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蝶恋花绯


吓我一跳!此周立波,可不是那个海派清口周立波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会被误导!以为是那个没事作妖的周立波,而是下面这位乡土文学的作家。那个周立波让他遗产全部捐给国家,就让他捐几所学校,估计都够他肉疼很久了,所以根本不可能是他。

好好认识一下,下面这个文学家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其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和农村生活有关,因此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在生前就有很多作品,在国际上都得了很多的奖项,所以他的作品也是被人们所认可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暴风骤雨》。是描述当时农村生活的经典之作。

希望我们不要这么的娱乐至死!只关注娱乐圈的周立波。


保险岛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周立波,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个讲海派单口相声的演员周立波。

而是著名作家周立波。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奉悟。湖南益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

周立波的代表作《暴风骤雨》还先后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与电视剧,一经播出,就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在近代中国文坛上,周立波和孙犁、赵树理、柳青并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周立波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和柳青的《创业史》是描述当时农村生活的经典之作。

他的去世对中国编译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主持编译的托尔斯泰诗集,还没有完成就逝世了,他是抱着遗憾去世的。

周立波临终前,他拉着妻子的手道:

“不要为我而悲伤,继承我的未完成的事业”

随后撒手人寰。妻子看着没有呼吸的周立波,瞬间泣不成声,几乎哭晕。

两天后的周立追悼会上,妻子宣布了周立波遗嘱:将个人遗产全部捐给国家。

这就是作家周立波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所做出的最后的决定。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尊敬和传颂。


無月文化馆


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党爱国爱民之心。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出版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湘江一夜》等作品,曾深受读者喜爱。

周立波首先是一位爱国者,早在1932年,他曾因参加工人运动被捕入狱,1934年,他参加了“左联”,1935年入党。抗战期间,以战地记者的视角报道抗战,用笔来鼓舞人们的斗志,他的足迹遍及华北前线,1938年到1939年参与编辑《抗战日报》、《救亡日报》,1939年12月到延安,投身文化界救亡工作,1944年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到东北参加土改工作,这段经历为他写《暴风骤雨》积累了素材。

他是文化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名战士。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用笔做投枪,冲锋陷阵,鼓舞人们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紧跟时代的脉搏,深入工厂农村,讴歌日新月异的祖国,反映农村的《山乡巨变》,以清新秀丽,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描写农村生活,让读者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步伐。他与赵树理有“南周北赵”的美誉。

周立波始终坚持理想信念

,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大学开除,因组织工人运动被捕入狱;还是1968年到1973年被隔离审查或受批判,他都保持革命意志,保持对党的信念。1973年他被解除“监护审查”回京治病,1978年,他创作发表了小说《湘江一夜》,是这一年的优秀小说之一。

他给老作家严文井的印象是:

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其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否认的。像他这样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在中国并不很多。

严文井认为,周立波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的作家,以他的才华和能力,还可能写出更多、更高的文学作品,写出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的传世之作。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因病在京逝世。去世前,他曾嘱咐妻子,要把他的稿费捐献给国家,妻子在处理完他的后事后,按照其遗愿,将他的稿费捐献给国家。

今天,人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能够查到周立波在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作品;能够查到他的《新区石油战士赞歌》、《檀湾和石湾》、《读诗杂拾》、《新岩》、《下放的一夜》、《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等手稿;能够查到他给肖三、田间、沙汀、崔道怡等人的信函原件。

让我们向这位有理想、有抱负、真正的作家致敬!


