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數碼攝影后期過程中的二次構圖?

高山244753109


在膠片時代,就沒有二次構圖這樣的說法。

數碼攝影的先進,讓我們有機會進行二次構圖,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為什麼說是可喜可賀呢?


我們在什麼時候需要進行二次構圖?

攝影喜歡用一個詞,抓拍。

雖然抓拍強調的是拍攝主體的某些動作表情,但是天氣環境的恰如其分也非常重要,因此攝影也算一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的藝術,如果拍攝時天氣不配合,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這一張照片就沒那麼好了。

在這種時候,傳統膠片沒辦法補救,徹底廢了,但是數目攝影的二次就能給這張照片二次生命。這樣說來,是不是可喜可賀?!

除此之外,常規的裁剪,配合使用場景進行調色,都算是數碼攝影的二次構圖手段了,他們給同一張照片提供了更多的展現機會,也讓不同的主體能輪番登場,最大限度的發揮餘熱,是非常好的方式。


數碼照片除了自己可以二次構圖,別人也可以,怎麼保護自己的權益?

當數碼照片進入電腦、互聯網,除了拍攝者可以進行二次構圖之外,別人也可以二次構圖,裁剪,調色,這個時候,二次構圖好像又不是非常值得開心的事了。

怎麼保護自己的權益?

從技術角度分析,照片拍攝完成後,將raw原始數據格式刻盤保存,這樣,即使將來發生糾紛,raw原始數據較之jpeg等格式數據更能說明數碼照片拍攝後的原始狀態。或者利用ps等軟件,採取在自己的作品上做“水印”等方法,避免侵權。

另外,還可以將照片在不破壞美感的前提下進行適量剪裁,以此避免侵權者得到100%

全畫面的照片。但是無論是否利用上述方式保存原始參數,單獨的數碼照片屬性參數證據都難以具有足夠的證明力單獨證明數碼照片的著作權歸屬。


數碼照片著作權人可運用多種方式避免糾紛產生。

首先,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在無法確認權屬的情況下,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因此,數碼攝影作品完成後,作者可以首先在紙質的報紙、雜誌發表作品,署上自己的姓名並保存該報紙、雜誌,一旦將來作品被侵權,報紙、雜誌便可以證明著作權的歸屬。

其次,數碼攝影作品一經完成,作者可以及時把含有該作品數碼底片的軟盤提交公證機關,由公證機關將軟盤封存並註明作者名稱、收到的日期,作為公證證據,這在證明效力上比其他書面證據的證明力要強。

再次,還可以通過對原創性數碼攝影作品的登記來保護合法的著作權。我國著作權法對著作權實行自動保護的原則,規定作品創作完成後就享有著作權,並對作品實行自願登記。為了更好地維護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避免著作權權屬糾紛,我國現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自願登記的作品予以形式上的著作權確認,一旦發生著作權糾紛時,可以作為初步證據。



匯桔匯選


攝影后期二次構圖:幫你拯救廢片,提升審美。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攝影是減法的藝術,這意味著我們在拍攝一張圖片的時候就應該儘量拍攝簡潔明瞭,可以表達主題的畫面。

但是隨著數碼時代的來臨,拍攝成本大大降低,不必再像以前膠片拍攝一樣,會去精心地構圖再進行拍攝,又或者拍攝時情況緊急,只顧著抓拍,因此常常會有拍攝出來的圖片重點不明的情況。

這時候,二次構圖就成了我們拯救廢片或是讓我們的攝影作品更上一個檔次的一個動作了。來看具體的二次構圖的操作。

第一:裁剪:

通過裁剪來做二次構圖的原因一般都是因為拍攝的主體不夠明確,裁剪掉不必要的部分來使畫面更加簡潔明瞭。

第二:修正:

其實二次構圖不僅僅只是說將原本的一張進行裁切,還包括對於拍攝得不對稱或是歪斜的圖片進行校正。

有沒有覺得通過二次構圖,讓我們原本拍攝的圖片變得更加主體突出和鮮明瞭,在畫面上也更加簡潔了呢,這就是二次構圖的神奇之處了,同時通過二次構圖,我們會對我們拍攝的圖片以及構圖的技巧會有一個更深刻的體會,提升我們的審美,之後在我們的拍攝過程中,我們就會盡量避免進行二次構圖,提高拍攝效率!


攝影的秘密


攝影后期中的二次構圖,就是把前期拍攝的很一般或者拍廢的圖片通過剪裁,改變圖片中目標主體的大小和位置,使得其更加醒目突出、構圖更加合理!

用圖片說事兒吧!

↑這是一張看起來非常雜亂的圖片,畫面中什麼元素都有
,是一張太普通甚至變廢的圖片。


↑然而,通過剪裁
,將畫面中所有不相關的元素全部去除掉,只留下了主體大樹,還有前景的蘆葦草和背景的樹叢,綠樹的大小得到了明顯增大,主體地位得到了確定,整個畫面除了藍天,只有深綠色和淺黃色兩種顏色,畫面顯得更乾淨了!看起來感覺更有序自然!絲毫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了!


