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才能有效陪伴孩子,给孩子好的亲情体验?

自卑毁人一生


每年的假期,我都会陪着女儿外出旅游,我们不跟团自主游,首先确定一个大方向,走到哪儿感觉不错,就在哪儿多住两天,在旅途中,遇到什么事,我们也是互相商量着解决。

最难忘的是,我们两个人连续两年在北海银摊上度暑期(只有暑假才有足够的时间),每天早上六点钟的时候,我与女儿便下海嬉闹,不到七点钟的时刻,太阳升起来了,温度也开始升高了,从外地来的大量旅游团也接着来到海边,银摊一下子热闹起来,我与女儿便赶到岸边,因为我们租的公寓房就在海边,简单冲凉后,我便与女儿抱着两个袋子,开始了我们的海吃,出门在外,海鲜不是我们的最爱,我们热衷于每个地方的小吃,坐在树荫下,海风阵阵,欢声笑语,一个袋子装着食品,一个袋子预存垃圾,我们就这样吃着美食,看着急急忙忙赶来,又急急忙忙赶去的旅游者,心里说不出的惬意,我们没有时间去想着赶路,我们没有时间去计算行程,因为这儿好,我们就在这儿住下来,只到假期结束。

晚上六点钟左右,旅游团惭惭离开了,拥护的银摊又恢复了片刻的宁静,我与女儿又一次融进阳光下,享受那温热的海水,拥抱夕阳西下的银晖,在这儿,没有工作的忙碌,没有作业的烦烦,也没有响个不停电话的打扰,我们尽情享受在度假的快乐中,女儿很快乐,我也很放松!

每年的年休,我总是这样陪着女儿度过的,女儿也是在一年中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努力的时候努力,不用家长督促什么,也不用向我们承诺什么,我们仿佛有了一种约定,那就是我们有了共同的时间,便有了共同的陪伴。

陪是一种形式,相伴才是根本的目的,不要刻意去做什么,也不要刻意要求达到某种目的,因为感情的投入,亲情的交流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默契,有付出就有回报!有效是一种状态,双方都有感觉!


不器99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父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达到预期教育目的,且彼此在这个过程中都很愉快。

第一,父母要明白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获得自信和安全感,她们会自己成长。我们家大宝在三岁前是姥姥带大的,吃饭、穿衣甚至玩玩具都是姥姥一手包办。上了幼儿园之后情况稍有好转,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着自己吃饭、穿衣,但在家里姥姥嫌弃孩子穿衣、吃饭慢,稍有不慎就开始斥责,或者夺过孩子手里的碗筷把食物塞进孩子嘴巴,以为只要吃进去就顶用。大宝有时候可怜巴巴地望着我,眼里含着泪还要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我深感无力。我明白姥姥是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初衷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吃得憋屈。大宝在出去玩的时候就畏首畏尾,更愿意在家长的身边转圈圈。

二宝是我一手带大。我弟弟的孩子童童比二宝小20天,童童半岁以后白天就不穿纸尿裤了,开始练习把屎把尿,大多时候都是家长把了半天孩子不尿,刚放下去孩子就尿了。那时候我带着二宝在娘家住,正是夏天,她们看见我还在给二宝穿纸尿裤,就告诉我这样孩子容易得红屁股、生痱子,可我坚持给孩子穿,因为我们二宝的屁股好好的,我每天至少要给她洗三次屁股。这样一直到一岁七个月,二宝自己不想穿纸尿裤了,每次给穿上去都自己撕下来,我就不给她穿了。因为二宝看见姐姐坐小马桶拉屎、尿尿,她自己会模仿,她已明白尿尿是怎么回事。二宝快两岁的时候,有天大半夜的,突然说尿尿,自己爬下床就去找小马桶了。我们还睡意朦胧呢,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又感动又心疼,大冷天的,虽然有暖气,我们害怕孩子光着脚冻着,后来夜里她要尿尿都是爸爸起来抱过去。童童现在快两岁半了,白天睡觉还经常尿床,而二宝基本上不怎么尿床了,可能一个月会尿那么一次。虽然这对她们这个年龄段来说都是正常的,可我真的好心疼二宝,这么小,让“懒妈妈”少操了好多心。

