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花35亿美元购买东风3型导弹 这可是1986年

1987年下半年,沙特决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订购了一定数量的"东风-3"导弹,同时中国承担为沙特部署这批导弹规划基建和培训相关人员。这笔交易是中国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单项军火输出,总金额达35亿美元之巨,可能现在人们对35亿美元的金额不屑一顾,但在198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20.72亿美元!

沙特花35亿美元购买东风3型导弹 这可是1986年

经过几轮谈判之后,中国了解到了沙方的采购诚意,便安排沙特官员前去参观二炮的"东风-3"导弹基地,让他们参观了导弹从推出洞库到进入发射程序的全过程。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基地里竟然来了外国人。沙特代表团随后被告知,他们是第一批见到"东风-3"导弹实体的外国人。 基于双方的努力,"东风-3"导弹的购买谈判以令人欣慰的速度完成了,在1987年下半年,沙特决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订购了一定数量的"东风-3"导弹,同时中国承担为沙特部署这批导弹规划基建和培训相关人员。

沙特花35亿美元购买东风3型导弹 这可是1986年

当导弹开始运向沙特进行交付的时候,很多嗅觉灵敏的国家已经觉察到一些动静,当运输船队到达西印度洋的时候,美国甚至出动了航母进行"观摩",一艘印度船只也在附近游荡,在靠近巴基斯坦的海域后,这位"阿拉伯小兄弟"的空军以演习的名义对船队进行了护航。当导弹运抵沙特港口后,苏尔坦亲王下令把船只停泊在一艘美国货船的旁边,如果有人搞破坏,就得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导弹随后被运往一些秘密的地点,沙特通过大范围的分散、伪装以及其他一些方法,使敌人难以只实施一次攻击就破坏掉他们的"新型威慑武器"。 在这里需要提及的一个事情是,虽然"东风-3"型战略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但在该导弹决定出售给沙特前,按照沙特的需求,专门研制了一种常规弹头(代号118弹头),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地对地中程弹道导弹常规弹头。尽管打击精度不能和后来的一些型号相比,但重达两吨的常规战斗部打击效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沙特花35亿美元购买东风3型导弹 这可是1986年

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了中沙导弹贸易的新闻后,美国警告称沙特购买的"东风-3"导弹是对以色列的威胁,呼吁美国政府对中沙两国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为了向沙特施加压力,美国总统里根还一度召回了驻沙特大使休姆-霍兰,其实霍兰是因为沙特向中国购买导弹一事上喋喋不休的抗议激怒了法赫德国王,霍兰向美国国务院报告称自己"无法继续在沙特待下去了"。事情说来很简单,美国人对沙特在不同他们商量的情况下,竟然购买他们认为是"大杀器"的弹道导弹!随后,美国人恼怒并傲慢地提出,要检查已经运抵沙特的"东风-3"导弹,这个无理要求当然被沙特拒绝。在以色列方面,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的一位助手威胁说,以色列可能会对沙特的导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很快,"东风-3"号导弹的威慑力就被证明了,1990年8月2日,也就是苏莱伊勒基地正式运转仅仅几个月后,为了将科威特的石油宝藏控制在伊拉克手中,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不到一天,科威特全境沦陷,整个军事行动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紧接着10万伊拉克大军直逼沙特东部领土,对沙特造成了严重威胁。在第一时间内,沙特军方紧急启动了苏莱伊勒基地的战备程序,沙特的官方电视台上很快便出现了"东风-3"的身影:在紧张且有序的安排下,多枚"东风-3"导弹被运往发射基地,随时准备履行它们的使命。苏尔坦亲王事后回忆,正是因为"东风"-3导弹的存在,使得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不敢对沙特造次。

沙特花35亿美元购买东风3型导弹 这可是1986年

本次导弹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中沙双方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沟通,为中国与沙特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沙特表示:通过这次军贸,看到我们之间的战略联系是如此密切,推迟互相承认是毫无意义的。1990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决定两国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沙建交后,两国的关系一直维持友好和平发展,创造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间和睦相处、友好合作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