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数码摄影后期过程中的二次构图?

高山244753109


在胶片时代,就没有二次构图这样的说法。

数码摄影的先进,让我们有机会进行二次构图,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为什么说是可喜可贺呢?


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二次构图?

摄影喜欢用一个词,抓拍。

虽然抓拍强调的是拍摄主体的某些动作表情,但是天气环境的恰如其分也非常重要,因此摄影也算一门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的艺术,如果拍摄时天气不配合,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这一张照片就没那么好了。

在这种时候,传统胶片没办法补救,彻底废了,但是数目摄影的二次就能给这张照片二次生命。这样说来,是不是可喜可贺?!

除此之外,常规的裁剪,配合使用场景进行调色,都算是数码摄影的二次构图手段了,他们给同一张照片提供了更多的展现机会,也让不同的主体能轮番登场,最大限度的发挥余热,是非常好的方式。


数码照片除了自己可以二次构图,别人也可以,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当数码照片进入电脑、互联网,除了拍摄者可以进行二次构图之外,别人也可以二次构图,裁剪,调色,这个时候,二次构图好像又不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了。

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从技术角度分析,照片拍摄完成后,将raw原始数据格式刻盘保存,这样,即使将来发生纠纷,raw原始数据较之jpeg等格式数据更能说明数码照片拍摄后的原始状态。或者利用ps等软件,采取在自己的作品上做“水印”等方法,避免侵权。

另外,还可以将照片在不破坏美感的前提下进行适量剪裁,以此避免侵权者得到100%

全画面的照片。但是无论是否利用上述方式保存原始参数,单独的数码照片属性参数证据都难以具有足够的证明力单独证明数码照片的著作权归属。


数码照片著作权人可运用多种方式避免纠纷产生。

首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在无法确认权属的情况下,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因此,数码摄影作品完成后,作者可以首先在纸质的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署上自己的姓名并保存该报纸、杂志,一旦将来作品被侵权,报纸、杂志便可以证明著作权的归属。

其次,数码摄影作品一经完成,作者可以及时把含有该作品数码底片的软盘提交公证机关,由公证机关将软盘封存并注明作者名称、收到的日期,作为公证证据,这在证明效力上比其他书面证据的证明力要强。

再次,还可以通过对原创性数码摄影作品的登记来保护合法的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实行自动保护的原则,规定作品创作完成后就享有著作权,并对作品实行自愿登记。为了更好地维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著作权权属纠纷,我国现行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自愿登记的作品予以形式上的著作权确认,一旦发生著作权纠纷时,可以作为初步证据。



汇桔汇选


摄影后期二次构图:帮你拯救废片,提升审美。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这意味着我们在拍摄一张图片的时候就应该尽量拍摄简洁明了,可以表达主题的画面。

但是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拍摄成本大大降低,不必再像以前胶片拍摄一样,会去精心地构图再进行拍摄,又或者拍摄时情况紧急,只顾着抓拍,因此常常会有拍摄出来的图片重点不明的情况。

这时候,二次构图就成了我们拯救废片或是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上一个档次的一个动作了。来看具体的二次构图的操作。

第一:裁剪:

通过裁剪来做二次构图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拍摄的主体不够明确,裁剪掉不必要的部分来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第二:修正:

其实二次构图不仅仅只是说将原本的一张进行裁切,还包括对于拍摄得不对称或是歪斜的图片进行校正。

有没有觉得通过二次构图,让我们原本拍摄的图片变得更加主体突出和鲜明了,在画面上也更加简洁了呢,这就是二次构图的神奇之处了,同时通过二次构图,我们会对我们拍摄的图片以及构图的技巧会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提升我们的审美,之后在我们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就会尽量避免进行二次构图,提高拍摄效率!


摄影的秘密


摄影后期中的二次构图,就是把前期拍摄的很一般或者拍废的图片通过剪裁,改变图片中目标主体的大小和位置,使得其更加醒目突出、构图更加合理!

用图片说事儿吧!

↑这是一张看起来非常杂乱的图片,画面中什么元素都有
,是一张太普通甚至变废的图片。


↑然而,通过剪裁
,将画面中所有不相关的元素全部去除掉,只留下了主体大树,还有前景的芦苇草和背景的树丛,绿树的大小得到了明显增大,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整个画面除了蓝天,只有深绿色和浅黄色两种颜色,画面显得更干净了!看起来感觉更有序自然!丝毫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了!


