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是不是應該感謝吳三桂?

品明鑑清


這個問題,實質上就是支持這樣一種觀點:清朝憑藉自身的力量根本沒有辦法攻破山海關,進而也沒有可能入主中原。然而,這個觀點中無論是事實陳述,還是因果關係,都是錯誤的。



先說事實陳述,清軍真的攻不下山海關嗎?山海關之所以能夠承擔抵禦東北方面入寢的任務,並不是因為它本身有多麼堅固,而是依託山海關可以構築一套防禦體系,來阻擋清軍。這個體系就是所謂的寧錦防線。然而,在1640-1642年之間發生的松錦之戰中,清軍一舉殲滅明軍在東北的所有有生力量,寧錦防線被徹底摧毀,大將祖大壽,洪承疇被俘投降,吳三桂帶領三萬殘兵敗將逃回山海關。此時,明朝在關外的勢力被徹底肅清。

山海關三萬人,作為一座孤島,加之整個防禦體系的崩塌,根本就擋不住清軍。更何況,清軍攻城,靠的不是騎兵,而是大炮,在松錦之戰中,清軍的火力已經可以壓制明軍,可見其火器之強大。


清軍為什麼沒有進一步行動?因為1643年皇太極去世,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拖慢了進一步行動的速度。

另外,清軍不突破山海關就無法入關,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也是不成立的。袁崇煥的最後一戰是在哪裡打的?北京城下。清軍怎麼進來的?從北方,越過長城。實際上,清軍在崇禎年間曾經五次突破長城殺入關內,最遠到達濟南。可見,清軍完全有能力不通過山海關突破而進入關內。更何況,李自成因為是從西向東一路出擊擊敗明朝,這間接幫助清軍拔掉了明朝在北方的防禦體系,此時從北方殺入,比之前更加容易。


所以,吳三桂的存在,只不過是提前了清軍入關的進程,對於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毫無改變。實際上,指望一座孤城攔住強敵,本身就很可笑,只是因為清軍沒有直接攻陷山海關,所以山海關成為了明朝最後一塊遮羞布。清軍連長江都能突破,一個山海關,真的能擋住嗎?

換一個角度看,宋朝在沒有燕雲十六週的情況下,還能與強敵周旋,反倒是有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兩年內就被金國滅掉,所以,吹得再厲害的城池,也不能保障一個政權的安穩。


庭州行者


不是該感謝吳三桂,而是應該感謝大明!

當時吳三桂不打開山海關,滿清一樣可以進關的。可別忘了"已己虜變″是怎麼打到北京城下的,為此袁崇煥還把小命丟了。

當時皇太極率大軍從瀋陽出發在蒙古嚮導的指引下。

內蒙科爾泌到喀喇泌部向西,又從薊馬鎮分三路突入明邊,功克漢兒莊,馬蘭營等邊城到遵化,經薊州,三河,順義,通州等地直逼北京。

所以,可以繞過山海關的,只是麻煩些。

吳三桂當時不開關,滿清完全可以繞過山海關,當時北方的大明己兵荒馬亂了,不難,然後內外夾擊吳三桂,吳三桂也只有死路一條。

當時,吳三桂也心知肚明,以他的力量必須得在李自成,皇太極之間選一位。

李自成的殘酷追贓,各種流寇作風讓吳只有降清,不然也只有殉國。

吳三桂毫不猶豫選了清,而且不久立馬削髮,這只是為了保命而己!

崇禎讓吳進京勤王,從寧遠到山海關,距離兩百四十多里,按正常行軍速度,兩天可到達,可吳三桂走了八天。他可不想那麼興沖沖的自投羅網,所以吳選擇了這樣一個最佳方案:

拖延。

這就是大明調教出的一方主帥。

再說沒有吳三桂,還有李成棟,許定國,左夢庾,孔有德等等明朝的各大手握重兵的大將,滿清天下都是大明降將降臣打下來的。

幾十萬左軍,面對兇惡但勢寡的清軍,竟然不發一矢,齊齊解甲。

日後清軍迅速掃平江南,這支昔日不戰而降的大軍,頓時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打起南明軍隊來勢如破竹。

滿清當然要先感謝大明的精心栽培了。

大明才是清得到明天下的第一功臣!