第二,针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创设情境积极引导,最重要的还是家长以身作则。现在的小朋友们对电子产品的喜爱及熟练程度大大超出了家长们的想象,我们家两个宝贝也不例外。她们看到我打开手机会扑上来和我抢,或者在我忙别的事情的时候偷偷打开手机躲在角落里看。我平时是不给她们看手机的,但既然手机被抢走,也会允许她们看个十分八分钟,然后收回。我想孩子们之所以也想看手机,就是看到了家长把注意力全放在那个小玩意身上,一开始是好奇,后来看到手机上也能看视频、玩游戏,就真的是想玩这些了。其实我和她们出去玩的时候,我不看手机,她们也不提;我在家里,自己不看手机,她们也很少主动要求要玩。我明白过来是自己做了一个坏榜样,孩子们爱看手机是耳濡目染。若想她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不能时不时地抱着手机看,除非有要事用手机处理,尽量把家庭时间放在阅读上或和她们一起游戏。这样既改掉了孩子们的坏习惯,还密切了亲子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亲子共同成长必然要共同面对问题,家长要积极主动、踏踏实实地学习怎么做父母,正视孩子的优缺点,坦然面对就是了。


听笑盈说



说到陪伴,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些父母陪伴孩子的画面,他们和孩子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安静地呆在孩子的身边,可是手里却玩弄着手机,自娱自乐。而孩子却在一旁,独自玩耍或学习,偶然叫唤着父母,眼神里装满了失望。

陪伴,不仅是在孩子的身边,而是应该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放下心中的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当中。

试着用一颗童心和孩子一起游戏吧,一起发现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愉悦,让他们感受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在教孩子学习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自信和学习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可以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大家一起努力哦!


秋天qiutian的童话


我家闺女8月份就满四周岁了,我不是全职妈妈,休完产假我就回单位上班了,朝九晚五,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全部都是与闺女共处的时光,如无特殊都是全程在身边在陪伴。我看来所谓高效的陪伴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陪伴的同时,全身心的关注,哪怕这个陪伴的时间只有短短10分钟也好,那个时候的你作为陪伴者,请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忘掉你是父母、是长者、是成人的种种现有身份,此时此刻的你就是跟孩子一样的人,是孩子的玩伴,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不害羞,不别扭,地上爬行也好,打滚也罢,过家家也罢,反正要痛痛快快玩耍、嬉戏、打闹,无拘无束,与孩子打成一片,真正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我们的孩子是可以体会到父母的爱的,这样孩子也愿意与父母玩,与父母亲近,关系自然就很亲密了。


美阳阳0807



当今社会,每一位家长都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又为如何教育好孩子而焦头烂额。其实,陪伴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陪伴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陪伴不是简单的看护,而是在陪伴的过程中,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并和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孩子们能喜欢我们与他们待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并乐于接受我们的引导与帮助。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这样孩子就会增加自信心。陪伴的过程中,鼓励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尤其是孩子遇困难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你能行”,这样孩子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困难。陪伴孩子还要尊重他们,以平等的角色出现在孩子身边,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孩子才会无所顾忌的展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子之情。


静心青莲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婚姻的纽带,也是家庭的润滑剂。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母的陪伴,默契合作,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成长。 父母怎样有效陪伴孩子,给孩子好的亲情体验?我个人认为就是父母任重而道远的一场修行。这场修行不仅需要超人的耐力,还需要无尽的智慧。就拿我这个拥有十三岁孩子的母亲来说吧,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陪伴孩子走过了十三个春夏秋冬。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生病 住院,我感觉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睡好过一晚觉。到医院,儿科医生几乎都能记住他的名字。我和老公轮流上半夜和下半夜的照看孩子。终于三岁以后孩子不怎么生病 了,我们又面临着送孩子上幼儿园,分床睡觉。在那些忙乱的日子里,我和老公几乎是给他“斗智斗勇”。而且每晚在他睡觉之前,不管多忙多累,心情多不好。我们都在九点钟准时叫他上床睡觉,讲故事。这个习惯我们坚持了很久,让孩子也养成了做事守时讲信用的习惯。 后来,他读到小学,我们为了配合他写作文,我们可以陪着他去看某种建筑或植物,来来回回的跑好几次,甚至在那里呆上一天。这样他写出来的作文几乎都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同学们的赞美,他很高兴。学习也变得越来越认真,有时我们当父母的都望尘莫及。所以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都十分优异,老师非常重视他,同学们很喜欢他,我们也很放心和省心。 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就会培养出孩子许多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也会给孩子好的亲情体验。