再來上圖作比較!↓
↑畫面的興趣點


是夾在兩塊大石之間的遠處摩天大樓,但因為距離很遠的原因,大樓顯得非常的渺小,不能很好的吸引人的注意,那麼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剪裁二次構圖,將大樓放大,如下圖!↓
↑這樣一來,是不是更加突出了呢?畫面也顯得更有趣了!
當然了,前期拍攝時的大樓稍稍有點歪,在後期二次構圖時利用修圖軟件的自動修正功能,就能將大樓的位置調節得橫平豎直,更加真實了!



攝影匠洪辰


攝影的後期製作或叫二次構圖,我認為是必須的,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過去的膠片機拍的每張(除大畫幅直出的)攝影作品,現在的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都要經過後期二次構圖,再次提煉你的攝影主題、突出你的攝影主體,簡潔你的攝影畫面,實現你的攝影創作。實際上就是對攝影作品的二次創作,嚴謹的攝影師都應該這麼做。這是因為:

一、二次構圖是為了更好的提練攝影主題的需要。每位攝影人在拍攝攝影作品時,一般心裡都有一個攝影主題,想拍什麼?是拿起相機時必須要考慮的,但在外出採風拍攝時,由於時間、條件、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拍攝的片子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再進行一次創作,再一次構圖,來達到我們對攝影作品的主題的進一步提煉。

二、二次構圖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主體的需要。攝影拍攝是艱苦的,為了哪美麗的決定性瞬間,也是拚了命的,但是,由於拍攝條件所限,不可能考慮的那麼完整,所以必須進行二次創作,也是二次構圖,找到片子中最引人注意的那一點,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就是主體。攝影作品有了主體,就有了靈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攝影作品的價值。

三、二次構圖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攝影作品簡潔的需要。我們要求攝影作品必須簡潔,與主題、主體無關的元素都應該去除和躲避。但在攝影採風創作中,由於條件的限制,不可能都能實現片子的簡潔,所以,必須進行二次創作,也就是二次構圖,對片子進行刪繁就簡,除去影響主題、主體的畫面,實現畫面簡潔,更加突出我們攝影作品的主題和主體。











張衛國手機攝影


雖然我不太會後期,但是後期調一下,重新裁切一下,會讓照片好很多的話,還是需要後期裁切的。

不過現在變焦鏡頭那麼發達,我覺得還是前期拍攝的時候思考好再拍,儘量避免後期裁切會更好。


91拍照聊相機


怎麼看待數碼攝影后期過程中的二次構圖?

膠片時代是以溼法後期製作修圖,以達圖質效果,並以藍溼法赤色完成並提升圖片作品。


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後期製作也由溼法後期改新為數碼後期。二次構圖是攝影后期工藝進步、多元化、創意化、效果提升等手段,使照片融入豐富的色彩。



二次構圖不僅可以提升圖質,亦可重新創意構圖,為作品增靚。

如何看待二次構圖?

在遵循原創主體中,調整色差、光亮、白平衡、突出細節、調整視角、局部重修、魅力光暈、色調比度、復古、膠片顆粒感、黑白、復古懷舊、去縐消疵、修復殘片……等等。

二次構圖思維也是創作方向。

二次構圖所在攝影中佔比很重要,但對於拍攝的原創作品,仍然需要嚴謹創作,不過分依賴後期製作以雍養懶,這是對攝影者的忠告。



前哨影像傳媒


二次構圖是攝影作品的第二次重生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設備(焦距和取景畫面比例固定)等因素,只能就現有最大化的拍攝取景,但是,後期二次構圖可以讓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特別是非標比例的構圖,類似寬屏、方形構圖等,可以讓你作品精華凸顯,同時也讓你作品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如影隨形的駱駝


1彌補鏡頭的不足

2簡化背景,讓主題更突出

3裁出新的構圖形式

4讓主題位於黃金分割點

5處理特殊情況的需要

6修正在平線的位置

7裁出寬畫幅照片


丠亰小文


二次構圖,可以把高樓大廈任意切割,內部裝修隨心所欲,


大海lzd


對於二次構圖,我覺得是很好的法門,拍攝的時候可能由於環境等等原因造成沒辦法一步到位,這個時候後期的矯正就很有必要,二次構圖會讓在原先的構圖基礎上的得到更好的構圖,可以解決前期無法解決的構圖問題,讓照片更加出彩。當然,二次構圖是再創造的過程,好的法子就是前期儘量到位,後面二次構圖讓拍到的更加完美。也可能拍攝的時候是一個想法的構圖,修圖時又有一種想法可以進行二次構圖,是攝影師要學會的一個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