為什麼明會現恆古少見數量眾多的降臣,降將呢?

道德淪喪!

大明普遍的道德淪喪問題不是遍地的水災,旱災,兵災,也不在於幾位奸臣或昏君。這些只是表面,在這些背後,支撐社會正常運動的精神支柱己腐爛了。

歷史上沒哪個朝代像明朝那樣重視名教綱常。而名教綱常因為朱氏家族的透支使用而遭到嚴重損害。

矯枉過正,明中後期,出現了什麼童心說,性靈說,情教說等打破禁慾的哲學思潮,鼓勵眾生去追求人生歡樂,並竭力尊崇人之為人的情感意志,所以中國的幾大色情小說全是這時出的,例如巜金瓶梅》,巜肉浦團》!

但是三綱五常還是社會主流,讓人們生活在一種犯罪感中,雖然狂縱不羈,但正統的社會價值依然是心中認同。

冰火兩重天的精神追求

導致人們縱情放蕩,狂狷任性,浮躁陰鷙

導致了人們精神的萎頓,

導致了人們強烈的務實傾向

導致了人們迴避任何實質上的祟高

整個明社會成一盤散沙!變得務實而自私,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剩個空殼。

道德感己從社會人群抽離幾盡,所以務實的明朝大臣,國將傾覆時不出半分錢,武將士兵直接投降如潮。




蓉兒是妹紙



在談到明清史的時候,經常有人會說,假如吳三桂不投降滿清,咱們漢人的天下也不至於讓滿韃子奪去,尤其是晚清時期動輒就被西方列強欺凌,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簡直就是一部屈辱史,所以,有人發出了“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的憤然疾呼。於是吳三桂更是招人恨,漢奸、賣國賊的標籤算是給他實實在在的貼上了。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的,歷史會按如此假設演繹嗎?依我個人來看,未必!


1644年春,李闖的農民軍攻佔北京,蜂湧入城,大明朝徹底玩完了。為千瘡百孔的王朝當了一輩子的裱糊匠的崇楨帝,再也不用為酬餉兩手空空而發愁抑鬱了,一路跌跌撞撞地爬到煤山尋了短見。這時候吳三桂還在遼東鎮守山海關與滿淸的軍隊對峙。後來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強行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園園,才演繹了一出“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英雄救美的歷史劇。

現在咱們假如吳三桂沒有投降滿清,憑他的幾萬關寧鐵騎直奔北京,能夠了卻這奪妻之恨嗎?我覺的應該沒有勝算的可能性。農民軍的幾十萬大軍碾壓關寧鐵騎雖然不是件輕鬆事兒,然而也是百戰之師,其實力不容小覷。何況滿清覬覦中原已久,如山海關空虛,滿清大軍必會趁機壓境,抄了吳三桂的後路,然後再與農民軍對陣一搏,同樣入主中原。


再假如吳三桂投降了李自成,死守山海關,是不是就可以擋住滿清大軍的兵鋒所指了,我認為也不可能。因為崇禎之前,那時滿清還稱後金,控制的勢力範圍僅限於遼東吉林區域,只是山海關、寧遠、錦州一帶與明朝的邊界相鄰,山海關當時堪稱扼徑咽喉之地,後金政權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可到了崇禎年間,情況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隨著後金政權的不斷擴張,廣褒的漠南已納入後金版圖。這時雙方的拄壤區域已從最初的遼西地區擴展到甘肅嘉峪關,萬里長城的任何一個關口都會成為滿淸入關的突破點。