再来上图作比较!↓
↑画面的兴趣点


是夹在两块大石之间的远处摩天大楼,但因为距离很远的原因,大楼显得非常的渺小,不能很好的吸引人的注意,那么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剪裁二次构图,将大楼放大,如下图!↓
↑这样一来,是不是更加突出了呢?画面也显得更有趣了!
当然了,前期拍摄时的大楼稍稍有点歪,在后期二次构图时利用修图软件的自动修正功能,就能将大楼的位置调节得横平竖直,更加真实了!



摄影匠洪辰


摄影的后期制作或叫二次构图,我认为是必须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过去的胶片机拍的每张(除大画幅直出的)摄影作品,现在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都要经过后期二次构图,再次提炼你的摄影主题、突出你的摄影主体,简洁你的摄影画面,实现你的摄影创作。实际上就是对摄影作品的二次创作,严谨的摄影师都应该这么做。这是因为:

一、二次构图是为了更好的提练摄影主题的需要。每位摄影人在拍摄摄影作品时,一般心里都有一个摄影主题,想拍什么?是拿起相机时必须要考虑的,但在外出采风拍摄时,由于时间、条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拍摄的片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再进行一次创作,再一次构图,来达到我们对摄影作品的主题的进一步提炼。

二、二次构图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体的需要。摄影拍摄是艰苦的,为了哪美丽的决定性瞬间,也是拚了命的,但是,由于拍摄条件所限,不可能考虑的那么完整,所以必须进行二次创作,也是二次构图,找到片子中最引人注意的那一点,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就是主体。摄影作品有了主体,就有了灵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摄影作品的价值。

三、二次构图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摄影作品简洁的需要。我们要求摄影作品必须简洁,与主题、主体无关的元素都应该去除和躲避。但在摄影采风创作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都能实现片子的简洁,所以,必须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二次构图,对片子进行删繁就简,除去影响主题、主体的画面,实现画面简洁,更加突出我们摄影作品的主题和主体。











张卫国手机摄影


虽然我不太会后期,但是后期调一下,重新裁切一下,会让照片好很多的话,还是需要后期裁切的。

不过现在变焦镜头那么发达,我觉得还是前期拍摄的时候思考好再拍,尽量避免后期裁切会更好。


91拍照聊相机


怎么看待数码摄影后期过程中的二次构图?

胶片时代是以湿法后期制作修图,以达图质效果,并以蓝湿法赤色完成并提升图片作品。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后期制作也由湿法后期改新为数码后期。二次构图是摄影后期工艺进步、多元化、创意化、效果提升等手段,使照片融入丰富的色彩。



二次构图不仅可以提升图质,亦可重新创意构图,为作品增靓。

如何看待二次构图?

在遵循原创主体中,调整色差、光亮、白平衡、突出细节、调整视角、局部重修、魅力光晕、色调比度、复古、胶片颗粒感、黑白、复古怀旧、去绉消疵、修复残片……等等。

二次构图思维也是创作方向。

二次构图所在摄影中占比很重要,但对于拍摄的原创作品,仍然需要严谨创作,不过分依赖后期制作以雍养懒,这是对摄影者的忠告。



前哨影像传媒


二次构图是摄影作品的第二次重生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设备(焦距和取景画面比例固定)等因素,只能就现有最大化的拍摄取景,但是,后期二次构图可以让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特别是非标比例的构图,类似宽屏、方形构图等,可以让你作品精华凸显,同时也让你作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如影随形的骆驼


1弥补镜头的不足

2简化背景,让主题更突出

3裁出新的构图形式

4让主题位于黄金分割点

5处理特殊情况的需要

6修正在平线的位置

7裁出宽画幅照片


丠亰小文


二次构图,可以把高楼大厦任意切割,内部装修随心所欲,


大海lzd


对于二次构图,我觉得是很好的法门,拍摄的时候可能由于环境等等原因造成没办法一步到位,这个时候后期的矫正就很有必要,二次构图会让在原先的构图基础上的得到更好的构图,可以解决前期无法解决的构图问题,让照片更加出彩。当然,二次构图是再创造的过程,好的法子就是前期尽量到位,后面二次构图让拍到的更加完美。也可能拍摄的时候是一个想法的构图,修图时又有一种想法可以进行二次构图,是摄影师要学会的一个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