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楼市入冬,暴涨是你,暴跌也是你


环京楼市入冬,暴涨是你,暴跌也是你



入冬以来,姐夫早早的备好了大棉袄小棉裤,严阵以待等着冬天的临幸,然后热成狗。没曾想公司的暖气这么暖和,外面却一点不冷,捂得严严实实的我差点起痱子。

今天换上小马甲,然后冻成狗。

哆哆嗦嗦的掏出手机看了看北京今天的温度,接近零下10度,心里默默的骂了句街,看着路上穿着短裙丝袜的美女,脑补了下她以后坐着轮椅的样子,心里便舒服许多。

借着这应景的天气,讲讲环京楼市的冬天。

2000年,北京第一次向世界打出CBD这张牌,朝阳区的一众工厂统统迁出,什么雪花冰棍吉普汽车等老工厂逐渐消失在老北京的记忆里。

九年后的2009年,国贸金地花园四万多一平,当时人均收入年收入1万多的北京人都买不起,更不要说外地人。

后来,CBD扩建到东四环。

然后国贸就开始多了一些人,穿着西服皮鞋戴着领带,拿着看房单页,号称3000块钱就可以买离北京CBD不远郊区的房。

被忽悠的一群一群的外地人坐上国贸的大巴车,驶向了远在通州之外的燕郊,下来才知道到了河北省。想吃个饭都没地方,也没有出租打车回去。

然后开始发挥国人最擅长的自我安慰,反正来也来了,看一看吧。

于是有些人莫名其妙在河北买了一套房。

在那个时候还不好意思跟朋友说,问起来就说看北京的房呢,还没买。没想到在后来暴涨到全国皆知。

2016年燕郊一度窜上5万,同一时间的北京房山才3万,大兴也就4万。

所以后来有些在燕郊买房的人,走路都快横过来了,赶上同学聚会,撇着大嘴能吹上一首歌的时间。

然后房价跌到全国皆知。

燕郊是传统意义上,第一个有环京概念的镇。没错,燕郊的编制是镇,不是县,也不是市,隶属于河北廊坊,紧靠着通州,一个潮白河之隔。

在通县进化完全体的通州区,然后究极进化成副中心以后,燕郊的身份就像通州的情人一样,虽然不是正室,但宠爱是一点不少的。

这不环京的第一条地铁就悄悄修过去了。

2009年还发生了另一件事,北京大力推动南城计划,两轮总计7000亿的资金规模,力度有史以来最大。

为什么要推动南城计划?因为南城老!破!穷!04年之前,整个大北京的基建资金,98%都流向了北城。

不管是中关村、亚运村、奥运村、CBD等超级项目。过去一般来说从发展成熟度上讲,北四环对应南二环应该差不多。

没听说有谁周末要去大兴嗨一嗨的。不过夏天庞各庄倒是有西瓜可以摘,还有薛营的清真牛羊肉也不错,然并卵。

南城计划宣布之后,在京的北漂们,把目光第一次抛向了大兴以南,同样一条永定河之隔的廊坊固安县。

华夏幸福的王文学王老板,早已经恭候多时了。从2002年到2012年孔雀城品牌的正式成立,等了10年。

2012年,固安北部永定河边的一片黄沙地上,同样的套路拉来的不同的人,还是那些穿着白衬衫黑皮鞋的人指着偌大一片空地吐沫横飞的讲着未来的规划。

“大哥你看,那里以后是一片高级商务写字楼,双子塔并列两旁,咱们脚下以后是一片大湖,以后围绕大湖以环状方式会开发一系列的住宅,以后你带着嫂子周末在大湖跑跑步,喂喂鱼,再去双子塔大厦买买东西吃吃饭,这日子多美。”

一阵大风刮过,被漫天黄沙迷了眼的大哥揉了揉眼睛,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样子,用力点了点头,签下了5000一平米的认购单,掏出了仅有的五万块钱积蓄加上爸妈支援的十万块钱养老钱。

他没想到的是,1年后的2013年房价会涨到1万多

这是丰收的喜悦,第一次知道炒房原来可以这么赚钱。

但没想到的是2年后的2014年又降到5000多,更没想到的是4年后的2016年涨到2万多,更更没想到的6年后的2018年最终回到1万多。

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魔幻一般的现实。

固安,是环京第一个有炒房概念的县。大厂不算,香河也不算。

这个冬天贼冷,环京的楼市像这天气一样。但我并不意外,因为这不是第一次。2011年和2014年楼市的冬天也很冷,比现在冷多了。

回忆了下这两个冬天,打了个寒颤。

环京这场炒房大戏从2013年悄悄拉开大幕,到2016年达到顶峰。

全国各地的炒房客飞蛾扑火一般冲向环京,别管多少钱,有房没有,有就立马交钱,全款!

让我想起范伟和赵本山的小品。 2000、2500、3000、3500、5000。

房价一天一价,一房一价,看好的房子,取个钱的功夫不卖了,要买加钱。加钱也买!

记得很清楚,2016年的8月份,环京某楼盘开盘,总共2000来套房子,排卡将近1万多人,排卡的意思是报名,交个一两万排上号。

从最初宣布的四五千到五六千到最后开盘的八九千,顺利卖掉了。

不得不说开发商炒作房价的这个锅背的不冤,当然还有地价打的神配合。

著名的炒房圣地水库论坛有个问题,一个燕郊炒房的小伙子问欧神,说欧神你好,我在燕郊买的房子,4万多的时候买的,我加了200多万杠杆进去,一个月2万多的月供加利息,快还不起了怎么办?

欧神回复说,办个50万的大额信用卡,循环套现出来缓2年,等房价再涨上去就翻身了。

红楼梦的一句词特别应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不知道那个小伙子怎么样了,我只知道,这些年这样的人我见过太多,也太多人问过我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抄底机会。

不理解,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教训,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长记性。

冬天还在站岗的炒房客们不在少数,可能这也是最后的安慰,等房价再涨上去就好了。问题来了,房价再涨上去,谁来接盘呢?

最近一篇“这届年轻人真敢穷”的文章刷屏了。大概看了看,讲的大量90后年轻人负债的比例是月工资的18.5倍,我想了想,90后应该不算年轻人。

如果这群中年人奋斗到最后,只是为了接盘那些炒房者的房子,然后他们获利离场。你告诉我,奋斗的意义在哪里?一辈子只为房子而活,生而为人还不如狗。

所以佛系社会宅男腐女赚点就花,反正也买不起还不如好好对自己,究其根本,高房价算是首恶,即便它承担着经济压舱石的身份,这是两码事。

到今天,环京的房价基本上处于腰斩的状态。就像周一被删的稿子写的,跌倒腰部以下的也有。

这里普及一下,环京字面的意思是环绕北京,但在地产圈,环京并不是所有围绕北京的都算,通常是讲北三县(燕郊、大厂 、香河)南三县(固安、永清、霸州)加上廊坊和涿州,这是热点片区。

像什么易县、涞水、涿鹿、怀来等都是一些伪概念,当地刚需买买就好了。不过本篇没办法一次都讲到,各个区域后面逐一分析各自的价值和走势。

写到这感觉有点偏了,本来是想给老王提提环京买房的建议。得,今天晚上的火锅是吃不上了。

下次再写环京会主要写房价现状和各个板块的价值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机会,这次就当给粉丝们普及一下环京的知识了。

今天一秒入冬,朋友圈也下起了大雪,姐夫的jio这会已经冰冰凉了。月黑风高夜,都捂好了钱包,买房这事,早一步已经错过了,那索性再晚一点吧。

机会,都是留给有余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