歷史的真相是,農民軍攻佔北京時,滿清入關腳步已悄然加快,計劃從京津一帶的長城喜峰口入關,但走到遼西阜新一帶接到吳三桂的求援信函,這才直奔山海關。

再假如吳三桂憑自己的力量死磕李闖農民軍,滿清按計劃從喜峰口入關,也不會遇到太大阻力。那時,李自成正率全部精銳部隊直撲山海關,北京城正是空虛之機,趁勢攻佔北京指日可待。

所以,不論吳三桂是否投降,也改變不了滿清入關的歷史走向。因為滿清在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多爾袞父子的苦心經營下,實力早已今非昔比,農民軍和吳三桂聯手也難佔上風,只是吳三桂的罵名沒有這麼讓人恨罷了。


一縷清風會賓朋


這麼說吧,松錦大戰之後,明朝僅剩的精銳部隊被清軍消滅殆盡,此時清朝入關只是時間問題。那麼清軍有沒有能力入關呢?

答案很明顯,清朝完全可以入關,畢竟長城都快被清軍打成篩子了。第五次破關清軍連破明軍57陣,下3府18州88縣,掠獲人畜數十萬,為羞辱明朝,故意俱豔飾乘騎,奏樂凱歸,還把大樹的樹皮砍掉,寫上各官免送用來羞辱明軍。
所以,對於清軍來說,沒必要非得走山海關入關,完全可以依照原先的路線從喜峰口以及古北口入關。

至於吳三桂投降清軍,給清軍提供了一條最為便捷的入關路線,當然這一點清朝是承認的,但是不存在吳三桂不投降清朝就不能入關的說法。山海關他主要是對關外的防禦,但是如果清軍繼續原路破關,山海關就喪失了其價值。再者清軍此時在火力上早已壓過明朝,只要將歷史門上百門紅衣大炮排開猛轟山海關,山海關也早晚會被清軍攻破,這招清軍在歷史上多次上演,而且屢試不爽。


所以,清軍沒有正面攻破的山海關,就成了明吹的遮羞布。

另外吳三桂投降清朝,並非其自願,而是逼不得已。他和李自成決裂之後,在李自成部的攻擊下已經不支,所以山海關早晚不保,畢竟是從後面打嘛。

所以對於吳三桂來說,他只能向多爾袞投降,因為投李自成,他什麼都不是了;投降清軍,他還可以憑藉這一投名狀而繼續當軍閥。

說到底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不管是吳三桂還是多爾袞都是心知肚明。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把標題改一下:滿清之所以能打下江山,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吳三桂之類漢奸!

明末清初,清兵雖然驍勇善戰,但由於滿族人口少,兵員少,清兵滿打滿算也不過八萬!但漢族的大明卻是有著當漢奸的傳統,不僅吳三桂,還有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等,漢奸不勝枚舉,偽軍(漢八旗)能過二十萬!“以漢攻漢”,終得天下!

上世紀的“七七事變”,日寇全面侵華,中國軍隊也是各種投降,偽軍多如牛毛,漢奸遍地,不論華北華東華中,更有甚者,在南京成立汪精衛的汪偽政府,以政府的名義鎮壓屠殺抗日軍民!日本侵略者謂之“以華治華”也!

“漢奸”這個詞,起早指“漢族的叛徒”,而後又泛指“中國的叛徒”,但願這個詞,早一天從漢語詞典中抹去!


先人性後理性


當然應該感謝吳三桂這個大功臣了!

吳三桂幫滿清做了兩件大事,一、放滿清入關,清軍幾十年的夙願一夜春風,二、吳三桂充當了滿清的打手,李自成、南明政權等都被他圍剿殆盡。

我們在聊這個問題時,應該分析當時的情況。崇禎死了李自成就成了北京的主人,如果這時候吳三桂與李自成結成同盟,清軍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作為。

一、李自成完全可以守住北京,整軍備戰

大順軍進攻北京時,北京城防備空虛,城內的守軍幾乎都跑光了。城頭上只有幾個半死不活的太監,而這些太監只會給大順軍開城門。曾經在崇禎面前信誓旦旦的說要和大順軍巷戰到底的大臣們也不見了蹤影。所以,李自成進北京不費吹灰之力,同時,老百姓把“歡迎新皇帝”的標語貼的到處都是。