九月红18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多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陪着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陪着孩子考级。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殚精竭虑,但孩子和自己并不亲昵,为什么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坚持到最后才见输赢,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之后就无法挽回。因此,父母要有效的陪伴孩子,给孩子好的亲情体验,这就需要做到:首先,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体验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其次,有效陪伴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的要求要耐心、区别对待,不要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态。再次,有效陪伴孩子一定要融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和自己的互动。


林中观雪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是不可替代的,孩子的成长更是牵动父母的心。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缺席,但是有效的陪伴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陪伴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是贯穿于一言一行里的。

想要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首先第一点就是父母要坚持原则,不能溺爱孩子。相信很多父母会忽视这一点,孩子很随心,看到好吃的就哭着要吃,看到玩具就闹着要,很多父母为了省去麻烦,通常就想着哪个孩子不是这样,吃的和玩的而已嘛,就随着去了,这样以来,孩子想:原来这样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呀。时间长了,孩子的坏习惯会越来越多。

第二点就是父母自己要有好习惯,父母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是孩子最生动的教材,孩子会有样学样,父母的良好习惯会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最有意义的影响。

第三点就是父母要关于观察,肯定自己孩子的优点。孩子学会了帮助他人,孩子今天吃饭洒得少了一点,孩子每天都在努力,父母没有发现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多肯定孩子,孩子就会更快乐地进步。

第四点就是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孩子第一次穿裤子,却两条腿穿进了一个裤腿,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解决这个“难”题,让孩子觉得:恩,讲究方法,“难”题是可以解决的,久而久之,“难”题在孩子眼中就不难了,孩子面对生活会更从容。

父母有效的陪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陪伴方法,打好陪伴的根基,孩子一样会成长的很快乐。


小丫头171377947


以前总以为孩子嘛,只要陪着他们就好了,自从自己有了二宝以后,大宝就无形中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了,每次看到照片或者视频的时候,看他一点点的长大,心里是又高兴又愧疚,直到有一次暑假孩子来到身边时,我才恍然发现这个5周多的孩子已经不会撒娇了,原本赖在妈妈怀抱里的小子不知不觉中已经陌生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总以为在这个通信这么发达的时代,陪伴就是要什么给什么,想了就打电话或者视频,却始终没走进孩子的心中。直到那一天,心血来潮的我提笔给儿子写下了我们俩人生中的第一封信,儿子虽然不认识太多的字,在爷爷的诵读下念完了书信,一瞬间儿子的安静和反应让爷爷都吃了一惊,连铅笔都握不好的他执意要给我回信,看到儿子信的那一刻,我流泪了,原来真正的陪伴是走进他的心里,告诉他,孩子妈妈爱你



宝妈丽娜


因为我是全职妈妈又是自己带娃,我对孩子就是只要安全做什么都行,可谓充满了体验,前提是我一直在孩子旁边,随时给他提供安全的帮助,目前我们在内蒙的农村,两岁半的他登高,爬山,在草地上黑土地上肆意的跑滚!亲戚不是说脏就是不要跑,而我从来都是给他信任的眼神去吧,鼓励他做这一切无形中对他的大运动发育起到了锻炼。

农村最好的就是亲近自然,陪他看蚂蚁搬虫,讲树上的鸟,他看到了各种家禽,学走路学叫声,关心他们的家在哪,怎么睡觉等,让他认识不同的草植物,他肯定记不住,但他知道了不同,也讲日出日落的自然规律。

我们从不看电视,这是我从农村生活角度来陪伴孩子的,关注他的好奇让他正确认知,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妈妈可以信赖可以解决培养他的安全感,我想孩子是快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