趣话历史那些事


海派青口演员周立波没有这个觉悟,虽然他有很多钱但他不会捐款社会。革命作家周立波他有这个觉悟,社会上的人们了解两个周立波的为人。


天之驕子評論


周立波原名叫周绍仪,曾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周立波就积极写作,并加入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作、翻译了很多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这期间,周立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周立波来到延安,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任教。期间,周立波发表了多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解放战争时期,周立波任《七七日报》《中原日报》副社长。他在参加土地改革的同时,开始创作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并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周立波是位多产作家,文学造诣颇深。他参与编辑拍摄的影片《解放了的中国》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湘江之夜》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
周立波擅长描写农村人物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是一位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曾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大铁笔”之一。周立波在四十余年的革命写作中,曾出版了《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等。
1979年,周立波因病去世,享年71岁。逝世前,周立波曾嘱托妻儿:自己是一名战士、学者和作家,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写作,在文学领域中为党和人民工作。在他死后,要将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于党费和文学事业。
周立波曾任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的主任、多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编委、《湖南文学》主编等职。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我的学生时代,我读过《暴风骤雨》这本书。这是一部红色精典,他曾经给了那一代人难忘的记忆。作者周立波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到延安,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任教,并发表报告文学,后来担任《中原日报》副社长。在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热爱党爱人民,忠诚党的文化事业,他深爱自己的祖国,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正是他有着这样的家国情怀,有着这样高尚的品质,他把身后的遗产全部捐赠给国家,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大义行为。向周立波致敬!向革命前辈致敬!


朱八戒CC


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党爱国爱民之心。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出版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湘江一夜》等作品,曾深受读者喜爱。

周立波首先是一位爱国者,早在1932年,他曾因参加工人运动被捕入狱,1934年,他参加了“左联”,1935年入党。抗战期间,以战地记者的视角报道抗战,用笔来鼓舞人们的斗志,他的足迹遍及华北前线,1938年到1939年参与编辑《抗战日报》、《救亡日报》,1939年12月到延安,投身文化界救亡工作,1944年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到东北参加土改工作,这段经历为他写《暴风骤雨》积累了素材。

他是文化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名战士。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用笔做投枪,冲锋陷阵,鼓舞人们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紧跟时代的脉搏,深入工厂农村,讴歌日新月异的祖国,反映农村的《山乡巨变》,以清新秀丽,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描写农村生活,让读者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步伐。他与赵树理有“南周北赵”的美誉。

周立波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大学开除,因组织工人运动被捕入狱;还是1968年到1973年被隔离审查或受批判,他都保持革命意志,保持对党的信念。1973年他被解除“监护审查”回京治病,1978年,他创作发表了小说《湘江一夜》,是这一年的优秀小说之一。

他给老作家严文井的印象是:

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其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否认的。像他这样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在中国并不很多。

严文井认为,周立波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的作家,以他的才华和能力,还可能写出更多、更高的文学作品,写出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的传世之作。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因病在京逝世。去世前,他曾嘱咐妻子,要把他的稿费捐献给国家,妻子在处理完他的后事后,按照其遗愿,将他的稿费捐献给国家。

今天,人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能够查到周立波在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作品;能够查到他的《新区石油战士赞歌》、《檀湾和石湾》、《读诗杂拾》、《新岩》、《下放的一夜》、《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等手稿;能够查到他给肖三、田间、沙汀、崔道怡等人的信函原件。

让我们向这位有理想、有抱负、真正的作家致敬!





A曾仕强留声机


诺贝尔奖是颁发给不分民族、肤色、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如果诺贝尔是中国人,今天的评价可能就是汉奸,周立波捐全部财产给国家,我个人认为是有政治目的,这种捐款是国粹主义,种族主义,慈善是无国界的,应该委托给非政府组织;大家学习一下比尔盖茨,扎克伯格。


诚信是我最大的财富


请出题者把标题写清楚一点:作家周立波!不要在这里含糊其辞的玩标题,真有辱文学家周立波先生了!


梦江南烟雨


提问者这时间来这种混水摸鱼吗?居心非良呀!此周非彼周,一个可入课本,是小学生们从小顶膜的榜样;一个只是街头混混成功上位洗白的典范(可惜晚节不保,以前白洗那么白了),美其名曰浪子回头今不换,是许多不良少年推崇的从良之路上之楷模。有可能放在一起品头论足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