當時李自成帶入北京的兵力至少不下十萬,清軍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二、李自成不會腹背受敵,一敗塗地

如果不是吳三桂把李自成引向山海關,清軍很難找到消滅李自成的機會。正當清軍一籌莫展的時候,吳三桂主動送上門兒來解圍。當時,清軍的總兵力不過十萬左右,而李自成和吳三桂的總兵力遠超清軍。另外,雙方的軍事裝備也沒有太大的差別,皇太極活著的時候就開始鑄造紅衣大炮,但這些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李自成和吳三桂都不缺。如果多爾袞用火炮攻城,吳三桂在山海關城牆上完全可以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痛擊清軍,北京城亦如此。

三、清軍繞道山海關難有做為,李自成絕地反擊

清軍不止一次繞過山海關進入關內搶掠,從來就是搶完了就跑,因為他們等於孤軍深入,暴露後方。崇禎皇帝捉襟見肘才會讓清軍屢次得手,換了以逸待勞的李自成還會讓他們來去自如嗎?顯然不會,光是採用伏擊戰,就能甕中捉鱉。而李自成和吳三桂也可以尋找合適的時機反擊清軍。


所以,歷史有時候就是讓人捉摸不透,當幸運之神向你招手的時候,你的成功就會變的唾手可得。滿清入主中原,就是因為吳三桂賜予了良機。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滿清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罪魁禍首是范文程,滿清只是藉助吳三桂之手打開山海關而已。吳三桂是逼迫投降,而范文程是主動投降,且為滿清入主中原出謀劃策,范文程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代清朝帝王,滿清的多數規章均由其制定,滿清入關就是范文程向多爾袞建議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朝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要感謝的人應該是范文程而不是吳三桂。

所話說“沒有攻不破的城池,只有攻不滅的人心”,大明朝在民心喪失的情況下才丟失江山的。有人說當初不是吳三桂,滿清根本就入不了關,所以,滿清應該感謝吳三桂才對。實際上,當時以滿清的實力,完全可以繞道山海關直取北京。滿清藉助吳三桂順利入關,只是縮短了他入主中原的時間而已,吳三桂在滿清統治中原的節點上並不占主導地位。讓滿清入主中原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范文程。

范文程是明朝秀才,遼東瀋陽人,他早年主動降清,一直追隨努爾哈赤與其子皇太極南征北戰,出謀劃策。在其計策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入關伐明,奪取天下。順治登基不久,范文程就立刻向多爾袞建議入關伐明。范文程認為李自成農民軍絕不是八旗騎兵的對手,多爾袞這才打消對李自成的顧忌,下決心攻打山海關。

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只是一隻開門狗,指哪打哪,為大清開疆掘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當他擁藩自重、圖謀不軌時,滿清會毫不猶豫將他斬除。而范文程不僅為大清描繪藍圖,且親自實踐。在他的規劃下,通過多爾袞和順治兩次官制改革,革除了明代體制弊端,讓社會經濟重新恢復了正常,也為清朝統一全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朝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要感謝的人應該是范文程而不是吳三桂。



希榮文創


就這個問題,我覺得清朝之所以能建立一個大統一的中國,吳三桂有著巨大的貢獻,但是談不上感謝,他們之間最多是彼此利用的關係,才有了後面吳三桂主導的“三藩之亂”。

第一,滿族入關是大勢所趨。明末時期社會已經非常動亂,即使滿族不入關,明朝崇禎帝也支撐不了幾年了。而且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和多爾袞的努力,明朝的北方防線早已被打成篩子,一個吳三桂不可能阻擋得了滿族大軍,更不用說拯救蒼生黎民了。

