、长甸、金厂,日军被迫退守九连城,正所谓“自是宽甸境内肃清,倭人阻河为守,瑷水以东无倭人踪迹”,张锡銮率军之所以能击溃日军,正是日军兵力的不足。

如果清政府拒绝与日本讲和,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仅日本耗不起,西方列强也必然会干涉。但是日本等不起,慈禧太后更等不起。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原本打算向俄国要一大笔战争赔偿,但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钱是没有,大不了再打一战。沙俄国力强于日本,耗得起,日本则耗不起,只得见好就收。


五味社


如果清政府就这么地死扛着,那接下来的时局发展是满清皇族们所不想看到的,他们可能没几年光景了。

就在34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轻松打进北京城,上万精锐的蒙古骑兵尸体换来的仅仅是个位数的英法联军伤亡,第二年身体一直很差的咸丰皇帝就在巨大的愤懑中驾崩,此后同治皇帝上位,慈禧逐步掌握大清帝国的实权。

当年的情景,到了1894年又将重现,经过一系列海上、陆上的战役,清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加之各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几乎各自为战,伤亡极其惨重。

如果清朝就是不投降,死扛着,那么日军将继续向东北、华北进军,直取满清的统治中枢,这个进军的速度和距离,得看日军还剩多少家底了,毕竟经历了这场战争,日本也快撑不住了。

大清国的南方各省,督抚大多为汉人军头势力掌控,和满清贵族早就不是一条心,1900年就发生了“东南互保”“死不奉诏”的事情,搞得慈禧和满清政府灰头土脸。

差不多半年左右,北京城和东北核心地带就尽为日军所占据,慈禧往西安跑了,在各列强的压力下,日军差不多也见好就收了,军队就驻扎在各占领地,除了抢夺当地的资产,就等着慈禧派代表来谈判。

如果满清政府还是不肯谈判,就这么死磕着,那那些汉族大员们自然会提前搞一些类似“东南互保”的事情出来,把慈禧等晾一边。

那这个大清国政府还有什么威信吗?

名存实亡了,赶紧解散吧!

肯定不肯啊,凭啥200多年的基业说没就没了?

那你倒是派人去谈判啊,这么僵持着有什么意思呢?你可是中国的合法政府代表,你不去,谁去呢?

眼瞅着祖宗的龙兴之地还被日本人占着呢,再僵持下去,老祖宗的陵墓也要被扒掉了。

如果大清死扛着不谈判,慢慢就会失去一个政府的合法性。

毕竟,和外国缔结条约,确定战争善后事宜是一个政府的应尽职责。

既然你没有把战争持续下去的能力了,那就只能和谈,否则,身后有一帮子政治势力准备接你的班。

胜利一方不在乎和谁谈判,只在乎谁能为战争的善后负责。

最终,清政府还得赔款、割地,以换取列强的继续承认,换取自己的政权持续。

既然结果总归如此,那干嘛不早点谈判呢?

在马关条约签订前,清廷就拍了份电报给镇守山海关的刘坤一和守卫天津的王文韶,问他们如果日军继续进攻,他们能不能守得住。

而在之前,1895年初,日军为了逼清廷谈判,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辽南发起田庄台战役,20个日军大队进攻2万多清军,战后,日军伤亡160余人,清军伤亡2000多人。清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加上指挥分散,最后各顾各逃命,退到了辽河以西。

刘坤一和王文韶的回电自然“正能量”满满,但清廷在电文里看出了“可能守不住”的味道,最后的主战派翁同龢也不得不同意议和。

海战已经惨败打光了,陆战也没有把握,北京可能丢,龙兴之地可能丢,清廷还能作何幻想呢?

华北、东北是清廷的基本盘,东南省份已经不太听话了,这些基本盘是清廷的底线,不能丢了,和谈吧,只要能保住基本盘,赔银子就赔银子吧。

没办法,李鸿章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云中史记


抗日战争时的情况比甲午战争要严峻的多,不照样没投降,我个人认为和清朝统治者有关,这场战争清朝如果不投降,统治地位被动摇,很有可能面临覆灭的风险,爱新觉罗家族自然是不同意的,他们要的是统治这片土地,至于给一点给日本无伤大雅,只要统治权还在自己手中即可。

回顾下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中国属邦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清军进入朝鲜待命,日本借机派兵进入朝鲜,结果在1984年的7月25日,清朝的一艘兵船遭到日军的袭击,中日不宣而战,引发了丰岛海战,战争持续了9个月,期间有平壤之战、旅顺口之战、威海卫海战,结局自然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从此控制黄海制海权。