第二,吳三桂的降清是一個過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吳三桂最開始與多爾袞協議的是“劃江而治”,而且他內心最開始是反對與南明政權敵對的,只是後來發現勢頭不對,清軍一路摧枯拉朽的把各種反抗勢力打的七零八落,這才為了自己的勢力徹底投靠清朝,稱呼明崇禎帝為“舊主”,最後還擒殺桂王,也就是最後的南明政權。

第三,吳三桂和清朝統治者一直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從一片石戰役時的“劃江而治”,再到後來康熙削三藩就“揭竿而起”,吳三桂一直沒有像很多當時無良的漢人一般跪地稱奴,他把自己視為可以與清朝統治者平起平坐的勢力,並不認可當時清君的統治。

從歷史上看,吳三桂的一生是悲劇的,他的投機雖然讓他名赫一時,但無論是在一片石的投靠多爾袞還是最後對南明政權的痛下殺手,他都一步步走向了罪惡的深淵。而對形勢的錯判和受限於自身的見地,讓他最後的反亂也成為一生最大的敗筆,以至於被康熙挫骨揚灰...


談史話歷


是的,滿清是應該感謝吳三桂的,如果不是吳三桂,滿清就不會有那麼順利地入主中原,甚至能不能統治中國。

崇楨殉國後還有四股勢力,南明、李自成、後金、吳三桂,真正有實力能笑到最後的,不是李自成便是滿清。吳三桂便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選擇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另一方的成敗。首先,繼續效忠大明是不太現實的了,南明在南,中有李自成大順軍隔斷,他不被後金吃掉也會被李自成滅了。我們假設他歸順了李自成,李自成就會派幾十萬大順軍和吳三桂一起防範滿清,最後鹿死誰手很難預料。但歷史沒有假設,吳三桂偏要引狼入室,甘當漢奸,帶領滿清一路入關,進入北京。

今早在頭條看到篇文章,當年的孔有德、耿精忠攻下廣州屠城七十萬,可見這些漢奸、帶路黨,對待自己的同胞比起滿清來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吳三桂則更是對大明趕盡殺絕,追殺故主永曆帝至緬甸,押回昆明處死,

滿清之所以能夠統治中國,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賴吳三桂等一班漢奸、帶路黨的。如果沒有他們,滿清還真說不定只能在關外放羊牧馬了。


三農新視界


對吳三桂來說,他是在形勢的迫使下,才走上了降清這條路;吳三桂降清,從請兵、獻關、與清軍聯合作戰,到受封為王,是一個短促而複雜的過程。

多爾袞巧妙利用了當時的形勢,有步驟、有策略地誘迫他他招降過來。並以順治帝的名義,封他為“平西王”,標誌著他徹底降清。

吳三桂降清後,不但打開關門,引狼入室,也為那些舉棋不定的前明遺臣樹立了榜樣,導致更多統兵將帥迅速歸降清朝。此外,他還親自充當清軍的馬前卒,為清朝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剿殺太平天國,報滅門之仇。

清順治元年(1644)四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山海關大戰的第二天,多爾袞決定乘勝追擊,直取北京。

他率一萬騎兵,再次將士氣低落的農民軍擊潰,李自成率領殘部繼續向北京潰逃。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匆舉辦即位大典,隨即下令全軍整裝西撤。臨走前,命令放火焚燒故明皇宮,並將吳氏在京家小共34口全部處死。

這時,所部作為先頭部隊首先抵達北京城下,多爾袞卻不准他入城,命令他隨英親王阿濟格繼續追擊。

八月二十日,順治帝自瀋陽出發,正式將首都遷往北京,九月十九日進城,登上金鑾殿,成為清朝君臨天下的第一個皇帝。

吳家34口被殺的消息,讓他將喪失親人的悲痛和報效“新主”的複雜心情混雜在一起,化作對農民軍的無比仇恨,為此他不惜將魔爪伸向舊主。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將李自成一直追至固關而返。這次追擊,在定州(今河北定縣)重創農民軍。

他繼續西征,很快攻克西安,並尾隨農民軍進入河南;四月,追入湖南,經武昌至九江,一路連敗農民軍,將李自成主力擊潰。

平定雲南,將永曆帝父子縊殺。

順治八年,清廷頒冊文,賜金印,重新封為“平西王”,命其統帥大軍入川征剿農民軍與南明武裝力量。

十四年(1657年)十二月,任命他為“平西大將軍”,率兵進徵貴州;

十六年,入昆明,擊敗已經投靠南明的張獻忠舊部李定國,將南明最後一位君主——永曆帝攆至緬甸;

十七年四月,首次統兵入緬,次年九月再入,終於在當年十二月迫使緬甸交出避難的永曆帝及其母后、皇后和隨從人員。

為了向清廷顯示自己的忠心,作出了一件令天下人髮指的事情:在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也就是捕獲永曆帝的第五個月,他派人將永曆父子縊殺於昆明郊外蓖子坡,用故主的血換來了“親王”的頭銜和封藩雲南、兼管貴州的權力。

清王朝擁有了這樣能征善戰的先鋒作馬前卒後,迅速席捲全國,從東到西,由北至南,無論是農民軍、南明勢力,還是反清意識強烈的江南士紳、百姓,在八旗勁旅和漢族降軍的聯合絞殺下,立即灰飛煙滅。

僅用十幾年時間,除臺灣、澎湖等東南沿海島嶼還在鄭氏集團控制下負隅頑抗外,清朝已經基本統一了全國。

歸順、幫扶清朝有功,得到了最高的待遇

對這些勞苦功高的降臣,清統治者也確實不惜大加封賞。他與尚可喜、等人被封以王爵,令他們分別世守雲貴、廣東、福建等地,他們在各自轄區內擁有治權、兵權、財權,類似於獨立王國,合稱“三藩”。

作為第一個異姓漢族親王,整個清代也僅有他和平南王尚可喜曾享有如此重譽。而多爾袞為籠絡他,還將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建寧長公主許配於吳三桂長子吳應熊,同時封吳應熊為“和碩額駙”。這樣一來,吳三桂與清皇室便在名義上結為姻親關係。

此外,在雲貴地區可以“便宜行事”,雲、貴督撫全受他節制,大小官員的升補由他自行決定,在當時號稱“西選”,“西選”之官幾遍各地。

軍事上,吳藩所屬兵力計五十三佐領,綠營兵一萬二千,丁口數萬。他的部下馬寶、王屏藩、等十人為雲南總兵,吳之茂為四川總兵,李本深、王輔臣分別晉升為陝西提督、貴州提督,真是門生故吏遍天下。

經濟上,他更是坐擁雲貴巨大的財富:他將前明桂王的五華山舊宮改造為藩府,他不但向朝廷索要大量錢糧,還在境內廣徵關市,壟斷鹽鐵之利,通使西北,互市茶馬,甚至利用雲南豐富的銅礦大肆鑄錢,時稱“西錢”。

而其子吳應熊則利用其父搜刮的鉅額財富在京中上下打點,便賄權貴,雖遠在雲南,但對朝政動向,無不知曉。

這時候,吳三桂比較心滿意足,他的唯一夢想就是世守雲南,使吳氏子孫後代可以在這個自己的王國裡永享富貴。

康熙削“三藩”,他背上千古罵名。

三藩的存在對清廷的中央集權構成巨大威脅,當全國基本統一,政局相對緩和之時,三藩的存在似乎就是多餘了。

康熙十二年,年輕的皇帝力排眾議,宣佈撤藩。而不甘心失去既得利益的他與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孫)、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先後起兵反清,終於激成了“三藩之亂”。

再次“反叛”的他,自封“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起兵反清,後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

稱帝幾月後,便病重身死,結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清軍攻入昆明,吳氏子孫被滿門抄斬,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三藩的平定及隨後臺灣的歸附,使清初幾十年的動盪趨於平靜,也使清朝真正實現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年輕的康熙帝通過消滅“三藩”為百年“盛世”拉開了帷幕;而晚年復叛的他也徹底為自己背上了千古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