之后便是71岁的李鸿章东渡日本,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清朝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宁半岛以及台湾和澎湖列岛;另外还有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开通商口岸等。

清政府保存实力

中日甲午战争足以看出清朝的窝囊,这场战役类似日俄战争,当时日军要求沙俄赔款,沙俄就丢下一句话“要啥都没有,实在不行继续打!”沙俄的想法也和清朝统治者一样,他们怕打下去自己的权力将失去,这是建立在远东地区损失比较小,沙皇能接受的情况下才投降。因此面对日本伊藤博文的巨额要求,沙俄宁愿国内有叛乱也不给日本好处,这就是沙俄和清政府的区别。

如果当时清朝也这样的魄力,不投降不赔款不割地的话,大不了就是面临失去统治地位的风险,日军可以说输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这必须要清朝统治者付出同等的代价。当时的日本一心只想着清朝能够投降,一边恐吓清政府,说你不投降,继续战争的话,你们将承受更惨重的损失。

我们印象中的甲午战争貌似只有海战,这是因为教科书上只写了海战,陆战可能拿不出手,鸭绿江清军3万兵力被日军2天攻破、旅顺清军兵力1.3万被日军一天攻破、营口不攻自破,看看,这就是清政府的杰作,他们怕打战,怕消耗,怕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没有能力再平定国内的叛乱,万一农民起义爆发,清政府就得倒台,这才是清政府最不愿看见的。

有人说未必,甲午战争失败,还是因为武器不如日本先进。

实际上当时清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比日本差,当然也不比日本好,可以说不相伯仲,清军有北洋舰队、广东水师、福建水师,日本的常备兵力才22万人,不足清朝的一半,武器装备也都相差不大。

经济、军事都不落后日本,但还是失败了,这和统治者的决策有关系。当时的日本也都快撑不下去了,物资短缺,长时间消耗肯定会全线溃败,然而日军还是有足够的能力攻打到山海关、沈阳、北京,也就是说可以直接打到清政府的老家,那清朝统治者能乐意吗?

清朝不担心割地、不担心没钱、更不担心没人,担心的是自己有地住不了、有钱花不了、有人却又统治不了。如果当时的汉地十八省起义,不仅能将日本人赶回去,连满清都将不复存在,从后期的辛亥革命就能看出。

满清有点将自己当作是“局外人”,试想如果当时的统治者是明朝,准确来说是汉人,你就能想象到清朝不投降不赔款是什么场景了,无非就是继续打,打到日本退回去为止,因为以那时候的日本国力,更本无法侵吞整个华夏,所以说一个国家民族大义还是要有的。

清朝不投降,中国将会提前进入乱世,从目前来看,腐朽不堪的清朝,提前进入绝对是好事。


羽评郡主


真是巧合,我的12月试驾计划中,有个选题是驾车到辽宁,探访甲午战争遗址,眼下正在做功课,看到这个提问,谈几句做功课的心得。

直到甲午战争后期,西方仍认为,“如果中日之战相持日久,最后挨打的还是日本人”。可惜,咱们没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认输。

纵观甲午战争,日军第一是兵力不足,第二是进展并不顺利。

日军第一军在今丹东附近入侵我国后不久,便在凤凰城西北方向的草河口吃了败仗,再也没能跨过中国军队的这条防线(日军本意是进军沈阳)。随后,第一军转而进攻海城,第二军攻占旅顺后,先奔山东消灭了北洋水师,然后回到辽宁,北上至营口一带,与第一军联合作战,最终在营口附近的田庄台,画上了甲午战争的句号。而在此之前,中日已经展开了第一轮和谈,田庄台战斗刚刚结束,第二轮和谈就开始了(也就是李鸿章在日本下关的谈判)。



我国如果能够审时度势,建立几道防线,靠纵深延迟敌人的进攻,以当时日本经济实力来看,毫无胜算。另外,当时日本军界虽然很狂妄,但政界还是比较谨慎的。比如伊藤博文,他特别顾忌西方社会对日本的态度,时刻担忧西方出面干涉。

遗憾的是,整个甲午战争,咱们几乎处处被动,就是对咱们有利的,咱们也没能把握。

究其原因,一是正如当时一位美国武官所言,中国人没有责任感,各打各的小算盘。二是我国的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泾渭分明,国家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私人财产,他们生怕社会有一点动荡,从而失去财产。为此,满清统治者想方设法维持稳定,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惜代价,哪怕割地赔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